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前后盖薄壁件多件注塑模具设计含NX三维及5张CAD图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55页)
编号:9558374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6.7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9-17
上传人:QQ14****9609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郭**(实名认证)
陕西
IP属地:陕西
70
积分
- 关 键 词:
-
手机
前后
薄壁
件多件
注塑
模具设计
NX
三维
CAD
- 资源描述:
-
手机前后盖薄壁件多件注塑模具设计含NX三维及5张CAD图,手机,前后,薄壁,件多件,注塑,模具设计,NX,三维,CAD
- 内容简介:
-
手机前后盖薄壁件多件注塑模具设计摘 要在本次的毕业设计中,我主要的设计任务是通过UG对手机前后盖薄壁件进行多件注塑模设计。我们都知道,手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以前的手机大部分都是塑料外壳,由前后盖拼接而成,而现在手机种类多种多样,但塑料外壳仍然广泛应用。由此,本次我的设计任务是手机前后盖薄壁件的多件注塑模设计。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现代工业也在不断发展,塑件制品越来越广泛,我们离不开塑件制品。由此,社会对模具设计人员需求量不断加大,UG软件的应用也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它,学好它。关键词:UG;手机前后盖;注塑模;ABSTRACTInthisgraduationproject,mymaindesigntaskistocarryoutmultipleinjectionmolddesignforthin-wallpartsofthefrontandrearcoversofthemobilephone throughUG.Asweallknow,mobilephonesarewidelyusedinourdailylife.Inthe past, mostmobilephonesweremadeofplasticshell,whichwasmadebysplicing thefrontandbackcovers.Nowtherearemanykindsofmobilephones,butplastic shellisstillwidelyused.Therefore,mydesigntaskthistimeistodesignmultiple injectionmoldforthin-wallpartsofthemobilephone.Nowadays,socialeconomydevelopsrapidly,modernindustryalsoisdevelopingceaselessly,plasticproductismoreandmoreextensive,wecannotleaveplastic product.Therefore,thesocialdemandformolddesignersisincreasing,UGsoftware applicationisalsoveryimportant,therefore,wemustlearnit,learnit.Keywords:UG;Frontandrearcover;Injectionmold;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国内外模具研究现状1第二章 手机前后盖模具的前期设计22.1塑件产品分析22.1.1塑件材料分析22.1.2塑件结构分析22.2模具设计分析32.2.1分型面的确定32.2.2型腔数量的确定和排列方式32.3注塑机型号的确定32.3.1注射量的确定32.3.2注塑机型号的选择32.3.3型腔数量及注射机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5第三章 型芯型腔的设计计算73.1型芯尺寸计算73.1.1前盖的型芯尺寸计算73.1.2后盖的型芯尺寸计算73.2型腔尺寸计算83.2.1前盖的型腔尺寸计算83.2.2后盖的型腔尺寸计算9第四章 型芯型腔的设计步骤104.1项目初始化104.2模具坐标系104.3设置收缩率114.4设置工件124.5多腔模的设置134.6手机前盖分型前的设置134.7布局144.8分型手机后盖15第五章 模架设计的计算285.1模架的选择285.2标准件的选择285.3冷却水路的计算28第六章 模架的设计步骤296.1添加模架296.2添加标准件296.3顶杆后处理336.4设计填充336.5添加冷却管道346.6建立腔体37第七章 运动分析387.1创建连杆387.2创建运动副397.3运动仿真42第八章 设计总结438.1设计成果43结束语49致谢50参考文献51第一章 绪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塑件制品运用的越来越广泛,许多其他材质的物品都被塑料制品所替代。以前用了千年的木盆、瓷碗、瓷杯、木头玩具等物品,现在许多都已经使用塑料的了,以前没有的如:电脑电视的外壳,电动车的外壳,汽车的内饰都是塑料制品。这些塑料制品相比较木头、金属材质不但价格便宜,还质量轻,携带方便。在航空航天领域,有些塑料甚至代替了金属,质量有所减轻,性能也不比金属差。塑料制品的兴起也带动了塑料模具行业的发展,一个好的塑料制品就离不开优质的塑料模具。由此看来塑料模具的好坏对人们的影响十分巨大。1.1国内外模具研究现状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模具工业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许多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具制造技术,特别是在汽车、轻工、电子和航天等行业中。模具工业发展的关键是模具技术的进步,模具技术发展越快,模具工业的发展也就越辉煌。模具作为一种技术密集型产品,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2。中国模具工业在这十几年来也取得了很明显的进步。但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有较大的差距,比如:高精密加工占比不高,而且设备也少,许多技术达不到国际水平,不能超越其他国家。许多材料还需要从国外进口,自己无法生产。在中国,模具行业未来开展有以下几点:一是加速模具钢生产的制品化、精料化和模具钢经销的商品化;二是大力推广应用性能优良的新型模具钢不断完善模具钢钢种系列;三是进一步提高模具钢的质量;四是加强先进模具热处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装备和工艺材料的制造水平,加强热处理专业厂的建设6。第二章 手机前后盖模具的前期设计2.1塑件产品设计2.1.1塑件材料分析该塑件为手机前后盖,如图2-1,图2-2所示。图2-1 手机前盖图2-2 手机后盖手机前后盖的材料为PS塑料,PS是聚苯乙烯,一种热塑性树脂,密度一般在1.041.09g/cm3,收缩率为0.60.8。聚苯乙烯塑料流动性好,能够应用于注塑、挤塑和吹塑等加工方法,尤其是注塑成型。聚苯乙烯应用广泛,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强度高,尺寸稳定,不易变形。耐热老化,手机使用后会发热,耐热老化有利于延长它的使用寿命。2.1.2塑件结构分析手机前后盖的长度为100mm,宽度为45mm,前盖厚度为2mm,后盖厚度为1mm。手机前后盖壁厚最厚处达2mm,在该模具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浇口的设计与塑件形状、断面尺寸、模具结构、注塑工艺条件(压力)及塑料性能等因素有关。根据浇口的基本作用,浇口的截面要小,长度要短。由于材料采用PS塑料,虽然它的流动性很好,但其凝固时间很短,因此浇口的位置非常重要。(2)模型模具要求实现一模两腔,即一次浇注同时成型手机的上盖和下盖。2.2模具的设计分析2.2.1分型面的确定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的外形最大轮处,能够使塑件顺利脱模,还要确保塑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这些是确定分型面的主要因素。分型面要与开模方向垂直,位置选在下盖的底面上(图片中的红色区域),此处能够使塑件顺利的脱模,如下图2-3所示。开模后,塑件包紧型芯,推杆将塑件推出。图2-3 分型面2.2.2型腔数量的确定和排列方式本注塑件要求一模两腔,一次注塑成型前后两盖,因此型腔有两个成一字排列。2.3注塑机型号的确定2.3.1注射量的确定由手机的形状不规则,只能通过软件计算,得出前盖体积为5833.3551mm3,即5.833cm3,后盖体积为5345.0246mm3,即5.345cm3。由于ps塑料密度为1.06g/cm3,前盖质量为6.183g,后盖质量为5.666g。流道体积为1.173cm3,质量为1.243g,总量为13.092g,总体积为12.351cm3。2.3.2注塑机型号的选择根据注入量要小于等于注入量的百分之八十,因此选择型号为XS-ZY-500型卧式注射机,查表知其主要参数,见表2-1。表2-1 XS-ZY-500型注射机主要技术参数额定注射量500cm3锁模力3500KN螺杆直径65mm拉杆内间距540440mm额定注射压力102MPa最大开模行程500mm合模方式液压-机械最大模具厚度450mm塑化能力80kg/h最小模具厚度300mm喷嘴球半径SR18mm定位圈直径180mm喷嘴孔直径6mm注射方式螺杆式2.3.3型腔数量及注射机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1)型腔数量的校核(1)按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校核型腔数量式中: K 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利用系数,结晶型塑料一般取0.8; Vg 注射机允许的最大注射量,Vg =500cm3;Vj 浇注系统所需要的塑件体积,Vj =12.351cm3; Vn 单个塑件的质量或体积,Vn =6g; 上式中 左边=4; 右边=64.6; 满足要求(2)由注射机料筒塑化速率校核型腔数量式中 K 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利用系数,结晶型塑料一般取0.8; M 注射机的额定塑化量,该注射机为80kg/h=22.4g/s;t 成型周期,因塑件小,壁厚不大,取30s; m1 单个塑件的质量和体积,取m1=6g; m2 浇注系统所需塑件质量和体积,取0.1*4m1。上式中 左边=4; 右边=89.222 满足要求2)注射机工艺参数的校核(1)注射量的校核注射量以容积表示,最大注射容积为Vmax=aV=0.75*500=375cm3 式中 Vmax 模具型腔和流道的最大容积; V 指定型号与规格的注射机注射量容积,该注射机为500cm3; a 注射系数,取0.750.85,无定型塑料取0.85,结晶型塑料取0.8,该处取0.8。倘若实际注射量过小,注射机的塑化能力得不到发挥,塑件在料筒中停留的时间就会过长。所以最小注射容积Vmin=0.25V=0.2*60=12cm3。故每次注射的实际注射容积应满足,而V0=13.51cm3,而由于模架的尺寸原因,模架大小为500400mm,只能使用XS-ZY-500型卧式注射机。(2)锁模力的校核当高压的塑料熔体充满型腔时,会产生一个沿注射机轴向的很大推力T推,其大小等于制件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乘以型腔内塑料熔体的平均压力。该推力应小于注射机额定的锁模力T合,否则在注射成型时会因锁模不紧而发生溢边跑料现象。型腔内塑料熔体的推力T推:式中 T推 型腔内塑料熔体沿注射机轴向的推力; A 塑料与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积投影面积; 型腔内塑料熔体的平均压力,一般是注射压力的30%50%,PS流动性好,薄壁容器类,取型腔平均压力为45Mpa; 型腔内塑料熔体的压力; 注射压力; K 压力损失系数,可在0.20.4的范围内选取,此处选0.4。上式左边=45A48.8A=右边,符合要求。(3)最大注射压力校核注射机的额定注射压力即为该机器的最高压力Pmax=102MPa(见表2-1),应该大于注射成型是所需调用的注射压力,即式中 安全系数,常取。 注射成型是所需调用的注射压力实际生产中,该塑件成型时所需注射压力为3050Mpa,由于选用的是柱塞式注射机,因此注射压力选用50Mpa。代值计算:左边=102MPa ,右边=70MPa ,符合要求。3)开模行程和推出机构的校核(1)开模行程的校核式中 H 注射机动模板的开模行程,取180mm,见表3-1; H1 塑件推出行程,取25mm; H2 包括流道凝料在内的塑件高度为45mm其值为H=H1+H2+(510)=25+45+(510),符合要求(2)推出机构的校核该塑件的推出行程为25mm小于注射的机推出行程,符合要求。第三章 型芯型腔的设计计算3.1型芯尺寸计算3.1.1前盖的型芯尺寸计算手机壳采用较高的精度MT7。(1)型芯径向尺寸计算公式,其中塑件尺寸按入体原则。(GB/T1800.3-1998公差数值表)式中 塑件的平均收缩率,PS为0.6%; 塑件的尺寸公差; 模具成型零件制造误差,该塑件为小型塑件,取。 修正系数,x=1213,当塑件尺寸较大、精度要求低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2)型芯高度尺寸的计算。其中塑件尺寸按入体原则。(GB/T1800.3-1998公差数值表)基本尺寸为42,查表得420+0.25。=(1+0.006)*42+0.25/20-0.25/4=42.4190-0.0625 mm 基本尺寸为97,查表得970+0.35。=(1+0.006)*97+0.35/20-0.35/4=97.8540-0.0875 mm 基本尺寸为5,为受分型面影响的尺寸,查表得50+0.12。=(1+0.006)*5+0.12/20-0.12/4=5.0950-0.03mm3.1.2后盖的型芯尺寸计算(1)型芯径向尺寸计算公式,其中塑件尺寸按入体原则。(GB/T1800.3-1998公差数值表)式中 塑件的平均收缩率,PS为0.6%; 塑件的尺寸公差; 模具成型零件制造误差,该塑件为小型塑件,取。 修正系数,x=1213,当塑件尺寸较大、精度要求低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2)型芯高度尺寸的计算。其中塑件尺寸按入体原则。(GB/T1800.3-1998公差数值表)基本尺寸为42,查表得420+0.25。=(1+0.006)*42+0.25/20-0.25/4=42.4190-0.0625 mm 基本尺寸为97,查表得970+0.35。=(1+0.006)*97+0.35/20-0.35/4=97.8540-0.0875 mm 基本尺寸为5,为受分型面影响的尺寸,查表得50+0.12。=(1+0.006)*5+0.12/20-0.12/4=5.0950-0.03mm3.2型腔尺寸计算3.2.1前盖的型腔尺寸计算(1) 型腔径向尺寸的计算。其中塑件尺寸按入体原则(GB/T1800.3-1998公差数值表)(2) 型芯高度尺寸的计算。其中塑件尺寸按入体原则(GB/T1800.3-1998公差数值表)式中 塑件的平均收缩率,PS为0.6%; 塑件的尺寸公差; 模具成型零件制造误差,该塑件为小型塑件,取。 修正系数,x=1213,当塑件尺寸较大、精度要求低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基本尺寸为100,查表得1000-0.35=(1+0.006)*100-0.35/20+0.35/4=100.5250+0.0875mm基本尺寸为45,查表得450-0.25=(1+0.006)*45-0.25/20+0.25/4=45.190+0.0625mm基本尺寸为7,为受分型面影响的尺寸,查表得70-0.15=(1+0.006)*7-0.15/20+0.15/4=6.9740+0.0375mm3.2.2后盖的型腔尺寸计算(1) 型腔径向尺寸的计算。其中塑件尺寸按入体原则(GB/T1800.3-1998公差数值表)(2) 型芯高度尺寸的计算。其中塑件尺寸按入体原则(GB/T1800.3-1998公差数值表)式中 塑件的平均收缩率,PS为0.6%; 塑件的尺寸公差; 模具成型零件制造误差,该塑件为小型塑件,取。 修正系数,x=1213,当塑件尺寸较大、精度要求低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基本尺寸为100,查表得1000-0.35=(1+0.006)*100-0.35/20+0.35/4=100.5250+0.0875mm基本尺寸为45,查表得450-0.25=(1+0.006)*45-0.25/20+0.25/4=45.190+0.0625mm基本尺寸为7,为受分型面影响的尺寸,查表得70-0.15=(1+0.006)*7-0.15/20+0.15/4=6.9740+0.0375mm第四章 创建手机前后盖的型芯型腔4.1项目初始化打开UG软件,单击“注塑模向导”,打开工具栏中的“初始化项目”。在“初始化项目”对话框中设置Name为hougai,“材料”为PS塑料,“收缩率”为1.006,“项目单位”为毫米。如图4-1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加载产品到MoldWizard中。图4-1 项目初始化4.2模具坐标系如图4-2位加载后的产品模型,可以看到产品模具坐标系中,其坐标原点并不在分型面上,因此需要对其坐标系进行调整。单击“模具CSYS”按钮,弹出图4-3所示对话框“模具CSYS”,选择“选定面的中心”按钮,并选图4-3中所示的红色面,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模具坐标系的设置。图4-2 坐标系图4-3 分型面4.3设置收缩率单击工具栏中的“收缩”按钮,弹出如图4-4所示的“缩放体”对话框,在“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均匀”选项。在“缩放点”选项组中单击“点对话框”按钮,弹出“点”对话框,选择中心点为WCS坐标原点。在“比例因子”选项中,设置“均匀”为1.006,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收缩率的设置。图4-4 收缩率对话框4.4设置工件单击“工件”按钮,弹出“工件”对话框。如图4-5。在“工件方法”下拉列表框选择“用户定义的块”选项。根据距离容差法定义成型工件,输入数值-20到20,如图4-5。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工件设置。图4-5 工件对话框4.5多腔模的设置单击初始化按钮,系统弹出“打开”对话框,选择qiangai.prt文件单击“装配导航器”按钮,可以看到手机上盖的文件和模具设计相关文件已被创建。4.6手机前盖分型前的设置单击工具栏中的“多腔模设计”按钮,弹出“多腔模设计”对话框,如图4-6所示。选择对话框中的qiangai,确定,将前盖激活。图4-6 多腔模设计对话框选择“实用工具”中的“影藏”命令,将前面导入的下盖和创建的工件隐藏起来。选择WCS中的“原点”将坐标设置在分型面上,如图4-7。单击“模具CSYS”对话框,选择“当前WCS”按钮,单击确定,完成模具坐标系的确定。图4-7 坐标系单击工具栏中的“工件”按钮,弹出工件对话框,按“开始”为-20mm,“结束”为2mm的参数对手机上盖的工件进行设置。4.7布局由于两个工件有部分重叠,需要对手机的上盖或下盖进行重定位。单击工具栏中的“型腔布局”按钮,弹出“型腔布局”对话框,如图4-8所示。单击“变换”按钮,弹出“变换”对话框。 图4-8 型腔布局对话框在“变换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点到点”选项,在“结果”选项组中选择“移动原先的”按钮。如图4-9。选择工件的两个顶点后,确定,完成工件位置的变换。在“编辑布局”选项组中单击“自动对准中心”按钮,完成型腔布局。如图4-10。图4-9 变换对话框图4-10 布局4.8分型手机后盖(1)激活手机下盖单击工具栏中的“多腔模设计”,弹出“多腔模设计”对话框,选择hougai选项。(2)下盖产品补片修补单击“分型刀具”命令组中的“曲面补片”,弹出“边补片”对话框,在“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面”选项,选择上盖的内表面,单击确定,孔由天蓝色片体填充。如图4-11所示。图4-11 边补片(3)设计区域单击“区域分析”按钮,系统弹出“检查区域”对话框。单击“检查区域”对话框中的“计算”选项卡,切换到“面”选项卡。如图4-12和4-13。回到“区域”选项卡,查看区域,可以看到现在型芯和型腔区域没有添加对象。回到“计算”选项卡,并单击“计算”按钮,计算区域。再回到“区域”选项卡,可以看到还有8个未定区域。 单击“分型刀具”命令组中的“定义区域”按钮,弹出“定义区域”对话框,将未定义区域的面定义至型腔区域内。如图4-14。打开“分析区域”对话框,单击“计算”按钮,再回到“区域”选项卡中查看结果,区域的总数=型腔区域(58)+型芯区域(57)+未定义区域(0)。共115个区域面。如图4-15.图4-12 计算对话框 图4-13 区域对话框 图4-14 定义区域图4-15 确定区域(4)创建下盖分型面单击“分型导航器”按钮,将产品实体和曲面补片隐藏。如图4-16单击“设计分型面”按钮,弹出“设计分型面”对话框,单击“编辑分型段”中的“编辑引导线”,将每一段线进行拉伸,如图4-17。设置引导线的长度为60mm。要注意每一根引导线的方向是否正确,不正确就改变方向。单击确定按钮。图4-16 隐藏实体图4-17 编辑引导线回到“设计分型面”中,选中每一段分型段,单击“扫掠”按钮,将创建出来的引导线扫掠,就形成了所需要的分型面。如图4-18。图4-18 扫掠(5)创建下盖型腔和型芯单击“定义区域”按钮,出现对话框,如图4-19所示。图4-19 定义型腔和型芯分别选中“型腔区域”和“型芯区域”,单击确定按钮,便可以生成后盖的型芯和型腔。如图4-20和4-21所示。图4-20 型腔图4-21 型芯(6)激活手机前盖单击工具栏中的“多腔模设计”,弹出“多腔模设计”对话框,选择qiangai选项。(7)前盖产品补片修补单击“分型刀具”命令组中的“曲面补片”,弹出“边补片”对话框,在“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面”选项,选择上盖的内表面,单击确定,孔由天蓝色片体填充。如图4-22所示。图4-22 曲面补片(8)设计区域单击“区域分析”按钮,系统弹出“检查区域”对话框。单击“检查区域”对话框中的“计算”选项卡,切换到“面”选项卡。如图4-23和4-24。回到“区域”选项卡,查看区域,可以看到现在型芯和型腔区域没有添加对象。回到“计算”选项卡,并单击“计算”按钮,计算区域。再回到“区域”选项卡,可以看到还有122个未定区域。 单击“分型刀具”命令组中的“定义区域”按钮,弹出“定义区域”对话框,将未定义区域的面定义至型腔区域内。打开“分析区域”对话框,单击“计算”按钮,再回到“区域”选项卡中查看结果,区域的总数=型腔区域(220)+型芯区域(55)+未定义区域(0)。共275个区域面。如图4-15.图4-23 计算区域 图4-24 检查区域图4-25 确认区域(4)创建前盖分型面单击“分型导航器”按钮,将产品实体和曲面补片隐藏。单击“设计分型面”按钮,弹出“设计分型面”对话框,单击“编辑分型段”中的“编辑引导线”,将每一段线进行拉伸,如图4-26。设置引导线的长度为60mm。要注意每一根引导线的方向是否正确,不正确就改变方向。单击确定按钮。图4-26 编辑引导线回到“设计分型面”中,选中每一段分型段,单击“扫掠”按钮,将创建出来的引导线扫掠,就形成了所需要的分型面。如图4-27。图4-27 扫掠(5)创建前盖型腔和型芯单击“定义区域”按钮,出现对话框,如图4-28所示。图4-28 定义型腔和型芯分别选中“型腔区域”和“型芯区域”,单击确定按钮,便可以生成前盖的型芯和型腔。如图4-29和4-30所示。图4-29 型腔图4-30 型芯最终分模图如图4-31所示。图4-31 最终分模第五章 模架设计的计算5.1模架的选择由于两个型芯型腔的尺寸过大达到了300*95mm,模架的选择也只能加大,为了配合选择的XS-ZY-500型卧式注塑机,模架的尺寸要小于540*440mm,因此选用尺寸为400*500mm型号的模架,满足了注塑机的要求。5.2标准件的选择为了提高模具制造的效率,更好的管理模具行业,因此对模具的很多零部件采用了标准件的形式。标准零部件由推出零件、支撑与固定零件、导向零件和定位与限位零件组成。推出零件有推杆、推板和垫块,支撑与固定零件有垫板、模板和支撑柱,导向零件有导柱和导套,定位与限位零件有限位钉和圆锥定位件。5.3冷却水路的计算冷却水路的设计有以下几点要求:(1)冷却水道应尽量多,截面尺寸应尽量大。在水道数量和截面尺寸不同的情况下,模具的冷却温度是不同的,水道数量越多,截面尺寸越大,则模具冷却效率越好。为了防止塑件由于温度不均,而导致收缩不均匀和残余应力,模具应在允许的条件下多设水道,并加大水道的截面积。因此在型腔厚度为20mm的情况下,设置了4条水道,并且截面积为8mm。(2)冷却水道应尽量接近模腔表面,并且彼此之间的距离应尽量相等。水道越靠近模腔表面,冷却水对塑件的降温效果就越好,但为了模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冷却水道距离模腔表面也不能太小。(3)冷却水道入口要靠近浇口部位。塑料注射时,在浇口的位置的温度是最高的,因此靠近浇口部位才能是塑料件冷却更快。第六章 设计模架6.1添加模架单击“注塑模向导”中的“模架库”按钮,弹出对话框,配合“重用库”对话框进行模架设计。在“重用库”对话框列表中选择DEM,从中选择DEM供应商提供的标准模架库,在“成员选择”里选择2A,如图6-1所示。在“详细信息”里设置index为4560,图6-1中有加载的模架结构图6-1 导入模架6.2添加标准件(1)添加定位环单击“标准件库”按钮,弹出“标准件管理”对话框。在列表框中选择FUTABA_MM,再选择Locating Ring Interchangeable。其中“成员选项”两个中选择Locating Ring。如图6-2所示。标准件管理对话框的“父”和“位置度”选择默认值,“详细信息”选项中也选择默认值。图6-2 导入定位环(2)添加浇口衬套单击“标准件库”按钮,在“重用库”中“名称”列表选择FUTABA_MM,再选择SurpeBushing,“成员选项”中选择SurpeBushing选项。如图6-3。标准件管理对话框的“父”和“位置度”选择默认值,“详细信息”选项组选择CATALOG_LENGTH,设置值为77.5。如图6-4。图6-3 导入浇口衬套图6-4 衬套的标准件管理由于此时浇口衬套的位置不符合要求,因此需要我们对它重新定位。将浇口衬套向下移动到定位圈下方,并紧贴定位圈,在“分析”工具栏中单击“测量距离”按钮,测得距离为5mm。选住浇口衬套,单击“重定位”按钮,系统弹出“移动组件”对话框。在“变换”选项组“运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距离”按钮,选择-Z方向,设置距离为5mm。如图6-5。图6-5 移动衬套(3)添加顶杆单击“标准件库”按钮,弹出“标准件管理”对话框。在列表框中选择FUTABA_MM,再选择Ejector Pin。其中“成员选项”中选择Ejector Pin StraightEJ,EH,EQ,EA。如图6-6所示。标准件管理对话框的 “位置”选择Point方式,其余选择默认值,“详细信息”选项中也选择默认值。在需要的位置点击,便能生成顶杆。由于标准推杆的长度不够,在“详细信息”里设置CATALOG_LENGTH为160,使推杆略微穿过型腔。如图6-7。图6-6 导入顶杆图6-7 修改顶杆数据6.3顶杆后处理单击“顶杆后处理”按钮,弹出对话框,单击“选择推杆”按钮,选择4根推杆,设置“配合长度”为10mm,“偏置值”为0mm。切换到“修剪组件”,接受默认的修剪部件及修剪曲面。6.4设计填充单击“设计填充”按钮,弹出对话框,在“重用库”里选择FILL_MM,选择“成员选择”中的Runner2,“详细信息”如图6-8所示。图6-8 浇道设计浇口如图6-9所示图6-9 浇口设计 6.5添加冷却管道(1)加入冷却水道单击“直接水路”按钮,选择DUMB LIBRARY,单击“通道位置”,弹出对话框,设置好水路的位置,设置“通道直径”为10mm。如图6-10和图6-11所示。图6-10 直接水路图6-11 导入水路(2)加入管路堵塞单击“冷却组件设计”按钮,弹出对话框,在“重用库”的MW Colling Stangard Library中的Colling里的Water,选择COLLING HOLE,只对“详细信息”里的HOLE1和HOLE2改变参数,如图6-12和图6-13。选择Water里的PIPE PLUG和CONNECTOR PLUG,其余参数不变,如图6-14和图6-15。最终装配后图片如图6-16。图6-12 冷却组件图6-13 导入堵塞图6-14 导入堵塞图6-15 导入水嘴图6-16 冷却管道成型6.6建立腔体单击“腔”按钮,弹出对话框,在“模式”下拉列表,选择“减去材料”,选择型芯、型腔为目标体,选择冷却水路、管道堵塞和连接水嘴为工具,单击“确定”即可。第七章 运动分析7.1创建连杆打开模架库的三维建模,单击“连杆”按钮,选择“固定连杆”按钮,如图7-1所示,选择上模架为固定连杆L001,如图7-2所示。图7-1 连杆对话框图7-2 创建连杆L001选择其他部件设为连杆L002和L003,如图7-3和图7-4所示。图7-3 创建连杆L002图7-4 创建连杆L0037.2创建运动副(1)单击“运动副”按钮,下拉类型列表,选择“滑动副”,“选择连杆”为连杆L002,选择正确的“矢量”和“方向”。如图7-5所示,点击“驱动”,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