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心理物理法概述,心理物理法目录,第二节: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第三节:,第五节:信号检测论,阈上感觉的测量,第四节:心理物理函数,心理物理法概述,一、心理物理法的含义 先驱者:费希纳、1860年心理物理学纲要 心理物理法是指用来研究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对应关系的研究方法。 心理物理法所处理的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感觉阈限的测量,另一类是阈上感觉的测量,也就是心理量表的制作。,心理物理法概述,一、心理物理法的含义 心理物理法在现实生活的多种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如光学物理学中对光谱辐射和视觉的相对可见度的测量(光能量可见度),照明工程中,采光标准的制定(照度情绪),电声学研究中听觉刺激强度
2、单位的标定(强度响度),色度学中色度标度,即色度最小可觉梯度的建立(颜色刺激色觉),食品工业中品尝师的培养(食品味觉),航空领域不同信号的闪光频率可觉差的测量(闪光频率差异心理可觉差)。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也需要用心理物理学的方法解决。如对限制食盐摄入的病人的食品中,含盐量的配制;课桌桌面照度的设定等。,心理物理法概述,二、阈限及其操作定义 阈限可以分为两类: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 差别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的最小差别。 根据上述两个定义,我们无法对它们进行测量。为了便于测量,必须给抽象的定义下操作定义。 绝对阈限的操作定义:有50%的实验次数
3、能引起积极反应的刺激值。 差别阈限的操作定义: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刺激强度差。,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一、最小变化法 又叫极限法、序列探索法、最小可觉差法、最小差异法。 其特点为: (1)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交替出现; (2)各系列刺激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阶梯变化; (3)目的在于探索从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或阈限位置。,一、最小变化法 (一)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 自变量:刺激系列 一般选10到20个强度水平。 递增和递减序列要分别测定50次左右(共100次左右),刺激由实验者操纵。 要按递增和递减系列交替呈现,起点要大于或小于阈限。避
4、免被试形成定势,每次呈现刺激的起点应该随机变化。,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因变量:被试的口头报告 当刺激呈现之后,感觉有就报告“有”,感觉无就报告“无”,主试记录“+”、“-”。 递增时直到第一次报告“有”,这一系列停止,递减同理。 说不准可以猜,但不可以放弃,也可以记录“?”。,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阈限的确定: 阈限是统计值,被试报告“有”和“无”这两个刺激的中点,就是这一刺激系列的阈限。 将所有各系列的阈限求平均数。,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误差及控制,习惯误差:指被试因习惯与原先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或状态,而对新的刺激做了错误的判断。 期望误差:是指被试因过早期望要来
5、临的刺激而导致的错误判断。 控制方法:交替呈现递增和递减系列的刺激,二者的次数相等;且随机选择每个序列的起点。 这对误差是由被试在长序列中的反应倾向引起的。,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练习误差:是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境,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而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 疲劳误差:由于实验多次重复,随着实验进程而发展的疲劳或厌烦情绪的影响,而导致被试反应速度减慢和准确性逐步降低的一种系统误差。 控制方法:递增和递减序列各自所用的次数要相等,整个序列中在前和在后的机会也要相等,ABBA 这对误差是由被试的情绪状态和能力水平在实验的多次重复中发生
6、变化所引起的。,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一、最小变化法 (一)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 误差及控制,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二)用最小变化法测定差别阈限,自变量:两个刺激 标准刺激(固定的强度,大小不变),每次比较都出现 比较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匹配呈现。 因变量: 口头报告,一般用三类反应:“+”、“-”、“=”;当被试不确定两刺激是否相等时,可记作“?”。,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差别阈限的确定:,A、在递减系列中, 最后一次“+”到非“+”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Lu); 第一次非“-”到“-”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Ll); B、在递增系列中, 最后一次
7、“-”到非“-”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Ll); 第一次非“+”到“+”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Lu)。,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C、上限与下限之间叫不肯定间距IU。 D、不肯定间距的中点叫主观相等点(point of subjective equality, PSE),理论上PSE应与标准刺激(St)相等,但实际有差距,叫常误(CE); E、取不肯定间距的一半或取上差别阈(DLu=Lu-St)和下差别阈(DLl=St-Ll)之和的一半为差别阈限。,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DLu=Lu-St DLl=St-Ll 主观相等点 PSE=(Lu+Ll)/2 常误 CE=St-PS
8、E DL=(Lu-St)+(St-Ll)/2 =(DLu+DLl)/2 =Lu-Ll/2,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时间差别阈限,0.4s为标准刺激,0.2-0.56为范围,0.04为间隔。,误差及控制,除了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还要控制因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同时呈现位置所造成的误差,用多层次的ABBA法。,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阶梯法 阶梯法是最小变化法的一种变式,它和最小变化法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把增加和减少刺激程序连续进行。当被试报告感觉不到开始呈现的刺激时,主试就按一定梯级来增加刺激强度;而当增加到被试感觉到了时,又按照一定的梯级来减少刺激强度。实验按这样的顺序继续下去,直到达
9、到一个先定的标准或先定的实验次数时求出各转折点的平均数就是所求的阈限值。,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二、恒定刺激法 又叫正误法,次数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可用于测定绝对阈限、差别阈限等,还可以用于确定其他多种心理值。 特点:以相同的次数呈现少数几个强度水平恒定的刺激,通过被试觉察到每个刺激的次数来确定阈限。,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具体做法: 主试从预备实验中选出少数刺激,一般是57个,这几个刺激在整个测定过程中不变。 选定的每种刺激要向被试呈现多次,一般每种刺激呈现50200次。 呈现刺激的次序事先经过随机安排,不让被试知道。 在统计结果时必须求出各个刺激
10、变量引起的某种反应(有或无,大或小)的次数。,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特别注意:在实验之前需要选定刺激 刺激强度的上限:每次呈现几乎都能被被试感觉到的强度,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低于95% 刺激强度的下限: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被被试感觉到的强度,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高于5% 各个刺激之间的距离相等,每种刺激强度呈现不得少于50次.,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一)用恒定刺激法测绝对阈限,自变量:57个等距刺激强度 反应变量:口头报告。有“+”,无“-”,根据被试对不同刺激所报告有无的次数来求出百分数,以此来计算阈限。 绝对阈限的计算:通常采用直线内插法(liner interpolation
11、)将刺激作为横坐标,以正确反应频数在的百分比作为纵坐标,画出正确反应的频数分布曲线。然后再从纵轴的50%处画出与横轴平行的直线,与曲线交于点a,从a点向横轴做垂线,垂线与横轴的交点就是阈限。,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举例:测定两点阈的实验,首先选出最大刺激和最小刺激,分别为12毫米和8毫米,在这个范围内选定间隔为1毫米的刺激5个,各刺激的两点距离分别为8、9、10、11、12毫米,每个刺激共呈现200次,所有刺激共呈现1000次,刺激按随机顺序呈现,每次呈现后,要求被试报告是“两点”还是“一点”,实验结果见下表。,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的实验记录。,心理物理
12、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直线内插法求绝对阈限。,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二)用恒定刺激法测差别阈限,自变量:将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加以比较 标准刺激是能被感觉到的某一刺激强度 比较刺激可在标准刺激上下一段距离内确定,一般从完全没有被感觉出差别到完全感觉出差别的范围内选定57个刺激强度作为比较刺激。 比较要随机呈现,每个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至少要比较100次。,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反应变量:口头报告 较早的方法:三类反应“+”、“=”、“-”。 后来改进:二类反应“+”、“-”。,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差别阈限的估计值的计算 三类反应: 上限为50%次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
13、下限为50%次轻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举例 以重量辨别为例:以200克为标准刺激,以从185至215克的7个重量为比较刺激,7个重量间的间隔各为5克,要求被试做“重”“相等”“轻”这三类反应。,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二类反应:“大于”标准刺激和“小于”标准刺激的两条直线将相交于50%处,上限和下限值相等。此时,则要选取75%处,即与标准刺激完全能辨别(100%)和与标准刺激不能辨别(50%)的中点作直线内插,求得上限和下线。因此称为75%的差别阈限。 以重量辨别为例:以200克为标准刺激,以从185至215克的7个重量为比较刺
14、激,7个重量间的间隔各为5克,要求被试只作“重”、“轻”这二类反应。,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DL=(206.6-200)+(200-192.8)/2=6.9克,误差及控制 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 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继时呈现,可能产生时间误差。 正的时间误差:主观相等点大于标准刺激。 负的时间误差:主观相等点小于标准刺激。,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三、平均差误法,又称调整法,再造法,均等法,其特点是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令被试再造、复制或调节一个比较刺激,使它与标准刺相等,比较刺激也可由实验者调节,由被试判断。,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
15、的基本方法,程序: 实验者规定以某一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客观上一般不可能使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完全一样,于是每一次比较都会得到一个误差。把多次比较的误差平均起来就可得到平均误差。,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一)用平均差误法测定绝对阈限,自变量:让被试调节一个比较刺激与一个标准刺激相等,标准刺激假设为零。 反应变量:被试每次调整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相等那个数值。 绝对阈限的确定: 让被试每次调到刚刚感觉不到(即与零标准刺激等值),然后把各次测定数值加以平均即为绝对阈限。,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二)用平均差误法测定差别阈限,自变量
16、:呈现一个标准刺激,让被试调整一个比较刺激。比较刺激是一种连续的量,在被试认为接近时,可反复调整,直到其认为满意为止。 反应变量:被试每次调整的数值,即其认为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数值。,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差别阈限的计算:,因为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所以可用平均误差来表示差别感受性,方法有两种: 把每次调节的结果(或每次的判断)与标准刺激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 AEst=|X-St|/N 把每次调节的结果与主观相等点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做差别阈限。 AEM=|X-PSE|/N,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误差及控制 空间误差:标准刺激在左边和右边的次数应各占一半。 动作误
17、差:被试从长于和短于标准刺激处开始调节的次数也各占一半。,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三种传统的心理物理法的比较,优点 缺点 最 符合两种阈限的操作定义 易产生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 小 可以系统探察感觉转折点 实验的效率低,有效数据少 变 刺激系列可等距变化 对于有后作用的刺激和容易适应的 化 可用于多种感觉阈限的测定 感觉,不宜使用(如嗅、味觉刺激) 法 恒 刺激数目少,省时,效率高 三类反应实验易受态度影响 定 适用于不易随意改变刺激 二类反应实验将不确定感觉 刺 强度的实验 界定为“+”或“-”,结果准确性差 激 刺激随机呈现,有效控制了 法 期望误差与习惯误差 平 均 可以激发被试参与
18、实验的兴趣 易产生动作、时间、空间误差 差 减小疲劳误差,提高实验效度 测定结果为估计值,精确性差 误 实验效率高,能较快得到结果 不适用于非连续变化刺激(如重量) 法 (从阈限的含义、被试者方面、误差方面和效率上进行比较),“一个声音比另一个声音响多少” 是否由物理输出决定的吗? 对阈上感觉进行测量:心理量表(Psychophysical scales)。 从心理量表有无相等单位和有无绝对零点来分,可以将心理量表分为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心理物理法阈上感觉的测量,一、顺序量表的建立,顺序量表既不等距,也无绝对零点,它只要求将事物按某一标准排出一个顺序。 要求:让数字的大小能够对应事
19、物属性的等级,而不需要关心量表的单位是否一致。,心理物理法阈上感觉的测量,1、等级排列法,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让许多被试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刺激排成一个顺序. 把许多人对同一刺激评定的等级加以平均,这样,就能求出每一个刺激的各自平均等级. 把各刺激按平均等级排出顺序就是一列顺序量表。 在市场研究和收视率调查研究中比较常用,如购买意向的排序、消费者对同类商品的评价等。,心理物理法阈上感觉的测量,例如,某广告公司要对10张广告的优劣做评比,请来了17位评判者,评判的方式是让被试将10张广告排成从美到丑的一个序列,通过众多被试的比较,就可以求出全体被试对同一广告评判等级的平均值,这个值就是广告的平
20、均等级。各广告按平均等级排出的顺序就是一个顺序量表。,心理物理法阈上感觉的测量,用等级排列法建立顺序量表,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要求被试的抽样能够代表实验试图研究的人群总体。 (2)对被试的利用率不高,且难以排除被试在唯一一次排序中的各种随机误差。,心理物理法阈上感觉的测量,2、对偶比较法,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 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的哪一个上表现的更为突出。 根据每个刺激的选中次数和比较次数的比值,可以对各刺激排出顺序,制成顺序量表。,心理物理法阈上感觉的测量,n:刺激的总数 配对个数:n(n-1)/2 如果有五种样品A
21、、B、C、D、E 则可配成5(5-1)/2=10对 如乒乓球拍的生产计划,心理物理法阈上感觉的测量,10 对样品对偶比较数据整理表,对偶比较法要注意两点: (1)仅仅针对一个被试的心理量表,尚不能推广到更广大的人群 (2)这一量表模型要求对偶比较是可传递的。AB BC AC,心理物理法阈上感觉的测量,二、等距量表的建立,等距量表不仅要求体现事物属性的大小顺序关系,还要有一个固定的测量单位。 等距量表(equal interval scale)是一种有相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的量表。等距量表除了其有类别量表和等级量表的性质外,它要求整个量表的各个部分的单位是相等的,但没有绝对的零点。 思考:60和
22、70 的差别与70 和80 的差别是一样的吗?80 是40 的2倍吗?,心理物理法阈上感觉的测量,1POZ转换得到等距量表,正态分布下通过POZ转换表求Z分数(符合等距量表要求),将顺序量表改造为等距量表。 广告的例子:C是选择分数,相应的P分数说明广告成功的百分数。,2、感觉等距法,是最直接的方法,通过将一个感觉分成主观上相等的距离来制作等距量表。,心理物理法阈上感觉的测量,呈现两个刺激:A和C,要求观察者选择第三个刺激B,使得A和B之间的距离等于B和C之间的距离 如四等分量表,200 6500Hz,音高等距量表,心理物理法阈上感觉的测量,同时解决方案 A B C D E 渐进式 二分程序
23、1 A C E 2 A B C E 3 C D E,心理物理法阈上感觉的测量,感觉强度,3、差别阈限法,用任何一种传统心理物理法测出感觉的绝对阈限。 以此为量表的起点,以绝对阈限为标准刺激,确定第一个差别阈限。 以绝对阈限加上第一个差别阈限的刺激强度为基准,再测量第二个差别阈限。 以此类推,心理物理法阈上感觉的测量,尽管每一个最小可觉差在物理上是不相等的,但是由于它们在心理感受上具有等距性,因而能够用来建立等距量表。,心理物理法阈上感觉的测量,三、比例量表的建立,在等距量表中,量表零点并不代表完全没有感觉。其量表零点是绝对阈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零感觉。关键:如何将零感觉和量表的零点相对应,以获
24、得绝对零点。 比例量表既有真正的零点,也有等距单位。 例如,1500m赛跑第一名跑了4min,第二名5min,第三名6min。这样我们既知道第三名比第一名慢了2min(两者差别等于6减4),又知道第三名跑的时间是第一名的1l 5倍(64)。 比例量表的数据既可以用加减法来处理也可以用乘除法来处理。,心理物理法阈上感觉的测量,1、分段法,呈现一个固定的阈上刺激作为标准。 让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它引起的感觉为标准刺激的一定比例,如2倍、3倍、1/2倍、1/3倍等。 每个实验只选定同一个比例进行比较,同一个标准刺激比较若干次后,再换另外几个标准刺激进行比较, 当把所有的标准刺激都比较完后,便可用与各
25、标准刺激在感觉上成一定比例的相应的物理量值制成一个感觉比例量表。,心理物理法阈上感觉的测量,Stevens P(y/N)=36/360=0.10,(二)评价法 1.主要特征: (1)刺激呈现方式与有无法一样,但要求被试反应的方式不同,它要求被试对有无信号的判断按所规定的等级作出评价。 如对信号有无的评价可分为6个等级,即 确信程度 十分 肯定有 可能有 可能 肯定 十分肯定 肯定有 没有 没有 没有 等级 6 5 4 3 2 1 概率判断 100% 80% 60% 40% 20% 0 判断标准 C1 C2 C3 C4 C5,(2)评价法中的不同的等级评定标准相当于有无法中不同的先验概率。如果分
26、6个等级,则有5个判断标准。而且对P(y/SN)和P(y/N)应以累积概率表示。 判断标准 C5 C4 C3 C2 C1 P(y/SN) 0.29 0.55 0.72 0.83 0.93 P(y/N) 0.04 0.13 0.24 0.40 0.67,2.评价法与有无法的区别: (1)有无法实验中,被试每次只用一个标准进行判断,而评价法每次同时采用多个标准。 (2)评价法可保留更多的信息,而且省时经济,可在一轮实验中获得有无法多轮实验才能得到的结果,效率较高。,3.评价法举例: 在一个信号检测实验中,SN和N各呈现150次,即先定概率恒定在0.50。要求被试对信号出现有多大把握分五个等级进行评
27、价。“5”代表最有把握,“1”代表最没有把握。“4”、“3”、“2”处在“5”和“1”之间。,(三)迫选法,1.主要特征: (1)刺激呈现方式。一般每次给被试呈现的刺激数目为2-8个刺激,其中只有一个信号,其余的都是噪音,这种呈现刺激的方式称为mAFC方式,每次从呈现的m个刺激中选出信号。在呈现刺激时,每次呈现的多个刺激可以同时呈现,也可以相继呈现。信号在每组刺激中呈现的位置或先后顺序是完全随机的。 (2)反应方式。当呈现多个刺激后,只要求被试回答哪个是信号。,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三)迫选法,1.主要特征: (3)计算感受性的方法。根据实验次数和被试正确判断次数可计算正确判断概率,具体公式
28、如下: P(C) =C/N C为被试正确判断的次数,N为被试判断的总次数。 P(C) 是反应被试辨别力的指标, P(C) 越高,说明感受性越高。,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七、信号检测论的应用,1、在医学研究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2、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在感知觉研究中的应用 在认知研究的应用 个体反应倾向性的评价 在内隐记忆、阈下知觉、意识的研究领域的应用 3、在工业心理学中的应用,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一)信号检测论在心理物理法中的作用,主要用于被试感觉辨别能力的测量 例:重量辨别能力的测量 实验刺激:通过预备实验选取两个刺激,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信号刺激,另一个为噪音刺激。 实验过程:以有无法为例,
29、确定3-5个先定概率,规定每种概率的实验次数和呈现顺序,并按规定实施实验。记录反应结果。 实验结果:根据各种先验概率下的P(y/SN) 和P(y/N),求出d和。,(二)信号检测论在再认研究中的应用,1. SDT可用于再认研究的原因:再认任务中被试所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把当前的刺激与记忆痕迹进行比较,检测当前刺激是否是曾经学过的词,用“是”或“不是”做反应。而这种实验任务是典型的信号检测问题。 2. SDT用于再认研究的优点: (1)传统再认测验法的实验结果可能受到各种主观因素或反应偏向的影响,而SDT可分离出这些因素的影响; (2)SDT的再认研究中,错误反应包括漏报和虚报,有利于进一步分析错误
30、原因; (3) 因变量d比传统的再认法指标正确率和错误率更灵敏。,信号检测论在再认研究中的应用举例,研究题目:识记材料类型对再认效果的影响 研究方法:信号检测论的有无法或评价法(讨论:具体如何实施?),把学过的词或图形,即“旧”的刺激作为信号,把没学过的词或图形,即“新”的刺激作为噪音。 实验设计: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自变量为识记材料的类型,分三个水平:具体事物图形,抽象图形,具体事物的名词。 实验材料:包括各种类型的新旧图形各25张。(如果采用有无法,考虑先定概率,实验材料可做如何安排?),实验过程:首先呈现指导语。然后进行练习。接着进行正式实验:以具体图形材料的实验为例,先呈现25张旧
31、图片,每张持续5秒钟,两张图片之间间隔2秒;呈现完一遍后,把新旧图片混合,要求被试判断哪些是新的,哪些是旧的,记录反应结果。 预期结果:根据记录的反应,计算出三个实验组每个被试的P(y/SN) 和P(y/N);然后求出三个实验组每个被试的d和;最后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识记材料类型的主效应是否显著,并用多重检比较三种类型识记材料的识记效果的差别。,运用信号检测论,可以验证各种影响再认记忆的已知因素,诸如年龄、脑损伤、药物等,究竟影响了人们对新旧事物进行分辨的能力,还是改变了人们判断新旧的标准。例如:P299-300 大麻能够同时降低再认记忆的分辨力和再认记忆的判断标准。 在临床上抑郁症和老年痴呆
32、患者都表现出记忆力衰退。运用信号检测论发现,两者对再认记忆产生影响的方式不同。 对于攻击性的研究。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很可能是不能很好地分辨攻击和不恰当攻击之间的区别揭示了攻击性行为可能的认知基础。,(二)信号检测论在再认研究中的应用,(三)信号检测论在内隐记忆研究中的应用,1. 内隐记忆简介 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内隐记忆通常通过间接测验来测量,只要测验出学习效果,就说明有内隐记忆效果。 间接测验的条件:(1)学习任务与测试任务之间存在某种关联(语音、语义、形状);(2)在测试任务中控制条件使被试意识不到两种材料之间的关
33、系,并且不是有意采用学习阶段的某些信息来完成测试。常用的间接测验有:知觉辨认,词干补笔,残词补全,词汇判断,残图命名,词汇联想,偏好判断,变位字问题,物体决定任务,类别范例生成等。,目标字,测 验 字,残图补笔示例,2.SDT用于内隐记忆研究的原理 原理: Merikle和Reingold(1991)认为,如果在内隐记忆实验中,某种间接测量与直接测验相比,或与控制条件相比显示了较高的辨别力,那么在这种测验中就存在内隐记忆。也就是说可通过辨别力的比较证实内隐记忆是否存在。 3.SDT用于内隐记忆研究举例:,信号检测论在内隐记忆研究中的应用举例,研究题目:有关内隐学习规律的研究 实验设计:两因素多
34、水平设计。第一个自变量是“有无回忆”,为被试内变量,分成两个系列:A系列要求被试在记忆字母串后做三次连减“3”的心算题目,当屏幕上出现“A”时,回忆出整个字符串,每次回忆后有正确答案进行核对,以保证记忆效果;B系列也要求被试在记忆字母串后做连减“3”的心算题目,当屏幕上出现“B”时,要求回答算术答案。第二个自变量为“信号与噪音的比例大小”。信号是指含有“SCT”的字符串;噪音为不含有“SCT”的字符串。该自变量有六个水平,即A、B两个系列中所含的“SCT”的比例有6种,为被试间变量,所以有6个被试组。研究的主要问题是A、B系列的再认指标d是否与SCT的含量有关。,实验过程:分两个阶段:(1)学
35、习阶段,呈现指导语,明确A、B系列的不同要求,对字符串进行回忆或不回忆,达到不同的学习效果;(2)测验阶段,呈现60个字符串,有的含有“SCT”,有的不含“SCT”,有的属于A系列,有的属于B系列,要求被试对A、B作出选择反应。 实验结果:被试在学习阶段接触含“SCT”字符串的机会越多,对A、B系列的分辨能力越强;尽管被试在学习时是盲目的,对“SCT”毫无意识,但在测验中却表现出了先前对“SCT”的接触对A、B系列进行辨别的影响。证明内隐学习是存在的。 SCT 作为信号的含义主要表现在它的含量类似于先定概率。击中概率与虚报概率是基于A、B的判断算出来的。,(四)信号检测论在心理学其他领域的应用
36、,1.司法心理学有关目击证人证词正确性的研究 见证人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也属于信号检测问题。判断标准的高低将导致不同的后果。 有关研究得出的启示:肯定回答并很有信心的人实际上比不太肯定的人敏感性更低;告诉见证人罪犯可能不在“队列”中,能使反应偏向接近最佳水平。,法律判决中的信号检测论应用 法律的宗旨:惩罚犯罪;保障无辜 犯罪嫌疑人击中:职权侦查、法定起诉; /漏判:逍遥法外 被告 无辜者正确否定:无罪推定,释放;/错判:冤假错案 米兰达规则包含判决的可错性 判决的可错性:在特定的时效内和既定的科学认识水平下,法律裁判的错误性无法完全避免。 “法律人在判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与无辜时,其心理
37、确信程度可视为一个有强度差异的连续体。” 模糊感觉连续体 分布: 无辜者构成犯罪的可能性的分布也会接近正态(无辜者全体的分布); “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法定)的可能性的分布也会接近正态的(嫌疑人群体的分布) 犯罪嫌疑人中存在无罪者,无辜中存在犯罪嫌疑人(两种分布交叉,可错性的实质)。 如何获得击中概率和虚报概率?,(乐国安,李安:信号检测论在刑事诉讼认定证据中的应用),2.工程心理学,有关警戒操作的研究,有关警戒操作成绩下降原因的研究 警戒:是指操作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环境中偶然出现的某种信号进行觉察并作出反应的持续准备状态。 “钟表任务” 研究发现:警戒衰退可能由敏感性下降和反应偏向两种原因引起。敏感性降低的原因有:疲劳,记忆因素。 警戒衰退的唤醒理论(d不变, 增高)和期望理论(反应偏向的调整)。 防止警戒衰退的办法:改善操作者对信号特征的记忆和降低其记忆负荷,反复训练,信号增强,转换感觉通道。,3.信号检测论与地震预测,地震信号,数十万只蟾蜍迁徙引居民担忧 2008年05月10日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5月9日19点54分,一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理学》课件-02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史
- 工业互联网网络运维 课件 任务5.6-3 边缘网关管理-网关软件配置2
- 工业互联网网络运维 课件 任务5.3 OPC UA服务器配置
- 2024新版2025秋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第1单元 1. 第3节 实际问题
- 2022-2023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及答案
- 数的题目及答案
- 第四册下册教案
- 斯里兰卡宝石题目及答案
- 四新题目及答案
- 唐诗题目大全及答案
-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 教案全套-教学设计 林荫 第1-11章 绪论、Python 语法基础- Python 高级运用
- 快消品行业渠道管理与营销自动化方案
- 消防安全操作员培训合同范本
-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应用
- 档案调取申请书范本
- 临时用电施工方案完整版
- 蔬菜、豆制品、畜肉、禽肉、水产类食材供应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应急预案
- 【小升初】2023-2024学年全国升学分班考数学真题模拟试题2套(含解析)
- 10KV开关柜技术讲解
- 游客接待服务中心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