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建设方案_第1页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建设方案_第2页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建设方案_第3页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建设方案_第4页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建设方案目 录 一、本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发展调研. 2 1. 社会发展背景 . 2 2. 行业发展背景 . 3 3.人才需求背景 . 4 二、本专业发展现状. 6 1. 专业发展基本情况 . 6 2. 存在问题 . 6 3、 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7 1. 指导思想 . 7 2. 发展目标 . 8 4、 专业建设主要内容. 8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8 2. 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 . 9 3. 师资队伍建设 . 10 4. 实训基地建设 . 11 5. 社会服务 . 12 6. 学生发展规模 . 12 5、 专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13

2、1凝聚人才,打造精英队伍 . 13 2. 推行奖励机制,提高科研热情 . 13 3扩大对外交流,实行纵横合作 . 13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建设方案汽车运用技术是我院的一个特色专业,被教育部评定为首批国家级改革试点 专业之一,不仅得到地方财政支持,而且还得到社会各界和多方企业的热心参与。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满足社会对新能源汽车人才的需求,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拟开设新能源汽车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具备对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方面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从事新能源汽车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和检测诊断以及和专业相关的汽车电子电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方面

3、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落实我院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基本要求,结合专业性质和办学条件,针对地方经济发展趋势,建设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规划如下: 1、 本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发展调研 1. 社会发展背景 上海作为中国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汽车工业是上海的支柱产业 之一,推动上海汽车后服务业蓬勃发展,同时也为汽车后服务企业提供商机。随着上海市民人均GDP跃上6600美元台阶,汽车消费结构发生变化,预示私家车将成为消费热点。据统计,我国的能源消耗,70%左右用于交通运输,其中汽车占了30%以上。一个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

4、类业户为补充,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为质量保证,各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的汽车维修网络和市场格局已基本形成,较好地适应和满足了营运车辆和社会车辆的维修需求,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从我国汽车企业的动态来看,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在计划之中,有力推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商业化发展。在我国部分本土汽车企业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及规划中,混合动力汽车均占有一席之地。我国8大汽车集团的6家(上汽、一汽、奇瑞汽车、重庆长安汽车、比亚迪汽车、东风汽车)已经将新能源汽车纳入发展战略中,把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重点。国家从笼统扶持到试点补贴,先从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服务领域开始,2008年北京奥运会、2

5、010年的世博会、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都使用的新能源零排放的公交车。目前,国内部分大城市开始使用纯电动汽车作为出租车进行试点工作。 2011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全球各大汽车企业都推荐出自主创新的新能源汽车,以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为主。其中,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也正在被越来越多地推向量产,本届车展上亮相的多款混合动力车型都将在明年量产下线。在“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也在积极建设电桩,为电动汽车做好产业配套。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积极备战新能源汽车所需的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以及下游的充电设施的零部件。 为新能源发展的重点。 国家从笼统扶持到试点补贴,先从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服务领域开始,2

6、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世博会、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都使用的新能源零排放的公交车。目前,国内部分大城市开始使用纯电动汽车作为出租车进行试点工作。 2011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全球各大汽车企业都推荐出自主创新的新能源汽车,以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为主。其中,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也正在被越来越多地推向量产,本届车展上亮相的多款混合动力车型都将在明年量产下线。在“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也在积极建设电桩,为电动汽车做好产业配套。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积极备战新能源汽车所需的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以及下游的充电设施的零部件。 2. 行业发展背景 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面临资源、能源与环境等诸多

7、问题。据统计,我国的 能源消耗,70%左右用于交通运输,其中汽车占了30%以上。传统能源汽车向来是碳排放大户,有研究表明,一辆轿车年排出有害废气高达自身重量的4倍。我国已有10个城市被列入全球大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之中,而机动车污染排放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严峻的现实,迫使汽车产业向节约能源的绿色汽车业转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然是汽车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于新能源汽车,欧美各国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关注了,并进行了相关探索,在氢燃料、生物燃料等技术方面也已经有产品推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如日本、美国、意大利,近些年内,混合动力汽车均作为新能源汽车主要推广车型,并逐步实现

8、商业化发展,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我国作为起步较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国家,应借鉴成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发展适合我国消费者使用的新能源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 2011年4月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世界汽车组织共同举办的全球汽车界领袖盛会“2011OICA中国论坛”上,科技部领导指出,发展电动汽车是中国汽车工业应对能源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最

9、佳途径,是中国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选择。根据各大汽车公司发布的产品计划,明后两年将有更多的电动汽车产品推向市场。截至今年3月,25个试点城市共推广各类节能汽车超过一万辆,累计运行里程超过2.5万公里,已建成充电站51座,换电站9座,充电桩2000多个,基本满足现有示范车辆运行的需要,标志着中国电动汽车科研研发与财税政策相结合向产业化迈出关键的步伐。为下一步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陆续出台。在“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电动汽车“十二五”专项规划草案已拟定。财政部领导在论坛上表示,下一步考虑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重的发展战略,通过财税手

10、段扶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2011年以来,政策持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由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参与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下称规划)已上报国务院。根据规划,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将是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两轮驱动,未来10年产业核心技术投资将达千亿元。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正式迈入产业化发展阶段:2011-2015年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在全社会推广新能源城市客车、混合动力轿车、小型电动车。“十三五”期间即2016-2020年,我国将进一步普及新能源汽车、多能源混合动力车,插电式电动轿车,氢燃料电池

11、轿车将逐步进入普通家庭。 3. 人才需求背景 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期间战略发展的七个支柱产业之一,上 海则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桥头堡。2011年4月22日,上海正式成为中国首个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上海市嘉定区则被指定为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 目前上海新能源汽车员工主要为: 1. 从事研发新能源汽车研发,应聘的各类学校的毕业生,如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 2、从事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制造和装备的技术管理,人员多来自本科院校,如同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工科学校。 3、从事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零部件厂商装配、调试、维护,以及售后服务工作的多来自高职高专类学校,如

12、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同济大学高职学院等。 从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的情况看,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培养的是研究生博士层次的人才。从过去的传统汽车人才需求比来看,一名从事研发的工作的汽车人员,将有几十甚至上百名的人员从事相关整车制造生产和汽车零部件供应。以比亚迪企业为例子,近几年在国内招收了上万名大学生从事科研工作,中国还有多家的汽车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在加大力度投入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供应企业在未来几年内的产业化和使用过程中,将有数百万人员从事相关制造业务、以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安装调试和售后维护工作。其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相关工作岗位对既懂原理又能动手的高职毕业生是非常合适

13、的。而当前上海没有高职院校开设这个专业,缺少这一层次人才培养的渠道。新能源汽车是以电能为主的驱动新方式,有别于传统的汽车能源方式,未来几年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井喷式发展,需要大批爱岗敬业、有一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且富有创新的一线电池电源电池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的技术人员。 由此看来,目前本市乃至全国,除新能源汽车研发以外的人才基本尚属空白阶段,但随着电动出租车和私人电动车的兴起,尤其是在上海等大城市的大力推广和应用,未来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人员的需求将逐年增加,并呈急速发展趋势。 综合以上几点,社会和行业的需求已经成为本专业持续发展的契机。 2、 本专业发展现状 1. 专业发展基本情况 汽车

14、运用技术专业作为教育部、交通部等6个部门确定的国家技能型紧缺人 才(汽车运用与维修)培养培训基地之一,不仅承担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主要教学任务,还接受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委托,承担组织汽车维修机工、汽车维修电工等各等级技能鉴定。 把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视为生命,坚持“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继续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块化”教学和“双证”制度,加强质量控制,以规范化服务学生,以特色化打造品牌,以优质化取信社会。历届招生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报名踊跃;毕业生100%获“双证”(指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师资队伍结构较合理,现有教师10名,实训指导教

15、师5名,平均年龄约40岁,其中还有7名教师不仅具有中、高级教师职称,而且具有工程师或技师资格,是名符其实的“双师”教师。本届“汽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行业、企业、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机构和本院汽车工程系的专家(学者)组成。本届“汽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由行业(企业)的专家、学者组成。主编或主审若干(册)高职高专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规划教材,负责制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主编或主审若干(册)核心课程的教材,并率先在教学中实施新标准,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教学实训场所包括校内与校外,校内汽车专业实训中心建筑面积约8000 平方米,拥有390个教学工位;有丰田、通用、大众和奔驰等品牌车系的维修技术实

16、训室、以及汽车发动机、底盘、电器、整车性能检测、汽车钣金和涂装等实训室。通过校企合作、多方筹措,实训室的装备在上海乃至全国可称先进。 校外专业实训点分别设立在包括上海大众汽车、奔驰汽车(中国)公司、上海市汽车修理公司等旗下的企业。 2. 存在问题 (1)职教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专业核心课程要进一步树立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汽车运用职业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向企业的岗位培训学习,利用校企合作项目,利用企业资源,改进专业课程,再造专业课程,进一步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任务引领型的课程教学方式”等项目的教学改革。 (2)职教理念有待于创新。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技术应用型”或

17、“高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增加创业创新教育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素养,增加学生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生存竞争能力。 (3) 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要引进有相当实践经验的技术(技能)型或经营型人才,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建立人才流动的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培训现有师资成为“双师型”,通过教学团队建设、校企合作、互派师资、挂职锻炼等措施,形成“双师型团队”。 (4)教学管理有待于创新。随着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适合专业发展需要的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专业潜能的形成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的适应力。 三、专业建设的指导

18、思想和目标 1. 指导思想 依据要把我院建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重点建设的高职特色院校这一总体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依托行业、服务交通,面向社会,走产学研结合之路,重点培养适应上海综合交通行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指导思想,坚持“优先发展示范专业,重点建设骨干专业,开拓创建新兴专业,及时主动调整短线和劣势专业”为基本原则,努力实现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的最有利配置,更好地适应学院和本系的发展需要。 依托我校培养综合交通应用型人才的优势,立足上海、服务长三角经济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精心打造“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品牌。

19、坚持“为学生服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基本原则,根据汽车售后服务行业的发展情况,设计开发新的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及时调整老的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力求以灵活可变的课程设置来适应行业飞速发展对人才能力要求的不断变化,使所培养人才的能力始终符合行业的需求。 2. 发展目标 汽车运用技术是教育部教育改革试点专业,规划到2013年,将该专业建设成国家级重点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汽车运用技术(新能源汽车专业方向)和(汽车制造服务专业方向),并制定相应的招生计划和教学大纲;推广专业课程标准化建设,建设4门及以上精品课程,健全精品课程教学运作机制。建设汽车运用技术(新能源汽车专业方向),并制定相应

20、的招生计划和教学大纲;推广专业课程标准化建设,健全精品课程教学运作机制。计划扩建汽车实训中心和增加校外实训基地,细化体现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校企一体化的教学方案,健全专业课程合作开发机制;扩大汽车实训中心功能,以符合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的需要;争取获得和承担一个海外合作项目(包括教学和科研),拓宽专业建设领域和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4、 专业建设主要内容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针对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相关工作岗位需求,对接岗位练技能,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并有效依托行业的支持,进一步争取引进国际先进的培训课程。 根据上海市产业结构发展的特点及本专业特色,以及本专业“三校生

21、”生源占50%以上的实情,本着系统培养的理念,开发“新能源汽车”专业方向,在专业(方向)计划中采用工学交替等方法,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在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中,围绕专业领域,将专业教学内容与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内容结合,将职业证书培训、学历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融为一体,从而构建一个面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双证书”教学体系。 (1) 校企合作开发汽车运用技术(新能源汽车专业方向)的招生计划和教学大纲; (2)核心课程标准化管理(包括课程模块化、建试题库、培训师资等)试点,申报建设校级和市级精品课程; (3)汽车实训中心在开放运行上的软硬件建设(包括设备设施、文件资料、社会服务、质量绩效

22、等)成果; (4)争取在与国内高校、海外机构合作项目(包括教学和科研)上有突破,拓宽专业建设交流领域; 2.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 以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在专业教学指导委 员会的指导下,建立和实践能力标准,形成适合新能源汽车能源、电机和控制三个方面的课程体系,推动专业群深入发展。 (1) 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校企合作,细化体现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教学方案,健全专业课程合作开发机制,突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高校专业建设中的地位。专业教学计划中,除毕业生产实习外,技能教学(包括实训)和理论教学均归属于相应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要为毕业生获“双证”创造条件。各专业都将

23、实行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非专业选修课四大类课程的配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为学分课程,按教学计划实施,非专业选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扩大知识面,按照自愿的原则选修。四类课程的设置与调配,为广大学生确定了学习的主体并提供了发展空间。 以工作任务为驱动,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项目课程,确定核心课程建设目标。改变以往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体系标准,通过企业调研、教学顾问团、专家座谈会等形式,收集有关信息,分解各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据此调整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指导

24、作用。 (2)优化核心课程及项目课程。课程建设的任务是:按照重构的课程体系,通过引进及借鉴企业培训项目包及其他相关资料,合作开发与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职业工作任务中各工作项目相对应的项目课程,完善重构的课程体系。到2013年底,计划从现有的1个精品课程基础上,增加到3至4个精品课程,建立精品课程教学运作机制。健全精品课程教学运作机制;推广专业课程标准化建设;设计和开发新能源汽车专业方向,从开始就做好课程的标准化建设(包括课程中的实训内容)。 (3) 加快配套教材建设。组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参与教育部汽车专业教指委、交通部教指委的规划教材编写;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需要,联合企业和院校共同开发校

25、本教材、教学辅助读物等。校本教材建设既要有技能教学(包括实训)内容,也要有理论教学内容;既要符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学生的模式,也要符合课程标准化的要求。 (4)建设“智慧校园专业教学资源库”。在成功开发精品课程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专业教学资源,开发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材料,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结合学院数字化建设,探索建立数字化汽车图书馆、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实训基地管理系统、顶岗实习支持系统等教学管理辅助系统。 (5)建立“专业课程考核数据库”。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建立符合职业素质教育特点的全过程管理与教学成效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实现“教考分离”。计划依据每门专业课程大纲中确定的

26、考核方案,绝大多数专业课程都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针对其划分的各个单元,分别形成每个单元的实践项目和理论知识的数据库,其中实践项目可以是操作类、制作类、调研分析类、报告演讲类等,理论以知识点形式贯穿到判断、单选、多选题中。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在各个单元考核数据库中随机抽题组卷,实践考核随堂考试,理论考核采用“机考”形式,减少教师改卷的工作量。在开发配套软件的支持下,课余学生还可以自我训练。对于终结性考核方式,可以在期末时在“专业课程考核数据库”随机抽题组卷。 3. 师资队伍建设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2名,其中实训指导教师17名,半数以上具有工程师或技师资格,是名符其实的“双师型”教师。队

27、伍年龄和专业结构比较合理,为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几年内,为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结合专业建设,将大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成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掌握前沿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取得高级技师资格证书。 将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纳入校企合作教师培养范围,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验实训能力,提升教师职业教育素养。通过到国内知名高校相关专业进修和到企业挂职锻炼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和实验实训能力;学习先进职教理念、教学方法,担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和教材编写等,参与本专业技术服务和对外培训。 以教师到企业锻炼、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参与校企合作等手

28、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参与教学标准开发、课程标准设计等方式培养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教师通过职业能力培养,和教学能力相结合,将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服务社会的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专任教师主持或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比例达80%以上。 争取到2015年底,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80%。通过选派出国进修、加强外语培训等措施,力争到2015年有10%-15%左右的教师可以较熟练的运用双语教学。积极培养1-3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市级教学名师,1个市级教学团队。 同时,将继续坚持和贯彻“走出去,请进来”及“积极引进高级人才”的政策,增加客座教师(聘请校外专家)的数量。在专业建设的基

29、础上,结合专业发展的需求,从校企合作及相关单位聘请6名技术骨干担任兼职(企业)教师,参与实验(实训)室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职业能力标准的制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教材编审和教研活动。承担校内外实践技能课程讲授和指导,另外,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中青年教师进行技能培训等。 4 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作为专业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不断吸纳来自学院和社会的资源, 通过自身整合与建设,不仅仅为学院各专业的师生提供教学科研辅助平台,同时,也依托自身的技术力量和设备场地条件,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改造升级现有实训室,使其适应高职教育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以解决专业建设中遇到的校内资源不足的问题。利用好目前校外实训基地,巩固和扩大与企业合作建设专业的成果,不断优化校外实训点;利用“交通物流职教集团”的平台,增设符合新能源汽车专业方向所需要的校外实训基地。努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朝着建设更为开放灵活、鼓励创新、应用技术型科技领先的实训基地方向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