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已知q =3kN/m,P =9kN,求刚架支座A和B的约束反力。2q=1kN/m,l=1m,试画出下图所示外伸梁的剪力图。3梁的正应力强度计算,试求图示梁的最大正应力及其所在位置。 4图示变截面圆杆,其直径分别为: d1=30mm,d2=15mm,试求其横截面上正应力大小的比值。ABCd1d2LL20kN5求下图所示简支梁在力 P=1kN 作用下右支座处的转角 qB,其中l=2m。Pl/2l/2ABEI6用力法作下图所示刚架的弯矩图,q=1kN,L=2m,EI=常数(AC杆的为EI, CB杆的为2EI)。q2EIEICBALL7. 已知q =1kN/m,P =3kN,求刚架支座A和B的约束反
2、力。qPAB2m3m4m8试画出图所示外伸梁的剪力图。9梁的正应力强度计算,试求图示梁的最大正应力及其所在位置。 10图示变截面圆杆,其直径分别为: d1=2mm,d2=1mm,试求其横截面上正应力大小的比值。ABCd1d2LL20kN11求下图所示简支梁在力 P=1kN 作用下右支座处的转角 qB,其中l=1m。Pl/2l/2ABEIq2EIEICBALL12用力法作下图所示刚架的弯矩图,q=1kN,L=1m,EI=常数(AC杆的为EI, CB杆的为2EI)。13已知q =2kN/m,P =6kN,求刚架支座A和B的约束反力。14试画出下图所示外伸梁的弯矩图。15梁的正应力强度计算,试求图示
3、梁的最大正应力及其所在位置。 16图示变截面圆杆,其直径分别为: d1=10mm,d2=5mm,试求其横截面上正应力大小的比值。ABCd1d2LL20kN17求下图所示简支梁在力 P =2kN作用下右支座处的转角 qB,其中l=1m。Pl/2l/2ABEI18用力法作下图所示刚架的弯矩图,q=2kN,L=1m,EI=常数(AC杆的为EI, CB杆的为2EI)。q2EIEICBALL19已知q =5kN/m,P =15kN,求刚架支座A和B的约束反力。20q=1kN/m,l=2m,试画出下图所示外伸梁的弯矩图。21梁的正应力强度计算,试求图示梁的最大正应力及其所在位置。 22图示变截面圆杆,其直
4、径分别为: d1=20mm,d2=10mm,试求其横截面上正应力大小的比值。ABCd1d2LL20kN23求下图所示简支梁在力 P 作用下右支座处的转角 qB。Pl/2l/2ABEI24用力法作下图所示刚架的弯矩图,EI=常数(AC杆的为EI, CB杆的为2EI)。q2EIEICBALL25已知q =4kN/m,P =12kN,求刚架支座A和B的约束反力。26q=1kN/m,l=1m,试画出下图所示外伸梁的弯矩图。27梁的正应力强度计算,试求图示梁的最大正应力及其所在位置。 28图示变截面圆杆,其直径分别为: d1=40mm,d2=20mm,试求其横截面上正应力大小的比值。ABCd1d2LL2
5、0kN29求下图所示简支梁在力 P=2kN 作用下右支座处的转角 qB,其中l=2m。Pl/2l/2ABEI30用力法作下图所示刚架的弯矩图,q=1kN,L=3m,EI=常数(AC杆的为EI, CB杆的为2EI)。q2EIEICBALL31已知q =0.1kN/m,P =0.3kN,求刚架支座A和B的约束反力。32q=2kN/m,l=1m,试画出下图所示外伸梁的剪力图。33梁的正应力强度计算,试求图示梁的最大正应力及其所在位置。 34图示变截面圆杆,其直径分别为: d1=60mm,d2=30mm,试求其横截面上正应力大小的比值。ABCd1d2LL20kN35求下图所示简支梁在力 P=2kN 作
6、用下右支座处的转角 qB,其中l=3m。Pl/2l/2ABEI36用力法作下图所示刚架的弯矩图,q=2kN,L=2m,EI=常数(AC杆的为EI, CB杆的为2EI)。q2EIEICBALL37已知q =0.2kN/m,P =0.6kN,求刚架支座A和B的约束反力。38试画出下图所示外伸梁的内力图(弯矩图和剪力图)。39梁的正应力强度计算,试求图示梁的最大正应力及其所在位置。 40图示变截面圆杆,其直径分别为: d1=50mm,d2=25mm,试求其横截面上正应力大小的比值。ABCd1d2LL20kN41求下图所示简支梁在力 P=3kN 作用下右支座处的转角 qB,其中l=2m。Pl/2l/2
7、ABEI42用力法作下图所示刚架的弯矩图,q=3kN,L=1m,EI=常数(AC杆的为EI, CB杆的为2EI)。q2EIEICBALL43已知q =0.5kN/m,P =1.5kN,求刚架支座A和B的约束反力。44q=1kN/m,l=2m,试画出下图所示外伸梁的剪力图。45梁的正应力强度计算,试求图示梁的最大正应力及其所在位置。 46图示变截面圆杆,其直径分别为: d1=80mm,d2=40mm,试求其横截面上正应力大小的比值。ABCd1d2LL20kN47求下图所示简支梁在力 P=3kN 作用下右支座处的转角 qB,其中l=3m。Pl/2l/2ABEIq2EIEICBALL48用力法作下图
8、所示刚架的弯矩图,q=3kN,L=3m,EI=常数(AC杆的为EI, CB杆的为2EI)。答案1取刚架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如下,qPABFAxFBFAy 列平衡方程,= 0FB4- q42- P3= 0得:() FAy+12.75-34= 0得:FAy =-0.75kN() 9+FAx= 0得:FAx =-9kN() 2(1)计算支座反力 由得 () 由得 () 根据本例梁上荷载作用的情况,应分AB、BC两段作内力图。(2)作FQ图 AB段:梁上有均布荷载,FQ图应为一下斜直线,通过FQA右= 即可画出此段下斜直线。BC段:梁上有均布荷载,FQ图也为一下斜直线,B点有支座反力,产生突变。突变值
9、为,通过FQB右=,可画出。 3(1)计算支座反力 很明显,() (2) (3) (4) 4(1)杆件轴力为N=20kN(拉), (2)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 (3)故其比值为: PABMP 图 5作 MP图及图如下 AB图11 由图乘法计算转角qB: =MP图图图 6(1)刚架为一次超静定结构,取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X1qABCq2EIEICBAaa MP图图图 (2)写出力法方程如下: 11 X1+1P= 0 (3)计算系数11及自由项1P 先作图和MP图如下:LL1图 11=M图0.0710.0710.5 1P= (4)求解多余未知力: (1分)X1=() (5)由式M= X1+Mp
10、 按叠加法作出M图如下: 7取刚架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如下,qPABFAxFBFAy 列平衡方程,= 0FB4- q42- P3= 0得:() FAy+4.25-14= 0得:FAy =-0.25kN() 3+FAx= 0得:FAx =-3kN() 8(1)计算支座反力 由得 () 由得 () 根据本例梁上荷载作用的情况,应分AB、BC两段作内力图。(2)作FQ图 AB段:梁上有均布荷载,FQ图应为一下斜直线,通过FQA右= 即可画出此段下斜直线。BC段:梁上有均布荷载,FQ图也为一下斜直线,B点有支座反力,产生突变。突变值为,通过FQB右=,可画出。 9(1)计算支座反力 很明显,() (2
11、) (3) (4) 10(1)杆件轴力为N=20kN(拉), (2)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 (3)故其比值为: PABMP 图 11作 MP图及图如下 AB图11 由图乘法计算转角qB: = 12(1)刚架为一次超静定结构,取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X1qABCq2EIEICBAaa (2)写出力法方程如下: 11 X1+1P= 0 (3)计算系数11及自由项1P 先作图和MP图如下:LL1图MP图图图 11=M图0.0180.0180.125 1P= (4)求解多余未知力: X1=() (5)由式M= X1+Mp 按叠加法作出M图如下: 13取刚架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如下,qPABFAxFB
12、FAy 列平衡方程,= 0FB4- q42- P3= 0得:() FAy+8.5-24= 0得:FAy =-0.5kN() 6+FAx= 0得:FAx =-6kN() 14(1)计算支座反力 由得 () 由得 () 根据本例梁上荷载作用的情况,应分AB、BC两段作内力图。 (2)作M图 AB段:梁上有均布荷载,M图为一抛物线,MA=0,。 BC段:梁上有均布荷载,M图为一抛物线,可以画出全梁的M图。 15(1)计算支座反力 很明显,() (2) (3) (4) 16(1)杆件轴力为N=20kN(拉), (2)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 (3)故其比值为: PABMP 图 17作 MP图及图如下
13、AB图11 由图乘法计算转角qB: = 18(1)刚架为一次超静定结构,取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X1qABCq2EIEICBAaa MP图图图 (2)写出力法方程如下: 11 X1+1P= 0 (3)计算系数11及自由项1P 先作图和MP图如下:LL1图 11=M图0.0360.0360.25 1P= (4)求解多余未知力: X1=() (5)由式M= X1+Mp 按叠加法作出M图如下: 19取刚架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如下,qPABFAxFBFAy 列平衡方程,= 0FB4- q42- P3= 0得:() FAy+21.25-54= 0得:FAy =-1.25kN() 15+FAx= 0得:F
14、Ax =-15kN() 20(1)计算支座反力 由得 () 由得 ()根据本例梁上荷载作用的情况,应分AB、BC两段作内力图。 (2)作M图 AB段:梁上有均布荷载,M图为一抛物线,MA=0,。 BC段:梁上有均布荷载,M图为一抛物线,可以画出全梁的M图。 21(1)计算支座反力 很明显,() (2) (3) (4) 22(1)杆件轴力为N=20kN(拉), (2)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 (3)故其比值为: PABMP 图 23作 MP图及图如下 AB图11 由图乘法计算转角qB: 24(1)刚架为一次超静定结构,取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X1qABCq2EIEICBAaa MP图图图 (2)
15、写出力法方程如下: 11 X1+1P= 0 (3)计算系数11及自由项1P MP图图图 先作图和MP图如下:LL1图 11=M图 1P= (4)求解多余未知力: X1=() (5)由式M= X1+Mp 按叠加法作出M图如下: 25取刚架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如下,qPABFAxFBFAy 列平衡方程,= 0FB4- q42- P3= 0得:() FAy+17-44= 0得:FAy =-1kN() 12+FAx= 0得:FAx =-12kN() 26(1)计算支座反力 由得 () 由得 ()根据本例梁上荷载作用的情况,应分AB、BC两段作内力图。 (2)作M图 AB段:梁上有均布荷载,M图为一抛物
16、线,MA=0,。 BC段:梁上有均布荷载,M图为一抛物线,可以画出全梁的M图。 27(1)计算支座反力 很明显,() (2) (3) (4) 28(1)杆件轴力为N=20kN(拉), (2)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 (3)故其比值为: MP图图图 PABMP 图 29作 MP图及图如下 AB图11 由图乘法计算转角qB: = 30(1)刚架为一次超静定结构,取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X1qABCq2EIEICBAaa MP图图图 (2)写出力法方程如下: 11 X1+1P= 0 (3)计算系数11及自由项1P 先作图和MP图如下:LL1图 11=M图0.1610.1611.125 1P= (4)
17、求解多余未知力:X1=() (5)由式M= X1+Mp 按叠加法作出M图如下: 31取刚架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如下,qPABFAxFBFAy 列平衡方程,= 0FB4- q42- P3= 0得:() FAy+0.425-0.14= 0得:FAy =-0.025kN() 0.3+FAx= 0得:FAx =-0.3kN() 32(1)计算支座反力 由得 () 由得 ()根据本例梁上荷载作用的情况,应分AB、BC两段作内力图。(2)作FQ图 AB段:梁上有均布荷载,FQ图应为一下斜直线,通过FQA右= 即可画出此段下斜直线。BC段:梁上有均布荷载,FQ图也为一下斜直线,B点有支座反力,产生突变。突变
18、值为,通过FQB右=,可画出。 33(1)计算支座反力 很明显,() (2) (3) (4) 34(1)杆件轴力为N=20kN(拉), (2)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 (3)故其比值为: PABMP 图 35作 MP图及图如下 AB图11 由图乘法计算转角qB: = 36(1)刚架为一次超静定结构,取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X1qABCq2EIEICBAaa (2)写出力法方程如下: 11 X1+1P= 0 (3)计算系数11及自由项1P MP图图图先作图和MP图如下:LL1图 11=M图0.1430.1431 1P= (4)求解多余未知力: X1=() (5)由式M= X1+Mp 按叠加法作出
19、M图如下: 37取刚架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如下,qPABFAxFBFAy 列平衡方程,= 0FB4- q42- P3= 0得:() FAy+0.85-0.24= 0得:FAy =-0.05kN() 0.6+FAx= 0得:FAx =-0.6kN() 38(1)计算支座反力 由得 () 由得 () 根据本例梁上荷载作用的情况,应分AB、BC两段作内力图。 (2)作M图 AB段:梁上有均布荷载,M图为一抛物线,MA=0,。 BC段:梁上有均布荷载,M图为一抛物线,可以画出全梁的M图。 39(1)计算支座反力 很明显,() (2) (3) (4) 40(1)杆件轴力为N=20kN(拉), (2)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 (3)故其比值为: PABMP 图41作 MP图及图如下 AB图11 由图乘法计算转角qB: = 42(1)刚架为一次超静定结构,取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X1qABCq2EIEICBAaa MP图图图MP图图图 (2)写出力法方程如下: 11 X1+1P= 0 (3)计算系数11及自由项1P 先作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硫添加对草甸草原植物养分吸收及年际变异特征的影响
- 中级安全注册管理办法
- 乡镇人员双重管理办法
- 回到版画的塔希提-保罗·高更的版画对自我创作的启示
- 基于低共熔溶剂的生物氢气提纯装置研究
- 人口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 云南异常名录管理办法
- 交通投诉举报管理办法
- 保山农用大棚管理办法
- 会议费管理办法科研所
- 劳务派遣与服务协议
- 消费者权益保护培训课件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5年第一季度
- 出版政策与法规课件
- 综合管廊基坑降排水施工专项方案
- 安徽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
- MSDS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油漆)
- DB13T 5240-2020 煤矿在用钢丝绳牵引卡轨车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 消防设施移交及消防设施操作维护人员培训和清单参考模板范本
- SLAP损伤的治疗课件
- 以理解为中心的历史教育 西安张汉林 全国历史教育专家2016年夏高考研讨会最新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