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6.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第II课时)教学案_第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6.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第II课时)教学案_第2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6.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第II课时)教学案_第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6.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第II课时)教学案_第4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6.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第II课时)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6.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第II课时)教学案一. 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 反应热。2.解析: 反应热是高考重点考察内容之一,主要有(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2)反应热的计算;(3)比较反应热的大小;(4)反应热与能源的综合考查。对于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及计算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预计会在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中有所体现,难度不会太大。重点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二.目标及其解析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 2、;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3、

2、掌握有关燃烧热的简单计算。4、初步了解新能源 的开发。解析: 围绕考纲我们应掌握如下要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反应热的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与放热、吸热的关系。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及简单计算化石燃料、新能源的开发,燃料的充分燃烧。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讲重点是: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难点:H的“”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为突破难点,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化学方程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理解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为什么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与“-”,以及为什么各物质前的化学

3、计量数可以用分数等,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利用图示的方式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知识梳理例题精析目标检测(二)教学情景第II课时击破考点二: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例2:(08年海南化学8)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 kJmol1.PO b kJmol1.P=O c kJmol1.O=O 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A(6a+5d4c12b)kJmol1 B(4c+12b6a5d)kJmol1C(4c+12b4a5d)kJmo

4、l1D(4a+5d4c12b)kJmol1答案:A解析:由图可以看出:P4中有6mol的PP,5mol的O2中含有5molOO,1mol的P4O10中含有4mol的PO,12mol的PO,所以H(6a5d4c12b)kJmol1。击破考点三:有关燃烧热.中和热的知识例3.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 mol-1,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l);H285.8 kJ mol-1C. Ba(OH)2 8H2O(s)2NH4Cl(s)BaCl2(s)2NH3(g)10H2O(

5、l);H0D. 已知中和热为57.3 kJ mol-1,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 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 kJ答案:D解析:按照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进行分析。【设计意图】落实考点。目标检测:1(上海卷)已知:H2(g)F2(g)2HF(g)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

6、270kJ答案:C解析:由题上的化学方程式可知,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气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放出的热量为270kJ,而从气体的氟化氢转化为液态的氟化氢还要放出热量,所以热量应大于270kJ,由于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2( 湖北黄石二中12高三化学检测) (1)肼(N2H4)和NO2是一种双组分火箭推进剂。两种物质混合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g),已知8g气体肼在上述反应中放出142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2)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

7、水,放出649.5kJ热量,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又知H2O(l)H2O(g);H44kJ/mol,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答案:(1)2N2H4(g)2NO2(g)3N2(g)4H2O(g);H1136kJ/mol (2)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 1016.5kJ3(郑州二中12学年高三10月份月考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一定不能发生 B. 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中和热 C. 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D. 在.时,完全燃烧生成气

8、态水,放出热量,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答案:C4(四川卷9)25 ,101 k 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H+(aq) +(aq)+(aq)+2OH(aq)=BaSO4(s)+2HO(1);H=57.3 kJ/molB.KOH(aq)+H SO4(aq)= KSO4(aq)+HO(I); H=57.3kJ/molC.C8H18(I)+ O (g)=8CO (g)+ 9HO; H=5518 kJ/molD.2C8H18(g)+25O (g)=16CO (g)+18HO(1);

9、 H=5518 kJ/mol答案:B【设计意图】变式训练,举一反三。配餐作业:(A级)1.(11年广东理基19)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D限制使用电动车答案:B解析: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时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私人汽车代替公交车会使汽油的消耗量增加,带咯啊的空气污染物增多,限制使用电动车会增加有害气体的排放。因此正确的选项为B(B级)2. (11年广东化学14)将V1mL1.0molL-1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10、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mol/LL-1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答案:B解析: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B对,中和反应有水生成,但有水生成的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H2+CuO H2O+Cu是吸热反应,D错,从表中分析当加入HCl溶液5mL.NaOH溶液45mL反应后温度为22,故实验时环境温度小于22,A错,加入HCl溶液30mL反应放热最多,应是酸碱正好中和,故C(NaOH)=1.0mol/L30mL /20mL=1.5 mol/L,C错。3. (天津理综6)已知:2CO(

11、g)+O2(g)=2CO2(g) H=-566 kJ/molNa2O2(s)+CO2(g)=Na2CO3(s)+ H=-226 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283 kJB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H-452 kJ/mol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答案:C解析:A项,燃烧热的单位出错,应为kJ/mol,错;图中的量标明错误,应标为2molCO和2molCO2,故错。CO2气体的能量大于固体的能量,故C项中

12、放出的能量应小于452kJ,而H用负值表示时,则大于-452Kj/mol,正确;将下式乘以2,然后与上式相加,再除以2,即得CO与Na2O2的反应热,所得热量为57kJ,故D项错。4.(全国卷11) 已知:2H2(g)+ O2(g)=2H2O(l) H= -571.6KJ mol-1 CH4(g)+ 2O2(g)CO2(g)2H2O(l) H= -890KJ 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13C14 D23答案:B解析:设H2.CH4的物质的量分

13、别为x.ymol。则x + y =5, 571.6x/2 + 890y = 3695,解得x=1.25mol; y=3.75mol,两者比为1:3,故选B项。5.(宁夏理综13)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1411.0kJmol-1和-1366.8kJ 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A-44.2 kJmol-1B+44.2 kJmol-1C-330 kJmol-1D+330 kJmol-1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C2H4(g)3O2(g)2CO2(g)2H2O(l);H-1411.

14、0kJmol-1,C2H5OH(1)3O2(g)2CO2(g)3H2O(l);H-1366.8kJmol-1,将上述两个方程式相减得:C2H4(g)H2O(l)C2H5OH(l);H-44.2kJmol-1。(C级)6.(广东化学19)碳酸钠是造纸.玻璃.纺织.制革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工业碳酸钠(钝度约98)中含有Ca2+.Mg2+.Fe3+.Cl-和等杂质,提纯工艺路线如下:已知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2)“趁热过滤”的原因是。(3)若在实验室进行“趁热过滤”,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1种)。(4)若“母液”循环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

15、及其原因是。(5)已知: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 H1=+532.36 kJmol-1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 H1=+473.63 kJmol-1写出Na2CO3H2O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答案:(1)Mg(OH)2.Fe(OH)3.CaCO3(2)使析出的晶体为Na2CO3H2O,防止因温度过低而析出Na2CO310H2O晶体,令后续的加热脱水耗时长(3)用已预热的布氏漏斗趁热抽滤(4)溶解时有大量沉淀生成,使Na2CO3损耗且产物Na2CO3混有杂质 其原因:母液中,含有的离子有Ca2,Na,Cl,

16、OH,当多次循环后,使用离子浓度不断增大,溶解时会生成CaSO4,Ca(OH)2,CaCO3等沉淀(5)Na2CO3H2O(s)= Na2CO3(s) + H2O(g)H= +58.73kJmol1解析:(1)因工业碳酸钠中含有Mg2,Fe3,Ca2,所以“除杂”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可生成Mg(OH)2.Fe(OH)3.Ca(OH)2沉淀。(2)观察坐标图,温度减少至313K时发生突变,溶解度迅速减少,弱不趁热过滤将析出晶体。(3)思路方向:1.减少过滤的时间 2.保持过滤时的温度。(4) 思路:分析“母液”中存在的离子,若参与循环,将使离子浓度增大,对工业生产中哪个环节有所影响。(5)

17、通过观察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可将两式相减,从而得到Na2CO3H2O(S)= Na2CO3(s) +H2O(g)。7.(宁夏卷28)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 (g)氧化为1mol SO3的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分别表示 .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理由是 ;(2)图中H= KJmol-1;(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4)如果反应速率(SO2)为0.05 molL-1min-1,则(O2)= molL-1min-1.(SO3)= molL-1min-1;(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1,计算由S(s)生成3 molSO3(g)的H (要求计算过程)。答案:(1)反应物能量 生成物能量 (2)无 降低 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 (3)-198 (4) SO2 +V2O5=SO3+2VO2 4VO2+ O2=2V2O5 (4)0.025 0.05 (5) S(s)+O2(g) =2SO2(g)H1=-296 KJmol-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