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3年高中历史 7.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
高中历史 7.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4页)
编号:9441987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94.29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30
上传人:伐***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7.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农奴制
改革
主要内容
同步
新人
选修
- 资源描述:
-
高中历史 7.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高中历史,7.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同步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同步,新人,选修
- 内容简介:
-
【三维设计】2013年高中历史 7.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一、改革的酝酿1背景国内外形势严峻,国内局势动荡,国际地位下降。2目的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3表现(1)历史基础:19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意识到农奴制的弊端。(2)思想基础:借助报纸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3)组织基础: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把秘密委员会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让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4)个人作用:亚历山大二世的智慧与胆识。4结果拟订了改革法案。二、“二一九法令”1签署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又称解放法令。2内容(1)政治上: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2)经济上:土地仍然归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3)组织上: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右图是民众向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欢呼的场面,假如这一“场面”是真实的,那么你认为它应发生于哪一事件后?“民众欢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的思考“二一九法令”颁布之后。该法令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三、进步与局限1进步性(1)作用: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2)性质: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3)地位:动摇了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2局限性(1)农民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2)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3)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贫瘠且数量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 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材料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有何矛盾?为何会产生这种矛盾心理?我的思考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既要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的社会形势而决定的。一、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观目的、性质及依据是什么?(1)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其主观目的是维护沙皇专制和贵族地主的统治,挽救统治危机,并不是在主观上为了发展资本主义。(2)1861年改革从根本上看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背景上看:改革是由于受到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和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本国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从内容上看: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农奴制,农民成为自由人,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得以废除;改革还使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了一块份地,部分地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部分地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变革。从作用上看: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提醒判断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不能依据改革者及其主观目的,而应从其内容和积极作用方面来判断。无论从经济基础还是从上层建筑方面来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它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俄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里程碑。二、“二一九法令”的内容有什么特点?(1)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2)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3)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考查点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策略性命题立意改革是社会发展变化中最为常见的现象。既然要除旧立新,就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亚历山大二世为顺利推行改革,借助舆论力量化解封建地主阻力,改革中又照顾地主的利益。在当前深化改革的社会背景下,各种利益错综复杂,我们应汲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历史智慧,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亚历山大二世关于农奴制改革的指导思想:1856年4月,亚历山大二世在接见莫斯科贵族代表时明确表示,要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尖锐矛盾,“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面解决好得多”,表达了他要自上而下地改革农奴制的意图。1859年10月,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的三条原则: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使地主立即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强大的政权一分钟也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前夕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高中历史教材探究(1)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三条原则能否实现?为什么?(2)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处理改革阻力这个难题?从中得出什么启示?解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在形势逼迫下被迫进行的,其指导思想是力图在维护旧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改革来缓和社会矛盾。答案(1)三条原则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当时阶级矛盾是不可能调和的。正如列宁所讲,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民进行的一次赤裸裸的掠夺”。(2)措施:在改革之前,首先借用舆论的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阶级的阻力,使封建地主阶级看到解放农奴是大势所趋。改革过程中,让农民通过交纳赎金的方式获得自由,以安抚旧势力的不满情绪。启示:改革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推行;改革过程中应该注意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考查点二考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性质命题立意废除农奴制是19世纪俄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改革虽然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农奴制的残余,所以如何分析这场改革的性质将会是考试命题的重要内容 废除农奴制是19世纪俄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某班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探究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同学们在查阅资料后发现对此的解释不尽相同。观点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观点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为巩固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探究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出你的依据。解析本题为开放式题目,无论同意何种观点,言之有理即可。如同意观点一,则要从改革对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去回答。如同意观点二,则要指出改革的内容对地主有利,实质及政治上未触动封建专制等角度作答。答案(1)同意观点一。它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促使俄国工业迅速发展。改革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使其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富农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农业,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2)同意观点二。从改革内容上看,它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实行的,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合法”的掠夺,其表现为:最好的农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