【导与练】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B卷) 人民版.doc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B卷) 人民版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5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435758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84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9-02 上传人:扣***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B卷) 人民版 高考 历史 二轮 专题 检测 中国 古代史 试题 人民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b卷) 人民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b卷),人民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中国,古代史,试题,人民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b卷)(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先秦秦汉1、2、3魏晋宋元4、5、6、7、8、9明清10、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3浙江五校联考)中国历史上,由于儒家伦理的影响,累世同居的大家族屡见不鲜,被引为社会的楷模,“义门”二字,便是对他们的褒奖。影响最大的当推婺州(金华府)浦江县的“义门郑氏”,在宋史元史明史中,曾以“孝友”或“孝义”的名义为他们列传,历经宋元明三朝传诵不息。这种情况反映()家族伦理与社会伦理、国家伦理关系密切江南地区家族伦理较北方强烈儒家传统道德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推崇“孝友”“孝义”彰显儒家伦理的核心a.b.c.d.解析: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信息反映了中国古代浓厚的宗族伦理观念,且渗透了“孝友”“孝义”等儒学理念,这些观念历经宋元明三朝传诵不息,故均可体现。材料无法体现江南地区家族伦理较北方强烈,排除。故选c。2.吕氏春秋召类中写道:“吾恃为鞔(指鞋)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弗徙也。”这里的“吾”的身份是()a.官营手工业者b.民营手工业者c.家庭手工业者d.雇佣手工业者解析:b从材料可以看出,“吾”需要通过制作鞋子、销售鞋子来维持生计,说明是民营手工业者,答案为b。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流入市场销售,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家庭内部消费和交纳赋税,雇佣手工业者不考虑产品的销售,因此,a、c、d三项都是错误的。3.(2013温州模拟)孔子曰:“大罪有五,而杀人为下(轻),逆(违背)天地(自然)者罪及五世,诬文武(诬蔑周文王、武王)者罪及四世,逆人伦者罪及三世,谋鬼神者罪及二世,手杀人者罪及其身。”对材料中孔子的思想理解不准确的是()a.重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b.尊崇周朝的道德礼教c.关注现实社会和重视人生d.以人为本减轻杀人罪解析:d材料反映出孔子认为大罪有五,而杀人之罪惩罚最轻。违背自然、诬蔑先圣、逆人伦者、谋鬼神者罪行位列前四等,由此可知a、b、c三项正确,由“杀人者罪及其身”可知d项错误。4.(2013贵阳六校联考)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钱先生所述的第一和第三演进完成于()a.秦汉隋唐b.秦汉秦汉c.西周隋唐d.秦汉明朝解析:a材料中的“封建”是指分封制,故第一演进完成于秦汉,“士人政府”是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成于西汉。“科举竞选”是指科举制的实行,完成于隋唐。5.(2013邯郸检测)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称:“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这一记载表明()a.草市发展为镇级行政区b.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c.城市经济重心发生转移d.经济区域化趋势凸显解析:a根据所学史实宋朝商业发展特点是夜市、草市、集镇兴盛;商品经济向农村区域扩展的表现是草市,结合题干可知达不到县级治理的为镇。故选a。6.(2013唐山一模)“中国历史上不是政府均富贵打击资本经济,就是人口膨胀后饥民暴动打土豪,分田地来毁灭资本经济,使中国经济和社会文明总在小农经济的落后层次循环不前。”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判断在中国历史上以政府行为开创“均富贵”措施的是()a.秦始皇实行统一度量衡b.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北魏实行均田制d.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解析:c材料的“均富贵”是指抑制土地兼并,a项与材料内容无关;b项是统一思想,排除;c项北魏实行均田制,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符合题意;d项不是政府行为。7.(2013丽水模拟)三位同学对开元通宝是何时期钱币有不同看法。甲同学以唐玄宗年号为开元,认为应属于唐玄宗时期;乙同学以旧唐书中记载:“武德(唐高祖年号)四年,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为由认为通行于唐朝;丙同学以中国古钱目录和钱币实物等进行考证,得出并非仅指唐朝钱币。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以当时皇帝年号分析,甲同学立论可靠b.以唐代史籍记载为据,乙同学认识准确c.立足文献和实物考辨,丙同学所论相对合理d.三位同学的研究方法与看法都存在较大的缺陷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学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甲、乙两同学得出结论的依据单一,不能形成互证,而丙同学用书籍记载与实物互相考证,其得出的结论较合理。8.(2013沈阳检测)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从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a.圣人托梦b.内心自省c.行万里路d.读万卷书解析:b“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即每个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只需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即可,无需外求,从外部事物中求取道德之理是错误的。故选b。a项与史实不符,c、d两项是从外部事物求理的表现。9.(2013宁波五校联考)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对材料中相关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杜甫是唐帝国由盛转衰时期的著名诗人,可称为“苦难诗人”b.韩退之(愈)是理学的开创者c.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d.吴道子生活的唐代已经出现文人画解析:b材料中苏轼认为在唐代无论是文学还是书画领域,其创作手法及水平都达到了一定高度。结合所学可知,a、c、d三项正确。b项中“北宋五子”是理学的开创者,而唐朝时期韩愈的思想是理学创立的先声。10.(2013金华月考)雍正十二年(1734年),苏州织工以“行帮”的名义“挟众叫歇”“勒加银两”。乾隆二十年(1755年),吴县(苏州)染纸工匠张圣明,因作坊主折扣平色工银“纠众停工”。根据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苏州当时出现的“行帮”“叫歇”现象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b.材料中的“纠众停工”类似于工人阶级与资本家之间的劳资斗争c.像苏州这样的“行帮”“叫歇”现象在当时全国各地普遍存在d.“行帮”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解析:c分析材料可知雍正年间,苏州织工(雇佣工人)组织罢工,反对作坊主(早期资本家)的剥削。这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之后出现的现象,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a、b两项正确。材料中“行帮”是劳动者组织起来维护共同利益而结成的小团体,表明我国封建社会已进入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是历史进步的反映,d项正确。c项中“普遍存在”表述错误。这种现象出现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较早的江南地区。11.(2013金华十校模拟)有学者认为被清廷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最惊人和富有创造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的主权思想的生发”。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位学者观点的是()“天下为主,君为客”“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a. b. c. d. 解析:c解题关键是分析该学者所评论思想出现的时间及内容,据“被清廷征服的震惊”可知该思想出现于明末清初,其内容具有西欧民权思想的特征。结合所学可知其评论的思想为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正确。为明朝后期思想家李贽的观点,为清朝统治后期洋务派的观点。12.(2013浙江联考)下面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1)很多漂亮的、上乘的男女服饰(2)一面橄榄绿色的丝绸的中国旗(3)一个彩色瓷制的中式观象台(4)一个六边形的中国灯笼(51)一张竹制的女士用床a.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b.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c.其藏品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解析:c注意题干时间“18世纪”,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朝康乾盛世,a、b、d三项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均可排除。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在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商业的繁荣又与城市的繁荣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到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其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这种传习,主要由于手工业市场的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的自卫措施,手工业成品也往往因此而保证了工艺水平。但这种世代传习显然是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一卷材料二 六朝古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原是一个“市厘列肆,埒于二京,人杂五方”的大都会,唐代成为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县。正如诗人所说:“霸气尽而江山空,皇风清而市朝改。昔时地险,实为建业之雄都;今日太平,即是江宁之小邑。”连一个州的治所也不是。全国的统一,使金陵失去了长江中下游之间的枢纽作用,运河的开通,使金陵失去咽喉控带的地理位置,缺乏经济依托的金陵地位一落千丈。而扬、润、苏、常、杭等州由于本身经济的发展和运河流经其地而成为重要的都会。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材料三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汉书食货志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的原因。手工业世代传习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7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隋唐时期金陵、扬州、苏州、润州、常州、杭州等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3)材料三和材料四是如何看待商业以及农业与商业的关系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1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及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原因”可从官方干涉、小农经济自身的封闭性及手工业者的理念作答,“影响”据材料信息“保证了工艺水平”,但“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答;第(2)问,要从国家统一,各地经济发展及运河开通等几个方面分析;第(3)问要立足材料信息分析理由。答案:(1)原因:小农经济、封建文化自我封闭和保守性的大环境影响;官府的干涉和控制;手工业内部错误的竞争观念。(3分)影响:有利于工艺传承,保证工艺水平;从长远看,妨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分)(2)全国的统一;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3分)(3)材料三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本业”,商业是“末业”,应该大力发展农业并驱使原来从事商业的人都从事农业。(4分)理由:人们生产的产品有限,如果消费没有节制就会产生匮乏;从事商业的人不直接从事生产,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果人人从事社会生产,都靠自己的劳动生活则社会产品充足,社会自然稳定。(4分)材料四认为商业也是“本业”,世人认为商业是“末业”的看法是错误的。(4分)理由:工商业本来是古代圣王所规定的正当行业之一,商人又是实现古代圣王愿望的人,所以工商业也是“本业”。(4分)14. (2013苏州检测)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儒者以“六艺”(诗书礼易春秋乐)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少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易也。 汉初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材料二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一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旧理想。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三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阳明,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比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义利兼顾”的思想余姚人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经济伦理,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儒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追求的政治理想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产生的原因。(10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的君主政治观和经济发展观,并分析其思想特点。(8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第(1)问,注意从儒学的内容、儒学的作用两个角度归纳。第(2)问,结合材料即可回答“政治理想”;“原因”则要从统治的需要、宗教的冲击、科举的局限等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B卷) 人民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435758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