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9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456443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6.85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30 上传人:伐***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辽宁省 沈阳 铁路 实验 中学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内容简介: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的剧烈变动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2、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一书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3、2010年初山东淄博陈庄遗址出土一件青铜器,上有丰般作文祖甲齐公尊彝铭文。(丰:国名,般:人名,作: 制作,文祖甲:对先辈的尊称,尊彝:泛指祭祀的礼器。)这件青铜器及铭文可研究 西周分封制 当时的冶铸业 秦朝郡县制 隶书的特点 a bc d4、清代苏州文士顾禄在清嘉录记载:“(苏州)居人有宴会,皆入戏园,为待客之便,击牲烹鲜,宾朋满座。”这反映出清代的苏州社会消费出现了奢靡之风 商品经济促进了服务业发展戏曲的流行丰富了城市生活 “击牲烹鲜”破坏了生态平衡a b c d5、王国维先生曾说:“诗在我们这个国度,一出世,它就是宗教,是政治,是教育,是社交,它是最全面的生活。”以下各项中,能体现王国维这一观点的是:孔子整理诗 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 明清士人互赠诗文绘画作品 学者根据诗经研究春秋早期农业状况a. b. c. d. 6、前不久我国考古学家宣布一座位于河南中部的、属于东汉晚期的古陵墓,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寝陵。从该墓中出土了200多件文物,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刻有“魏武王常所用”之类铭文的刻铭石碑和金属武器。下列推理合理的有( )魏武王曹操是朝廷分封的异姓诸侯,封地在魏 “魏武王常所用”之类的铭文可能是考古学家断定墓主人就是曹操的重要依据 刻铭石碑上的文字最有可能是隶书 金属武器应该以铁制为主,采用灌钢法冶炼而成a. b. c. d.7、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 文化生活明显出现市民化趋势经济重心转移逐渐完成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a. b. c. d.8、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 )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 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 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a. b. c. d. 9、假如你是某电视剧的编导,要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你应选用纸张 一叠印刷精美的书籍 临摹的洛神赋图 王羲之的兰亭序a. b. c. d.10、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民族融合的加强 丝绸之路的畅通 文化政策的开放 古代商帮的推动a. b. c. d.12、王夫之认为,不能离人而别有天,不能离欲而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是天理”,“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这一主张 a反对“理”是世界本原的思想主张 b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c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 d将满足“欲望”作为顺应“天理”的唯一教条13、梁启超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他的政治理想,从今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高贵产品之一。”他评价的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c李贽的焚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14、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15、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提倡“实学”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d顾炎武主张全面废除儒家思想16、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17、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古代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 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a b c d 18、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书生,你所遇到的情况可能是 ( )你的教科书除了儒家经典外,还会有法家经典 你可以到郡县的学校就读即使你不是贵族子弟也有机会读书 如果你考试合格的话,可以到政府任职a b c d19、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a b cd20、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 d儒家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21、儒家思想长期以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b.c. d.22、中国在汉朝时主要是向外传播生产工具和先进的手工艺品,唐朝时向外传播的是政治制度、思想、文学艺术等。北宋及以后向外传播的主要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这说明了()汉朝时我国以铁器为代表的生产力水平居世界前列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封建中央集权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唐朝时各国普遍认同我国的儒家思想四大发明对整个世界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a b c d23、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你觉得适宜的是 ( )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利武器 印刷术古希腊的智者运动a. b. c. d.24、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d. 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25、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 ) 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26、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地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反映了( ) a. 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 艺术内容的时代性c. 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d. 艺术形式的多样化27、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思想观点的中心内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b美德即知识,知德合一c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 d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28、司马迁说:“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意思是追求认识天和人的关系,这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尤其是古代史上的几位著名思想家,他们表现得更为突出。下面关于他们的说法错误的是()a普罗泰格拉以人为研究对象 b苏格拉底关注人及人的内心世界c柏拉图关注的焦点是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 d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最高级的29、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 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从本质反映了智者学派()a没有法制观念b反对法律约束c忽视道德建设d处事灵活变通30、有学者分析,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社会上层精英一直把民主看作洪水猛兽。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康德这些先哲们,对民主最大的恐惧是所谓“多数暴政”。而19世纪中期,“到处都在促进民主”。这位学者认为民主制度形成的动力是()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b民众广泛参与的革命c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d欧洲君主制普遍瓦解31、“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下列有关“这一发现”的表述,错误的是( )a有助于解释光电效应 b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展c促进了人们深入认识微观世界 d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32、代以来,欧洲的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都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 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促进了新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促进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a b c d第卷(本部分共三道题,共49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孔子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百度百科材料二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百度百科(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认识有何不同?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10分)(3)通过以上对东西方思想文明的对比,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4分) 36.(15分)古往今来,科技的发展与传播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奠基的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也就从根本上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开拓了道路,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士人。思想的解放,更促成了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学术繁荣。所以,这一时期成为中国科学技术体系奠基的年代是顺理成章的。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春秋战国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奠基时期的原因。(5分)材料二 但是,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在教士中间,却存在着激烈的反对。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正如以往哥白尼的天文学体系废除了地球在宇宙的中心地位一样,达尔文主义似乎虚黜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中心地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材料二“哥白尼的天文学体系”和“达尔文主义”分别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将二者相提并论?(5分)材料三 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3)材料三中的“普遍法则” 指的是什么?以该法则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产生了哪些影响?(5分)37.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456443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