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江陵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doc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中学高中历史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10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447482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2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30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中学高中历史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湖北省 荆州市 江陵 中学 高中历史 21 战后 苏联 经济改革 新人 必修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中学高中历史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湖北省荆州市江陵中学高中历史,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湖北省,荆州市,江陵,中学,高中历史,21,战后,苏联,经济改革,新人,必修
内容简介: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效学习指导案】【分层学习目标】a级 能识记二战后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三位领导人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而进行改革的措施。b级 会识记苏联三位领导人改革的内容,理解他们推行改革的背景,并能够正确评价他们各自改革的影响。c级 能用比较法分析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三位领导人改革的异同和结果,从而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重点学习内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难点问题预设】(1)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和出发点(2)认识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3)思考从苏联改革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高效预习探究案】【预习思考选题】1首先回顾上一课所学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在此基础上阅读教材第一目的正文,理解赫鲁晓夫改革前苏联面临什么样的困境?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在农业和工业领域作出了哪些改革?结合正文、历史纵横和课本引言的图片,分析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2 阅读教材第二目的正文,掌握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并分析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正文和课本上的表格,正确评价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成效。 3 列表比较赫鲁晓夫的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异同点。4 阅读教材第三目的正文,掌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并思考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重难点合作探究】1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改革的异同 相同点: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思想相同,都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内容方面,都强调集体领导的原则; 结果方面,都在短期内取得一些成效,但长期效果不理想; 原因方面,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不同点:内容方面,经济改革前者重于农业,后者重于工业; 结果方面,前者收效甚微,后者初期效果明显,后期停滞不前。2.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启示(1)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2)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3)任何经济制度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都应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改革适应。(4)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不断探索,因此改革是必要的。(5)社会主义改革将是一个复杂、艰巨、曲折的过程,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6)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7)改革应循序渐进,不可急躁冒进、急于求成。(8)改革要避免农轻重比例失调,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9)搞社会主义要以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准为基本目标,要关注民生,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 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不同结果:中国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 原因:指导思想不同:中国有邓小平理论指导。苏联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具体做法不同:中国经济改革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苏联经济上小修小补,政治上背离社会主义,引起思想混乱。对待“和平演变” 的态度不同: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苏联混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界限。对改革认识不同: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就突出;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经济改革的一点点成果也化为乌有。5. 怎样认识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关于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学者见仁见智。但对于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意见则比较一致,普遍认为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苏共改革的失误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是解体的直接诱发因素。戈尔巴乔夫上台伊始,便推出了经济改革的主张,受阻后,又把改革重点转向了政治体制领域。同时,改革方向逐渐发生变化,直至形成了一条违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改革路线,从而引起苏联经济、政治、社会、民族关系和意识形态出现全面危机,导致苏联解体。【预习探究自我评价】 1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才有牛奶卖。”这则笑话()a.讽刺苏联的僵化体制带来的物资短缺问题b.赞扬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c.表明苏联人特别喜欢吃肉和牛奶d.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发展生产力2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相同点是( )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 要求国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a b c d3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 )年份1976198019811985198619901990社会总产值4.23.31.82国民收入4.33.21.04劳动生产率3.33.13a. 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c西方的和平演变策略 d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4.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沉重而无奈地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决定性原因是( )a工业基础薄弱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c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西方国家长期经济封锁5. 有资料显示:苏共在有约35万名党员时夺得政权,在约有550万党员时打败希特勒,在有近2000万党员时丧失政权,下列理解符合题意的是( )a一个政党人数越少越能保证革命目标的实现b二战期间苏联完全依靠共产党员打败法西斯c苏联改革失败,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过程d一个政党强大与否的标准与人数无关自我小结: 质疑问难: 【高效练习拓展案】【拓展训练】1.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但结果却一成一败,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领导者个性的差异b两国发展历史的差异 c改革指导思想上的巨大差异 d具体国情上的巨大差异 21964年到1982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知识分子勇于揭露社会弊病c结合国情制定经济发展目标 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3. 苏联改革的失败不能告诉我们( )a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不断改革,逐步完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应适合本国国情,走独立发展的道路,不应拘泥于苏联模式;b资本主义势力从敌视、遏制到颠覆,使社会主义发展面临重重困难;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d改革容易引发社会政治的混乱与经济动荡,所以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是没有必要的。4. 20世纪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巨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空前严重的挫折,而中国却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较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控制b.中国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取得成功c.有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d.中国改革开放比苏联东欧早5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 b.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c.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d.斯大林的逝世【达标自查】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又不能自拔。”其中“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 ) a.未改变工业发展落后的局面b.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c.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d.未突破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2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320世纪6070年代,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国外市场b.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针d.民族和宗教矛盾等因素的影响4下表是苏联19601985年经济增长率百分比,造成苏联25年来出现这种经济变化趋势的原因不包括( )1961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11985年6.57.85.74.33.6a.“斯大林模式”的僵化b.与美国长期争霸c.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失败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6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普京总统说:“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政治悲剧。”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影响其发展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c.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加快了苏联的解体过程d.民族问题是毁灭苏联的火药桶7下表反映了苏联国民生产的发展状况。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 ) 年份19811985年19861988年1989年1990年国民生产增长率3.2% 2.8%2.4%4%僵化的“斯大林模式”继续阻碍发展戈尔巴乔夫改革带来了巨大混乱长期争霸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全国政局不稳,社会出现了动荡a.b.c.d.8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a.b.c.d.10苏联国旗降下已经20年了,当年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巴乔夫为了摆脱困境进行了改革,这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其共同点在于(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果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二、非选择题(共45分)11(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赫鲁晓夫的墓碑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雕塑而成,中间镶着赫鲁晓夫的铜质头像。黑白相间的构图,使人联想到赫鲁晓夫复杂的性格和矛盾的一生。材料二勃列日涅夫由于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被苏联人民讽刺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正是有胸前挂满勋章的勃列日涅夫的统治下,号称“世界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如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浑身浮肿、跌跌撞撞、步履蹒跚地跨进了80年代。请回答:如何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6分)苏联人民讥讽勃列日涅夫“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的原因是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在克里姆林宫里“一降一升”的原因有哪些?(4分)材料三的两幅图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为什么?(6分)12.(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综合以上材料谈谈苏联经济改革的基本历程并比较三次改革的异同。(13分)自查小结:(5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湖北省荆州市江陵中学高中历史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447482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