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017-油阀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φ2孔夹具设计中批量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5页)
编号:9605496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9-20
上传人:QQ24****178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王**(实名认证)
浙江
IP属地:浙江
65
积分
- 关 键 词:
-
K017
座机
加工
工艺
规程
夹具
设计
批量
- 资源描述:
-
K017-油阀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φ2孔夹具设计中批量,K017,座机,加工,工艺,规程,夹具,设计,批量
- 内容简介:
-
油阀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The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and Special fixture design of oil valve seat学院(系):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完成日期: 油阀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专用夹具设计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油阀座工艺设计及其中两道工序的夹具设计。此次设计是对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其零件为锻件,具有体积小,零件复杂的特点,由于面比孔易加工,在制定工艺规程时,就先加工面,再以面为基准来加工其它,其中各工序夹具都采用专用夹具,特别的对于加工大头孔、槽和钻小头孔斜面小孔的工序中,选一面两销的定位方式,并以操作简单的手动夹紧方式夹紧,其机构设计简单,方便且能满足要求。本文作者是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保证工人具有良好而安全劳动条件的前提下进行设计的。在工艺设计中,作者结合实际进行理论设计,对曲轴传统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优化了工艺过程和工艺装备,使曲轴的生产加工更经济、合理。在夹具设计部分,作者在收集加工所用机床、刀具及辅助工具等有关资料后,对工件材料、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及工艺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夹具设计步骤设计出符合曲轴生产工艺及夹具制造要求的夹具。关键词:油阀座; 加工工艺;夹具The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and Special Fixture Design of the oil valve seat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ke College Mechatronic Engineering 082216H Gu Rui 200822010671 Director:Zhang XueliangAbstract:This text introduce oil valve technological design and two of them jig of process design mainly. This design is to dials forks the components the processing craft and the jig design, its components are the forging, has the volume to be small, components complex characteristic,Because the surface is easier than the hole to process, when formulation technological process, first the machined surface, then processes other take the surface as the datum,In which various working procedures jig all uses the unit clamp, special regarding processes the big end of hole, the trough and drills the capitellum hole incline eyelet in the working procedure, Chooses locate mode which two sells at the same time, and operates the simple manual clamp way clamp, its organization design is simple, the convenience also can satisfy the request.The author of this text is guaranteeing product quality, boost productivity, lower costs, utilize existing working condition, guaranteeing worker to have good work prerequisite of terms to design . In technological design, the author combine carrying on theory design,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crankshaft actually, optimize craft course and craft equip, enable economy rational even more of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the crankshaft. Designing in the jig , the author collect the relevant materials, such as lathe, cutter and handling tool,etc. At the foundation of the analyse of work piece material,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 and craft, and make jig of request according to jig measure design and cankshaft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jig.Key word: oil Valve :;processing technology;fixtureIII目录任务书.II摘要.IIIAbstract.IV引言.11.零件图工艺性分析.31.1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31.2主要加工表面及技术要求分析.42.确定毛坯.5 2.1 毛坯分析 .5 2.2铸件尺寸公差.62.3铸件机械加工余量计算.73. 工艺规程设计.83.1.定位基准的选择.8 3.2制定工艺路线.93.3.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104. 确定工序尺寸.135 . 确定第一道工序切屑用量及工时制定.15 5.1切削用量.15 5.2.基本时间.16 5.3.其他工序的切削用量和时间见工序卡.176.夹具设计.186.1.钻16孔夹具的设计.18 6.1.1. 定位基准的选择.18 6.1.2.切削力和卡紧力计算.19 6.1.3.定位误差分析.20 6.1.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21 6.2. 钻中心孔夹具的设计.22 6.2.1. 问题提出.236.2.2.夹具设计.24 6.2.3绘制夹具图.25参考文献.26附录A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27附录B 外文资料翻译.37致 谢.43引 言材料、结构、工艺是产品设计的物质技术基础,一方面,技术制约着设计;另一方面,技术也推动着设计。技术是产品形态发展的先导,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必然给产品带来新的结构,新的形态和新的造型风格。材料,加工工艺,结构,产品形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某个环节的变革,便会引起整个机体的变化。随着机床加工精度的提高,为了降低定位误差,提高加工精度对夹具的制造精度要求更高精度夹具的定位孔距精度也随着提高,机床夹具的精度已提高到微米级,世界知名的夹具制造公司都是精密机械制造企业。诚然,为了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和经济性,夹具有不同的型号,以及不同档次的精度标准供选择。 工业的模块、组合夹具元件模块化是实现组合化的基础。利用模块化设计的系列化、标准化夹具元件,快速组装成各种夹具,已成为夹具技术开发的基点。省工、省时,节材、节能,体现在各种先进夹具系统的创新之中。模块化设计为夹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组装打下基础,应用CAD技术,可建立元件库、典型夹具库、标准和用户使用档案库,进行夹具优化设计,为用户三维实体组装夹具。模拟仿真刀具的切削过程,既能为用户提供正确、合理的夹具与元件配套方案,又能积累使用经验,了解市场需求,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夹具系统。组合夹具分会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正在着手创建夹具专业技术网站,为夹具行业提供信息交流、夹具产品咨询与开发的公共平台,争取实现夹具设计与服务的通用化、远程信息化和经营电子商务化。迅速发展对产品的品种和生产率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使多品种,对中小批生产作为机械生产的主流,为了适应机械生产的这种发展趋势,必然对机床夹具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夹具的通用性直接影响其经济性。采用模块、组合式的夹具系统,一次性投资比较大,只有夹具系统的可重组性、可重构性及可扩展性功能强,应用范围广,通用性好,夹具利用率高,收回投资快,才能体现出经济性好。因此,我认为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夹具技术水平的步伐,创建夹具专业技术网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夹具技术。主动与国外夹具厂商联系,争取合资与合作,引进技术,这是改造和发展我国组合夹具行业较为行之有效的途径。 1 零件图工艺性分析1.1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通过对该零件图的重新绘制,知原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但24.5的孔要要求精度高要精镗,没有退刀槽,应该加上。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结构简单,但技术要求多,对基准的选择要求高,零件选用材料ZG45,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塑性,切屑性能良好,结构工艺性好。阀门制造工艺有如下特点: 阀门毛坯的制造工艺及检验工艺比较复杂。 阀门的铸件毛坯是结构叫复杂的薄壁壳体件。其铸件要求表面光洁、铸字清晰,特别是要有致密的缺陷。为了满足上述要求,铸造时应采取一系列工艺措施,如选用高耐火度的造型材料并控制型砂水份、造型时应分层打实以保证砂型硬度,采用合理的浇帽口系统及严格控制浇注速度和温度等。由于技术要求较高,阀门毛坯的铸造工艺远较一般铸件复杂。 此外,阀门毛坯除检查尺寸,位置精度及外观外,有的还有作金相组织、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及无损探伤等多种检验,故阀门的检验工艺也较复杂。 机械加工难度大 由于阀门材料的各类繁多,除各种铸铁、碳素钢外,其大部分高强、耐腐蚀和高硬材料的切削性能都很差,很难使零件达到规定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而阀门密封面的几何型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很高,因此更增加了阀门机械加工难度。 同时,阀门材料的切削性能差,又给阀门的加工方法、刀具材料、切削用量、工艺装备等方面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阀门零件在机床上安装比较困难 阀门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比较复杂,有些零件属壁薄、细长件,刚性差。在机床上加工时,定位和装夹都比较困难,因此往往需要复杂的专用夹具。 有的阀门零件,定位基面的精度较低,表面粗糙度较高,有时甚至采用非加工表面定位。而被加工密封面等部位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都很高,故得难保证加工质量。因此,为满足工艺上的需要,往往须提高定位基面的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或在非加工表面上加工出定位基面,这就增加了阀门制造工艺的复杂性。1.2 主要加工表面及技术分析 1.22作为基准孔,而且孔径小,要钻出,同一道工序加工24、63、3、5、2。同时保证22与3的距离23.5和22与2的距离22,还有保证内孔和外圆同轴。2.上孔加工保证同轴,而且保证16和右端面的距离22。上孔的加工基准为右端面。3.各段孔之间要求相互垂直都是通孔。 图1.1 零件图2 确定毛坯2.1 毛坯分析 根据零件材料ZG45确定毛坯为铸件,为了保证孔22的加工质量和便于加工,将整个工件铸成整体毛坯,分型面通过22孔中心线,而且垂直16孔的中心线,铸件进行人工时效后,送机加工车间加工,以免工件切开后发生较大的变形。2.2 铸件尺寸公差由于是中批量生产,毛坯制造选方法采用砂型机器型,由工艺人员手册查得,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10,选取铸件错箱值为1.0 mm。2.3 铸件机械加工余量对于批量生产的铸件加工余量由工艺人员手册查得选取MA为G级,各表面的总余量见下表1.1,由工艺人员手册查得铸件主要尺寸见表2.2。表2.1加工表面基本尺寸加工余量等级加工余量数值说明上表面39.6G2+0.4单侧加工6363H5+1轴降1级双侧加工端面55G3.5+0.5双侧加工 表2.2零件尺寸总余量毛坯尺寸公差CT16与右端面尺寸22224一般公差-c63 轴63467一般公差-c22与上表面尺寸39.62.442一般公差-c左端面与右端面尺寸55459一般公差-c 图2.1 零件毛坯合图3 . 工艺规程设计3.1.定位基准的选择(1) 精基准的选择:22为第一个加工孔,已孔为定位基准,故选择其作为加工其它有关表面的统一精基准。另外右端面也是加工左端面和钻16孔精基准。(2) 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应为一些非加工面,为了保证壁厚均匀及22 孔的位置精度,故选30轴面作为粗基准。3.2.表面加工方法选择对于开螺母下座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导轨面及孔和端面其加工方法如下:(1) 右端面采用粗铣,半精铣。(2) 22孔采用钻孔,粗镗,24孔采用粗镗,半精镗,精镗。(3) 左端面采用粗铣,半精铣,倒角。(4) 上端面及缺口采用粗铣,半精铣。(5) 16 钻IT11粗糙度为12.5铰IT9粗糙度为3.2,16.8精镗孔。(6) 2 钻3钻IT11粗糙度为2.5(7) 惚平22攻Rc3/4螺孔3.3.制定工艺路线工艺路线的确定,本着先基准后其它,先孔后面,先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和先粗后精的加工原则。1.工艺路线方案一10粗车右端面,半精车右端面。粗车及半精车外圆6320粗车,半精车左端面,倒角30钻22孔,倒角、攻螺纹40扩孔24.5,粗镗退刀槽,精镗孔24.550钻3,5,2孔60粗铣,半精铣上表面70钻10.5孔,扩16孔80铣16孔下端面,铣上端面平台90粗镗孔24(退刀槽)半精镗孔16,钻2孔2.工艺路线方案二10粗车右端面,半精车右端面。粗车及半精车外圆6320扩孔24.5,粗镗退刀槽,精镗孔24.530钻3,5,2孔40粗车,半精车左端面,倒角50钻22孔,倒角、攻螺纹60粗铣,半精铣上表面70钻10.5孔,扩16孔80铣16孔下端面,铣上端面平台90粗镗孔24(退刀槽)半精镗孔16,钻2孔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是先集中加工工序,在各个机床上操作的工序都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机床的加工,该方案需要经常更换夹具,不经济。方案二虽然可以直接做出24.5孔,少一次装夹,但不能保证精度,出于精度考虑。选择加工方案一。首先以不加工面32面作粗基准来粗加工右端面及63,这样能保证壁厚均匀及22与6.的同轴度,以右端面为基准一侧限制一个移动自由度。以底面上一支支撑钉配合心轴限制一个转动自由度,来精加工左端面倒角然后钻22孔及攻螺纹,扩孔粗加工24.5及退刀槽。然后钻2、3、5孔。再以一长心轴在22 孔中定位, 。钻孔2、10.5、16退刀槽及精加工16 ,然后铣平台。3.4.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 由于是中批量生产,故加工设备以通用机床为主,其生产方式以通用机床专用夹具为主,工件在个机床上的装卸及个机床间的传送均由工人完成。(1) 右端面,考虑到工件的定位加紧方案等问题,选用CA6140车床,端面车刀。(2) 车63、钻22孔,外圆车刀,22麻花钻。(3) 车左端面、倒角、攻螺纹,端面车刀。(4) 铣上端面,升降台式铣床。(5) 钻16孔、16孔、2孔,16麻花钻,用Z518立式钻床,钻模塞规。(6) 惚平16平台,用立式升降台铣床。宗上制定工艺卡如下:工序号工序工序内容设备工业装备10车粗车右端面,半精车右端面。粗车及半精车外圆63CA6140三爪自定心卡盘20车粗车,半精车左端面,倒角CA6140三爪自定心卡盘30钻孔钻22孔,倒角、攻螺纹CA6140三爪自定心卡盘40镗孔扩孔24.5,粗镗退刀槽,精镗孔24.5CA6140三爪自定心卡盘50钻3,5,2孔立式钻床钻模160铣粗铣,半精铣上表面卧式铣床夹具270钻孔钻10.5孔,扩16孔,立式钻床夹具2 钻模80铣铣16孔下端面,铣上端面平台立式铣床夹具290镗孔粗镗孔24(退刀槽)半精镗孔16,钻2孔卧式镗床夹具3钻模1001104. 确定工序尺寸 图4.1 工艺尺寸链确定工序尺寸的一般方法是:由加工表面的最后工序往前推算,最后工序的尺寸按零件图样的要求标注,当无基准转换时,同一表面多次加工的工序尺寸只与工序的加工余量有关,有基准转换时,工序尺寸应用工艺尺寸链计算。工序40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应该算工艺尺寸链,如图4.1 L1= L2= 由尺寸链公式得:L3=本零件其他表面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见表 加工表面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与公差表面粗糙度粗半精粗半精粗半精24.52.51.323.724.56.33.2165.50.415.61612.53.2634.51.564.56312.55. 确定第一道工序切削用量及工时制定 切削用量包括背吃刀量、进给量、 和切削速度、 确定顺序是先确定、, 在确定。工序10 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5.1.切削用量 本工序为粗车(车端面、外圆)。已知加工材料为45钢,=670MPa铸件,机床为CA6140型卧式车床,工件装卡在三爪自定心卡盘上1.确定粗车外圆的切削用量。所选刀具为YT5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根据表5-112,选刀杆尺寸B H= 刀片厚度为4mm。根据表5-113,选择车刀几何形状为卷削槽倒棱型前刀面前角=、 后角=6 主偏角=90 副偏角 =10 刃倾角=0、 刀尖圆弧半径=0.8mm 2.确定背吃刀量 粗车双边余量为4.5 mm,显然 为单边余量 =2.25mm 3.确定进给量 根据表5-114,在粗车钢料、刀杆尺寸为 、3mm 工件直径为100400mm 时,=0.61.2mm/r 按CA6140车床的进给量,选择= 0.65mm/r、 确定的进给量上需满足机床进给机构强度的要求,故需进行校验根据表5-55,车床进给机构容许的进给力=3530N根据表5-123,当钢料=570670MPa、 3mm 、 0.75mm/r、=45、=45.6m/min时进给力= 760N 的修正系数为= 1.0 故实际进给力为= 889.2N 所选的进给量= 0.65mm/r 可用。4.选择车刀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表5-119,车刀后刀慢最大磨损量取为1mm,开转位车刀耐用度T=30min。5.确定切削速度 根据表5-120,当用YT15硬质合金车刀加工= 600700MPa钢料、 3mm 、 0.75mm/r 时 ,切削速度 = 109m/min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数各为 0.8,0.65,0.81,1.15,1.0 故 =52.8m/minn= =138.9r/min按CA6140车床的转速,选择 =120r/min=2r/s ,则实际切削速度 = 45.6m/min 最后确定的切削用量为 =2.25mm、= 0.65mm/r、 =120r/min 、 = 45.6m/min 同样确定精车63的切削用量 =0.75mm、= 1.3mm/r、 =120r/min 、 = 45.6m/min同样确定粗车右端面的切削用量 =1.25mm、= 0.65mm/r、 =120r/min 、 = 45.6m/min同样确定精车右端面的切削用量 =0.75mm、= 1.3mm/r、 =120r/min 、 = 45.6m/min5.2.基本时间T1=7s T2=4s T3=25s T4=13s该工序所有时间T=49s5.3.其他工序的切削用量和时间见工序卡6.夹具设计6.1.钻2孔夹具的设计在给定的零件中,对本序价格的主要要求考虑尺寸16,由于公差要求较低,因此本步的重点应在加紧的方便与快速性上。6.1.1. 定位基准的选择出于定位简单和快速的考虑,选择孔24.5mm和端面为基准定位,侧面加定位销辅助定位,使工件完全定位,再使用快速螺旋卡紧机构进行卡紧。 图6.1 定位销6.3钻2孔夹具设计6.6.1定位基准的选择在加工2孔工序时,24.5孔和宽度为30mm的下平台已经加工到要求尺寸。因此选用和24.5孔及24.5孔下表面加上宽度的作为定位基准。选择24.5孔限制了工件的3个自由度,选择外圆面定位时,限制了3个自由度。即一面两销定位。工件以一面两销定位时,夹具上的定位元件是:一面两销。其中一面为24.5孔下表面,两销为短圆柱销和固定挡销。6.6.2定位元件的设计本工序选用的定位基准为一面两销定位,所以相应的夹具上的定位元件应是一面两销。因此进行定位元件的设计主要是对短圆柱销和固定挡销进行设计根据参考文献11表2-1-2固定定位销的结构及主要尺寸如图6.13所示。图6.13 固定定位销主要结构尺寸参数如表6.8所示。表6.8 固定定位销的结构尺寸1218142641246.6.3定位误差分析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加工误差的因素有很多。在这些因素中,有一项因素于机床夹具有关。使用夹具时,加工表面的位置误差与夹具在机床上的对定及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密切相关。为了满足工序的加工要求,必须使工序中各项加工误差之总和等于或小于该工序所规定的工序公差。本夹具选用的定位元件为一面两销定位。其定位误差主要为:销与孔的配合0.05mm,钻模与销的误差0.02mm,钻套与衬套0.029mm由公式e=(H/2+h+b)max/Hmax=(0.052+0.022+0.0292)1/2 =0.06mm e=0.0630/32=0.05624.5可见这种定位方案是可行的。6.6.4钻削力与夹紧力的计算由于本道工序主要完成工艺孔的钻、攻螺纹加工,而钻削力远远大于攻螺纹切削力。因此切削力应以钻削力为准。由参考文献9得:钻削力 钻削力矩 式中: 本套夹具采用移动压板夹紧,移动压板主要靠移动压板上的螺母来实现夹紧。根据参考文献11可知该机构属于单个螺旋夹紧。由式(6.1)根据参考文献11表1-2-20到表1-2-23可查得 6.6.5钻套、衬套、钻模板及夹具体设计2孔的加工需钻切削才能满足加工要求。故选用快换钻套(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以减少更换钻套的辅助时间。根据工艺要求:2孔分钻、工步完成加工。根据参考文献11表2-1-47可查得钻套孔径结构如图6.14所示。图6.14 快换钻套根据参考文献11表2-1-58可得衬套选用固定衬套其结构如图6.15所示。图6.15 固定衬套根据参考文献11夹具U型槽的结构如图6.16所示。图6.16 U型槽主要结构尺寸参数如表6.11所示。 表6.11螺栓直径121430206.6.6夹紧装置的设计夹紧装置采用移动的A型压板来夹紧工件,采用的移动压板的好处就是加工完成后,可以将压板松开,然后退后一定距离把工件取出。根据参考文献11移动压板(GB2175-80),其结构如图6.17所示。图6.17 移动压板主要结构尺寸参数如表6.12所示表6.121203011365081641.5126.6.7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本套夹具用于加工2孔。定位采用常见的一面两销定位方案。以24.5孔下表面(一面)及其内孔(带大端面的长圆柱销),加上宽度为30mm的下平台(固定定位销)来实现完全定位。主要考虑工件便于取出夹紧装置采用移动压板夹紧。工件加工完成后,移动压板向后退一定距离,工件就可以很方便的取出。工件装夹时,先将工件放到带大端面的长圆柱销和固定定位销处,然后将移动压板前移,压在工件上,将螺栓拧紧就可以进行加工了。加工完成以后将移动压板退出一定距离,就可以把工件直接取出。如夹具装配图ZJZ-03所示。6.4小结对专用夹具的设计,可以了解机床夹具在切削加工中的作用:可靠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提高加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充分发挥和扩大机床的给以性能。本夹具设计可以反应夹具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如定位精度、夹紧方式、夹具结构的刚度和强度、结构工艺性等问题。24油阀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4 总结本设计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有的问题还待于进一步深入,具体如下:(1)缺乏实际工厂经验,对一些参数和元件的选用可能不是非常合理,有一定的浪费。(2)与夹具相关的刀具和量具的了解还不太清楚。(3)系统的设计不太完善,在与计算机配合进行精确的数据采集和控制上还有一些不足。(4)使用有一定的局限:人工操作多,零部件磨损度在实际中尚不明确。参考文献1 刘德荣,组合夹具结构简图的初步探讨,组合夹具,1982. (1) 2 孙已德,机床夹具图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20-23。3 贵州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教研室,机床夹具结构图册M,贵阳:贵州任命出版社,1983:42-50。4 刘友才,机床夹具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5 孟少龙,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1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6 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修订组,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7 李洪,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8 马贤智,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9 上海金属切削技术协会,金属切削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0 周永强,高等学校毕业设计指导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11 薛源顺,机床夹具设计(第二版) 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12 余光国,马俊,张兴发,机床夹具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13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洛阳农业机械学院,长春汽车厂工人大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4 李庆寿,机械制造工艺装备设计适用手册M,银州: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15 廖念钊,莫雨松,李硕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中国计量出版社,2000:9-19。16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市教育局,专用机床夹具设计与制造,黑农江人民出版社,1979.12 17 乐兑谦,金属切削刀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17。18 Machine Tools N.chernor 1984.19 Machine Tool Metalworking John L.Feirer 1976.20 Handbook of Machine Tools Manfred weck 1984 .21 Sors l.fatigue design of machine components.oxford:pergramon press.1971致 谢本文从选题、方案论证到课题的研究都是在导师卢宗彪副教授的全面、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创造力、高瞻远瞩的学术思想,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始终令学生敬佩,并将影响我的一生。值此成文之际,谨向导师表达我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四年的学习和生活期间,始终得到攀枝花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各位老师的无私帮助,在此深表感谢!他们是李碧茹老师、周汝忠老师、党玉春老师、乔水明老师,李泽蓉老师等。 特别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和家人!感谢父母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给予的无私的爱,他们的理解和全力支持使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完成。 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们! 最后,在本文结束之际,向所有为我的论文提出宝贵意见的评阅专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谢谢! 二OO七年六月参考文献1 徐志刚基于广义映射原理的组合夹具结构设计自动化J机械工程学报,2000(12)1051082 刘丽娟机床夹具设计中的一面二销定位J润滑与密封,2003(3)1071083 王凤岐,许红静,郭伟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综述J航空制造技术,2003(11)38404 张福润,徐鸿本,刘延林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2883205 赵家齐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60616 顾崇衔等机械制造工艺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588 王启平机床夹具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11349 王小华机床夹具图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557010 朱耀祥,融亦呜夹具设计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机械科技,1993(10)141711 丁殿忠,姜鸿维金属工艺学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61412 周振宝机床夹具精度的分析J机床与液压,2004(2)13713813 Liao Jianmin.Fixturing analysis for stability consideration in an automated fixture designsystemJ.JournalofManufacturingScienceandEngineering,2002,124(2): 98104.14 Subramanian V,Kumar Senthil A.Seow K C .A multi agent approach to fixture designJ.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2001,12(1):3142.15 艾兴,肖诗纲切削用量简明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11116 刘友和金工工艺设计M广州:华南工学院,198211317 崔常德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2918 李益民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13119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洛阳工学院,第一汽车制造厂职工大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组件和发动机运行引擎组件发动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生产通过螺栓,螺母和其他类型的紧固件组装在一起,其中大部分是固定螺栓,其他部分则是内外连接螺栓。发动机缸体形成发动机主要框架和基础。缸体由铸铁或铝块制成。发动机的其他部分被浇铸成块或与它连接。下部分被称为支撑曲轴的曲轴箱,其中包含活塞和浇铸成块的气缸本体。冷却箱,充满冷却液,也是铸造成块的。许多部件连接到缸体上的。这些项目包括水泵,油底壳,飞轮,离合器壳体,点火分销商,石油和燃油泵,汽缸头。活塞是发动机内部是可以上下移动的部分,燃料的潜在能量转化为去曲轴转动的动能。活塞由活塞头,活塞环,活塞裙和活塞销孔组成。活塞头冠是施加压力的顶面。他有可能是各种形状,以促进振动或帮助控制燃烧。活塞的环槽进行环有两种基本类型:压缩环和油环。上压缩环是用来防止压缩泄漏,低油环控制的石油数量,缸壁上的沉积。活塞土地是活塞环槽之间的部分。为活塞环双方提供一个休息的表面。活塞的主要部分被称为活塞裙。它形成了一个轴承与气缸壁接触表面。活塞中的活塞孔也作活塞销轴承用来连接轴承。连杆连接曲轴的一端和活塞的另一端。它通过活塞销传递力和运动。汽缸燃烧的力量通过推动连杆转动。位于发动机曲轴箱轴承的曲轴旋转提供了一个不断转动的车轮力。曲轴的作用是改变活塞的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来驱动车轮和处理整个的输出功率。曲轴是由合金钢或铸铁制成的。实际上是由各个部分,如主轴承轴颈,连杆轴颈,曲柄轴承,平衡重量和飞轮端曲轴。为了减少或消除振动,曲轴必须提供在曲柄臂的相反方向呈放射状从曲轴中心线延长与反平衡重量。飞轮曲轴用螺栓连接到后方。飞轮的作用是保持发动机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