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9页)
编号:9456233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95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30
上传人:扣***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历史上
学期
寒假
作业
打包
10
- 资源描述:
-
湖南省高三历史上学期寒假作业(打包10套),湖南省,历史上,学期,寒假,作业,打包,10
- 内容简介:
-
高三历史寒假作业(七)一、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过春节”又称为“过年”。“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祈求谷物生产大丰收 b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一直占主导地位c为了纪念神农氏 d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立国的根本22010年初山东淄博陈庄遗址出土一件青铜器,上有“丰般作文祖甲齐公尊彝”铭文。(“丰”:国名,“般”:人名,“作”:制作,“文祖甲”:对先辈的尊称,“尊彝”:泛指祭祀的礼器。)这件青铜器及铭文可用于研究( )西周分封制 当时的冶铸业秦朝郡县制 隶书的特点a bc d3毛泽东善读史书,对赢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4唐朝前期的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下列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清楼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张” d“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5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学说6这是1958年6月20日,邮电部发行的编号为纪50的纪念邮票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这位世界艺术大师的代表作是( ) a桃花扇 b金瓶梅 c窦娥冤d西厢记7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8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部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外传播文化 b儒家的思想主张在欧洲曾得到推崇c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9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0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抵制b英、法航运公司经营不善,技术落后c中国近代民族企业的初步发展对外国企业构成威胁d轮船招商局等洋务企业与之争利的结果11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12近代一外国驻华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 )a鸦片战争中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3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14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能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 期领导阶级斗争纲领或指导思想重大斗争19世纪中期农民阶级平均主义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末资产阶级兴民权、君主立宪维新变法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阶级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20世纪初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辛亥革命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15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16旗袍即是以旗装为基础并广泛吸收西式裁剪方法制作的。1921年,旗袍在上海妇女界流行,继而迅速扩大到全国各个阶层,这种海派旗袍逐渐成为专属妇女的日常服装。旗袍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面料考究剪裁得体 b适合中国女性穿着c晚清政府大力推行 d是文明与新潮的象征17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多极化格局出现 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d中苏关系缓和18邮票是国家的名片,还具有历史档案的功能。下图是标题为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系列邮票的一张,根据所学知识,此邮票应该发行于( )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以来19“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0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政b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国家管理的权利c男人参军,保家卫国,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d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力,承担社会义务21“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 英国的这种情形被根本改变是在( )a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时期 b责任内阁制形成时期c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221824年,斯坦德哈尔写道:“从1785年到1824年,世界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在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风俗、思想和信仰,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这里“巨大的变化”是指(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科学社会主义诞生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掌权23罗斯福新政期间,全国工业复兴法在北方各州畅通无阻,投票率大多超过90%,黑人(投票率)还不止这个数字。这主要反映( )a中央行政权力得到加强 b全国支持“复兴法”c种族歧视获得最终解决 d民主主体的范围扩大24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基本上没有促进经济的发展 b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d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25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西欧的联合”在当时客观上有利于( )a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 b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c消除中美间敌对关系 d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26(18分)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阁);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1分)材料二 我们合众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确保国内安定和平,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保证我们自己及后代得享自由的恩赐,特为美利坚合众国颁布和制定本宪法。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导言(1787年)(2)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原则。(不得照抄原文,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是怎样体现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2分)材料三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3)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3分)指出其历史作用。(2分)材料四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4)邓小平在此段文字中强调了什么问题的重要性?(2分)由此逐步形成的治国方略是什么? (1分)(5)综上所述,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27(17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文明在相互融合,也在艰难曲折中演变。阅读材料:材料一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分析决定“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的经济根源是什么?(2分)材料中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这一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2分)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人类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2分)分析影响文明转型的因素最主要有哪些?(2分)材料三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3)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过去”到“开眼看世界”。试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近代西方文明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5分)材料四 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4)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出现了什么新趋势?(2分)谈一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型”?(2分)28(15分)某研究小组举办一个有关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变迁图文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同文馆(下图1)于同治元年(1861年)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图1 同文馆 图2 京师大学堂 图3 执信中学(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同文馆是近代中国哪一个政治派别创办的?(2分)材料体现当时同文馆的处境困难,分析出现这种处境的社会背景。(2分)材料二 京师大学堂(上图2)筹办于戊戌新政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章程中规定:“中国圣经垂训以伦常道德为先所有学堂人等有明倡异说干犯国宪及与名教纲常孟相违背者查有实据轻者斥退重者究办。”(2)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创办大学堂宣传怎样的思想?(2分)由大学堂的章程和所学知识分析他们这一目的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分)材料三 执信中学(上图3)是1920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一所中学,以纪念在虎门不幸牺牲的杰出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在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先生要求: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完成一庄严璀璨之中华民国。(3)材料三孙中山所说的“自由、民主、均富”理念指的是孙中山的什么思想?(2分)当时同文馆等新式学堂的设立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4)以上三则材料集中反映了近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变迁,这种变迁集中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3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5 dabdc cbaad dbbca dbcdd cadbd二、非选择题:26(1)对危害统治的行为给予严惩。(1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2分)(2)原则:确保社会公平公正、维护和平稳定、保证自由安全、实现社会保障。(回答其中两点即给2分)罗斯福新政中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符合宪法中促进公共福利的原则;规定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数,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这反映了垄断资本家与工人的妥协,体现了宪法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3分)(3)经济立法领域较为广泛;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将西方有关法规与本国实际相结合。(3分)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4)观点:保障人民民主,加强法制建设。(1分)治国方略:依法治国。(2)(5)法律伴随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与完善;法制是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2分)27(1)根源:自然经济或者小农经济。(2分)观点一:赞同,中国小农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自主性强,对地主的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