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座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手动编程含三维及CAD图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9页)
编号:9558159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05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9-17
上传人:QQ14****9609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郭**(实名认证)
陕西
IP属地:陕西
100
积分
- 关 键 词:
-
轴承
数控
加工
工艺
设计
手动
编程
三维
CAD
- 资源描述:
-
轴承座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手动编程含三维及CAD图,轴承,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手动,编程,三维,CAD
- 内容简介:
-
轴承座的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轴承座的作用以及工艺编制及编程。首先分析了轴承座的零件的工艺性,其次确定了其毛坯的制造形式,然后制定了轴承座的工艺过程设计,再次确定其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进行工序设计,最终进行编程。轴承座零件的加工是通过数控机床进行加工的,数控技术是现在的机床的发展趋势,降低了人们的劳动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在各国都非常注重数控技术的应用,并不断发展,以取得更高的劳动效率。关键词:工艺 编程 轴承座目录摘要2前 言5第1章确定生产类型6第2章零件的分析62.1零件作用62.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62.3确定加工方案7第3章确定毛坯制造形式7第4章确定零件的工艺过程84.1基准的选择84.1.1粗基准的选择84.1.2精基准的选择84.2制定工艺路线8第5章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及毛坯图115.1确定机械加工余量115.2确定毛坯尺寸12第6章工序设计126.1夹具选择126.2刀具选择126.3机床选择136.4量具选择13第7章确定切削用量以及基本时间147.1工序三切削用量以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47.1.1.1铣平面切削用量计算147.1.1.2铣平面基本工时计算15 7.1.1.3磨削平面切削用量计算.15 7.1.1.4磨削平面基本工时计算.167.1.2.1钻孔切削用量计算167.1.2.2钻孔基本工时计算177.2工序四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确定177.2.1.1铣平面切削用量计算177.2.1.2铣平面基本工时计算197.2.2.1镗40.5内孔切削用量计算197.2.2.2基本工时计算207.2.3.1镗47孔切削用量计算217.2.3.2基本工时计算227.3工序五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确定237.3.2基本工时计算247.12.2基本工时计算25第 8章零件编程258.1工序三加工程序258.2工序四加工程序26致谢.28参考文献.28 前 言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2、五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 采用5轴联动对三维曲面零件的加工,可用刀具最佳几何形状进行切削,不仅光洁度高,而且效率也大幅度提高。 3、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 目前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规范、通信规范、配置规范、运行平台、数控系统功能库以及数控系统功能软件开发工具等是当前研究的核心。 4、重视新技术标准、规范的建立 (1)关于数控系统设计开发规范 开放式数控系统有更好的通用性、柔性、适应性、扩展性,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等国纷纷实施战略发展计划,并进行开放式体系结构数控系统规范的研究和制定,世界3个最大的经济体在短期内进行了几乎相同的科学计划和规范的制定,预示了数控技术的一个新的变革时期的来临。我国在2000年也开始进行中国的ONC数控系统的规范框架的研究和制定。 (2)关于数控标准 数控标准是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一种趋势。数控技术诞生后的50年间的信息交换都是基于ISO6983标准,即采用G,M代码描述如何加工,其本质特征是面向加工过程,显然,他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数控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国际上正在研究和制定一种新的CNC系统标准ISO14649(STEPNC),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依赖于具体系统的中性机制,能够描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统一数据模型,从而实现整个制造过程,乃至各个工业领域产品信息的标准化。第1章确定生产类型生产纲领 企业在计划期限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年生产纲领是包括备用品和废品在内的某些产品的产量。生产类型 企业(或工作地、车间、班组、工段、)生产程度的分类,一般分为大批量生产、小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类型。已知该零件的年产量为5000台,其设备品率为15%,机械加工废品率为0.5%,现制定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50001(1+15+0.5) =5775轴承座零件的年产量为5775件,现已知该产品用于中型机械,根据机械制造工艺简明手册表1.12生产类型与生产纲领的关系,可确定其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第2章零件的分析2.1零件作用轴承座主要是用于安装轴承并且支撑、固定轴保证其按一轴线旋转的作用,所以对于其与轴承相配合的部分的要求度较高,其次轴承孔与地面距离精度要求也较高,生产过程中这是必须要保证的两个尺寸。2.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 轴承座主要有两个加工表面,分别是下底面以轴承孔和其后面的孔,其表面粗糙度分别是0.8m、3.2m。(2) 轴承座两个销孔的表面粗糙度均为1.6m.。(3) 轴承座40.5表面粗糙度为3.2m。(4) 轴承座四个安装孔表面粗糙度均为6.3m。2.3确定加工方案下表面:粗糙度0.8m 粗铣精铣磨削销孔:粗糙度1.6m 钻孔铰孔轴承孔:粗糙度1.6m 粗镗精镗40.5孔:粗糙度3.2m 粗镗精镗前表面:粗糙度3.2m 粗铣精铣3M6螺纹孔:钻攻丝安装孔:粗糙度6.3m 钻手动沉孔第3章确定毛坯制造形式毛坯选择应考虑的因素:(1)零件的力学性能 相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毛坯制造形式,其力学性能有所不同。铸件的强度。压力浇注和压力浇注的铸件,金属型浇注的铸件,砂型浇注的铸件依次递减;钢质零件的铸造毛坯,其力学性能高于钢质棒料和铸钢件。( 2) 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外形轮廓 形状复杂、力学性能要求不高可采用铸钢件。形状复杂和壁薄的毛坯不宜采用金属型铸造。尺寸较大的毛坯,不宜采用模锻、压铸和精铸,多采用砂型铸造和自由锻造。外形复杂较小的零件宜采用精密的铸造方式,以免机械加工。其直径相差不大的阶梯轴宜采用棒料,相差较大时宜采用锻件。(3)生产纲领和生产批量 生产纲领大时宜采用高精度与高生产率的毛坯制造方式,生产纲领小时,宜采用设备投资小的毛坯制造方法。(4)现场生产条件和发展 应经过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该零件的材料为HT150,考虑到零件的形式及结构较为简单,所受的冲击力不大,且是大批生产,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1.31,选择压铸中的低压铸造。其强度=145MPa,硬度为160180HBS。第4章确定零件的工艺过程4.1基准的选择4.1.1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选择的原则要保证工件的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应以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工件的某重要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加工表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所以选择上表面作为粗基准,其加工余量少,铸造直接达到的表面粗糙度是6.3m。4.1.2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选择的原则主要有基准重合,基准统一,自为基准,互为基准的原则,所以用已经加工过的下表面作为精基准,其经过粗铣达到的粗糙度为3.2m,其要求的表面的粗糙度值较高。4.2制定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一:铸造工序二:时效处理工序三:铣下表面,钻镗下表面各孔工序四:铣前表面、钻孔攻丝、镗内孔工序五:磨削下平面工序六:沉孔工序七:去毛刺工序八:质检入库方案二:工序一:铸造工序二:时效处理工序三:粗铣前表面工序四:粗铣下表面工序五:铣钻下表面各孔工序六:精铣前表面工序七:钻孔、攻丝、镗内孔工序八:钻23孔工序九:精磨下平面工序十:去毛刺工序十一:质检入库比较方案一和方案二,根据加工阶段的划分应该尽量的将工序集中,将零件的各个表面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里完成,每个工序的工步较多,有利于采用高效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应尽量将同一机床上加工的工序集中在一起,这样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按照先基面后其他的顺序,应先加工粗基准,在重要的加工面时应该对精基准面进行修正,按照先主后次,先粗后精的顺序,先面后孔的原则,精度要求较高的各个主要表面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对于和主要表面有位置要求的次要表面应该安排在主要加工表面之后,一般情况下精加工和光整阶段的加工应放在最后的阶段进行。方案一按照先面后孔的原则,以及先粗后精的原则,方案二则没有注意先面后孔的原则,所以选择方案一。第5章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及毛坯图5.1确定机械加工余量低压铸造的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确定时,根据估算的铸件质量、加工精度以及形状的复杂系数,可以查出除孔之外的内外表面的加工余量。孔的加工余量可以由表查出。表5.11 下表面的加工余量表加工余量经济精度等级尺寸表面粗糙度磨削0.2H7160.8m 精铣0.3H716.21.6m 粗铣1.5H818.51.6m 毛坯3.5H10216.3m 表5.12 内孔1的加工余量表加工余量经济精度等级尺寸表面粗糙度精镗0.25H840.51.6m 粗镗2.5H9403.2m 毛坯2.75H10366.3m 表5.13 内孔2加工余量表加工余量经济精度等级尺寸表面粗糙度半精铣0.5H8473.2m 粗镗5H9466.3m 毛坯5.5H10366.3m 5.2确定毛坯尺寸轴承座的外形只有前表面和下表面需要加工,所以毛坯的高度尺寸和宽度尺寸就在零部件成形尺寸的基础上,相应加上所需的加工余量即可。内孔部分,就按成形尺寸基础减去相应的加工余量。第6章工序设计6.1夹具选择轴承座是矩形零件,主要在铣床、钻床、磨床以及刨床上进行加工,所以采用虎口钳。6.2刀具选择(1) 在铣床上加工的工序,一般选用硬质合金铣刀。加工铸铁零件采用的YG类硬质合金铣刀,粗铣、半精铣和精铣时都采用YG6。零件要求铣削下表面的深度是2mm,铣刀的直径为80mm,精铣时铣刀直径为80mm,宽为60mm,齿数为6:粗铣时铣刀直径为80mm,宽为60mm,齿数为10。销控要求铰削的深度是16mm,采用的是直柄铰刀和麻花钻,铰刀的直径为8mm,刀柄长度是30mm。麻花钻的直径为7.8mm。镗内孔采用的是硬质合金内孔刀,镗刀的回转半径为15mm,刀杆长50mm。(2) 在铣床上加工的工序,一般选用硬质合金键槽铣刀。加工铸铁零件采用的是YG类硬质合金割槽刀。零件要求刨削的深度是8mm,铣刀直径是14,刀杆长度60mm。6.3机床选择 工序三和四是粗铣、精铣、钻孔、铰孔、镗内孔。由于加工面较多,所需工部较复杂,考虑到加工效率及零件精度的保证,故选用VMC850立式加工中心能满足加工要求。项目主要参数加工范围X轴行程mm900Y轴行程mm500Z轴行程mm550主轴端面至工作台距离 mm120-620工作台工作台面积(AB)mm1060500最大承重Kg600T型槽(槽数宽度间距)mm518100主轴转速rpm8,000主轴功率(连续/30分钟过载)kW7.5/11主轴扭矩(连续/30分钟过载)N.m47.7/70主轴锥孔-BT40进给驱动X、Y、Z轴快移速度 m/min24/24/20X、Y、Z轴伺服电机功率kW3/3/3X、Y、Z轴伺服电机扭矩N.m12/12/12X、Y、Z轴伺服电机转速rpm3000/3000/2500X、Y、Z轴丝杠直径mm40/40/40进给速度mm/min1-5000精度定位精度mm0.006/300重复定位精度mm0.005刀库(可选配)刀库容量把24刀库形式圆盘式机械手刀库刀柄形式BT40换刀时间S1.9数控系统FANUC-0i MD气源压力MPa0.6机床电源V/Hz380V/50Hz机床总重量KG6000机床尺寸mm3050*2450*2650(2) 工序五是磨削。加工要求的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较小,且尺寸不大,加工余量较小选用较为精密的磨床才能满足要求。故选用的是M7130卧轴矩台平面磨床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4.232)(3) 工序六是沉孔。从加工要求以及尺寸大小考虑,选用的是立式铣床或6.4量具选择本零件属于成批生产,一般均采用通用量具。选择量具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按计量器的不确定度选择;二是按计量器具测量方法极限误差选择。选择时,采用其中的一种方法即可。(1) 选择加工面所用的量具 下表面粗铣、精铣两次加工,。粗铣时均为IT9;半精铣和精铣时均为IT8;,均可选用分度值为0.02mm,测量范围0150mm的游标卡尺(GB121485)进行测量。(2) 选择加工内孔的量具 销孔经过钻、铰两次加工,轴承孔经过粗镗、精镗两次加工。钻时为IT8;铰时为IT7,轴承孔粗镗是IT8,精镗为IT7。均可选用分度值为0.02mm,测量范围0125mm的游标卡尺(GB121485)进行测量。(3) 选择加工孔所用的量具 本零件的孔均是直接通过钻削一次加工完成。其公差等级均为IT7,则K=20,计量器具测量方法的极限误差。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5.16以及表5.220,可选择测量范围为05mm的千分表(GB630986)进行测量。(4) 选择螺纹孔所用的量具 螺纹测量分为综合测量和单项测量两类,综合测量用于成批生产,如用螺纹量规检验螺纹,单项测量则是用于紧密螺纹检验和废品原因的存在。本零件的螺纹孔是通过手动攻丝直接完成的。其公差等级均为IT9,且是成批生产,所以采用螺纹塞规和螺纹环规(GB632286)来进行测量。第7章确定切削用量以及基本时间切削用量一般包括切削深度、经济量以及切削速度三个部分。其确定的方法是首先确定切削深度、进给量,再确定切削速度。7.1工序三切削用量以及基本时间的确定7.1.1.1铣平面切削用量计算本工步为粗铣下底面,所选刀具为硬质合金端铣刀。铣刀直径d=80mm,宽度L=60mm,齿数z=6。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选择铣刀的几何形状。由于加工材料为HT150,=145MPa,硬度为160180HBS,铸件,有外皮。故选择=8,=+5。已知铣削宽度=13mm,铣削深度mm。机床为立式加工中心,工件装在虎口钳中。()确定每齿进给量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5,当使用YG6,铣床功率为15Kw(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30),采用对称铣,故取()选择铣刀磨钝标准以及刀具寿命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7和表3.8,铣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1.8mm,由于铣刀的直径d=80mm,故铣刀的寿命T=150min。()确定铣削速度和每分钟进给量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7中公式计算: 公式中 =240 ,=0.3,=0.45,=0.25,=0.3,=0,=0.36,=70,=40,=2.7,=1.5。 =85.23m/min = =339.29r/min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30,立式加工中心主轴转速表,选择n=350r/min,纵向进给量=260mm/min。实际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分别为 = =87.92m/min = =0.11mm/z()检验机床功率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4,当,z=6,,近似。根据立式加工中心说明书机床主轴允许的功率为,故,因此选择切削用量采用,即,n=350r/min,m/min,。7.1.1.2铣平面基本工时计算 公式中,l=114mm,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6,对称安装铣刀入切量及超切量,则L=126mm。7.1.1.3磨削平面切削用量计算本工序为磨削下底面,所选刀具为黑色碳化硅平型砂轮。已知磨削深度mm。机床为M7130卧轴矩台平面磨床,工件装在虎口钳中。()确定磨削进给量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3.211,得工作台单行程纵向进给量()确定磨削速度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3.429,选用圆周磨削得,取。 = =5725.2r/min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3.36,得砂轮转速。实际速度为 = =376.8m/min7.1.1.4基本工时计算=0.4min7.1.2.1钻孔切削用量计算本工步为钻孔4-9孔,所选刀具为硬质钻头。钻头直径d=9mm,齿数z=2;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选择铣刀的几何形状。由于加工材料为HT150,=145MPa,硬度为160180HBS,铸件,有外皮。故选择。钻孔深度mm。机床为立式加工中心,工件装在虎口钳中。()确定每齿进给量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9.427,得,选取。()选择铣刀磨钝标准以及刀具寿命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7和表3.8,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0.20mm,由于钻头的直径d=9mm,故钻头的寿命T=60min。()确定钻削速度和每分钟进给量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7中公式计算: 公式中 =50 ,=0.7,=0.2,=0.3,=0.6,=0.4,=0.25,=10,=12,=3.5,=1.0。 =18.20m/min = =644r/min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30,立式加工中心主轴转速表,选择n=650r/min,纵向进给量=475mm/min。实际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分别为 = =18.37m/min = =0.36mm/z()检验机床功率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4,当,z=5,,近似。根据立式加工中心说明书机床主轴允许的功率为,故,因此选择切削用量采用,即,n=650r/min,m/min,。7.1.2.2钻孔基本工时计算 公式中,l=16mm,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6,对称安装铣刀入切量及超切量,则L=26mm。7.2工序四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确定7.2.1.1铣平面切削用量计算本工步为铣削部件前平面,所选刀具为硬质合金立铣刀。铣刀直径d=80mm,齿数z=6。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选择铣刀的几何形状。由于加工材料为HT150,=145MPa,硬度为160180HBS,铸件,有外皮。已知铣削宽度=74mm,铣削深度mm。机床为立式加工中心,工件装在虎口钳中。()确定每齿进给量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9.427,取。()选择铣刀磨钝标准以及刀具寿命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7和表3.8,铣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0.3mm,由于铣刀的直径d=80mm,故铣刀的寿命T=60min。()确定铣削速度和每分钟进给量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7中公式计算: 公式中 =240 ,=0.3,=0.45,=0.25,=0.3,=0,=0.36,=70,=40,=2.7,=1.5。 =85.23m/min = =339.29r/min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30,立式加工中心主轴转速表,选择n=350r/min,纵向进给量=235mm/min。实际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分别为 = =87.92m/min = =0.11mm/z()检验机床功率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4,当,z=10,,近似。根据立式加工中心说明书机床主轴允许的功率为,故,因此选择切削用量采用,即,n=350r/min,m/min,。7.2.1.2铣平面基本工时计算 公式中,l=74mm,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6,对称安装铣刀入切量及超切量,则L=154mm。7.2.2.1镗40.5内孔切削用量计算本工步为镗内孔,所选刀具为硬质合金内孔镗刀。镗刀回转直径d=50mm,宽度L=20mm,齿数z=1。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选择铣刀的几何形状。由于加工材料为HT150,=145MPa,硬度为160180HBS,铸件,有外皮。故选择=10,=+8。已知镗削宽度=8mm,铣削深度mm。机床为立式加工中心,工件装在虎口钳中。()确定每齿进给量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5,当使用YG6,加工中心功率为15Kw(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30)取()选择铣刀磨钝标准以及刀具寿命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7和表3.8,镗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1.5mm,由于镗刀的直径d=50mm,故铣刀的寿命T=200min。()确定铣削速度和每分钟进给量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7中公式计算: 公式中 =245 ,=0.2,=0.35,=0.15,=0.3,=0,=0.32,=50,=55,=2,=1.0。 =80.16m/min = =510.90r/min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30,立式加工中心主轴转速表,选择n=550r/min,纵向进给量=235mm/min。实际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分别为 = =86.36m/min = =0.42mm/z()检验机床功率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4,当,z=1,,近似。根据立式加工中心说明书机床主轴允许的功率为,故,因此选择切削用量采用,即,n=550r/min,m/min,。7.2.2.2基本工时计算 公式中,l=8mm,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6,对称安装铣刀入切量及超切量,则L=20mm。7.2.3.1镗47孔切削用量计算本工步为镗轴承孔,所选刀具为硬质合金内孔镗刀。镗刀回转直径d=50mm,宽度L=20mm,齿数z=1。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选择铣刀的几何形状。由于加工材料为HT150,=145MPa,硬度为160180HBS,铸件,有外皮。故选择=10,=+8。已知铣削宽度=25mm,铣削深度mm。机床为立式加工中心,工件装在虎口钳中。()确定每齿进给量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5,当使用YG6,铣床功率为7.5Kw(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30)取()选择铣刀磨钝标准以及刀具寿命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7和表3.8,铣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1.5mm,由于镗刀的直径d=50mm,故铣刀的寿命T=200min。()确定铣削速度和每分钟进给量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7中公式计算: 公式中 =245 ,=0.2,=0.35,=0.15,=0.3,=0,=0.32,=50,=55,=2,=1.0。 =80.16m/min = =510.90r/min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30,立式加工中心主轴转速表,选择n=550r/min,纵向进给量=300mm/min。实际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分别为 = =86.35m/min = =0.54mm/z()检验机床功率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4,当,z=10,,近似。根据立式加工中心说明书机床主轴允许的功率为,故,因此选择切削用量采用,即,n=550r/min,m/min,。7.2.3.2基本工时计算 公式中,l=25mm,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6,不对称安装铣刀入切量及超切量,则L=37mm。 7.3工序五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确定7.3.1沉4-14孔切削用量计算 本工序为沉4-14孔,所选刀具为硬质合金键槽铣刀。铣刀直径d=14mm,宽度L=60mm,齿数z=2。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选择铣刀的几何形状。由于加工材料为HT150,=145MPa,硬度为160180HBS,铸件,有外皮。故选择=8,=+5。已知,铣削深度mm。机床为立式加工中心,工件装在虎口钳中。()确定每齿进给量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5,当使用YG6,铣床功率为7.5Kw(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30),采用不对称铣,故取()选择铣刀磨钝标准以及刀具寿命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7和表3.8,铣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1.5mm,由于铣刀的直径d=14mm,故铣刀的寿命T=180min。()确定铣削速度和每分钟进给量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7中公式计算: 公式中 =245 ,=0.3,=0.35,=0.25,=0.2,=0,=0.32,=14,=17.5,=2.5,=1.0。 =40.52m/min = =921.90r/min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30,XA5032立式铣床主轴转速表,选择n=900r/min,纵向进给量=300mm/min。实际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分别为 = =39.5m/min = =0.16mm/z()检验机床功率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4,当,z=10,,近似。根据立式加工中心说明书机床主轴允许的功率为,故,因此选择切削用量采用,即,n=900r/min,m/min,。7.3.2基本工时计算 公式中,l=8mm,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6,不对称安装铣刀入切量及超切量,则L=16mm。7.12.2基本工时计算=0.4min第 8章零件编程8.1 工序三加工程序O000180mm盘铣刀铣面T1M6换1号刀G90G54G40G00X80Y0程序头,定位M3S636主轴正转G43Z50H1加入长度补偿M8切削液开Z5定位至安全平面G1Z1F254下刀X-80切削G91G28Z0Z轴返回参考点G91G28Y0Y轴返回参考点M5主轴停止M9冷却液停止M1程序选择停止T2M6换2号刀,8mm钻头钻孔G90G54G40G00X-47Y-15程序头,定位M3S980主轴正转G43Z50H2加入长度补偿M8切削液开Z5定位至安全平面G83Z-18R2Q2F90G83钻孔循环Y0Y15X47Y0Y-15G80循环取消G91G28Z0Z轴返回参考点G91G28Y0Y轴返回参考点M5主轴停止M9冷却液停止M1程序选择停止T3M6换3号刀,9mm钻头钻孔G90G54G40G00X-47Y-15程序头,定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