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4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必修1).ppt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4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必修1)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49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437112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96.74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9-03 上传人:伐***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4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必修1) 新课 高考 历史 复习 14 世界 多极化 趋势 出现 世纪之交 格局 课件 必修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4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必修1),(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4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必修1),新课,高考,历史,复习,14,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世纪之交,格局,课件,必修
内容简介:
第14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考点梳理与解读 考点一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欧共体的形成和发展 1.原因 (1)现实因素:美苏_,抗衡美苏。 (2)根本原因:_发展的要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 (3)思想渊源: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相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 (4)直接原因:_和解。,2.历程 (1)1951年,法、德(西德)、意、比、荷、卢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_。这个共同体促进了成员国工业的发展,使法、德两个政治宿敌走向和解。 (2)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_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_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解读】 欧共体只是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才实现了经济政治一体化。,(4)政治一体化:成员国努力做到在国际上步调一致,实行_外交政策。 法国总统_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来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3.影响 (1)促进了欧共体国家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西欧国家在经济上日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形成美、日、西欧_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 (3)欧共体的扩大,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力量,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促进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二、日本崛起 1.原因 (1)内因: 民主化改革:推行比较广泛的_,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度重视 _,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 _的经济发展战略。,(2)外因: 美国的扶持:1948年后,随着 “_”的加剧,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政策的重点由强制日本执行战争赔偿,转到扶植日本经济。 _战争期间,美国大量的军事订货以及大量增加的物资需求,为日本商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日本经济发展的结果 (1)1956-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3.日本迅速崛起的影响 (1)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开始谋求 _地位,希望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日本与美国的关系也开始发生微妙变化,与美国既有联盟也有摩擦。 (2)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形成美国、西欧、日本 _的局面。,【解读】 二战后的美与日、西欧关系历程:美国独占日本、扶持日本,日本从追随美国到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在经济和外交上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帮助西欧经济复兴、西欧追随美国到20世纪70年代西欧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自我校对 冷战 经济 法德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1967 共同的 戴高乐 三足鼎立 社会改革 科技与教育 合乎国情 冷战 朝鲜 政治大国 三足鼎立,三、不结盟运动 1.兴起背景 (1)政治基础: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获得_。 (2)1955年召开的_会议,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3)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_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2.兴起标志:_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3.内容 (1)奉行政策:_、不结盟的政策。 【解读】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结盟”,而是不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2)重要任务: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_。 (3)行动纲领:建立国际_秩序。 4.不结盟运动的作用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_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2)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3)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有力地冲击_格局,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四、中国的振兴 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解读】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的上升趋势。,自我校对 民族独立 亚非 亚非拉 1961 非集团 霸权主义 经济新 第三世界 美苏两极,即学即练 1.(2013四川)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 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 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a. b. c. d.,答案 b 解析 法、葡、西等国之所以投弃权票,是因为其当时仍占有殖民地,不愿意放弃在殖民地的利益。故第项的表述符合题意。他们之所以不敢投反对票,是因为其感受到了二战后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运动高涨所带来的压力。故第项的表述符合题意。新的国际政治体制的特点为公正合理,与题目中“殖民地”的信息不符,故排除第项;20世纪60年代的西欧逐渐走向联合,以摆脱美苏争霸的束缚和发展经济为重心。故第项的表述与题意不符。故选b项。,2.(2013海南)一般认为,1952年法国学者在分析当时世界格局时,提出“第三世界”一词。这里的“第三世界”是指( ) a.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 b.两个超级大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之外的国家 c.既不属于“北约”也不属于“华约”的国家 d.尚未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地区国家,答案 a 解析 在历史上“第三世界”曾被赋予不同的内涵,1952年正是两大阵营分裂之际,所以第三世界主要指的是两大阵营之外的国家,到1974年毛泽东把两个超级大国定为第一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为第二世界,广大亚非拉属于第三世界。法国学者眼中的第三世界显然是前者,所以a项正确;b项及c项中的华约都发生在1952年之后;d项不符合史实,因为毛泽东所说的第三世界是独立后的亚非拉国家,而非独立国家也谈不上成为一股政治势力。,考点二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1)受_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 (2)实质:执政党丧失政权,_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表现:波兰是_发生剧变的国家。1990年10月,_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了统一。,2.苏联解体 (1)原因:_的政治改革使苏联进入误区。 (2)过程:1990年,苏共中央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_,1991年底,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3)影响:苏联不复存在,_随之瓦解。,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1.原因 (1)“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新矛盾和新冲突。 (2)美国试图_,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2.表现:1999年美国发动_战争,2001年发生“911”事件。,【解读】 经济多极化是政治多极化的基础,政治多极化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在世界政治发展中的体现。世界政治多极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较量,必然导致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格局。,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表现 美国成为唯一的_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1993年,成立 _,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 _席位;俄罗斯代替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足以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力量;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 _,维护世界和平。,【解读】 对多极化中的“极”主要从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政治影响力的提高两方面去理解。 2.特点:呈现出 “_”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解读】 “一超多强”的局面只是暂时现象。,自我校对 苏联改革 社会制度 第一个 民主德国 戈尔巴乔夫 多党制 两极格局 独霸全球 科索沃 超级 欧盟 常任理事国 霸权主义 一超多强,即学即练 1.(2013课标全国)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答案 a 解析 在二战后西欧一些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联系日益紧密,西欧国家加强经济联合的要求产生,但影响西欧经济联合的首要因素是历史上的多次战争导致宿怨较深尤其是法德两国,因此法国首倡舒曼计划意图在于以经济合作化解政治矛盾与宿怨,实现地区永久和平以有利于经济发展,故直接原因为a项屡遭战争重创的影响。b项只有一个有利条件,c项表述错误,西欧六国中法德发展水平要高于其他几国,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2.(2012江苏)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了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知识点。根据“经济决定政治”的原理,即可判断b项正确。,3.(2012海南)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 ( ) 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 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 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 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答案 d 解析 abc三项都与德波两国的外交关系无必然联系;德波分属于两个阵营,两国关系正常化有利于欧洲紧张局势的缓和,故选d项。,本讲知识体系,重点知识探究 探究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史料研读】 材料 亨利基辛格1993年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中的某些国家。”,【解读】 材料表明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总趋势。 【总结升华】 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挑战。,往年高考真题精选精练 1.(2011重庆)自“911”事件以来,一方面,恐怖主义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不断提高。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恐怖组织所造成的伤害有所显现 b.部分国家强烈谴责恐怖主义活动 c.恐怖主义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d.恐怖主义是“20世纪的政治瘟疫”,答案 c 解析 题干主要表达了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从“全球关注的焦点”和“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不断提高”可以判断c项正确。,2.(2011江苏)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分子。由此可以看出( ) 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a. b. c. d.,答案 a 解析 许多国家对美军击毙“基地”组织领导人表示支持,并强调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说明两项正确。项错在“主要障碍”;项错在“由此被铲除。”,3.(2011山东)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答案 a 解析 77国集团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排除b项;c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问题,排除c项;二战后一直没有爆发世界性大战,才能说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排除d项。故选a项。,4.(2011江苏)下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答案 b 解析 结合图片中1973年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亲切交谈”,说明美苏关系趋于缓和。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在位时期;苏联解体后,美苏冷战才结束;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但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acd三项表述错误。,5.(2011上海)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4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437112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