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 (2).doc_第1页
伯牙绝弦 (2).doc_第2页
伯牙绝弦 (2).doc_第3页
伯牙绝弦 (2).doc_第4页
伯牙绝弦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龙岗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跨校通研教材成果课题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学分析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实验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八组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的四篇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本课文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预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能根据注

2、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等古曲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区(方法和手段、改进建议)(一)古文引路,揭示课题。同学们,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能是一首歌、一幅画、甚至一件不起眼的工艺品。今天、老师就请大家欣赏一段高雅的艺术古曲。(1)播放高山流水音乐 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用心去倾听,想想你仿佛看到什么景象?听到什么声音?闻到什么气息?心里有怎样的感受?生说:自由说师:同

3、学们,说的都不错,老师告诉你,刚才我们欣赏的就是著名古筝曲高山流水,你知道吗,关于这首曲子还有一段动人故事呢!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我们今天学习的这就是我们伯牙绝弦讲的就是这段友谊。(2)(板书课题)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古文、也叫文言文板书:文言文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篇文言文,名叫杨氏之子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什么?1、 借助课后的注释、读懂文言文;2、 联系上下文理解; 3、 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今天我们继续运用这样的方法学习伯牙绝弦,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二)初读感知。1、现

4、在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读不通顺的地方可结合注释想想该怎么读。2、指名读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一会点评、正音。3、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进步? 那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出示重点句:“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读古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它的节奏和韵律美。但停顿不等于断开,要把尾音拖长就更有韵味了。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4、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都按捺不住了,给老师一个展示的机会行吗?(师范读)5、怎么样?老师读得还可以吧?愿不愿意和老师PK一下?那先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大声地练一练,注意停顿。(师出示隔断文)6、指名与老师赛读。师及时点评肯定。(如:老师最喜欢你洪亮的

5、声音,最欣赏你自信的姿态。)7、生小组赛读。8、全班齐读。小结:读得太好了,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来也不难,只要我们在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就能读好。可以用“/”画出停顿。过渡: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对课文内容有哪些了解?(三)深入探究,疏通文意。1、理解课题 生说:我读懂了题目的意思,我是通过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的,师:你说:理解的不错,而且方法也不错。(理解“绝”和“绝弦”的意思。总结学习方法: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以及不能机械的翻译应该学会变通)生:我知道了文言文里有俩个人物 伯牙钟子期(板书:伯牙钟子期)师引 伯牙善鼓,子期善听 (板书:善

6、鼓、善听)2、理解“善”你从课文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伯牙的善鼓,钟子期的善听”?来,画一画!(生默读划。)交流理解出示句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是的,就是这些句子!)师:首先人我们细读第一句,(出示第一句)你是怎么感受到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预设:(1)伯牙弹琴的技艺很高超,他心里想到高山,他的曲子中就能够透露出高山来。(聚焦“志”这里的“志”的意思是想到,想要表现。)你的意思是伯牙想到高山,就能用琴声来表现,伯牙真是善鼓啊!(2)伯牙的琴声表现的是流水,钟子期一下子就

7、能听出来。(所以,钟子期曰:)这里的“善”跟伯牙善鼓琴里的“善”一样吗?谁来说说?这种“一字多义”的现象在古文里边很常见,所以,用我们的话来说,听了伯牙的琴声,子期不禁发出了赞叹:好啊!太妙了!(3)当伯牙志在高山时,子期的眼前出现了的怎样的景象(巍峨、峻拔、险峻的泰山。)结合个性化的朗读 (3个学生读,不一定要讲特点:还有谁想读?)评价:不仅读出了高山的险峻,还读出了子期由衷的赞叹。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子期的眼前出现了的怎样的景象?(广阔、浩瀚、奔腾不息的江河)结合个性化的朗读(评价:我看到了,我感受到了江河的浩瀚)出示两个句子:而那么多丰富的意象课文仅用一个“峨峨兮”、“洋洋兮”表达出来。这

8、古人写话就是简约而不简单。)齐读句子。(4):读得真好!我们仿佛也身临其境,来到了高山流水间,走进了伯牙的琴声中。男生读高山,女生读流水。起(分男女生读)(5)伯牙能够用琴声表现山的巍峨、水的浩瀚,这真是伯牙善鼓;而子期又能从琴声中听出山之高,水之远,这就是子期善听。看来你们理解都不错、说的也好,下面我有一个小要求请你们四人一个小组,来讲这个故事,看谁讲的生动?(四人一组挑出一名说)最后检查结果。你们说的都不错,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老师要以个问题不明白,1)伯牙为什么绝弦呢?2)他们是什么关系?(板书:知音)从哪儿能感受到他们是知音呢?3)看图:此时两个人完全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了。他们互相的欣

9、赏着,互相的赞美着。4)善听的子期仅仅从伯牙的音律中听出高山流水吗?还听出了什么?(还听出了伯牙像山一样的宏伟志向,像海一样的博大胸怀)4、想象说话1)善鼓琴的伯牙不仅能用音乐表现出高山流水,还能表现很多美好的景物。他还可能表现什么?2)假如你就是善听的子期,让我们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法,把你听到的、想到的,试着用课文中的方式表达出来好吗?出示句型练习: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 3)正是这样,所以文中说出示句子“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生齐读。师:这才是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真知己呀!是啊!知我者,子期也 子期一死 伯牙怎么样终身不复鼓。请生再读2请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再读最后一句五、总结拓展:师: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琴为知音者弹”。我们动容于千古知音的同时,更感叹于作者的独具匠心,他仅仅用了77个字,就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段凄美、动人的情感故事,而且,作者运用了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法,热情地歌颂了伯钟之间的真挚深厚的友谊,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知音的可贵。这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