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库网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39讲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及王安石变法巩固提升 新人教版选修1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39讲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及王安石变法巩固提升 新人教版选修1.DOC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39讲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及王安石变法巩固提升 新人教版选修1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9437037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16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9-02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39讲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及王安石变法巩固提升
新人教版选修1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39
变法
北魏
孝文帝
改革
王安
巩固
提升
新人
选修
- 资源描述: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39讲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及王安石变法巩固提升 新人教版选修1,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9讲,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及王安石变法巩固提升,新人教版选修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39,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巩固,提升,新人,选修
- 内容简介:
-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39讲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及王安石变法巩固提升 新人教版选修11(2013甘肃二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易风移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逐客书材料二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梏,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私事也。不朋党,不比周,倜然莫不通阴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1)结合材料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商鞅为实现秦国“民以殷富,国以富强”所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影响。答案(1)由于变法中实行重农抑商和鼓励耕战的政策,农民积极从事生产,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物质丰富,家给人足。因奖励军功,严禁私斗,人民“勇于公战”,愿为国家出征作战。秦国军队数量扩大,增强了战斗力。秦国出现了“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的喜人景象。(2)简朴无华的民风;恭俭敬业的官员;无私的士大夫;社会和谐安定,国家强大。(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来回答。商鞅变法关于农业方面的措施使秦国经济得到巨大发展,达到“民以殷富”,而军事方面的措施又使国家“兵强马壮”,这些都为以后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第(2)问要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如商鞅变法的影响分析解答。2(2013日照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者”。戊戌变法也遭到满洲贵族的激烈反对,新法颁布后,“满族诸人大哗,谣谤四起”,“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1)依据相关内容指出,两次变法中各有哪些措施直接触犯了传统势力的利益(各举两例)?(2)商鞅变法中,“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一种刺面割鼻的西刑)其傅”,严厉打击反对势力。戊戌变法中,“时百日间,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光绪帝也“三令五申”,“数四严责”,推动变法法令的贯彻落实。据所学知识回答,两次变法中,改革者都表现出了坚决的意志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为什么结果迥异?在推动变法的过程中,改革者往往面对和风细雨还是雷厉风行的困惑。对此,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戊戌变法: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2)主要原因:商鞅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有利于变法法令的贯彻落实;而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力量软弱,光绪皇帝没有实权,变法法令得不到贯彻执行。看法:改革者应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支持与反对变法双方的力量对比,采取适当的策略,确保改革取得成效。(言之成理即可。答其它看法,如改革者要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态度推进变法,才能排除反对势力的阻碍,取得成功;或者,改革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注意不要激化矛盾,循序渐进,确保措施取得成效等均可。)解析(1)据所学知识,举例即可。材料提示的是“直接触犯了传统势力的利益”措施。(2)变法法令的贯彻落实需要掌握国家机器,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推动变法。也就是说,掌握国家机器是改革者进行变法的前提保证。本题中两次变法即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因此改革者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变法策略。3(2013贵州四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史仲文中国全史材料二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政府目标,提倡不婚单身,并且规定不允许离婚。当时,有40%的妇女过单身生活。马丁路德发起了修女还俗、教士结婚运动,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规,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审核批准结婚。朱孝远宗教改革和婚姻的世俗化(1)据材料一、二概括北魏孝文帝和马丁路德在婚俗方面的各自改革措施。(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婚俗改革作用的认识。答案(1)措施:北魏孝文帝:禁止鲜卑族宗族十姓通婚,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马丁路德:允许宗教人员结婚,制定婚姻法规,婚姻裁判权由世俗政权掌握。(2)婚俗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联姻是处理政治矛盾的一种有效策略;婚俗变化反应时代变化并推动社会进步。解析考查孝文帝改革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第(1)问,在婚姻方面,孝文帝改革和马丁路德改革都有涉及。孝文帝改革要求鲜卑族与汉族通婚,路德宗教改革则允许神职人员结婚。第(2)问,婚姻习俗是政治的风向标,婚俗的变化也是社会进步的反映。学生可以从婚姻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回答。4(2013淄博一模)理财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尝以谓方今之所以穷空,不独费出之无节,又失所以生财之道故也。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因天地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摘自临川先生文集(1)依据材料归纳王安石的理财思想,指出在变法中是如何实践的?(2)上述理财思想在今天有何借鉴?答案(1)思想:反对增加赋税;提倡节俭省财;发展天下生产(生财、聚财、用财)。实践:市易法、募役法、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等。(任答3点即可)(2)注意减轻民众负担,关注民生;提倡节俭,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重视财富创造,增加收入;放眼天下,广开生财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