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脉冲电子围栏方案书_第1页
通用型脉冲电子围栏方案书_第2页
通用型脉冲电子围栏方案书_第3页
通用型脉冲电子围栏方案书_第4页
通用型脉冲电子围栏方案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脉冲电子围栏防盗系统TLKS-DL-MB技术方案书目 录第一部分 总体概况2第二部分 系统设计依据3第三部分 电子围栏系统设计方案43.1 概述43.2 系统设计思想43.3 系统设计说明53.4 系统功能63.5 电子围栏简介63.6 前端围栏7第四部分 使用与维护124.1 检查124.2 通电124.3 注意事项124.4 使用124.5 日常维护13第五部分 售后服务承诺145.1 服务响应145.2 保修期限14成功案例图片15第一部分 总体概况根据具体环境,提出了现代化管理要求,我们将充分利用我公司在智能化系统领域策划、设计、施工、管理上的实力,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针对“#”(#代

2、表项目名称)项目的目标消费群体、地理环境、建筑特征,按照政府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法规要求,以及贵公司的需求,精心规划“#”的技防工程系统,提供成熟、实用、完备的技防工程系统设计方案。第二部分 系统设计依据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上海市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安全技术系统要求防范DB31/329.5-2005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2001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 10408.4200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200

3、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 308-2001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94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 368-2001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GB/T 15408-1994 安全防盗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6796-199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6510-92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GJBT-47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弱电工程通用技术标书DG/TJ08-603-2002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

4、及验收规范GB50168-9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YT253-88第三部分 电子围栏系统设计方案3.1 概述电子围栏系统,就是在非出入通道的周边区域设置脉冲电子围栏探测器,形成一道电子围墙进行防范和管理。电子围栏系统是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担负着安全与保卫工作。当有人非法翻越围墙或破坏,探测器可立即将警情传送到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对报警信号进行接收和处理,电脑上跳出的小区电子地图上显示出入侵区域;同时,外接的声光报警器开始报警;同时,与监控系统联动

5、,监控屏幕上跳出入侵区域的现场实时画面;中心值班人员通知巡逻中的保安人员立刻赶往现场处理。中心保安人员在现场处理完毕后,对报警主机及探测器的报警状态进行恢复。现场报警同时也能警号报警,提醒附近职工注意,协助保安人员。3.2 系统设计思想结合安防设施的技术特点,并从智能化系统整体管理考虑,设计在周界建成的围墙上设置脉冲电子围栏探测器进行防护,中心设置报警接收主机等设备,构成周界防越报警系统。前端设备主要是电子围栏,电子围栏系统是一种“有形”的报警系统,实实在在地给人一种威慑感觉,使入侵者增加一种心理压力,从而把报警系统和警戒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以防为主,防报结合的目的。在国外已被广泛使用在周

6、界安防领域,可做到事前威慑,事发时阻挡并报警,还能延缓外界的入侵时间,具有较强的安全可靠性。安装系统后,相当于在墙顶上形成一道“有形”的电子屏障,增加了围墙高度,使外人无法入侵,也使围墙内的人无法从墙面攀越逃离。电子脉冲每分钟60次扫描电子墙的每一根导线,每个脉冲峰值有1.58千伏,使入侵者难以攀越。另外本系统如遇断路、短路,触网系统都会发出报警信号。还可以与任何报警系统联网使用,便于提高防范等级。深圳市特力康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型周界安防阻挡报警系统,前端围栏每根线都有带电,使入侵者没有可乘之机。系统和交流电网有本质的不同,它采用了高压脉冲(1500-8000V)及低能量(小于4个焦耳),因而对

7、人不会构成生命危害,同时电子围栏的柔性中间杆和专用合金丝,不支持人体的重量,又能感知入侵者的入侵,并发出报警信号,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系统有高压、低压两种工作模式,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自由切换模式,高压模式可以产生峰值为500010000V的高压脉冲,低压脉冲模式可以产生峰值为1500-1900v左右的脉冲电压。可以在白天或有人员在围栏附近作业时切换到低压模式,这使前端围栏的脉冲打击力度更小,如果夜间或安全警惕较高时,可以恢复到脉冲峰值为40008000V的高压脉冲模式。系统设计将防范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尽可能做到报警时准确定位,每个区域防范范围控制在人眼可视视野内。周界防区无死角、无盲区。3

8、.3 系统设计说明周界形状不太规则,周界很长,可在围墙的顶端架设脉冲电子围栏探测器以达到防范不法分子闯入。防范区域合理划分,与前端一一对应,做到报警时准确定位,并通过控制中心输出报警信息。占地面积较大,周界较长,这对于系统信号传输以及电源供应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将其为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分别设置周界的话会影响整体性,因此本方案设计周界系统仍在整体外围设置脉冲电子围栏探测器,但线路信号传输上可分将各个不同部位的探测器分为多组,采用总线传送至管理中心报警主机,则每条总线上的距离均可满足系统信号传输要求,充分保证系统稳定性。对于电源部分,建议由管理中心统一供给220V电源,再由现场变为探测器工作电压

9、为其供电,既解决了设备供电问题,又能保证整体的电源同步。为减少系统的管线敷设,避免中心/前端管线繁多、杂乱,不利于后期的管理维护等问题,采用总线传输方式。前端探测器均通过总线式报警输入模块接入周界报警系统总线,在控制中心通过总线制报警接收设备、系统管理计算机及管理软件对报警信号进行接收和处理,并外接声光报警器,在报警时实现声光提示和电脑显示。周界防越报警系统主要设备采用深圳市特力康科技有限公司的脉冲电子围栏。根据系统设备的分布情况,系统设备可划分为前端设备和中心设备两部分。3.4 系统功能 实现前端围栏上的每根线都有电击、有强大的威慑作用,有效阻退入侵者,防护周界区域,对翻越行为提供及时的报警

10、 高低压自由切换功能,可以在白天用低压模式,既能起到阻挡报警的作用,同时降低打击力度,晚上用高压模式,加大打击力度. LED显示功能,能在主机面板上实时显示电子围栏的工作状态.适用性强,抗误报性能较好,防范效果佳 现场报警阻退入侵者并引起厂内职工注意防范 可实现局域网内联网控制,实现远程监视各站点工作状态。 系统划区域管理便于报警区域的准确定位 中心警情提示直观,警号、电子地图等多种报警提示 联动监控图象报警,联动夜间监控辅助光源 通过中心实现对前端设备的状态控制 安全可靠对人体无直接伤害。3.5 电子围栏简介前端设备主要是探测器,为适应室外天气,减少误报,探测器选用深圳市特力康科技有限公司的

11、脉冲电子围栏探测器。当有人试探接触脉冲电子围栏时,就会被脉冲电子围栏上的高压脉冲击退,若有人破坏或强行入侵时,探测器探测到电子围栏被破坏和有人非法翻越时造成的电子围栏线短路、接地或断路时,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并通过报警线路传输至管理中心。管理中心的保安人员通过电子地图,可以迅速确定非法翻越的具体位置。同时通过视频联动,使相应的摄象机图象画面在监视器上弹出,使管理中心的保安人员能观察到现场情况。探测器报警信号也会触发现场警号发出报警声,夜间还会触发现场灯光给摄象机补光。各探测器之间的布线可实现总线方式进行连接,节省了室外管、线的施工,同时也便于系统的扩展。3.6 前端围栏前端围栏直接安装在围墙顶

12、部上方,围墙的高度应在1.8m以上。电子围栏的高度为0.8m左右。 导线数:按高度分为4线、6线、8线。 线距:180mm左右。 线张力:30-50kg。 线径:1.8mm高强度,低电阻,抗腐蚀专用合金导线。 中间过线杆间距:一般为4至5米左右。 施工的工具及材料:1 工具:冲击电钻、钢丝钳、扳手、螺丝刀、电烙铁、登高梯、安全带等工具。2 RS485信号控制线:RVSP21.0mm圆形双绞线(强磁干扰场所应选用RVSP21.0mm双绞屏蔽线;距离大于1200米时应加RS485中继器);围栏控制器电源线:RVV21.5 mm的护套线。3 PVC穿线管(25)及其配件。4.“电子围栏 禁止攀登”警

13、告牌若干。周界施工:1 确定周界围栏安装角度:(与墙顶面的夹角) 根据现场的情况及甲方要求确定周界围栏角度(0、22.5、45、67.5、90、112.5、135、157.5、180)和倾斜方向(内倾式、外倾式、垂直式或水平式安装) 根据周界环境:居民区、学校附近建议为内倾或垂直安装,空旷地带建议为外倾,围墙高于2.5米时可以采用水平安装。 根据保护对象:防止外界入侵时建议为外倾式安装,防止内部翻越时建议为内倾式。2 组装承力杆: 将承力杆绝缘子用M540螺栓固定在承力杆上。注意方向一致。 如图:用承力杆固定件、M512螺栓将中间杆固定在万向底座上(注意:围栏合金线方向与万向固定座两固定孔的连

14、线相互垂直,安装倾角符合1项求)。3 组装终端杆: 如图:用M555螺栓将终端杆固定在两个万向底座之间。(注意:围栏合金线方向与万向固定座两固定孔的连线相互垂直,安装倾角符合1项要求)。 将终端杆绝缘子用终端绝缘子固定夹固定在终端杆上。注意方向一致。 有围栏控制器的地方应在终端杆顶部加入一条或两条(相互垂直)避雷器固件。4 围栏撑杆的安装: 确定围栏撑杆的具体位置:在围墙顶部用冲击钻打孔,用M10100(中间杆可用M880)强力膨胀螺栓将撑杆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中间承力杆建议为每5-6米加一根承力杆、在转角不大的位置或其它有必要的位置; 拐角采用终端杆(非90安装时,应从两个围栏方向各安装一根

15、终端杆),分区处应从两个方向安装绝缘子。 5 围栏线安装: 围栏线应采用分段安装的方式固定,同一条直线或同一防区建议分为一段。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网线分几次安装。 展放合金线:采用放线架或适当方式放线,切莫任意放,以免出现打结和不平整现象。可以四根同时展放,但注意不要交叉。 紧线:将合金线的一端用线线连接器(或自我缠绕)固定在一端终端杆绝缘子上,然后将4根合金线对应放入中间杆绝缘子或承力杆绝缘子的线槽内,最后穿入紧线器,用力将合金线拉紧并用线线连接器(或自我缠绕)固定在另一端的终端杆绝缘子上。然后调整紧线器使4条线同时绷紧并相互平行。平行的多条线应同时拉紧。 用线线连接器(或自我缠绕)及合金线将

16、同一防区内的围栏线连接起来。6 接地体制作: 每个升压器箱下必须打入一个接地体,每隔100m设置一接地体,接地体标准:大于404041500mm(有M10以上的接地螺栓或孔)标准镀锌接地角铁,垂直打入地下,接地体与避雷器支架、升压器接地端可靠连接,接地电阻4m的距离。7 RS485信号控制线、围栏控制器器电源线的铺设:若有预埋管道则可直接利用,否则利用PVC管进行穿管敷设,敷设要求符合管道配线要求,管道中主要有:RS485信号控制线RVSP21.0mm圆形双绞线、围栏控制器电源线RVV21.5 mm的护套线(从主机并接到每个围栏控制器上,距离超过600m需加大线经)。8 警示牌的安装:每隔5根

17、网架,安装“电子围栏 禁止攀登”警告标识牌一块,可以用合金线固定在围栏线上。9 围栏控制器的安装:a) 将围栏控制器安装于围栏下方、围栏分区处(图纸中标定的位置),使围栏控制器与围栏间隔为40cm左右,用膨胀螺栓固定于墙上。b) 将围栏控制器与接地扁铁作良好的连接。围栏控制器接地(弱电接地,于通讯线屏蔽层相连),与高压围栏接地(强电接地)相互隔离,避免干扰。c) 将围栏控制器的高压引线通过PVC配线管与围栏相接,接头处应采用线线连接器(或自我缠绕)可靠连接。d) RS485总线、报警输出线、及电源线与高压线分开,使用单独的配线管。e) 将高压避雷器可靠连接于周界围栏起始端与地线之间(注意防水方

18、向) 电子围栏主机第四部分 使用与维护4.1 检查 当系统的挂线杆、绝缘子、导线、跨接线、高压绝缘导线、接地线、脉冲主机全部安装完成后,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挂线杆是否装牢,位置是否正常,绝缘子的位置是否正确,导线架设是否正常,如果导线拉得不够紧,则易摆动、晃荡,如果拉得过紧,可能会拉断导线,也可能把终端拉线杆拉斜了。检查跨接线是否良好,跨接线应能相对稳定,保持足够的放电间隔,与主导线的连接应紧密,接触良好。检查接地装置是否良好,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要求。检查引向主控制器的高压绝缘导线的信号线和回路线是否已分管穿线,始端和终端的连接是否正确。检查系统的绝缘电阻是否满足要求。 4.2 通电 脉冲主机先接通12V蓄电池,再接通AC220V电源,(如果没有接通12V 蓄电池,只有220V交流电源,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如果只有12V蓄电池,系统也可以工作8小时),有“嘀嘀”脉冲声。 4.3 注意事项 4.3.1系统带有近10000V的脉冲电压,做试验时,切勿直接接触带电部分,以免电击。 4.3.2报警输出功能试验 系统正常时应常开,而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