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标准化施工工艺培训讲义_第1页
配电线路标准化施工工艺培训讲义_第2页
配电线路标准化施工工艺培训讲义_第3页
配电线路标准化施工工艺培训讲义_第4页
配电线路标准化施工工艺培训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电杆基础,电杆基坑施工前的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工艺,施工要点,电杆基础,施工工艺,施工要点,卡盘基础,施工工艺,施工要点,拉线盘基础,施工工艺,施工要点,钢管杆基础,施工工艺,施工要点,柱上开关安装工艺,施工工艺,施工要点,柱上开关安装工艺,施工工艺,施工要点,施工前检查,钢管塔接地采用焊接,未采用钢管塔的采用螺栓连接。,施工工艺,施工要点,立杆:人力叉杆立杆法,施工工艺,施工要点,立杆:汽车起重机立杆法,施工工艺,施工要点,立杆:固定人字抱杆立杆法,施工工艺,施工要点,立杆:汽车起重机立杆法,施工工艺,施工要点,横担安装,线路横担的安装 a ) 导线为水平排列时, 上层横担上平面距杆

2、顶: 10kV 线路不小于 300mm ; 低压线路不小于 200mm 。导线为三角排列时,上层横担距杆顶一般为 500mm ; b ) 中、 低压同杆架设多回线路,裸导线和绝缘线横担间最小垂直距离,1) 单横担安装, 直线杆应装于受电侧,转角杆、 丁字杆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 2) 45 及以下转角杆,抱担应装在转角之内角的角平分线上; 3) 偏支担长端应向上翘起 30mm ; 4) 除偏支担外,横担安装应平正,安装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4.1 ) 横担两端上下歪斜不应大于 20mm ; 4.2 ) 横担两端前后扭斜不应大于 20mm ; 4.3) 双杆横担固定点的高差不应大于两杆之间距离的

3、 5/1000 。左右扭斜不大于横担长度的 1/100 。 5) 直线杆横担应装于受电侧, 90 转角杆及终端杆应装在拉线侧,转角杆应装在合力位置方向。,横担、抱箍、连板、垫铁、拉线棒、螺栓、螺母应热镀锌,锌层应均匀,无漏镀、锌渣锌刺; 上述制品不应有裂纹、砂眼及锈蚀,不得采用切割、 拼装焊接方式制成, 不得破坏镀锌层。,施工工艺,拉线制作与安装,施工要点,拉线连接金具一般采用楔形线夹和 UT 型线夹。 ( 1 ) 钢绞线的尾线应在线夹舌板的凸肚侧, 尾线留 取 长 度应为 300 500mm 。 ( 2 ) 钢绞线在舌板回转部分应吻合良好, 并不应有松股。 ( 3 ) 钢绞线的尾线在距线头

4、50mm 处绑扎, 绑扎长度应为 50 80mm 。 ( 4 ) 钢绞线端头弯回后应用镀锌铁线绑扎紧。,( 1 ) 拉线一般采用多股镀锌钢绞线, 其规格为 GJ-35 95 。 ( 2 ) 钢绞线剪断前应绑扎好。 ( 3 ) 同组拉线使用两个线夹时,则线夹尾线端的方向应统一。,施工工艺,拉线制作与安装,施工要点,( 1 ) 一般拉线应用专用的拉线抱箍。 ( 2 ) 拉线抱箍一般装设在相对应的横担下方, 距横担中心线 100mm 处。( 3 ) 拉线的收紧应采用紧线器进行。 ( 4 )高、低压线路同杆架设时穿过低压线的拉线应加绝子。,( 1 ) UT 型线夹螺栓需留1/2 螺杆丝扣长作日 后调整

5、拉线用, 拉线与杆夹角应不小于 45 ,特殊情况下不小于 30 。 ( 2 ) 水平拉线安装时,拉线柱应向张力 反方向 倾斜 10 20 , 坠线与拉线柱夹角不小于 30 ; 有坠线的拉线柱埋深为柱长 1/6 , 坠线上端固定点距柱顶距离应为 250mm 。 ( 3 )拉线装设绝缘子时,在断拉线情况下, 绝缘子距地面应不小于 2.5m 。 ( 4 ) 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线夹处露出的尾线长度为 300 500mm , 尾线回头后与本线应扎牢。 ( 5 ) 若为拉线检修更换拉线(整体或部件),在拆除旧拉线(或部件)前应采取加装临时拉线措施, 防止线路失去拉线保护 导致线 路跑偏、倒杆等。

6、,拉线棒与拉线盘应垂直, 连接处应采用双螺母, 其外露地面部分的长度应为 500 700mm 。拉线坑应有斜坡,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后夯实。拉线坑宜设防沉层。 拉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 安装后对地平面夹角与设计值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0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大于 3 ; 2 ) 特殊地段应符合设计要求。 b ) 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的中心线对正; 分角拉线应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正; 防风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垂直; c ) 跨越道路的拉线,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对通车路面对路面中心距离不小于 6m ,对边缘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5m ; d )当采用 NUT 型线夹及楔形线夹

7、固定安装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 受力后无滑动现象, 线夹凸肚在尾线侧, 安装时不应损伤线股; 2 ) 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 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固定可靠, 线夹处露出的尾线长 度为 300 500mm ,尾线回头后与本线应扎牢; 3 ) 当同一组拉线使用双线夹并采用连板时,其尾线端的方向应统一; 4) NUT 型线夹的螺杆应露扣,并应有不小于 1/2 螺杆丝扣长度可供调紧,调整后,NUT 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 e ) 在道路边上的拉线应装设警示保护套管; f ) 从导线之间穿过时, 应装设一个拉线绝缘子, 在断拉线情况下, 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

8、于 2.5m 。采用拉线柱拉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 拉线柱的埋设深度,当设计无要求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一基电杆上装设多条拉线时,各条拉线的受力应一致。 顶(撑) 杆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 顶杆底部埋深不宜小于 0.5m ,且设有防沉措施; b ) 与主杆之间夹角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 5 ; c ) 与主杆连接应紧密、牢固。 拉线装设的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拉线未收尾绑扎,电杆转角未打接线,造成倾斜。,施工工艺,放线前检查,施工要点,( 1 ) 导线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 2 )导线展放时, 应清理线路走廊内的障碍物, 满足架线施工要求。( 3 ) 跨

9、越架与被跨越物、带电体间的最小距离, 应符合规定。,( 1 ) 导线不应有松股、 交叉、 折叠、 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2 ) 导线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 3 ) 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层应良好,无锈蚀。( 4 ) 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 5 ) 绝缘线的绝缘层应紧密挤包,表面平整圆滑,色泽均匀,无尖角、 颗粒,无烧焦痕迹。,施工工艺,线盘布置,施工要点,( 1 ) 放线前应先制定放线计划, 合理分配放线段。( 2 ) 根据地形, 适当增加放线段内的放线长度。( 3 ) 根据放线计划, 将导线线盘运到指定地点。,( 1 ) 导线布置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处。 地形有高低时,应将线 盘布

10、置在地势较高处,减轻放线牵引力。 ( 2 ) 导线放线裕度在采用人力放线时,平地增加 3 ,丘陵增加 5 , 山区增加 10 ; 在采用固定机械牵引放线时, 平地增加 1.5 , 丘陵增加 2 ,山区增加 3 。,施工工艺,放线准备,施工要点,( 1 ) 放线架应支架牢固, 出线端应从线轴上方抽出, 并应检查放出导线的质量。( 2 ) 在每基电杆上悬挂滑轮,把导线放在轮槽内。,( 1 ) 线轴应转动灵活, 轴杠应水平, 线轴应有制动装置。 ( 2 ) 绝缘线应使用塑料滑轮或套有橡胶护套的 铝滑轮。 滑轮直径不应小于绝缘线外径的 12 倍, 槽深不小于绝缘线外径的 1.25 倍,槽底部半径不小于

11、 0.75 倍绝缘线外径,轮槽槽倾角为 15 。 ( 3 ) 绝缘线宜采用网套牵引。,施工工艺,人力放线,施工要点,( 1 ) 人力牵引导线放线时, 拉线人员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 ( 2 ) 领线人员应对准前方,每相导线不得交叉,随时注意信号。,牵引过程中应保持牵引平稳。,施工工艺,机械放线,施工要点,( 1 ) 将牵引绳分段运至施工段内各处, 使其依次通过放线滑车。 ( 2 ) 牵引绳之间用旋转连接器或抗弯连接器连接贯通。( 3 ) 用机械卷回牵引绳,拖动架空导线展放。,( 1 ) 固定机械牵引所用牵引绳, 应为无捻或少捻钢绳。( 2 )旋转连接器不能进牵引机械卷筒。( 3 ) 牵引钢绳与导

12、线连接的接头通过滑车时,牵引速度每分钟不宜超过 20m 。,施工工艺,紧线前准备,施工要点,( 1 ) 紧线施工应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 全紧线段内的杆塔已经全部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 2 ) 放线工作结束后,应尽快紧线。 。,( 1 ) 总牵引地锚与紧线操作杆塔之间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挂线点高度的两倍,且与被紧架空导线方向应一致。 ( 2 )紧线滑车(器)应紧靠挂线点。,施工工艺,紧线,施工要点,( 1 ) 绝缘子安装前应逐个将表面清擦干净, 并应进行外观检查。( 2 ) 在锚线端, 将导线组装后, 挂于杆塔的挂线孔。( 3 ) 在紧导线端先用人力或机械抽余线, 在导线离开地面即应停

13、止抽线。( 4 ) 使导线通过卡线器与紧线设备相连, 一般用一牵一方法收紧导线, 使导线的弧垂值达到预定值。( 5 ) 切割点两端应绑扎,剪切时应垂直线轴。,(1)安装时应检查碗头、球头与 弹簧销 子之间 的间隙; 在安装好弹簧销子的情况下,球头不得自碗头中脱出。 ( 2)紧线顺序: 导线三角排列,宜先紧顶线,后紧两边导线;导线水平,宜先紧中导线,后紧两边导线;导线垂直排列时,宜先紧上导线,后紧中、 下导线。 ( 4 ) 绝缘线展放中不应损伤导线的绝缘层和出 现扭、弯等现象, 接头应符合相关规定, 破口处应进行绝缘处理。( 5 ) 导线驰度误差应在 2.5 +5 之间。,10kV 及以下架空电

14、力线路的导线不应有断股、松股等缺陷。10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在同一档距内, 同一根导线上的接头, 不应超过 1 个。 导线接头位置与导线固定处的距离应大于 0.5m , 当有防震装置时,应在防震装置以外。 10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 5 。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宜一致, 水平排列的导线弧垂相差不应大于 50mm 。,导线架设,10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裸铝导线在蝶式绝缘子上作耐张且采用绑扎方式固定时, 绑扎长度如下表,绑扎长度,10kV 架空电力线路当采用并沟线夹连接引流线时, 线夹数量不应少于 2 个。连接面应平整、光洁。 导线及并沟线夹槽内应

15、清除氧化膜,涂电力复合脂。10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引流线(跨接线或弓子线) 之间、 引流线与主干线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 不同金属导线的连接应有可靠的过渡金具; b ) 同金属导线,不得采用绑扎连接,应用可靠的连接金具。,导线连接,接地环和故障指示器,接地环、 故障指示器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线路主导线专用接地环的安装, 一般中相距横担 800mm , 边相距横担 500mm 。 接地环除下端环裸露外,其余部分均应用绝缘自粘带包缠两层,其表层再缠绕一层防老化、具有憎水性能的自粘带; 故障指示器的安装位置一般为距离杆塔绝缘子 700 1000mm 处。 应在耐张杆、终端杆将导线

16、的尾线(预留 1m ) 反绑扎在本线上或加装马鞍螺丝。 。,净空距离,净空距离,施工工艺,导线固定及附件安装,施工要点,( 1 ) 导线的固定应牢固、可靠。 ( 2 ) 紧线完成、 弧垂值合格后, 应及时进行附件安装。,( 1) 直线转角杆: 对柱式绝缘子,导线应固定在转角外侧的槽内;对瓷横担绝缘子导线应固定在第一裙内。( 2 )直线跨越杆:导线应双固定,导线本体不应在固定处出现角度。( 3 )裸铝导线在绝缘子或线夹上固定应缠绕铝包带,缠绕长度应超出接触部分 30mm 。 铝包带的缠绕方向应与 外层线股的 绞制方向一致。 。,施工工艺,柱上开关 安装,施工要点,( 1 ) 设备技术性能、参数应

17、符合设计要求。( 2 ) 各项电气试验合格。,( 1 )瓷件 ( 复合套管 ) 外观应良好、干净,气压指示正常。 ( 2 ) 进行分合试验操作时机构灵活,经分合操作 3 次以上,指示正常。 。,施工工艺,柱上隔离开关,施工要点,( 1 ) 设备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2 ) 各项电气试验合格。,( 1 )瓷件 ( 复合套管 ) 外观应良好、 干净。 ( 2 ) 进行分合试验操作时机构灵活,经分合操作 3 次以上,指示正常。 。,施工工艺,柱上隔离开关安装,施工要点,(1) 支架安装符合相关规定。(2) 柱上隔离开关安装在支架上应固定可靠。 ( 3 ) 接线端子与引线的连接应采用线夹,

18、 如有铜铝连接时应有过渡措施。,( 1 ) 引线连接紧密, 引线相间距离不小于 300mm ,对地距离不小于 200mm 。( 2 ) 操作机构应灵活, 分合动作正确可靠。( 3 ) 静触头安装在电源侧,动触头安装在负荷侧。( 4 ) 若为柱上隔离开关检修, 在拆除原开关引 线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固定 引线(针对带电作业法),防止解开后 的 引线反弹或相 间放电、短路。,施工工艺,跌落式熔断器的安装,施工要点,( 1 )跌落式熔断器、 熔丝的技术性能、 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 2 ) 各项电气试验合格。 ( 3) 支架安装符合相关规定。 ( 4 ) 跌落式熔断器安装在支架上应固定可靠。 (5 )

19、 接线端子与引线的连接应采用线夹, 如有铜铝连接时应有过渡措施。,( 1 )瓷件 ( 复合套管 ) 外观应良好、 干净。 ( 2 ) 进行分合试验操作时机构灵活,经分合操作 3 次以上,指示正常。 ( 3) 引线连接紧密, 引线相间距离不小于 300mm ,对地距离不小于 200mm 。 ( 2 ) 操作应灵活可靠,接触紧密, 合熔丝管时上触头应有一定的压缩行程。 ( 3 ) 跌落式熔断器水平相间距离应不小于 500mm 。 ( 4 )熔丝轴线与地面的垂线夹角为 15 30 。 ( 5 ) 若为跌落式熔断器检修, 在拆除原熔断器引线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固定 引线(针对带电作业法),防止解开后 的

20、 引线反弹或相 间放电、短路。 。,施工工艺,避雷器,施工要点,( 1 ) 设备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2 ) 各项电气试验合格。 ( 3) 避雷器安装在支架上应固定可靠。( 4 ) 接线端子与引线的连接应可靠。( 5 ) 避雷器安装应垂直,排列整齐,高低一致。( 6) 避雷器引下线应可靠接地。,( 1 )瓷件 ( 复合套管 ) 外观应良好、 干净。( 2 ) 进行分合试验操作时机构灵活,经分合操作 3 次以上,指示正常。 ( 3 ) 避雷器相间距离应不小于 350mm 。( 4 )引线应短而直,连接应紧密,引线相间距离应不小于 300mm ,对地距离应不小于 200mm 。( 5 )与电气部分连接,不应使避雷器产生外加应力。 ( 6 ) 若为避雷器检修,在拆除原避雷器上引线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固定引线(针对带电作业法), 防止解开后的引线反弹或相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