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14届高三历史“十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浙江省宁波市高三历史“十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8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444056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36.50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29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浙江省 宁波市 历史 联考 试题 新人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高三历史“十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浙江省,宁波市,历史,联考,试题,新人
内容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2014届高三十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第卷(选择题,共140分)注意事项: 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求的。 12王国维认为“周人嫡庶之制,本为天子、诸侯继统法而设,复以此制通之大夫以下,则不为君统而为宗统,于是宗法生焉。”有学者认为此观点有误,其质疑应该是针对 a周人的大宗、小宗体制 b嫡庶制是宗法制产生的根源。 c形成“天子一诸侯卿大夫”宗法等级 d周人宗法制是劈封制的基础13资治通鉴记载,温彦博曰:搿王者之于万物,王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日: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 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以下做法体现温彦博观点的是 a把突厥置于边疆,但散居各州县,各使耕田,变其风俗,使之“化而为汉” b尊重突厥族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给予突厥族以某种限度的自治权力 c内迁突厥,但保全各旧部,把游牧民变成农民,永空塞北之地 d分而治之,分散突厥各部在箕旧地,设都护府管辖14“其(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他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于实践,构筑了传统民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因为黄宗羲的思想 有对专制帝制的总体性批判 有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与继承 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来源之一 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a b c d15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这首诗不能反映的是 a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b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 c近代民族丝织业兴起 d农业经济与商业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16台湾是祖国美丽的宝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以下与台湾相关的历史事件阐述正确的是 a邱逢甲是甲午战争后反割台斗争中著名的清军将领 b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都明确陈述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c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 d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并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17据“文革”研究专家金大陆统计,“文革”十年间,有着上千万人口的上海,离婚率低得惊人,平均每天只有不到18对夫妻离婚。当时人们对于离婚问题的认识,不包括 a离婚是与“两个凡是”唱反调 b离婚反映资产阶级思想严重 c离婚是蓄意给社会主义抹黑 d离婚是想学“美帝国主义”18rr帕尔默认为“他(卢梭)用文学作品,在上流社会人士中传播一种尊重平民的清新情感、一种对平凡事情的爱好、一种怜悯人和同情人的冲动、一种意识到贵族生活尔虞我诈和虚浮浅薄的观念。”可见卢梭的文学作品,体现了 对理性的质疑,形成浪漫主义思潮 人类平等的观念,推动法国大革命 人民主权思想,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个人情感的抒发,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a b c d 19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0罗荣渠先生把现代化进程的起源分为两种,一种是内源性的,一种是外源性的,以下属于内源性起源的是 a中国的辛亥革命 b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c英国的工业革命 d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1下图是1764-1850年英国商品价格指数和英国男性工人实际工资指数对上述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价格指数的不断攀升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结果 工业化和工厂制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劳动需求 工业革命总体上导致工人生活水平的普遍恶化 工业革命的发展有利于工人实际收入的改善 a b c d22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苏联体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b苏联已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c西方的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d苏联形成了农、轻、重比例不合理的经济结构23美国在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战后经济繁荣,尤其是二战后一跃而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以下有关美国的描述,符合上述任一个时间段情景的是一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推动了电影事业的发展,彩色电影出现1928年,生产总量超过整个欧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巨头1948年,北大西洋公约签订,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 60分)38(26分)人口既是资源又是压力,人口问题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人曾制定了鼓励人口繁衍的政策,也看到了人口过多之弊端。 韩非子在五薹记载:“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祖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罚而不免于乱。” 苏东坡在策问称:“古者以民之多寡为国之贫,然以今无法观之,非徒无益于富,又且以多为患。生之者寡而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空)然而百弊生。” 据潦史稿。食货志记载:“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余倍。盖藏自不如前充裕,且庐含所占亦不啻倍蓰(五倍)。朕甚忧之。”材料二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体现了时代特征。 一百年以来,列强人口增加到很多,。到一百年以后,如果我们的人口不增加,他们的人口增加到很多,他们便用多数来征服少数,一定要并吞中国。到了那个时候,中国不但是失去主权,要亡国,中国人并且要被他们民族所消化,还要灭种。 用中国和法国来比,。法国四千万人口,因为能改良农业,所以得中国二十分之一的土地,还能够有饭吃。中国如果能够仿效法国来经营农业,增加出产,我们中国至少也应该可以养八万万人,。 材料三 新中国对人口问题的看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种种封建社会的残余思想,如“早生贵子”,“五世其昌”,“多福多寿多男子”等等,支配着他们的行动。 马寅初新人口论(1957) 50年代,我国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是苏联理论界提出的如下观点:“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表现为人口不断迅速地增长”,人口不断迅速增长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如果我们在物质的生产领域放弃了计划经济,我们有更多的理由在人的生产领域放弃计划经济了。 生育独子化已经产生了四个严重的人口问题:一是少子老龄化、老年空巢化以及老难所养、老难所依、老难善终这三难问题。 马寅初人口科学论坛:重新认识中国人口问题(2012) (1)请结合中国古代文明形态,分析古代统治者采取鼓励政策的原因。(4分)并概括材料一中古人对人口过多之弊端的认识。(6分) (2)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思考人口问题的两个着眼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评价材料二所述观点。(7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50年代出现“人口高速增长时期”的原因,并分析当前中国为什么调整人口政策?(7分)39(26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惨痛灾难,而欧洲人致力联合、追求和平的努力从未止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以下漫画于1919年在英国出版材料二 以下漫画于1949年由苏联出版,反映漫画作者对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的看法。材料三 1929年法国总理白里安向国际联盟大会提出关于建立欧洲联邦同盟的备忘录,即白里安计划。白里安计划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欧洲联邦同盟,但它不是一个超国家组织。白里安计划认为“因为在经济团结上面取得进步的一切可能性纯粹都是由安全问题所决定的,而安全问题本身又和政治团结实现的程度紧密相连。所以应该首先在政治上做出建设性的努力,使欧洲形成一个有机结构。”白里安计划中,设计者以大量的笔墨来规定欧洲联盟与国际联盟的关系。 1950年法国总理舒曼提出关于在欧洲建立煤钢共同体的合作计划,即舒曼计划。舒曼计划的目标是建立欧洲联邦,这个联邦具有超国家的性质,它将首先在一个关键领域建立一个超国家的机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一个欧洲联邦。舒曼计划中未有对欧洲联邦与联合国的关系做任何的论述。 摘编自叶林、侯毅白里安计划与舒曼计划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左方被紧握的男子代表哪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美三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浙江省宁波市高三历史“十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444056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