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省油茶低产改造试验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常德市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二OO九年八月目 录第一章 总 论- 1 -1.1 项目提要- 1 -1.2 编制依据和原则- 3 -1.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 -1.4 研究结论- 5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6 -2.1 项目背景- 6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9 -3.1 地理位置- 9 -3.2 自然条件- 9 -3.3 社会经济条件- 11 -3.4 基地建设条件- 12 -第四章 建设方案- 15 -4.1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15 -4.2 项目区范围- 16 -4.3 建设内容-
2、17 -第五章 基地保护与环境保护- 26 -5.1 基地保护- 26 -5.2 环境保护- 27 -第六章 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 29 -6.1 管理体制- 29 -6.2 现有管理机构及经营状况- 29 -6.3 管理机构的调整及人员配置- 29 -6.4 工程管理- 30 -6.5 生产、技术管理- 30 -6.6 财务、物资管理- 30 -第七章 项目建设进度- 31 -7.1 项目建设期限- 31 -7.2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31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2 -8.1 投资估算- 32 -8.2 资金筹措- 33 -第九章 效益分析与评价- 34 -9.1 经济效益分析-
3、 34 -9.2 社会效益分析- 35 -9.3 生态效益分析- 37 -9.4 综合评析- 37 -第十章 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39 -10.1 组织保障- 39 -10.2 政策保障- 40 -10.3工程管理- 40 -10.4 资金保障- 42 -10.5 科技保障- 43 -10.6 种苗保障- 44 -10.7 信息管理保障措施- 45 -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省油茶低产改造试验基地建设项目。1.1.2 主管单位:省林业厅1.1.3 建设单位:1.1.4 项目性质:新建1.1.5 建设地点:区*乡*村、*村和区*镇*村1.1.6 建设内容及规模油茶低产
4、改造示范基地建设规模为300亩,其中更新改造100亩,高(低)接换冠200亩,包括以下内容:培育管理:更新造林:包括林地清理、整地、造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管护等;换冠改造:包括林地清理、嫁接、抚育、病虫害防治、管护等。设备及工器具:观测仪器及生产工器具等。基础设施:新建管护房两座,计100m2,维修水电设施以及道路等,新辟林道等附属设施。1.1.7 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为3年,即2011年2013年(含投产前培管一年)。1.1.8 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项目建设投资118.739万元,建议国家投资100万元,自筹资金18.739万元。1.1.9 效益评价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计算期内可向市场提供
5、优质茶油92.0吨,年均产值36.8万元,年均利润19.0301万元。年投资利润率16.03%,内部收益率为17.15%,财务净现值(基准收益率12%)10.03万元,投资回收期6.24年。生态效益:可提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能促进林种结构趋于平衡,生态完整性进一步巩固,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同时,绿化美化生活环境,改善环境质量,防止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效益:项目建设提高了油茶低产改造的经营水平和科技含量,在各个层次上优化了产业结构;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农民就业难的问题,促进农业收入增长,提高了农民整体素质,丰富了市场供应。1.2 编制依据和原则1.2
6、.1 编制依据(1)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的函(林函科字200887号);(2)国家林业局LY/T1328-2006油茶栽培技术规程;(3)国家林业局LY/T1557-2000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59号);(5)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政发200822号)(6)省地方标准造林技术规程DB43/T140-1999;(7)省地方标准油茶工程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T038-94;(8)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1.2.2 编制的主要原则(1)坚持三大效益相结合的原则;(2)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
7、合的原则;(3)坚持科学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4)功能、设施适当,注重整体性和合理性的原则。1.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该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表1-3序号指标名称单位单价备注1基础设施1.1管护房元/m2300砖木结构1.2水管根905cm镀锌,6米1.3水管根452.5cm镀锌,6米1.4公路元/km15000宽4.5m,维修1.5作业道元/km6000宽1.5m1.6电线元/卷200每卷100米1.7电杆元/根1000含运输、安装2营造林工程2.1林地清理元/ hm22250清除杂灌、荆棘等2.2整地元/hm26750整水平梯土2.3病虫防治元
8、/hm2150含农药、工资2.4苗木元/株2.00二年生2.5造林元/株1.20含挖穴、施基肥工资等2.6抚育元/hm2年45002.7嫁接元/株10含嫁接工资及材料2.8嫁接材料元/株6含覆盖、遮荫设施1.4 研究结论经综合分析,新建油茶低产改造示范基地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建议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实施。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 项目背景油茶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产品。市现有油茶林170多万亩,常年产油量0.9-1.0万吨,为全国主要油茶产区之一。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具有很
9、高的营养及保健价值,经常食用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之功效,并且是一种不干性油,耐贮藏,色清味香,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茶饼是很好的有机肥,其中皂素可作医药、农药等原料;茶壳可用制烤胶、糠醛、活性炭、碳酸钾的原料;油茶木质坚韧,是工农业用具的良好用材。油茶耐瘠薄能力很强,是一种优良的荒山荒地绿化树种,充分利用丘岗山地自然条件,栽种油茶,生产优质茶油,对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极为重要,兼且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蓄水保土,尤其是对于我国南方丘岗红壤地区的生态稳定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市油茶树龄老化,品种混杂,加之疏于管理,产量极低,年平均产油3-5公斤/亩左右,不仅影响了农
10、民的收入,而且还影响了资源优势的发挥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为加快油茶低产改造的发展,加速油茶品种改良步伐,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丘岗区综合开发和发展林业产业,建设油茶低产改造示范基地,势在必行。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提高油茶产业科技含量,振兴项目区经济大部分油茶产区群众习惯于原始的生产方式,视油茶为天赐之物,致使油茶林长期疏于管理,荒芜严重,品种混杂,树龄老化,病虫害和火灾频繁发生,年亩平产油只有3-5公斤,经济效益很低。因此,提高油茶产业的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已经刻不容缓。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就是通过大
11、力推广成熟的丰产栽培新技术和优良新品种,提高油茶产业的科技含量,实现油茶的高产、稳产,振兴项目区经济。2.2.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兴农、惠农、强农油茶低产改造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省油茶产业的发展,使油茶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实现兴农、惠农、强农。油茶产业的前端属于劳力密集型产业,可提高广大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实施本项目,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油茶产业链长,综合利用、精深加工的潜力很大,项目建设可带动油茶加工企业和以茶油为原料的相关企业的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同时,当地的闲置林地也可通过各种方式流转进入项目建设,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
12、林地生产力,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2.3 绿化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油茶是一种树形优美的常绿树种,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适合我国广大南方丘陵山区生长,是实施退耕还林,绿化山川,改善生态条件的优良树种。油茶低产改造示范基地的建设,可充分利用现有油茶低产林、荒山荒地及迹地等,通过更新、造林,提高林地利用率,改善林分质量,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因此,油茶产业的发展对绿化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2.2.4 是缓解耕地压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目前,我国年人均消费植物油远远低于世界水平,且草本作物油料占95%以上,草本作物
13、油料的生产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将导致土地的负荷与人口增多的矛盾日益突出,增大粮食安全隐忧,尤其是在国际粮食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保护耕地,稳定粮食产量,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也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因此,发展油茶产业,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是充分利用山地资源,缓解耕地压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3.1 地理位置基地位于省西北部,地处东径110271011211,北纬28355293337之间。西与*县交界,东与*县、*县接壤,北枕*县、*县,南连*县、*县。3.2 自然条件3.2.1 地貌区内南有*山脉,山体连绵,*山主峰*海拔716.2米;北有*山余脉南向延伸,*山主峰海拔5
14、60.5米;中部江曲形切割,分南北两部分:南部俗称“”,北部俗称“”。江两岸地势低平,海拔30米左右。全区地势高差688米,比降率1.5%。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区非常适合油茶生长。3.2.2 气候区内为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7,一月平均气温4.4,七月平均气温28.8,冬夏平均温差24.4。大于或等于10活动积温5198;年均日照总时数1710-1750h,年平均日照率为35%;年均降水量1330-1420mm,雨量由南向北递减;年均相对湿度为82%,年均蒸发量1183mm,无霜期268-306天。3.2.3 土壤区境成土母质(岩)种类较多,以第四纪红土为主,
15、占50.41%,分布在岗地和低山丘陵地带;湖积物占15.08%,分布于滨湖平原区;河流冲积物占9.64%,分布于沅水及其主要支流沿岸的平原地区;板岩、页岩母质占17.77%,砂岩母质占5.5%,紫色砂岩占1.53%,石灰岩占0.04%。3.2.4 植被区内平原部分为两湖平原栽培植被、水生植被区,其它部分为三峡武陵山地栲类润楠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热地带,原生植被很少,只在少数禁山和边远山地中保留一些次生常绿阔叶林。主要用材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杨树、湿地松、毛竹等,经济林树种主要有油茶、茶叶、柑桔、厚朴等。3.3 社会经济条件3.3.1 人口与经济全区共有22个乡、11个镇、3个街道办事
16、处,总人口86.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59万人。根据2010年统计资料,全区工业总产值70.5万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5430万万元,耕地面积110.48万亩。财政总收入86122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508万元,人均收入6797元;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630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231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28元。3.3.2 交通与运输水陆交通方便,*国道、*国道以及*、*和*等6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区西北和东西,乡乡通客车,村村通公路,江自西向东流经境内直通*湖;*铁路经过区境,在市城区设有中心站;航空有*飞机场,班机通达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为油茶基地建设提
17、供了十分便利的交通条件。基地位于*市郊区,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通讯网络均覆盖了本区域,通讯条件优越。3.4 基地建设条件3.4.1 土地利用情况全区土地总面积367.65余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07万余,占总面积的29.2%,非林业用地260.65万亩,占70.8%。疏林地面积0.23万亩,占林业用地的0.2%,灌木林地面积5.33万亩,占林业用地的4.98%,未成林造林地3.76万亩,占林业用地的3.51%,无立木林地2.34万亩,占林业用地的2.18%。森林覆盖率26.54%,活立木蓄积120.9万立方米。全区有油茶林面积44.81万亩,荒山迹地、疏林地、无立木林地面积尚有5.95万亩,立
18、地条件好,土壤肥沃。因此,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有着充足的土地资源。3.4.2 林业管理机构区林业管理机构完备,林业局下设有营林、种苗、科技推广、森保、林政资源、计划财务、森林公安分局等职能部门9个,1个林业科学研究所和33个基层林业站,在职人员511人,技术力量雄厚,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35人,初级职称55人。完备的林业管理机构,雄厚的技术力量为本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组织、管理和技术保证。3.4.3 科学经营条件区是一个油茶大区,尤其在区境丘岗地区,海拔较低,土层深厚、肥沃,最适宜油茶生长,全区油茶林面积44.81万亩,主要分布在中部、西北部和南部等乡镇,其中万亩以上的乡镇有16个。全区每年
19、油茶籽常规产量10500吨,可生产茶油3000吨左右,油茶产值约占全区农业生产总值的1%。市油茶资源丰富,分布面积广,优良品种多,已选育出1个油茶杂交新品种和5个优良无性系, 这些品种适应性强,在普通油茶分布区域内的红壤、黄壤,PH值4.56.5之间的酸性、微酸性土壤上均能正常生长结实,每亩产油量均达到了50公斤以上,且抗逆性强,炭疽病、软腐病果叶少见,全市已建成了油茶优良无性系采穗圃200亩,已开始生产寒露籽油茶优良无性系穗条。3.4.4 技术条件区共有林业科技人员97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35人,初级职称55人,技术力量雄厚。基地建设技术依托单位*是从事林业科研的独立科研单位,拥有
20、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40人和技术娴熟的技术工人50余人,技术力量较强。研究成果丰厚,尤其是在林木栽培、管理以及育种等方面研究具有优势,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3.4.5 外部环境条件区是省油茶重点产区之一,自然条件十分优势。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土壤深厚肥沃,适宜于油茶生长,林地生产力高。多年来,群众造林积极性很高,积累了丰富的油茶繁育、营林和管理经验,基地建设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3.4.6 组织管理条件区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油茶基地建设,配备了专项配套资金,责成林业、计划、财政等部门组建精干队伍,专职负责筹备基地建设。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建设用地安排等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
21、的后盾。第四章 建设方案4.1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4.1.1 指导思想按照“优质、高产、生态”的要求,以优化油茶区域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坚持新造与低改相结合,努力打造全区油茶产业示范带、示范群、示范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质量,建设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益的油茶低产改造示范基地,给广大农民和企业做出样板示范,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油茶产业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快全区油茶产业化建设发展步伐,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目标。4.1.2 原则(1)以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原则;(2)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合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依山造林;(3)方便施工,节约投
22、资的原则;(4)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学习国内外基地生产和管理的先进经验,实现集约化经营。4.1.3 规划目标(1)规划利用3年时间,即2011-2013年(含投产前培管抚育一年),在区高标准建设油茶低产改造示范基地300亩,其中油茶更新造林、荒山造林100亩,油茶低产改造200亩(低接换冠100亩,高接换冠100亩)。(2)油茶良种使用率达到100%;油茶造林、嫁接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95%以上。(3)通过推广应用新技术和高标准集约经营,新造油茶林进入丰产稳定期后,每亩年均产油量达到50公斤以上(6年达40公斤,8年以后达60公斤以上),通过对现有油茶低产林进行良种换冠改造,力争年产油量5年达
23、30公斤/亩,10年达50公斤/亩以上。(4)通过2年的建设,在科技推广、造林技术、经营机制,加工利用等方面摸索一套完整的油茶产业建设模式,努力使油茶示范基地成为油茶产业的示范和样板,推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油茶产业的发展。4.2 项目区范围4.2.1 地点经规划人员初步勘察,拟建基地选址在区*乡*村、*村和区*镇*村。境内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交通方便、排灌良好。4.2.2 规划条件(1)有充足的荒山迹地、低产油茶林资源。交通方便,相对集中连片,利于规模经营与管理、利于形成油茶产业带或产业群,能有力起到示范辐射作用。(2)群众基础好,林农经营油茶林的热情和积极性较高,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水平,能
24、较好地参与完成项目经营活动。(3)海拔300m以下的低丘岗地,地势平缓,坡度在20以下,土壤肥沃,土层厚度70cm以上,灌溉方便,适合油茶生长。(4)乡镇政府支持,林业生产条件较好,能提供良好的协作环境。4.2.3 品种类型良种壮苗是项目造林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选用通过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寒露类型的优良无性系(优良家系和优良农家品种)。4.3 建设内容4.3.1 基地建设(一)更新造林区拟建基地选址在区*乡*村。1、林地选择选择符合立地条件要求的荒山荒地、疏残林、迹地以及经营水平低下、树龄在70年以上,林地被其它树种侵入,亩平产油3公斤以下,土壤条件较好,符合立地条件要求的油茶残次林,
25、通过更新造林和科学经营管理,形成高产稳产的油茶示范林。2、主要造林技术措施(1)林地清理:在选择好适宜的造林地后,根据年度计划和作业设计,在造林前的3个月左右进行林地清理,主要清除造林地中的残留木、杂灌、树蔸等,以便后续作业。(2)整地:整地时间在10-12月进行。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采用环山水平梯土大穴整地。梯带宽3米(平坦之处可考虑一级多行),梯面略向内壁倾斜,并开好宽深为0.30.3m的排水蓄水沟,在梯面中心每距2米挖一0.60.60.6m的大穴。整地后表土及时回穴,表土入底,心土盖面。(3)基肥:基肥施有机肥、油茶专用肥和复合肥为主,每穴施有机肥2-10公斤或油茶专用肥0.5
26、公斤、复合肥0.5公斤,施肥可结合整地进行。(4)栽植:造林选择在12月至翌年的2月雨后或阴天进行,苗木要随起随运随栽,苗木选择二年生嫁接苗(苗高30cm、地径0.4cm以上),栽植时要做到根舒、苗正,嫁接口要稍高出或与地面持平。然后填土压实,浇足定根水,水中适当掺用ABT生根粉以促进幼林生长和长势平衡。(5)造林密度:111株/亩,株行距为23米。(6)抚育:幼林抚育主要进行除草、松土、复土、埋青等,对缺株要及时进行补植。油茶怕渍水和干旱,故雨季要注意排水,夏秋干旱时应及时灌水。(7)追肥:幼树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施肥则主要以氮肥,配合磷钾肥,主攻春、夏、秋三梢,随树龄增加施肥量从少到多,逐年
27、提高。(8)树型培育:定杆、摘蕾、培养结构,促进树势。幼树前3年需摘掉花蕾,不让挂果,维持树体营养生长,加快树冠成形。(二)低产改造区拟建基地选址在区*镇*村(高接50亩、低接50亩)和*乡*村(高接50亩、低接50亩)。1、林分选择选择符合立地条件要求、坡度在15度以下、林相比较整齐、品种混杂、良莠不齐、树龄在30年以下、每亩株数60株以上的油茶林,用优良新品种或优良无性系进行高位或低位嫁接换冠,配合垦复、施肥、科学管理,经过5年左右,使老油茶林变成优良新品种的高产稳产的油茶示范林。2、主要技术措施(1)林地清理:对油茶林内乔灌木、杂草、寄主植物、其他混生的用材林、经济果木林树种、树蔸和树枝
28、残留物等进行彻底的伐除。同时将油茶林分中的老、残、病株一并砍掉。(2)垦复:坡度在5度以下的平坡地可采用全垦方式垦复。坡度在5-15度的坡地则应采取带状垦复或开挖水平竹节沟的办法进行。在树体投影范围内采用浅锄,深度要求把灌木和杂草砍倒即可;树冠投射外要深挖,要求土块呈大块,不要破碎,底朝天。竹节沟的开设要求为:沟底宽50cm,深40cm,上下沟距为8-10米。(3)密度调整:合理的密度为90-120株/亩,整体布局均匀。对密度过大的油茶林,坚持间密留稀、间弱留强、间老留幼、间劣留优、间病虫株留健壮株的原则进行间伐,提高林内的通透性,减少油茶植间的光照、水、肥竞争。(4)嫁接分高位嫁接和低位嫁接
29、两种。高位嫁接A、准备工作主要工具包括:轻型油锯、手锯、枝剪、毛巾、嫁接刀、弹力绑带膜、塑料罩(袋)、标签等。砧木的接前修剪:按树体结构的布局保留3-4根主杆,剪除过多的重叠杆,并清除病虫枝、枯枝、弱枝、过密枝等,过高过密树冠适当开天窗。穗条准备:穗条于清晨采集,到达目的地后应尽快使用或存放于阴凉通风湿润处。对一时接不完的穗条,插放在荫凉的砂床上,注意喷水保持周围环境的湿度,贮藏环境要事先消毒。B、嫁接嫁接时间:最适宜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选嫁接点:根据油茶树体形状大致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选择1个主干,然后在合适位置选择好待嫁接部位。嫁接位点要尽量错开,避免处于一水平位置,避开树体疤
30、节处和枝桠分叉处。削砧:在砧木的嫁接部位,先用毛巾或纱布擦干净灰尘,然后用刀片平行纵切两刀,深达本质部,长约3cm,宽与接穗粗细相当,再横切一刀,挑开树皮,自上向下撕开皮部。削穗:用刀片将穗削成2.5cm左右,芽两端成马耳形的短穗,去掉1/2或2/3的叶片,然后在芽的背面削去皮层。嵌穗:将削好的接穗长切面对准木质部,嵌入撕开皮部的砧木槽内,再把撕开的砧木皮部包封接穗的短切面,二者皮层紧贴对齐。包扎:嵌穗后,立即用有弹性的塑料薄膜带,自下而上螺纹状包扎接口,尽量包扎紧,只露叶柄和腋芽。加罩:为了保湿,包扎后在接穗部位应加绑一个透明塑料罩,塑料罩在接芽的方位呈灯笼状,内留3-5cm空间,以免晴天太
31、阳灼伤叶片,绑罩一定要密封,否则起不到保湿作用。c、嫁接后管理剪砧:剪砧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剪贴在接后40天左右,接芽膨大或已开始抽梢时进行,剪口距接穗30cm左右,在剪口下方尽量保留12个小枝;第二次剪砧在翌年春,叶芽萌动前进行,一般剪口距接穗枝35cm,视砧桩粗细而定,粗砧桩应留长些。解罩与解绑:解罩在第一次剪砧后10天左右,最好选在阴天进行或在晴天的早晚进行。尽量避免烈日灼伤。剪砧和解绑罩后,接枝生长很快,为了不影响接枝的生长,在9-10月份,将绑带解除,对还没有抽梢的接芽,可在翌年春进行解绑。除萌与扶绑:剪砧后,砧木上会不断地生长出一些萌芽条,应及时除掉,除萌是一件经常性的工作,一直
32、到两年后砧木不再出现萌芽枝为止。大树作砧木嫁接,接枝生长很快,徒长严重,易造成风折,应及时绑在砧木桩上进行保护。、低位嫁接A、嫁接准备工作主要工具包括:轻型油锯、枝剪、毛巾、单面刀片、挎篮、铝片、塑料薄膜、遮荫网、竹弓和遮荫网支撑材料、稻草、标签等。砧木准备:按树体结构的布局保留3-4个主杆,在12-元月份将主杆离地面10-20cm左右截断,在截口处涂上石蜡或油漆以防伤流,使其在翌年春萌发新枝。穗条准备:穗条于清晨采集,到达目的地后应尽快使用或存放于荫凉通风湿润处。对一时接不完的穗条,插放在荫凉通风的砂床上,注意喷水保持周围环境的湿度,贮藏环境要事先消毒。嫁接时间:最适宜时间为5月上旬下旬,最
33、迟不得超过6月初。B、嫁接选嫁接点:根据油茶截杆后春梢萌芽情况,大致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选择1-2个健壮萌枝作为砧木,其余抹除。削穗:选用穗条上饱满的腋芽和顶芽,在腋芽两侧的下部0.5cm处下刀,削成两个斜面(成契形),削面长0.8-1.0cm,再在芽尖上部0.1-0.2cm处切断,便成一个接穗。接穗上的叶片可以全部保留,也可以削掉一半。削砧:将选定的萌枝在离萌发处3-4cm处剪断,对准中轴切下一刀,约1.0-1.2cm深。插穗、包扎、覆盖:将接穗插入砧木后,用铝片包扎好,盖上塑料薄膜与遮荫网。C、嫁接后管理除萌:接口愈合的同时,砧木上会长出一些萌芽枝,对萌芽枝应及时剪除,否则会影响接芽
34、的生长。揭除薄膜罩和拆除荫网:嫁接45-60天后,接芽已完全愈合,须将薄膜罩揭除,揭除前须练苗3-4天;到9月底,气温降低,蒸发减少,可拆除荫网。尔后须加强水肥管理和防治病虫害。4.3.2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为满足基地建设和生活需要,须新购置工具车、小型生产工具和检测仪器设备(详见表4-3-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一览表表4-3-2名称单位数量金额(万元)备注合计3.88手推车台20.08电动喷雾机台10.10小型生产工具0.50检测仪器设备1.50办公设备1.00其它0.704.3.3 基础建设(1)排灌系统:维修现有的排灌设施,新购主管(5cm)总长60米,支管(2.5cm)总长200米。(2
35、)道路系统:维修公路1条,卵石路面,全长300米,标准为林三级,路基宽4.5米,路面宽4米;布设营林便道,总长1500米,林道宽1.5米,卵石路面。(3)电力通讯:维修项目区电力设施,须购置电线1300米,电杆2根;安装电话机2部。(4)房屋:新修砖木结构管护房2座,面积100m2。各项目建设规模见表4-3-3。基础建设项目一览表表4-3-3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金额(万元)备注合计9.580排灌设施小计0.640水塔抽水机电动机水管水管米米60200157.50.2000.1000.1000.0900.150维修费维修费维修费5cm镀锌2.5cm镀锌道路设施小计5.400公路林道米米3001
36、5001564.500.90维修卵石路面,宽4.5米宽1.5米电力通讯小计0.540电线电杆电话米根部13002229005000.260.180.10含安装含运输、安装房屋小计3.000管护房m2100103.000砖木结构第五章 基地保护与环境保护5.1 基地保护5.1.1森林防火(1)建立健全护林防火制度森林防火工作是基地建设的重要工作,必须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消防意识,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成立基地建设防火机构,负责日常护林防火的管理。制定油茶产业示范基地护林防火管理办法,明确护林防火人员的责、权、利,并与周边社区建立森林防火联防组织。(2)加强护林防火宣
37、传在基地周边及交通要道要设置永久性护林防火宣传橱窗和森林防火宣传牌;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等,加强对周边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增强防火意识,让项目区周围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以保护好基地建设成果。(3)管护人员规划配备2-3名专职或兼职的护林防火人员,对项目区实行严格的巡护、检查,并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对野外用火,应当严格管理。(4)森林防火工程建设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森林防火充分利用项目区现有森林防火瞭望监测系统、林火阻隔网络、林火信息及指挥系统等工程设施设备,本次不做新的森林防火工程建设规划。5.1.2病虫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根据林木
38、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建立病虫害综合治理的防治体系。(1)搞好有害生物检疫,严禁有害生物随种条、种子、苗木调入和调出;(2)净化环境,在造林、育苗前对林地及周边环境进行调查,控制虫源和病源,及时搞好林地抚育,注意林地卫生,提高油茶自身抵抗有害生物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率;(3)搞好预测预报,利用高效低毒短残留农药及时进行化学防治,使林木受害率降低到最低水平。5.1.3 基地的管护(1)实行巡护制度,严禁牲畜进山和人为破坏;(2)建立基地管护责任制,实行奖惩兑现;(3)与周边村、组签订护林公约,实行联防联治。5.2 环境保护5.2.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与分析项目建设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应以牺
39、牲环境为代价,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方针,注重保护环境,确保项目建设不对项目区的环境造成负面影响。(1)水土流失的影响基地建设采用依势造园的形式,造林的整地安排在旱季进行,且用穴垦整地。以防止水土流失。(2)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基地建设所施用的基肥和追肥主要为有机复合肥,易被植物吸收,不会造成土壤板结和土壤污染;森林病虫害坚持以生物防治为主,因而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5.2.2 环境保护措施(1)基地建设所用苗木必须加强检疫,控制病源传入。(2)病虫害防治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尽量不用化学防治,防治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3)不提倡炼山,实行环山水平梯土整地,坚持蔸抚与刀抚。第六
40、章 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6.1 管理体制项目管理实行“事业管理,公司运作”的方式,分行政、技术、施工三部分,成立相应组织,形成纵横双向连环管理体系,对每个作业项目施工加强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个季度(阶段)和年终总结一次,内容是工程进度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具体措施。6.2 现有管理机构及经营状况现有管理机构共有干部职工10名,其中管理人员2名,专业技术人员7人(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4名。初级职称2名),职工1人。基地现状为油茶老残林,品种混杂,良莠不齐;树龄老化,多代同堂;疏于管理,病虫频发。每亩产油量58公斤/亩,经济效益差。6.3 管理机构的调整及人员配置项目管理利用现有的管理机构
41、对项目实行管理,不增加人员编制。具体是:设立市油茶低产改造示范基地管理站,下设办公室、计划财务股、生产科研股等机构。基地管理和技术人员定编9人,其中正副主任2人,办公室、计划财务各1人,生产科研共6人。生产繁忙季节根据需要聘请临时工。各部门实行分工负责,相互配合,按目标管理,全面完成管理站主任安排的各项生产科研任务。6.4 工程管理基地建设必须严格履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实行规划立项,按设计施工,按效益考核,建立健全工程监督检查制度,制定工程考核验收标准和办法,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6.5 生产、技术管理严格按照项目规划设计的要求,在各个生产环节,首先统一进行技术培训,然
42、后统一组织实施,并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服务,把好质量关,解决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根据有关技术标准和基地管理规定,制定适合本基地实际情况的技术操作手册,开展竞争和聘任上岗,实行按岗定薪、按劳付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6.6 财务、物资管理基地的财务工作应做到收支明细,专项专管,专款专账,专款专用,严格执行“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在执行中实行“监理”和“报账”制度。基地所有设施、设备、生产工具、生产原料、产品等一律实行物质管理责任制,专人专管,建立物质管理档案,实行定期检查,分年度公布物质管理情况。同时经常对设施、设备进行维修,确保生产、科研安全有序进行。第七章 项目建设进度7.1 项目
43、建设期限根据油茶低产改造示范基地建设内容与规模确定建设期限为3年(含投产前一年的培育管理),即2011年至2013年。7.2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2011年主要完成油茶低产改造示范基地总体规划,完成更新造林100亩面积的林地清理、整地植苗等工作和换冠嫁接改造低产林100亩,其中高位50亩,低位50亩,并进行土建工程和水、电、路等基础工程的建设。2012年完成2011年新造林地的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换冠嫁接改造低产林100亩,其中高位50亩,低位50亩,并完成2011年换冠嫁接林地的补接、截干、除萌等,并继续对更新林地进行抚育管理,培养良好树形,加强病虫害防治和树体保护;完成其它基础设施的配
44、套建设。2013年进行基地的抚育管理工作。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1 投资估算8.1.1投资估算依据林业工程概预算编制方法林业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省建筑工程概算定额省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市场调查有关技术经济指标不可预见费按林计(1995)98号文要求以5%计算。8.1.2 估算范围估算范围包括基地建设的培育管理及材料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基础设施建设费、管理费、其它和不可预见费。8.1.3 项目总投资根据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经估算,项目建设总投资112.124万元。按建设项目分:培育管理94.625万元,占79.69%;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3.880万元,占3.27%;基础设施建设费9.
45、58万元,占8.07%;建设前期工作费5万元,占4.21%;不可预见费5.654万元,占4.76%。按费用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费9.58万元,占8.07%;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3.880万元,占3.27%;其他费用105.279万元,占88.66%。8.2 资金筹措8.2.1 资金来源项目建设总投资118.739万元,建议国家投资100万元,占84.22%;常德市自筹18.739万元,占15.78%。8.2.2 资金使用安排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投资期为3年,投资按年度分为2011年57.562万元,占48.48%;2012年39.193万元,占33.01%;2013年21.984万元,占1
46、8.51%(见表8-2-2)项目资金使用年度计划表表8-2-2 年度 项目合计201120122013合计118.73957.56239.19321.9841、基地建设94.62540.01735.50819.1002、设备工器具购置3.8803.8803、基础设施9.5809.5800.3004、建设前期工作费5.0002.5001.5001.0005、不可预见费5.6541.8851.8851.884第九章 效益分析与评价9.1 经济效益分析9.1.1 分析指标项目计算期20112020年,共10年;税种及税率;很据有关文件规定,免相关税费;根据当地及周边同类型单位的生产经营调查资料及有关
47、规定估算生产经营成本指标为年收入的40%加上年平均收入的15%。9.1.2 产品产量经测算,项目计算期内可产茶油92.0吨,年产茶油9.20吨(各年度产量详见附表4)。9.1.3 产品价格经测算,目前市场茶油销售价格为40元/公斤。(4万元/吨)。9.1.4 经营收入经计算,计算期内累计经营总收入368万元,年平均为36.8万元。9.1.5 成本费用经测算,计算期内前三年累计经营成本费用58.960万元,年平均为5.896万元;总投资为118.739万元,年平均为11.8739万元。9.1.6 销售税金免9.1.7 利润测算计算期内累计利润总额190.301万元,年平均19.0301万元。9.
48、1.8 财务现金流量分析经测算,计算期投资年利率16.03%,内部收益率为17.15%。财务净现值(基准收益率12%)10.03万元,投资回收期6.24年。9.2 社会效益分析9.2.1 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油茶低产改造示范基地建设,通过工程示范作用,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企业的积极性,带动全省油茶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建设,把油茶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油茶支柱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建设的步伐,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湖南省“十一五”及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9.2.2 加快
49、区域经济发展项目实施后,为全省以油茶籽为原料的农业、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大量的优质原料,带动农林产品加工、运输、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目标,增加财政收入,确保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量的无公害的油茶产品,还可丰富当地农林产品市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9.2.3 拓宽就业门路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所占比例高,而农村经济总量还很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路子不宽。本项目的实施,同时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直接和间接提供相当数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农民就业难的问题。9.2.4 提高农民素质本项目按照现代
50、经营管理机制运行,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生产,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在先进科学技术的熏陶下,将培养农民树立起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科学技术观念以及管理意识、协同意识等,从而大大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中,还将造成一批有头脑、懂技术、善业务、长经营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9.2.5 摸索油茶产业建设经验与模式油茶低产改造示范基地建设期间,通过边建设、边摸索、边创新的办法,在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加大林地流转改革力度,创新经营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实行油茶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以及完善油茶产业链等方面,总结出一套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建设模式,为发展我国油茶产业,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作
51、出积极贡献,对建设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9.3 生态效益分析项目实施后,可新增森林面积,从而提高种植区森林覆盖率,能促使林种结构趋于平衡,生态完整性进一步巩固,生态系统更加稳定。油茶是常绿阔叶树,枝叶繁茂,郁闭度高,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雨水冲刷、地表径流、水分蒸发作用,具有护土保水,涵养水源等多种功效。油茶冠层厚密,具有较强调节气候的功能。集约经营的油茶林不会造成土壤的减退,而当地大面积杉松林,则会引起土壤酸化,地力退化等问题。油茶生长快,青枝绿叶,树姿美观,能迅速绿化美化山区,并具有明显的净化空气的作用;采用无公害栽培又可极大程度上避免土壤、水体、大气的
52、可能破坏,因而可以大大改善环境质量。9.4 综合评析(一)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和市场经济规律,具有农业产业化建设的示范效应,将推动形成地方特色支柱产业。(二)本项目意义十分重大,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丘岗地治理开发、区域经济形成、带动农民增收等均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三)项目区完全具备开展本项目的各项条件,优势明显。(四)本项目经营成本低,投资回报高,收益年限长。综合所述,本项目切实可行,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建议给予立项支持。第十章 项目建设保障措施10.1 组织保障10.1.1 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为了切实加强项目建设小组的组织领导,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
53、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省林业厅领导任组长,市林业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林业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为本项目的决策机构,负责项目建设的设计和规划,制定适合本项目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审批项目年度实施方案等。有关乡(镇)成立工程管理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负责项目实施。10.1.2 设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林业局,分管营林的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配备工程技术、科技推广、财务管理人员,负责编制各年度实施工作方案、计划财务、规划设计、组织施工、检查验收、大中型工程的招标、物资采购与供应、科技推广、信息管理、编制年度项目评估报告等。10.1.3 项目建设实行领导负责制为了确保油茶低产改
54、造示范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项目实行领导负责制。将项目任务分解到各责任单位,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按照各自的工作任务,实行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确保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行。10.2 政策保障10.2.1 宣传发动,树立信心该项目牵涉面广,内容多,投资大,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发展油茶低产改造的前景和抓好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了解油茶低产改造的发展前景和使用技术 ,增强他们发展的决心和信心。10.2.2 制定优惠政策为了进一步加快油茶低产改造示范基地建设,各级政府应制定发展油茶低产改造的政策措施:一是加大林地流转力度,确保基地面积得以落实;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整合市、区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倾斜投入油茶低产改造示范基地建设;三是保证基地建设人员稳定,确保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生产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四是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将油茶低产改造开发情况与干部考核奖惩和任用挂钩。每年组织一次检查评比活动,对发展油茶低产改造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进行大力表彰。10.3工程管理10.3.1完善项目管理机制油茶低产改造示范基地建设是一项工程浩大、技术含量高、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油茶产业工程,为了便于在建设中实施有效管理,确保项目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纵隔占位影像诊断
- 工厂承包货柜方案简单
- 原料检验面试题及答案
-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与流程
- 脑卒中康复面试题及答案
- 货物类投标技术方案
- 首都机场考试题库及答案
- 机构对外宣传方案模板
- 小儿结核病护理
- 酒店培训内容课件
- 湖北省黄冈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卷
- 撤资合同范本:投资撤资协议书
- 医保drg付费课件培训
- 彩妆知识培训
-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民中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宁夏银川金凤区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真题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帆船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北京海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笔试真题2024
- 新疆天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商誉减值测试资产评估报告
- 2025年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泄密警示教育专题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