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2-2 秦国的崛起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2-2 秦国的崛起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5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449301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66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27 上传人:灰****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2-2 秦国的崛起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四川省 岳池县 第一 中学 高中历史 秦国 崛起 新人 选修
资源描述: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2-2 秦国的崛起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2-2,秦国的崛起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秦国,崛起,新人,选修
内容简介:
第二课 秦国的崛起课标要求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探讨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制度变革和国力强盛所产生的历史作用。(2)过程与方法:运用阅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商鞅变法的性质和“商鞅虽死、秦法未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社会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教学重点全面评价商鞅变法。教学难点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教学课时 1课时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课本第21-24页重要知识并记熟,规范完成导学案内容。2、把导学案中自己的疑难问题和易忘、易出错的知识点,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课前预习一、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地主”1、世卿世禄制度走向消亡含义:是与宗法制和 _ 联系在一起的,按照等级世代沿袭高官,享受厚禄和特权。亡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_ 实力增强,要求废除 _ 世袭制,按照 _ 选任官吏2、赐爵制的实行和作用实行:战国时:和官制联系在一起,官爵基本一致,享有该官爵所对应经济和政治权益。商鞅变法时:a.实行 _ ,制定 _ 级爵(也称“ _ ”)。b. _ 没有军功不能获得爵位和贵族身份。c. _ 不得铺张,只有军功者才能享受荣华富贵。作用:统治集团 _ 发生重大变化, _ 在君主之下,排在第一位, _ 排在第二位。废除了 _ 制,打破了 _ 制,创造了鼓励军民立功的灵活用人机制,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二、从“夷狄遇之”到“虎狼之国”1、变法前的秦国:“夷狄遇之”公元前 年被封为诸侯。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被各国“ _ ”,不能参加 _ 。2、变法后的秦国:“虎狼之国”原因:商鞅变法后秦国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结果:使东方六国对秦国感到威胁,采取“ _ ”运动,但秦国统一的趋势已无法阻挡。三、商鞅虽死,秦法未败1、商鞅的悲惨结局原因:变法侵犯 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商鞅采用 _ 手段打击压制旧贵族,进一步加剧了与保守势力的矛盾。结果:前338年 _ 死, (驷)继位,保守势力污蔑其“ _ ”,在封地( _ )他及全家被害2、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在此后100年间基本建立起 _ 政治体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形成 _ 的风气在秦国强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面前,由兼并战争演变为 _ 的战争。3、商鞅变法的认识和启示(1)认识:改革具有必要性;多样性;复杂曲折性;进步性;局限性。(2)启示:第一、只有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第二、改革会遇到重重阻力,必须坚持不懈,有牺牲精神。第三、改革应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第四、要制订法律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第五、改革要讲究策略的灵活性,以减少改革的阻力教材助读 1.商鞅变法前后的秦国变法前变法后经济上井田制为基础。封建土地私有制,统一度量衡。政治上分封制、世卿世禄制,奴隶主贵族占统治地位。县制,军功爵制、军功地主占第一位、封建中央集权制。军事上秦兵不敢东向。全国皆军、惟军为荣,虎狼之国。外交上“夷狄遇之”不能参加中原盟会。第一强国,傲视群雄,六国合纵联合抗秦。文化上百家学说。以法为教,法家思想统治地位。生活上陈规陋习。移风易俗,分异令。性 质落后的奴隶社会。新兴的封建社会。2.【规律总结】改革成败依据和成败因素。 (1)改革成败依据:不是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而是看改革的积极成果是否得到了维持。(2)改革成败因素: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根本;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改革的措施、策略、用人等是否得当。预习自测1战国时期,随着秦对外征战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东方六国惊呼“夫秦,虎狼之国也”,使秦国成为虎狼之国的根本原因是( )a秦国的旧制度被根本废除b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不断提高c秦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快d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2商鞅变法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主要表现在( )统一度量衡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a b c d3商鞅变法的措施直接促使统治集团内部构成发生重大变化的措施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重农抑商 c奖励军功 d实行连坐法4“(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以上表述,主要肯定了商鞅变法的( )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受爵燔诗书而明法令a b c d5.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圣人不易名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这段话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遵循先代旧制 b.因时进行变革c.加强思想控制 d.强化专制统治课内探究学始于疑 质疑探究1辩证地认识商鞅变法(1)积极作用(2)历史局限:(3)评价:2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当堂检测1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 )a改革涉及土地制度 b改革涉及赋税制度c改革涉及军事制度 d改革触及上层建筑2商鞅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其实质作用是 ( )a对地主阶级的批判和否定b为地主阶级专政提供条件c肯定了公田私田化的现象d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3“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 )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积极性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人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4商鞅变法得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是( )重农抑商“燔诗书而明法令”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实行连坐法a b c d5下列关于商鞅变法错误是( )a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 b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早的改革运动c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商鞅变法带有一定的局限性6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 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7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8秦国商鞅变法有其历史局限,下列不是其局限的是( )a.轻罪重罚 b.户赋、劳役沉重 c.国情依旧如旧 d.旧制度、风俗文化仍然存在9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b各诸侯国为争霸注重生产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10商鞅变法措施激化阶级矛盾的是( )连坐法的推行轻罪重罚户赋劳役沉重重农抑商a b c d11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12“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2-2 秦国的崛起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449301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