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鄞州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9月考试.doc

浙江省鄞州中学高三历史9月考试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10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444951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12.16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29 上传人:扣***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浙江省 中学 历史 考试
资源描述:
浙江省鄞州中学高三历史9月考试,浙江省,中学,历史,考试
内容简介:
浙江省鄞州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9月考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班级、姓名、学号(或考试号)填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2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3本次考试期间不得使用计算器。4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先后任御史、枢密副使等官职,常常发挥谏官的作用。宋仁宗有一项任命,他认为不合适,反反复复进谏,距离很近,喷了宋仁宗一脸的唾沫星,宋仁宗不但没有发脾气,反而接纳了他的意见,收回成命。这最能说明a.古代谏官制度的施行取决于皇帝 b.古代的监察体制对权力的监督起到了一定作用c.包拯性格强势,宋仁宗性格懦弱 d.监察体制是维护专制制度的工具2.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抵抗 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3.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4.表1为19421944年陕甘宁边区庆阳县参议员统计表,它表明当地a.停止划分阶级成分 b.实现了人人参政 c.扩大中农贫农权益 d.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5.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c.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6.图3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a. b. c. d.7.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围际舞台c.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d.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8.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a. b. c. d.9.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c.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10.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 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议会制 b.君主制和共和制c.立宪制和共和制 d.共和制和议会制11.美国历史学家j鲁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对1787年宪法“创造性胜利”理解错误的是a.建立了权力制衡的政府体制 b.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可以任免大法官 c.削弱了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d.议会由选民选出,限制总统的权力12.2013年迎来共产党宣言问世165周年,它仍可以穿越时空让我们在新时代从中受益,研究马克思主义诞生原因时,其最基本的条件是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13.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14.德国的历史学家曼弗雷德马伊说:“古巴危机是现代历史中的一个转折。两个超级大国都认识到,强权政治已经进入了死胡同,没有哪个国家敢于使用核武器,如果它不想毁灭自己和整个人类的话。”这说明美苏冷战a.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b.威胁到世界和平,使人们生活在恐怖之下c.开始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d.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15.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法国展开了一系列令美国人不满的活动:命令舰队拒绝参加北约的军事演习,调整与苏联的关系,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等。这说明法国政府a.脱离了资本主义阵营 b.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c.积极推进欧洲一体化 d.与社会主义国家结盟16.图4为某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美、欧、日是基础;美、俄、日是关键;美、欧、俄是欧洲一翼;美、日、中是亚洲一翼。可见,该学者认为 a.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b.日本已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c.美国在多极力量中仍具优势d.大国力量的均衡保障了世界和平 17.农业耕作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下列符合史实的是a.在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普及全国b.秦朝在某些地方出现了较轻便的一牛挽犁c.宋代出现的曲辕犁可以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d.翻车的出现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18.“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a.闭关锁国 b.朝贡贸易 c.市坊制度 d.官营专卖19.以下是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分析数据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省区嘉靖至万历顺治至雍正乾隆至道光州县数集市数州县数集市数州县数集市数直隶141328252743537山东42104641126741583陕西161432123828264江西454595154543976福建191311520539511广东721270711959a.州县集市的密集度北方超过南方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20.图5是英国对华输出总值走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图5a.五口通商促进英国对华贸易发展迅速b.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c.自然经济的强势存在使英国对华贸易徘徊不前d.英国对华输出的商品不适应中国市场消费需求21.1928年5月10日大公报刊登了明星啤酒公司的广告:“国货啤酒,商标马棋,中西医士,迭经化验,众口一词,卫生妙剂,功能杀菌,开胃健脾。”结合时代背景,对以上文字认识正确的有:提倡国货是当时的社会思潮; 时值民族工业的春天,中国企业以广告的形式扩大销路;说明西方文明的传入,推动了中国人饮食的变化;民族工业的活跃,部分地得益于当时政府鼓励工商业的政策a. b. c. d.22.某城市2012年与1978年相比,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第一产业(农业)所占比重由72.33下降为26.95,第二、三产业(工、建、运、商、服)由26.67上升到73.05.农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由11.51上升到38.4.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发展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农村生产力得到很大解放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a. b. c. d.23.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谈及经济体制改革时语惊四座,充分表现了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然而,当时有的大报仅刊登了一条不足200字的报道和一幅照片,至于谈话内容则只字未提。当代有学者评论说“邓小平的高瞻远瞩变成多数人的共识,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对邓小平当时“高瞻远瞩”的合理解读是 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c.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 d.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24.探讨地方史与国家大历史之间的联系是历史研究的视角之一。下列对近现代重庆地方历史史事的解读,不正确的是重庆史事史事解读1897年,重庆第一家近代化报刊渝报诞生,宣传兴民权、改科举,鼓吹救亡图强。渝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1911年11月22日,重庆革命党人与起义新军夺取廷在渝政权,宣布成立蜀军政府。重庆革命党人积极响应武昌起义,脱离清政府。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移驻重庆,所属中央各部于大溪沟、上清寺等地办公。淞沪会战失利,南京受到侵华日军威胁,是迁都重庆主要因素。1952年7月1日,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属于“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a. b. c. d.二、材料解析题(25题26分,26题26分。共计52分)25(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时间事件或条约影 响1842年南京条约“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1895年马关条约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1900年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1928年6月“改订新约”的运动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但又很不彻底1943年1月中英、中美签订新约将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之行动与管理权交与中国政府,凡关于上述租界给予英美政府之权利应予终止等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材料二 当时,在中国享有带有不平等性质的权益的国家主要是美、英、苏三家。在具体实践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对策。美国是当时与新中国最为敌对的国家。中国政府对中关商约等一系列条约采取了不予承认的立场对于中苏友好条约,中国政府并没有断然宣布废除,而是积极地与苏联政府展开重新谈判。 1950年2月,中苏订立了新的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至此,可以说中国已经完全挣脱了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裴坚章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 1979年)材料三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请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主要内容的变化趋势。(2分)概述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8分)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新中国对近代不平等条约的不同对策及其主要原因。(8分)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2分)在外交实践中有怎样的具体表现?(6分)2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材料二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民万岁” 。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材料三 “吾人仰望之中山,而事后追思事前之希望,果相仵(等同)乎?抑不相仵乎?此又足以系今日之怀思而惹全国之注目矣! 申报1912年9月9日材料四 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1905年在论说栏内宣布办报新方针:(2)扩充篇幅,标题力求醒目,并开始采用新闻分栏编辑法:(3)多载专电,通讯,广译外报评论。1909年开始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初具现代报纸的形式。买办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购进申报,主权移归国人所有。1918年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其他设备也相继更新。1919年5月15日,发表声明不再刊登日商广告。1924年增辟教育新闻等栏目,每日见报。1928年申报销路已超过十四万份。广告收入和发行收入蒸蒸日上。1932年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改进副刊自由谈的内容,使其大众化。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普及教育。1937年申报正式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1938年申报香港版出刊。刊登毛泽东著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1946年申报将股权51让与国民政府,成为官商合办,并改组公司董事全。1949年申报终刊。中共派员进入申报馆,在原址出版解放日报。 根据宋军申报的兴衰整理编制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二,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民”的用意是什么? (2分) 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试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理由。(6分)(2) 材料三所述是申报对辛亥革命较为客观的反思。结合史实,说明这一反思的社会依据。(10分) (3)根据材料四,指出申报在哪些领域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鄞州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9月考试历史答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浙江省鄞州中学高三历史9月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444951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