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模块四 英国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学案.doc
高三历史总复习 模块四 英国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当堂检测+学案打包2套)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8页)
编号:9440157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53.10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30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高三历史总复习
模块四
英国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当堂检测+学案,打包2套)
历史
复习
模块
英国
制度
创新
北美
陆上
新体制
当堂
检测
打包
- 资源描述:
-
高三历史总复习 模块四 英国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当堂检测+学案打包2套),高三历史总复习,模块四,英国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当堂检测+学案,打包2套),历史,复习,模块,英国,制度,创新,北美,陆上,新体制,当堂,检测,打包
- 内容简介:
-
课时模块四:英国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训练考点一英国的制度创新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1背景(1)大宪章的签署,逐渐形成召开( )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2)进入17世纪,英国( )和新贵族日益强大,在议会中捍卫自己的权利。(3)国王标榜“君权神授”,实行专制。2过程(1)1688年“( )”,赶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二世。(2)1689年威廉接受 ,英国建立了( )政体。3意义(1)统治方式从( )转向( )。(2)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形成(1)“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 )”的国家元首。(2)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 )。(3)内阁承担实际的行政职责,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 ),与首相在政治上( )。(4)19世纪中期,两党制发展,大选中获胜的( )上台组阁。2特点(1)核心:(2)国王: (3)首相: (4)内阁: (5)基础: 3发展(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新兴( )力量壮大。(2)内容:1832年( )法案使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3)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 )经济迅速发展。考点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联邦宪法的制定1背景(1)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形成松散的邦联。(2)邦联难以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3)美国的政治领袖们意识到变革政治体制的必要性。2制定:1787年59月费城( )召开,制定了1787年宪法。二、1787年宪法1内容(1)宪法规定美国实行( )政体。(2)宪法依据( )的原则,对联邦政府的权力进行分割。(3)宪法坚持( )原则,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 )产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 )制。2地位:是关于美国政治体制的根本大法,也是近代世界( )。3意义(1)规定美国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 )共和国。(2)创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三、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1背景(1)1787年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2)州权主义在美国根深蒂固。(3)1861年南部11个蓄奴州公开退出联邦,发动叛乱。2斗争(1)战争方式:林肯总统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并取得战争的胜利。(2)法律方式:通过宪法第13条和第14条修正案,废除奴隶制,肯定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3意义(1) (2)四、两党制1形成:华盛顿之后,两党制成为美国( )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发展(1)19世纪中期,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 ),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 (2)南北战争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3特点:两党激烈争夺并操纵( )。第二部分 能力训练能力训练一问题1有人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倒退的表现,对此,你如何认识?问题2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位元首,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问题3责任内阁制的特点是什么?内阁与议会、国王的关系如何?内阁首相的权力有哪些?问题4美国联邦制的特点和作用。问题5美国1787年宪法有哪些局限性?问题6有人说,美国的联邦制相当于中央集权制,这种说法正确吗?中央集权制与联邦制有何区别?问题71787年宪法进步性和局限性各体现在什么地方?能力训练二 1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2(2014长沙模拟)钱乘旦、陈意新所著走向现代国家之路一书中指出:“从血统上说,王位的新主人是詹姆士的女儿和女婿,这样就保留了斯图亚特的族谱,但王位的内容却因此起了变化。”下列各项中,对“王位的内容”变化理解、归纳不当的是 ()a国王至上议会至上 b个人专制宪政体制c王在法上王在法下 d专制王权民主共和国3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4(2014汕头模拟)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在自传无畏的希望中,回忆他当年在白宫与布什总统会面的情形:“突然总统他的声音变得激动变得既不习惯也不欢迎其他人打断他的话,他的亲和被一种近乎以救世主自居的固执所取代我意识到了权力带来的那种危险的孤立。我明白了开国者设计的智慧。”空缺部分最恰当的应该是 ()a共和制度 b联邦制度 c民权制度 d制衡制度5 材料一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世界史资料探究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重要创新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是什么?材料二1832年6月7日,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56个人口不到2 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 0004 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在选民资格方面,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年交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权。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探究2:据材料二概括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对英国的积极影响。6 材料一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因为愈是远离被统治者的政府愈可能滥用职权、耍阴谋诡计,陷入腐化堕落的地步。 美詹姆斯罗伯逊探究1:材料表达的中心意图是什么?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及相互关系美国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国会,司法权归法院,保证了政权的稳定,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的精髓。探究2:美国联邦政府权力结构体现的核心原则是什么?有何意义?模块四 参考答案能力训练一问题1提示:这种说法片面。1688年“光荣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向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但是革命后保存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是英国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完全清除封建势力的结果,是符合英国国情的。问题2提示:这种说法不正确。英国国王成为“虚君”不是开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还掌握着行政权,可以依法行政,内阁掌握在英王手中;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王失去了对内阁的控制,内阁对议会负责,英国国王才成为“虚君”。问题3提示:(1)特点: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2)内阁与议会、国王的关系: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3)首相权力: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同时,他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这样,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问题4提示:联邦制的最大特点是分权,主权由各州和中央政府分享。这既尊重了美国各州长期以来就拥有独立的行使各种权力的传统,又适应了当时美国急需扩大中央权力的要求。问题5提示:在公民各项基本民主权利的规定方面具有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了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的选举权被剥夺。问题6提示:不正确。中央集权制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在这种体制下,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地方必须无条件服从中央。联邦制是一种中央和地方分权体制,除宪法规定的归属中央的权力外,其他权力归地方。美国是联邦制国家,不是中央集权制国家。问题7提示:(1)进步之处: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央和地方、大州和小州、南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奠定基础。(2)局限性: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为内战埋下伏笔;未真正解决人权问题,种族歧视明显,妇女地位低下。能力训练二1答案d审题题干“光荣革命”后议会决定王位继承人议会权力高于王权排查分析a项“光荣革命”后政权就以和平方式转移到议会手中排除b项题目材料只是涉及王位如何继承的问题排除c项题目材料未涉及这一结论排除d项“英国(此处指议会)通过法律规定”正确2答案d 解析“光荣革命”后,英国通过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而不是民主共和国。3答案a审题题干“各官合议,然后准行”议会民主,“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联邦制度排查分析a项结合题干中“合议”“公举”等信息及美国共和制的特点正确b项海国图志是鸦片战争后成书的,b、c、d三国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或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都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c项d项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从材料中可知,奥巴马感到权力带来的危险的孤立,认为总统的权力应当受到制约,与材料内容相适应的是d。5探究1提示:(1)创新:责任内阁制形成与发展。(2)特点:内阁拥有行政权,且权力不断扩大;内阁与议会相互制衡。探究2提示:(1)变化:调整选区,重分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以财产收入作为获得选举权的主要依据。(2)积极影响: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上升,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探究1提示:中心意图是应制约各级政府的权力,以防止政府滥用职权,以保证政府的高效廉洁。探究2提示:三权分立,相互制约。防止独裁,维护共和。模块七 答案能力训练一问题1提示:这种说法片面。太平天国运动是清王朝统治下长期以来积累的阶级矛盾和在鸦片战争的影响下的民族矛盾推动激化的结果,因而“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动下激化的结果,因而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问题2提示:不合适。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纲领性文件,试图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公有制和绝对平均主义,具有空想性;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方案,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具有进步性。可见二者在追求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并不是一种继承与发展关系,而是一种矛盾的关系,二者的经济主张和设想的社会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问题3提示:天京变乱不是偶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历史的必然。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天京变乱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结果,偶然性中包含着历史的必然。农民阶级缺乏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问题4提示:(1)历史背景以往的农民起义多因土地兼并、政治黑暗、自然灾害而发生;而太平天国运动则是因战争赔款加重了人民负担而发生的。(2)起义形式过去的起义也有利用宗教的,但大多数是中国人自己的宗教;而太平天国利用的宗教是外来宗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的拜上帝会。(3)革命任务太平天国运动在承担传统的反封建任务的同时,还承担起反侵略的任务,成为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4)指导思想以洪仁玕为代表的先进人士,大胆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蓝图,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具有进步意义。(5)对外交往太平天国曾与外国人打交道,当西方列强提出以国家利益为交换条件支持太平天国时,被拒绝了,这些现象都是以往的农民起义所不曾遇到的问题。(6)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也是以往的农民运动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问题5提示:不是。中华民国是1912年到1949年中国的国名,南京临时政府则是指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南京领导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中央政权。中华民国分为三个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至3月);北洋军阀政府时期(1912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问题6提示:不正确。封建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综合性概念。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只是结束了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问题7提示:不正确。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主要在于参加运动的各阶层,特别是工人阶级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彻底的斗争精神和姿态。一场短短数月的群众性运动,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因此其彻底性不可能在这一意义上体现。问题8提示:判断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根本在于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革命担负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不论新旧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问题9提示:(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代化。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是政治体制现代化的重大突破。经济上,临时政府的经济法令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短几年内有了显著增长,实业救国成为历史潮流。法制上,颁布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临时约法,确立主权在民、国民的自由权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等,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思想上,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中国化为三民主义,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文化教育上,理性化和科学化有了发展。社会生活上,自由、平等、友爱的风气兴起。(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联。(4)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5)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的革新。问题10提示:五四运动是以青年学生为先锋,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它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沉重打击了以北洋军阀为代表的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2)在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3)它是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新时期,同时开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阶段。(4)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精神。五四精神作为一面旗帜,永远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奋勇向前。问题11提示:鸦片战争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同(1)社会性质: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3)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异(1)领导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2)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3)群众基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土地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不敢充分发动群众;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4)结果与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其必然结果。(5)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能力训练二1答案a 【立体剖析】审题题干(1)前期:洪秀全尊奉“皇上帝”拆孔庙,与孔教对立(2)后期:尊孔孟之仁义道德排查分析a项拜上帝会在运动初期是发动民众的思想武器,与孔教对立。但国人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外来宗教不足以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