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库网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课件+仿真训练+真题演练打包3套)
【金版学案】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课件.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课件+仿真训练+真题演练打包3套)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29页)
编号:9442747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0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9-02
上传人:活***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课件+仿真训练+真题演练,打包3套)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
政治
格局
演变
课件
仿真
训练
演练
打包
- 资源描述: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课件+仿真训练+真题演练打包3套),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课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课件+仿真训练+真题演练,打包3套),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政治,格局,演变,课件,仿真,训练,演练,打包
- 内容简介:
-
【金版学案】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仿真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2013年山东学业)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新敌人”指的是()a美国b德国 c苏联d日本解析:根据“昨天的光荣的盟国”排除b、d两项;二战结束前后,英国与美国始终是盟国,排除a项;但二战结束前后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对手,此后开始了“冷战”。答案:c2二战后昔日的反法西斯盟友逐渐走向对立,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为()a英国和苏联 b法国和中国c美国和苏联 d美国和英国解析:二战后,由于美苏之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答案:c3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北约与华约的建立解析: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答案:d4战后的两极格局事实上是()a确立了以欧洲为核心的国际关系新格局b划分美苏势力范围c建立了战后新同盟d承认了美国为世界头号强国解析:两极格局事实上就是美苏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答案:b5欧共体形成的根本因素是()a联合抗衡美苏b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联系的加强c摆脱美国的控制d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解析:经济决定政治,随着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a、c、d三个选项是目的,并不是根本的因素。答案:b6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由南斯拉夫等国发起b由英国等国发起c它的兴起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d它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国家主权解析:不结盟运动不包括英国。答案:b7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冷战终结于20世纪()a50年代末 b60年代末c70年代末80年代初 d80年代末90年代初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苏“冷战”结束的时间。冷战终结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答案:d8“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这些史实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a多极化趋势加强 b新的力量不断崛起c大国力量保持均衡 d军事集团不断出现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理解与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可得知两极格局已经瓦解,世界上多极化因素力量在不断加强。答案:a9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是()a北约建立b不结盟运动兴起c欧盟成立d中国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解析:北约的建立不能体现世界多极化。答案:a10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对“交替”的正确认识是()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由社会制度的对立向经济竞争过渡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d由区域集团向全球化过渡解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迄今为止,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答案:c二、单项选择题11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下列各项中,属于美苏冷战具体表现的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北约的建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a bc 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是冷战的表现。答案:b12“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十月革命 b二战爆发c美苏冷战 d苏联解体解析: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知这是柏林危机,其时代背景是美苏冷战。答案:c13假如你正在撰写一篇关于“冷战”的文章,以下哪些词汇可能出现在你的文章中()a杜鲁门主义朝鲜战争经互会b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越南战争c华沙公约组织特种战争北大西洋公约d华沙公约组织杜鲁门主义经济互助委员会解析:本题考查对“冷战”概念的理解,必须是不诉诸武力。a项中的朝鲜战争,b项中的越南战争和c项中的特种战争都是“热战”。答案:d1420世纪5080年代,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当时()a两极格局已经瓦解b欧洲与美国关系决裂c社会主义阵营壮大d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的相关知识。20世纪5080年代,欧共体形成、日本崛起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表明当时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答案:d1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b两极对峙变成了多极化趋势加强,出现“一超多强”的格局c美国日益受欧、中、日、俄等力量的制约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解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局势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答案:c16进入21世纪后,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两大军事集团对峙霸权主义地区冲突不断恐怖主义猖獗a bc d解析:苏联于1991年解体,标志着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已经结束。它不成为21世纪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答案:b三、双项选择题17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表现有()a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b发动越南战争c出兵朝鲜 d成立北约解析:冷战是除军事战争外的其他对抗形式,b、c两项是属于军事战争,不属于冷战的表现。答案:ad18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有()a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 b组织华约c接受马歇尔计划 d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解析:苏联和东欧国家拒绝接受马歇尔计划,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与东欧国家没有关系。答案:ab19日本战后成功的发展经验对我们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a依靠美国援助 b重视发展教育c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d重视发展科学技术解析:从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到教育和科技起到了重要作用。a、c两项不适合我们国家。答案:bd20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表现在()a两极格局已经终结b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经形成 c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d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过渡中解析:题中b项和c项的表述是错误的,当前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答案:ad5【金版学案】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真题演练1(2012年广东学业)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是()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 d欧洲联盟的建立解析:根据漫画文字信息“美国”“欧洲经济”和美元符号可知漫画反映的是美国援助欧洲以帮助其恢复、发展经济,这与马歇尔计划一致。答案:a2(2014年广东学业)二战后初期,有些人认为“世界经济”是指“自由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不在其中。这反映了当时()a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b美国经济霸权地位的确立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峙解析:通过材料可以得知时间是二战后期,世界经济单指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却不包含在这个“世界”之中,这种划分带有明显的排斥社会主义的倾向,是两极格局时期的特征。故选d。答案:d1(2012年广东学业双选)有学者认为:19551975年期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两极体制的现象,或者说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主宰制,逐步让位于新的全球格局”。当时体现这一变化趋势的有()a苏联的解体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美苏两极格局在19551975年期间受到冲击,c、d两项是多极化趋势的表现,a、b两项时间明显不符。答案:cd2(2014年广东学业)有人认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虽然给美国带来了满意的结果,但从长期看也产生了对其不利的后果”。“不利的后果”有()a加强了西欧与美国的盟友关系b消除了西欧倒向苏联的可能性c促进了西欧的联合自强d扩大了美国产品的海外市场解析: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使得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稳定了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然而,随着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各国也越来越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最终以联合的方式成为了多极化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故选c。答案:c1(2012年广东学业)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是指()a美国b英国 c日本d俄罗斯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a项,c、d两项属于“多强”之一。答案:a2(2013年江苏学业)两霸争雄一书中说:“两极格局解体不是大战的产物,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世界主要力量之间将长期较量、斗争、妥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建立新格局的过程必然是新旧势力反复较量的过程。”这表明()a美国已失去超级大国地位b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长期性c欧洲与日本联合对抗美国d俄罗斯在较量中优势尽失解析:从材料“世界主要力量之间将长期较量、斗争、妥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建立新格局的过程必然是新旧势力反复较量的过程。”可得知旧格局虽然已经解体,但是霸权及强权却依旧顽固,新格局要在同旧格局的较量中缓慢形成。答案:b一、单项选择题1(2013年山东学业)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新敌人”指的是()a美国b德国 c苏联d日本解析:根据“昨天的光荣的盟国”排除b、d两项;二战结束前后,英国与美国始终是盟国,排除a项;但二战结束前后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对手,此后开始了“冷战”。答案:c2二战后昔日的反法西斯盟友逐渐走向对立,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为()a英国和苏联 b法国和中国c美国和苏联 d美国和英国解析:二战后,由于美苏之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答案:c3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北约与华约的建立解析: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答案:d4战后的两极格局事实上是()a确立了以欧洲为核心的国际关系新格局b划分美苏势力范围c建立了战后新同盟d承认了美国为世界头号强国解析:两极格局事实上就是美苏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答案:b5欧共体形成的根本因素是()a联合抗衡美苏b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联系的加强c摆脱美国的控制d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解析:经济决定政治,随着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a、c、d三个选项是目的,并不是根本的因素。答案:b6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由南斯拉夫等国发起b由英国等国发起c它的兴起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d它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国家主权解析:不结盟运动不包括英国。答案:b7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冷战终结于20世纪()a50年代末 b60年代末c70年代末80年代初 d80年代末90年代初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苏“冷战”结束的时间。冷战终结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答案:d8“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这些史实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a多极化趋势加强 b新的力量不断崛起c大国力量保持均衡 d军事集团不断出现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理解与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可得知两极格局已经瓦解,世界上多极化因素力量在不断加强。答案:a9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是()a北约建立b不结盟运动兴起c欧盟成立d中国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解析:北约的建立不能体现世界多极化。答案:a10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对“交替”的正确认识是()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由社会制度的对立向经济竞争过渡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d由区域集团向全球化过渡解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迄今为止,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答案:c二、单项选择题11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下列各项中,属于美苏冷战具体表现的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北约的建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a bc 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是冷战的表现。答案:b12“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十月革命 b二战爆发c美苏冷战 d苏联解体解析: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知这是柏林危机,其时代背景是美苏冷战。答案:c13假如你正在撰写一篇关于“冷战”的文章,以下哪些词汇可能出现在你的文章中()a杜鲁门主义朝鲜战争经互会b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越南战争c华沙公约组织特种战争北大西洋公约d华沙公约组织杜鲁门主义经济互助委员会解析:本题考查对“冷战”概念的理解,必须是不诉诸武力。a项中的朝鲜战争,b项中的越南战争和c项中的特种战争都是“热战”。答案:d1420世纪5080年代,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当时()a两极格局已经瓦解b欧洲与美国关系决裂c社会主义阵营壮大d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的相关知识。20世纪5080年代,欧共体形成、日本崛起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表明当时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答案:d1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b两极对峙变成了多极化趋势加强,出现“一超多强”的格局c美国日益受欧、中、日、俄等力量的制约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解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局势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答案:c16进入21世纪后,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两大军事集团对峙霸权主义地区冲突不断恐怖主义猖獗a bc d解析:苏联于1991年解体,标志着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已经结束。它不成为21世纪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答案:b三、双项选择题17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表现有()a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b发动越南战争c出兵朝鲜 d成立北约解析:冷战是除军事战争外的其他对抗形式,b、c两项是属于军事战争,不属于冷战的表现。答案:ad18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有()a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 b组织华约c接受马歇尔计划 d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解析:苏联和东欧国家拒绝接受马歇尔计划,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与东欧国家没有关系。答案:ab19日本战后成功的发展经验对我们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a依靠美国援助 b重视发展教育c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d重视发展科学技术解析:从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到教育和科技起到了重要作用。a、c两项不适合我们国家。答案:bd20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表现在()a两极格局已经终结b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经形成 c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d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过渡中解析:题中b项和c项的表述是错误的,当前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答案:ad7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 第7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栏目链接,考 纲导 航,栏目链接,栏目链接,思 维导 图,栏目链接,栏目链接,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考 点突 破,1“冷战”的兴起。 (1)原因。 客观原因: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同盟的基础。 根本原因:国家利益冲突 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苏联为确保东西边界安全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重要原因: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基础:美、苏实力相对均衡。,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2)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活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3)序幕: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发出“冷战”的信号。 (4)开始: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5)表现。 欧洲。,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欧洲经济援助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北约,华约,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亚洲。 a朝鲜战争:美苏分区占领朝鲜使朝鲜分裂,分别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越南战争:1961年,美国侵略越南,1973年停战。 美洲: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2影响。 (1)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双方剑拔弩张,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2)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使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栏目链接,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考 点突 破,1欧共体的形成和扩大。 (1)过程。 1951年建立_;1958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_。 (2)影响:欧洲经济实力大增,推动了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_的外交政策。,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独立自主,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2日本崛起为世界经济大国。 (1)经济飞速发展。 原因。 a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为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b朝鲜战争使日本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 c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_。 d日本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教育,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结果: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政治: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提出成为_的目标。 3不结盟运动兴起。 (1)背景:新兴独立国家为摆脱美苏威胁,要求维护自身的独立与发展。 (2)标志:_年在贝尔格莱德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3)宗旨:奉行非集团、_的政策。,政治大国,1961,不结盟,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4)发展: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 (5)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栏目链接,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考 点突 破,1两极格局的瓦解。 (1)东欧剧变。 原因:受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 实质: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苏联解体。 原因:_的政治改革使苏联进入误区。 过程:1990年,苏共中央放弃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1991年,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表现。 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欧共体: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 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武器,经济形势好转。,栏目链接,中国:国际地位日渐提高,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现状:“一超多强”,_趋势进一步发展。,考 点突 破,多极化,栏目链接,栏目链接,典 题精 析,【例1】 (2013年广东学业)“通过对外援助这种方法,美国保持着对全世界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