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10.明亮与黑暗》课件.ppt
新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10.明亮与黑暗》教案+课件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5页/共14页)
编号:9451170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7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9-13
上传人:冯**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李**(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5.99
积分
- 关 键 词:
-
10.明亮与黑暗
新苏教版
科学
年级
上册
单元
10.
明亮
黑暗
教案
课件
- 资源描述:
-
新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10.明亮与黑暗》教案+课件,10.明亮与黑暗,新苏教版,科学,年级,上册,单元,10.,明亮,黑暗,教案,课件
- 内容简介:
-
10.明亮与黑暗【教学目标】1能够想办法让光进入封闭纸盒中,会用“有光才能看见物体”表述光的作用。 2通过探究手电筒光斑的变化,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3知道不同的生活场景对于亮和暗的要求不同,学会保护眼睛的办法。会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读书和学习。 【教学重点】认识光是看见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学难点】学会探究手电筒放置位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并猜想光斑亮度变化的原因。【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白板,智慧课堂hiTeach软件, 交互式电子设备(学生平板,投票器)学生材料:每组内有数字、有孔、封闭内含密码的纸盒1个、铁架台1个,试管夹三个,手电筒3个、牛皮纸实验记录单1张。【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导入,激发学习热情 1小游戏:暗盒寻宝 2谈话: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藏着一个小秘密,想知道吗?都想知道啊,可是老师有个要求,不能打开盒子,可以做到吗?现在请小组长拿出你们的神秘盒子,试试看吧! 3(分组)学生通过观察孔,流观察。说说你看见了吗?为什么看不见(黑黑的什么没有看到) 4思考: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你看清秘密? 5交流:为什么你觉得这样的方法能行?怎么做 6小结:我们的同学想出了好几种办法,有同学说可以用可以那这些方法究竟行不行呢?来试试吧 7我们一起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该怎么做。 8学生活动 9交流汇报:同学们都看到秘密了吗? 提问:想一想,为什么原来看不见的秘密,在打开手电筒或者打开一扇小窗户后就看见了呢? 10总结:不管用哪种方法,只要让光照进纸盒,纸盒就变得明亮起来,这样我们就能看见了。可见,我们看见物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什么?(有光) 有了光,世界变得明亮起来,绚丽多彩千变万化,而没有了光,世界就会变得黑暗,这样一切美好的事物我们都将看不到,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明亮与黑暗的秘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暗盒寻宝的游戏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顺利引入第一环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从体验-思考-动手三个步骤,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交流,促进主动思考要让光进入纸盒才可以看到密码。微课环节,学生能够清晰了解纸盒上暗藏的两个机关,可以利用手电筒光进入小孔,也可以利用教室灯光进入小窗户,体现了不仅仅一种光可以看到密码,也提高了后续实验的效率。 二、探究手电筒放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 1教师演示:将手电筒发出的光,投射在黑板上 2提问:谁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说发现 4小结:当手电筒的光被黑板挡住了,就会留下的这个圆形痕迹,科学家们把它叫做光斑(用手指光斑的边缘) 5讲述:昨天,隔壁班的小明发现了不一样光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6播放微课视频,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它哪里不一样了吗? 为什么光斑会出现这样大小和亮度的变化呢?谁来说说你的猜想? 设计意图:通过光斑大小变化的微课视频,创设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7谈话: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想,那要怎么来验证猜想对不对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样一些材料,你们看 8出示材料:铁架台,三个固定好的手电筒、一张实验记录单(实验记录单固定在板夹上)。 布置任务:(1)尽量固定卡纸,打开1,2,3位置的三个手电筒,分别观察比较光斑大小和亮度,记好实验结果,并且将结果和光斑拍照上传。 (2)思考光斑变化的原因。特别注意:不要把手电筒对着同学眼睛。 9学生活动,并用平板将光斑拍照上传,教师巡视。10上台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根据二年级孩子思维特点,本环节利用现代交互式电子设备,将手电筒距离纸面不同距离的3个光斑用平板拍照上传,直观清晰地呈现了光斑大小和亮度与距离的关系。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小组记录单便于进行汇报交流。 11教师学生总结:光斑的大小和亮度与手电筒放置的远近有关系。手电筒放置的位置远,光斑大,同时亮度暗;手电筒放置的位置近,光斑小,同时亮度亮。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根据这个理念,我设计了以上完整地科学探究活动。从学生自己发现微课中光斑变化到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做实验,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们在做中学和学中思,提升科学素养。 12教师演示:把教室灯关了,用手电筒照墙壁演示光斑的大小亮度的连续性变化。 设计意图:在做完静态三个距离不同的手电筒光斑实验后,老师通过教室前后走动,在墙面上动态演示光斑大小亮度变化,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手电筒放置位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也为后面猜测光斑亮度变化打开了思路。 13引导学生猜想光斑亮度变化的原因。 三、爱护眼睛、有妙招 1谈话:通过今天的探究我们知道了,距离远近对光线亮暗有很大影响,那环境的明亮和黑暗对我们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 2 看图选择:哪种做法是正确的呢? (投票) 交流:不能在太暗的环境下和太近看电视,太暗的环境下电视的光会显得更刺眼,伤害眼睛。3总结:那距离多远合适呢,科学家早就做出研究。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 4播放关于看电视距离视频,总结 设计意图:大部分学生知道不能太近距离看电视,但是多远距离合适呢?很多学生不能说出,通过视频教学资源,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如何保护眼睛,进而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5谈话:电视的光我们可以选择的,可是有时候我们无法决定光线,比如: 小明同学看到电视里的一个画面,提出疑问:地震中刚被救出来的伤者,我们要怎么做?(投票) A蒙住眼睛 B尽快让他睁开眼睛 说说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小结:是啊,突然从一个很暗环境到光线很强光线下,对我们的眼睛有很大的伤害。 6谈话:那接下来你会怎么选 情境讨论:同学们,如果在室外,你会选择在哪里看书?为什么? 一、阳光下;二、树荫下;三、昏暗处。(投票器) 先说一说自己会选择在哪里看书,再说一说为什么。看来,我们的同学通过今天的学习都明白了要保护我们的眼睛,就要选择合适的亮度环境,不能太强,也不能太暗。 设计意图: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本环节提出生活中的三个问题,利用现代交互式电子设备,能够快速呈现全班同学的答案,并且形成直观地的统计图,同时也检测了本节课学习效果,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通过说为什么,让师生和生生之间进行交流。 四、拓展延伸 谈话:可是我们身边还有好多人不注意光线强弱,在伤害自己的眼睛,你们看,出示一些图片,老师希望大家回家以后都能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