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ppt_第1页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ppt_第2页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ppt_第3页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ppt_第4页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习旧知,光合作用 器官: 场所: 产物: 条件: 有机物的作用,叶片(主要),叶绿体,淀粉等有机物,光,生产有机物的“车间”,能量转换器:光能化学能,构建植物体,养育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空气中氧气所占的比例仅为21%左右,而生物呼吸,燃料燃烧都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为什么我们没感到缺氧呢?,光合作用除了产生有机物(淀粉)外,还产生了,你知道吗 ,氧气,有气泡产生,浸入水中的金鱼藻在光照条件下有什么现象?,演示实验,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氧气能助燃,现象: 结论: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有机物外,还有_。,氧气,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重新燃气

2、来),p124,阅读分析:是什么使柳树增重了?,海尔蒙特认为:大量的水和土壤中少量无机盐,海尔蒙特实验,探究:水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想一想,水是对实验产生作用的唯一因素吗? 海尔蒙特是否忽略了什么?,空气,甲,乙,甲:遇碘变蓝,乙:遇碘不变蓝,切断叶脉,1、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实验 (P122),这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没有氧气,这种现象又说明什么问题?,1、普利斯特利实验得出什么结论?,想一想,植物能够更新有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的污浊的了空气。,2、是什么更新了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变得污浊的空气?,绿色植物。,3、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成功的条件是什么?,实验要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3、。,p122,后来的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探究,实验原理p123:, 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因为淀粉遇 变 ,可以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 ,从而确定叶片是否进行光合作用。,氢氧化钠,碘,蓝,淀粉,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甲,乙,甲:遇碘不变蓝,乙:遇碘变蓝,1、此实验的变量是? 2、实验前,应对植物做什么处理? 3光照一段时间后,应对植物做什么处理?,有无二氧化碳,暗处理一昼夜,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公式,光,二氧

4、化碳,+氧气,+水,叶绿体,绿色植物通过_,利用_,把_ _和_转化成储存能量的_,并且释放_的过程。,叶绿体,光能,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光合作用的实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合理密植,哪种情况产量最高?,间种,套种,间隔种植 同生长期的作物,在生长后期,种上另一种作物,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的方法,被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具体操作方法 增施有机肥; 直接喷施贮存在钢瓶中的 二氧化碳; 点蜂窝煤炉。,课外延伸,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技 能 训 练 p125,请分析: 1、金鱼藻与光源的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金鱼藻离光源越近,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泡越多。 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2、如果将这个试管放在黑暗中,你能预测实验结果吗?,试管将没有气泡冒出,因为金鱼藻在黑暗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课堂小结:,1、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合理密植,进行套种、间种,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