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程集总规修编中心区详细规划.ppt_第1页
监利程集总规修编中心区详细规划.ppt_第2页
监利程集总规修编中心区详细规划.ppt_第3页
监利程集总规修编中心区详细规划.ppt_第4页
监利程集总规修编中心区详细规划.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城镇发展背景及策略分析 本次规划背景 城镇概况 区位分析 发展策略 第二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城镇发展现状 村镇体系规划规划 第三章 镇区规划 镇区发展现状 镇区规划方案 第四章 中心区详细规划方案,第一章 城镇发展背景与策略分析,一、本次规划背景,1城镇发展环境的变化 (1)“中部崛起”战略 2006年,“中部崛起”成为国家实现协调发展的又一重要战略,标志着中部地区从此进入划时代的改革时期。 2009年9月,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至2015年,中部地区要以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

2、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改变农村面貌。同时加快形成沿长江经济带,发展县域经济,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 (2)湖北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2010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给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 (3)大量有关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机制逐步建立,设施投入建设或使用 已建成通车的随岳高速公路和荆岳长江大桥,增强了省内中小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的联系,有利于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同时加强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的两湖地区的经

3、济与空间联系,有利于区域一体化和区内小城镇的发展。 (4)省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协调发展 在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调整城镇三大产业比例,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为产业升级提供原动力。 (5)程集镇周边城镇的快速发展 程集镇周边地区及城镇发展快速。尤其是得益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促进,县城容城、中心镇汪桥镇等都成为监利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程集镇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周边城镇。,第一章 城镇发展背景及策略分析,2一批新的法律、法规、规划的出台与实施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对城乡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发展城乡统筹区,有利于推进程集镇城镇化进程

4、; (2)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的实施使得历史文化名镇无论在历史文化保护还是经济发展的地位上都得到强调与提升,表明了国家对程集镇等历史文化名镇发展的重视与支持;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2011(2012年1月1日起实施)从微观层面对城市及乡镇发展提出了指导和建议,有利于制定最新的、科学的城镇总体规划; (4)监利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的编制实施作为上位规划加强了作为历史文化名镇的程集镇在区域中甚至更大范围内的地位和影响,有利于城镇进一步发展。 3. 程集镇历史文化价值不断提升与城镇发展的滞后形成鲜明对比 (1)20

5、07年由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揭晓,湖北省监利县程集被评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充分表明了国家和社会对其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认可和重视。在全国政策大力发展历史文化名镇,打造特色城镇和文化旅游的大背景下,程集镇无疑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是其走上高速发展之路的重要契机; (2)保留较为完整的古街和丰富的荆台等历史文化遗产表明程集镇具有较好的旅游价值和人文历史价值; (3)程集镇的整体实力不佳,人民生活水准有待提高,镇区基础实施落后,旅游接待能力差,离宜居城镇标准有一定差距;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一产比例过高,二三产发展缓慢,产业结构急需调整; (4)新农村建设滞后,

6、镇域经济薄弱,是制约其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限制因素。,第一章 城镇发展背景及策略分析,4程集镇产业升级、空间发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1)程集镇农业基础良好,但工业发展势头不足,无成规模工业带动城镇发展,需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在沙洪公路沿线一带的姚集布置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完成与东面的汪桥的产业对接; (2)程集镇镇区用地空间布局不合理,空间分布比较杂乱,需明确城镇发展方向,细化用地性质。 程集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1)程集镇历史文化丰富,历史价值重大,现存遗址遗迹丰富; (2)国家及地方的高度重视。2009年12月7日,住建部召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座谈会以及2009年

7、10月实施的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表明历史文化名镇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要积极保护,同时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监利县上位规划的编制与实施都表现了领导对程集镇发展的重视; (3)保护现状不容乐观。老街多数建筑亟需修缮,镇区内基础设施质量与数量较差,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求,降低了城镇发展活力;同时功能布局凌乱无序,产业分工不明确,镇区空间布局不清晰,很多用地亟需进行功能置换。 程集镇大型基础设施布局的重大变化 程集镇内水厂、变电站位置的变动,镇域内一条一级公路的修建,对整个城镇的发展提出了变化和新要求,是整个规划修编的一个重大依据。,因此,本次程集镇总体规划修编十分及时而必要,需要以全新而准

8、确的定位、科学而严谨的态度,规划建设全新的程集镇。,第一章 城镇发展背景及策略分析,1、镇域概况 程集镇地处监利西北,位于江陵、监利、石首三地交界之处,东距监利县县城约有30km,西距荆州市区约60km,距武汉274km,素有监利“西大门”之称。西与江陵县接壤,北与汪桥镇交界,南与小河口镇相连,地理上“地锁三县”,水路上“西进蜀黔、北通汉口”,是监西的门户重镇。镇域面积115k,辖37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为58700人,其中农业人口数51620人 ,非农业人口数7080人。耕地面积8.9万亩,属于监利县传统农业城镇。是监利县城镇体系规划中的重点城镇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2、历史沿革 程

9、集镇境内有历史悠久的程集古镇(史称程家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王就在此修建了豪华的离宫荆台; 南宋嘉定年间,有位程姓富商临河辟建石级码头开设店铺,临河一带始成小街,人称“程家集”; 明初,凭借得天独厚的发达水陆交通,便成为远近闻名的商埠码头,逐步发展成为长江北岸一个较大规模的集镇,老街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时,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 明清时期,程集凭借本身所具备的便利交通条件和地理区位优势,逐步走向商业上的繁荣。明代永乐年间(1402-1424),程集成为江汉平原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清代程集基本延续明代贸易兴盛之势,一直到民国初期。 1949年后,监利县大兴水利,对航道进行了疏通改造,截弯

10、取直。其中程家集河一段被废弃,程集镇失去原有的商业地位。 1958年属汪桥公社。1975年析汪桥公社为程集、汪桥、莲台3个公社,1984年合并为汪桥区,1987年析汪桥区划出汪桥镇建程集镇。1987年成绩撤区建镇后,城镇建设发展速度加快,在程集老街北侧另辟新区,镇中心由程集老街迁移至新区。新区街道基础设施完善,政治、文教、商业、居住功能齐全,较为繁荣;老街则逐渐走向沉寂,商业功能基本消失,街道逐渐老化。 2007年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二、城镇概况,第一章 城镇发展背景及策略分析,3、自然条件 程集镇地处北亚热带东部季风区中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3C;年无

11、霜期259天;雨量主要集中在春夏之交的4-6月,总量1266mm,占全年总雨量的44%;相对湿度82%;日照率为48%,年平均日照数在2000小时左右。具有光照充足,热量充分,雨热同期,无霜期长等特征,十分有利于发展粮食、棉花等高产农作物。 程集镇所在的监利县处于江汉平原、洞庭湖两个凹陷盆地的结合部,历史上地貌的变迁形成了这个地域众多的河间洼地和积淤湖泊、河流、湖汊、湿地和万顷粮田,构成了其自然历史环境价值最大的特色。 4、人文历史资源 程集镇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近有老长河“金带环保”,远有长江“龙水相连”。古镇保留了丰富的历史遗存,是历史风貌保存较为完好的湖北古镇之一

12、。 4.1 历史建筑 程集老街沿老长河而建,街与河落差较大,街面由青石板铺就。古镇临街商铺大都建于明代,少数建于清代。以天斗式街屋建筑为特色,多数建筑每进之间为院落,另有天井、天斗或天井带天斗式建筑,前点后宅。门窗一律镂格,木板排门居多,石质门较少,刷桐油而不施彩绘,保持原木本色,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而独具江南水乡特色。 4.2 桥梁 程集老街东南端老长河上有一座“敞肩单拱”式古桥魏桥,又称宋桥,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 (1380年),重修于1936年。 4.3 宗教文化 现留存下来的观音古刹始建于清乾隆甲午年间,庙宇为前后两座大殿,殿宇嵯峨,香火旺盛。 4.4 红色文化 程集镇曾在第二次国内革命和

13、抗日战争时期占据重要战略地位,是鄂湘西革命根据地的后勤物质集散地,现存列宁小学和当时的中央地下交通站旧址。 4.5 周边资源 程集镇南距石首长江天鹅洲麋鹿保护区44km,西离古城荆州60km,向北76km可达洪湖湿地保护区及红色旅游胜地瞿家湾、周老嘴镇。,第一章 城镇发展背景及策略分析,三、区位分析,宏观区位 监利县是湖北省的农业大县,国土面积及人口均在荆州地区排名第一。三大产业发展不均衡,第一产业发展尤为突出,粮食产量居全省县级单位第一。 监利县交通便利,对外交通网络健全,拥有长江水道、随岳高速、武监高速、荆岳长江大桥和多条省道交通线。区位优势突出,位于长江经济带上,与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

14、化旅游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联系密切。 监利县农业经济发达,耕地面积大,依托洪湖和长江发展水产品养殖,产值增长迅速。监利农业正朝着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和产业链模式发展。当前产业发展与周边县市依然存在激烈竞争,需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与周边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农副水产品加工可成为日后监利县发展的重点产业。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展开、湖北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与新农村建设的开展,监利县及其乡镇必将朝着积极良好的方向发展。,第一章 城镇发展背景及策略分析,宏观区位图,监利,中观区位图,中观区位 程集镇位于监利县中心区域西部,紧靠西面的中心镇汪桥,是西面的门户城镇。在监利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中被定义

15、为二级城镇。位于江陵、石首、监利的交界处,通过穿境而过的沙洪公路将石首、江陵与监利县城以及东面的随岳高速联系起来,距离随岳高速45km,是联系三个县市的最重要交通节点。距离荆州古城274km,是监利和荆州的必经之路,素有监利“西大门”之称。 农村经济方面,程集镇充分发挥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种植业,其品种主要有黄鳝、螃蟹、甲鱼、 乌龟和鲟鱼,年水产品销量可达400万斤。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黄鳝养殖基地。猪、禽养殖业也有较大规模。优秀的水产资源及耕地资源是程集镇所拥有的优势之一。 文化旅游资源方面,与西南面的石首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东面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周老嘴和瞿家湾均相距不超过5

16、0公里,借助其自身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地位,易于形成一条完整的带状旅游线路,旅游资源优势明显。,第一章 城镇发展背景及策略分析,微观区位图,微观区位 程集镇镇域面积115k,辖37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为58700人。位于监利县西面的门户位置,东面距离中心镇汪桥7km,距县城容城30km。程集镇东与汪桥,和容城相接,西邻江陵县秦市乡,南接石首市小河口镇和人民大垸乡。沙洪公路穿越镇域,将汪桥以及距离更远的容城与西南面的江陵,石首各城镇联系起来。与汪桥镇形成对接,联系紧密,间接受到县城容城的辐射作用。 程集镇老镇区距离沙洪公路较远,以县道连接,新镇区(姚集)则在沙洪公路两侧发展,形成“双子星”

17、结构,加强双子星之间的对接和联系,通过姚集和周边的联系来带动老镇区的发展。,第一章 城镇发展背景及策略分析,城镇发展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 (1)优越的地理区位 程集镇地处监利西北,位于江陵、监利、石首三地交界之处,东距监利县县城约有30km,西距古城荆州约60km,距武汉274km,素有监利“西大门”之称。地理上“地锁三县”,水路上“西进蜀黔、北通汉口”,是监西的门户重镇。 (2)丰富的土地资源 程集镇域尚未大规模开发,土地资源广阔,用地成本较低,尤其在发展新镇姚集以来,老镇区与姚集之间、姚集沿沙洪公路两侧出现了大片的闲置有地具,有较大的征地优势,适合大型投资项目的引

18、入。 (3)良好的农业基础及自然资源 程集镇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具有良好的农业基础,属于监利县传统的农业大镇。镇内有多家优质水稻种植、水产养殖基地。近年来重点依托沙湖的水资源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其品种主要有黄鳝、甲鱼、乌龟和螃蟹,年水产品销量可达400万斤,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黄鳝养殖基地。程集镇水资源丰富,河渠纵横。可结合程家集河与古街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四、发展策略,(4)优厚的旅游资源 程集镇自身和周边旅游资源均较丰富。程集镇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近有老长河“金带环保”,远有长江“龙水相连”。古镇保留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历史风貌保留完好,古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浓郁

19、。南距石首长江天鹅洲麋鹿保护区44km,西离古城荆州60km,向北76km可达洪湖湿地保护区及红色旅游胜地瞿家湾、周老嘴镇。这些旅游景点有利于与程集镇的古镇旅游联系在一起形成旅游体系,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线路。,第一章 城镇发展背景及策略分析,2.劣势(Weaknesses) (1)产业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程集镇第一产业基础良好,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滞后,与农业配套的农产品加工业等严重不足,而第三产业也未形成规模和特色,发展基础较为薄弱,整体发展较慢。 (2)基础建设条件较差 公共服务和市政设施暂能满足镇区现状人口,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卫生条件较差,镇内河渠污

20、染较为严重且无治理措施,旅游配套设施、商业文化设施明显不足,无法与打造旅游重镇的发展目标相协调。 (3)交通条件相对闭塞 1987年程集兴建新镇区至今,共修建镇区道路总长3440m,新镇区形成了“两横三纵”的环形道路系统,紧临程姚县级公路。新老镇区之间仅靠程姚县级公路相连。外部交通不够便利,仅依靠背面的沙洪公路(省道)实现与外界的联系,且老镇区距离沙洪公路有较远距离。内部交通环境也比较优劣,尤其是老镇区,由于历史原因原有的步行系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3.机遇(Opportunities) (1)适宜的政策和法律引导 武汉“1+8”城市圈综合试验区建设步伐加快、“中部崛起”战略、湖北省关于加

21、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的颁布都有利于程集镇的城乡统筹发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的实施使得历史文化名镇无论在历史文化保护还是经济发展的地位上都得到强调与提升,表明了国家对历史文化名镇发展的重视与支持。 (2)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近年来,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强。2003年10月8日,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出了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共10个。随后,又于2005和2007年分别公布第二、三批名单,现共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85座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72座。程集镇便在第三批公布的名单之列。这为程集镇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

22、。 (3)程集镇在监利县的重要地位 随着程集镇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程集在监利县的地位也愈加提高,城镇性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监利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中确定程集是监利县的重要城镇,是江南水乡型历史文化旅游城镇。,第一章 城镇发展背景及策略分析,4.挑战(Threats) (1)区域竞争日益激烈 程集镇周边的汪桥镇,在稳步发展农业的同时,又借助其自身优势发展其他产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程集镇与其他镇相比优势不明显,如何避免同质化,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古镇旅游产业,是未来所要关注的重点。 (2)城镇发展与古镇保护相协调 程集镇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的发展战略与保护古

23、镇历史风貌的要求存在着矛盾,如何保证在不破坏古镇风貌的前提下,激发旅游优势是规划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3)城镇对投商引资的吸引力 程集镇自身发展底子比较薄弱,对于吸引资金的投入可能有一定的限制,如何发展现有工业、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今后发展中应该注意和把握的问题。,第一章 城镇发展背景及策略分析,城镇发展SWOT分析矩阵,第一章 城镇发展背景及策略分析,城镇发展策略: 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中明确提出提高城镇化质量和集聚发展的思路,制定了“壮大完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功能,提高综合实力,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重点镇,引导城镇密集地区发展”这一适合于湖北实际、具有中部地区特色的城镇

24、发展方略。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逐步提高,程集镇因其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被政府及当地人们重视,有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为了适应未来程集镇产业结构调整,应作出相应的战略部署来推动城镇的快速发展。 1.将程集镇与西南的国家麋鹿自然保护区和东面的周老嘴、瞿家湾旅游资源结合利用,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注重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 程集镇是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其镇域范围内有荆台、古街、文昌古宫等多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程集老街沿老长河而建,街与河落差较大,街面由青石板铺就。古镇临街商铺大都建于明代,少数建于清代。以天斗式街屋建筑为特色,多数建筑每进之间为院落,另有天井、天斗或天

25、井带天斗式建筑,前点后宅。门窗一律镂格,木板排门居多,石质门较少,刷桐油而不施彩绘,保持原木本色,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而独具江南水乡特色,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2.改造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湖北省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用工业化理念、工业化的管理和营销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是程集镇目前的主要产业,其中水产养殖及粮食种植是其优势产业。程集镇需要全面推进农业向产业化发展,逐步实现科学高效的种植养殖业、先进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活跃的高速物流业、蓬勃的历史文化旅游观光业,形成结构合理、科学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走规

26、模化生产和集约经营之路。与此同时,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此外,程集的酿酒业历史悠久,蜚声省际,可借助古镇历史文化大兴的契机,发展当地酒文化,扩大规模。在姚集沙洪公路附近布置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完成于汪桥的对接。发展在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借助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发展以旅游业和物流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第一章 城镇发展背景及策略分析,3.强化其监利“西大门”的门户地位,发展物流业;加强与中心镇汪桥的对接,与汪桥协同发展工业园区 程集位于江陵,监利,石首三县交界处,“地锁三县”,是联系三县的重要门户。新镇区姚集借助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在

27、联系三县的沙洪公路沿线成规模发展物流业。目前程集镇与汪桥的空间联系十分紧密,新镇区姚集通过沙洪公路与汪桥直接相连且通向县城容城,在通往汪桥的方向布置一定规模的工业园,重点发展程集著名的酿酒业,开发内在的酒文化,在工业上与汪桥形成对接。 4.改善“双子星”的空间结构,加强新老镇区联系,实现两者的合理对接 自姚集成为新镇区以来,借助其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发展迅速,程集老镇区则相对落后。两者之间仅依靠一条程姚县道联系起来。随着城镇的发展,两者的关系越来越不协调,相对独立的状况亟待改善。新修一条连接程集和姚集的县道加强两者的交通联系,同时借助正在修建的一级公路拉近程集与姚集的空间距离。明确两者的功能

28、定位,程集老镇区作为行政中心,文化中心以及娱乐旅游中心,姚集则承担工业、物流和对外交通职能。程集向北发展,姚集在南面适当布置工业,两者在产业和景观上形成对接。,第一章 城镇发展背景及策略分析,第二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一、城镇发展现状,1.镇域现状村镇等级体系结构 城镇中心集镇中心村基层村 城镇中心为程集镇区; 集镇有1个,即姚集; 中心村有2个,为廖桥村和堤头村; 基层村有34个,为邹集、新观、新沟、张套、三岗、新垸、张马、河岭、周桥、河头、永丰、永和、永联、袁河、四车、朱桥、程集、下湾、付堤、南桥、张巷、砖桥、杨柘、三桥、王公、河北、河南、曾周、千河、三弓、廖王、罗王、永太、田月。,第二章

29、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2.城镇职能与产业类型 2012年程集镇的农业总产值为50530万元,工业总产值为15130万元,其主导产业以农业、渔业为主。,综合型、农贸型、农业种植型、畜类养殖型、水产养殖型,综合型:中心镇区、姚集集镇 农贸型:堤头村、廖桥村、新观村 其余各村均为农业种植或养殖型,第二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3.镇域现状居民点布局特点 现状农村居民用地主要是沿重要道路和河渠呈带状或片状分布。 除新垸新农村试点建设外,其他村庄居民点分布散乱,缺少合理的布局规划。,第二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4.镇域交通现状,1.沙洪公路从镇域北面的姚集穿镇而过 2.沙洪公路南面一条一级公路正在修建中 3.程

30、姚公路纵贯镇域,连接程集老镇区和姚 集,也是南北向的主要交通 4.东面的汪堤公路南北贯穿镇域,连接镇域东面个村庄与汪桥镇,现状问题: 1.现状道路体系不够健全,道路质量不佳。 2.缺少静态交通设施,公共交通利用率不足。 3.对外交通不够便利,道路等级不能满足需求。,第二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5.镇域公共服务设施现状,教育设施:镇域内有一所中学成绩中学,4所小学,4个小学教学点,5所幼儿园 文体设施:镇域内几无体育活动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包括程集古街、文昌古宫等历史宗教建筑 医疗保健:一级乙等卫生院一所,堤头卫生所一家,卫生室30家。下湾、砖桥、付堤、罗王、廖王、新沟、袁河、永丰、河头村等村现状没

31、有卫生室。,第二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6.镇域基础设施现状,给水:镇域范围内共有水厂3个,程集新镇区水厂、姚集水厂、张巷村附近的中心水厂。中心水厂承担扩建后的程集镇区的给水,目前程集镇区仅靠程集水厂供水。姚集水厂供应姚集镇区用水。老镇区内老住宅没有上下水,生活用水靠自家在后院打井采地下水。 排水:新镇现无排水管网,排水主要通过区域内的明渠水网汇集排入沟渠或中心河中。 电力:规划范围区内现无变电所,由距规划区外围东侧的汪集镇110KV变电站提供电源。邮政电信:规划区内现有两座移动通信基站,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的无线信号可覆盖该区域。在程集镇区设有邮政支局。 燃气:镇域内现状有煤气站一个,

32、位于姚集镇区,为液化石油气罐供气,第二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1.镇域发展的现状特征,镇域内村镇沿道路或河渠呈条状分布,沿路新农村建设良好。 城镇职能产业类型主要有:综合型、农贸型、农业种植型、畜类养殖型。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初步形成,人口分布基本均匀。 城镇人口稳步增长,城镇化水平稳定。,2.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城镇自身经济发展存在不足,区域带动能力弱 产业体系缺乏科学规划。 城镇布局不合理,经济发展不平衡。 基础设施薄弱,吸纳人口能力有限,第二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二、城镇发展目标,程集镇在监利县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为二级城镇,其镇区的主要职能为城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主导产业为旅游,

3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规划末期城镇化率设置为51%,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这是基于湖北省城镇化及城镇发展战略规划及程集镇发展现状而得出的。理论上城镇化应低于湖北省的平均水平66%。,第二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三、镇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二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1.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城镇中心、新农村社区,程集镇体系等级规模,2.城镇空间结构规划,“一心、三片、四轴” : “一心”:指镇区,为全镇中心; “三片”:指北部新农村建设区、西部城镇建设区、东部新农村综合产业区,分别以新观、廖桥为片区中心,规划设置教育、文体、医疗、金融等公共服务设施。 “四轴”:指沙洪公路对外联系轴,南北向的城镇功能拓展

34、轴,以及贯穿镇域的呈交叉状的两条新农村建设发展轴,第二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西部版块 农业贸易、种植业、养殖业,南部版块 农业贸易、牲畜养殖,东部版块 综合农业,水乡资源,生态渔业,程集老镇区 历史文化旅游、旅游配套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生态农场,姚集新镇区 农副产品加工、酿酒、高速物流,永联片区 工业配套服务业,廖桥片区 生态农业、旅游配套服务业,3.镇域职能与产业规划,第二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4.镇域基础设施规划,道路交通规划,“三横两纵”的道路交通体系,镇域交通体系以沙洪公路、荆监一级公路以及两条规划的乡道沟通东西,以程姚公路(等级提高为县道)、汪堤公路贯穿南北,形成“三横两纵”的道路

35、骨架。 完善城镇公路体系,加强各新农村社区之间、新农村社区与镇区的联系,第二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电力电信设施规划,5.镇域基础设施规划,电力工程规划 规划在镇区新建一110KV变电站,接受来自汪桥镇110KV进线,同时供给镇域生活用电及镇区部分工业用电。沿荆监一级公路及镇区干道110KV高压线设置高压走廊。 邮政电信工程规划 简化镇域已有电信线路; 完善镇域邮政服务设施与功能,逐步建成技术先进、功能齐全、邮运快捷的邮政通讯网; 规划在程集镇区新建1处电信局,镇区内新建4处邮政营业所,第二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6.镇域基础设施规划,给水、排水、环保设施规划,给水工程规划 近期镇区及社区仍使用地

36、下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远期通过管网对接实现镇区与中心水厂的联合供水。在镇域中部的中心水厂拟为程集镇区和镇域南部几个村供水。姚集镇区保留原有水厂,供应姚集镇区及周边村庄,并提高净水技术,有条件可以加深取水深度,保证供水质量,排水工程规划 规划在姚集新建镇区污水处理厂,负责处理镇区生活和生产污水。完成自建独立水源地、水净化设施、供排水管道以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以保障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以及污水、雨水的排放,环境保护规划 在镇区设置1个垃圾转运站,集中送至县城处理,转运站应有不小于10 米的卫生防护间距,第二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7.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镇域公共建筑现状与规划表,第二章 镇域村镇

37、体系规划,8.镇域空间管制,限建区 包括一般农田用地区、高压走廊、防洪堤两侧、重要生态廊道等。 适建区 适宜建设区包括镇区的已建设用地、镇区建成区、新农村社区居民点及其它地势平坦、交通条件好的适宜建设的区域。 已建区 包括镇区的已建成区域,规划对其实施保留和局部改造。,第二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第三章 镇区规划,一、镇区发展现状,1用地现状 (1)姚集位于西干渠与沙洪公路之间,镇区建设用地总面积为87.1公顷,城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66.92平方米。 (2)城镇大部分沿道路发展,大多区域呈带状及块状。程集的城镇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古街北部道路及河渠的北侧。镇政府及镇区主要行政用地集中在程集北部,

38、商业形式为沿街商业。 (3)城镇用地的功能分区不明显,各项用地相互混杂。 (4)用地较为零散,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配置不健全。 (5)程集及姚集的用地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联系。,第三章 镇区规划,2道路交通现状 (1)城镇部分道路呈方格状,但总体来看路网主骨架道路走向不规整,路网不成体系;镇区部分干路、支路均存在建设标准低,道路设施缺乏的问题,路况较差。 (2)道路等级和功能不完善,分工不明确,系统性差。 (3)道路建设不够完善,车行干道与商业道路混杂,路面多种交通方式相互干扰,交叉口交通无组织,道路使用效率较低。 (4)现状静态交通设施及相关的交通服务设施数量严重不足,缺乏社会停车场,无法满

39、足城镇发展及一定程度旅游开发的需求。,第三章 镇区规划,3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1)行政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分布集中,主要布置在程集主街两旁。 (2)商贸服务:商业服务设施主要分布在程集镇人民政府两侧,目前尚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中心,商务设施缺乏,在程集南部沿街有一处中国信合银行,镇政府东侧有一处中国联通营业网点。姚集几乎没有集中的商业设施。 (3)教育机构:镇区内有一所程集中学,位于程集;有两所小学,一所程集小学位于程集,另一所位于姚集;两所幼儿园,程集镇机关幼儿园与乐乐艺术幼儿园,均位于程集。文体设施匮乏,有待大力建设。 (4)集贸市场:程集古街入口旁有一处程集农贸市场。 (5)医疗卫生:

40、镇区内有一处卫生院住院部,位于程集小学旁。 (6)文体科技:程集历史古街内有宗教建筑文昌古宫一处。镇区文化娱乐设施不齐全,科技设施滞后,缺少活动休闲的服务设施。,第三章 镇区规划,4基础设施现状 (1)给排水设施 镇区内程集与姚集组团分别有水厂一个,程集的水厂位于古街南侧,姚集的水厂位于荆洪东路南侧,水源均为地下水。 目前镇区内没有污水处理厂,现状污水均顺地势就近排入河渠,区内未形成完整的雨、污排水系统。 (2)供电设施 镇区内现无变电所,仅靠距规划区外围东侧约15km处110KV汪桥变电站提供电源。10KV线路为架空。 (3)邮政电信设施 镇区内现无邮政局、电信局等设施。 (4)燃气设施 现

41、状在姚集镇区设有一液化气储配站,目前液化气普及率达65%。 (5)环卫与消防设施 镇区内沿街设有垃圾桶,但并无垃圾处理设施;在主次干道上基本没有消火栓,也没有配备消防中队。,第三章 镇区规划,5建筑质量评价 (1)镇政府前道路两侧的建筑质量普遍较好,修建年代较近,外观较新。 (2)建筑质量较好的商住集中在镇区主干道两端,建筑质量差的一部分是废弃的公共建筑,如预制板厂等,一部分是贫困乡农的住所。 (3)历史文化古街两侧的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多为保留下来的古建筑,破损严重,急需修葺。除了古建筑外还间或夹杂着近十年才修建的居民楼,因为修建时间的不同,这些居民楼的外观虽然有部分向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烤炉的,

42、但总体看来不够和谐统一。 (4)部分文体、医疗、学校等公共建筑有改造更新的必要。,第三章 镇区规划,二、城镇性质和规模,1规划年限 近期规划:2013年2020年 远期规划:2021年2030年 2.规划范围 东部由程集原有范围向东扩430米,西扩至自程姚公路以西232米,北部扩至荆洪东路以北290米,南部以程集历史文化古街为界。规划区总面积为6.79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区建设用地面积为4.32平方公里。 3.城镇规模 人口规模:2020年程集镇区人口为1.85万人,2030年程集镇镇区人口为4.00万人。 用地规模:至规划期末2030年,程集镇镇区人均建设用地108,总建设用地4.32k。 4

43、.城镇性质 监利县西部的以古镇文化旅游业为特色,以农副产品加工、商贸服务业及生态旅游业为主导的城郊型现代宜居城镇。 5.城镇发展方向 程集镇城镇建设用地的主要方向为:规划期内程集向北发展,姚集向南部、东部发展,实现程集与姚集的对接。,第三章 镇区规划,三、镇区规划方案,第三章 镇区规划,1用地规划 总体沿现状连接大道向北发展联系并建设姚集区域;扩大现状镇政府所在地,结合其北面区域建设镇区行政中心;保留并重点保护程集历史古街,在保护的前提下做活态开发。在街区东侧设置农业观光体验区,并在周围布置商业、娱乐、集散等旅游服务设施,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进行融合,打造程集活态旅游品牌。 姚集功能以居住、生

44、活服务及工业物流为主,利用一级公路的交通优势沿路布置一类、二类工业与仓储物流业;在省道与一级公路之间设置姚集综合服务中心,为整个姚集提供服务。 中部大力发展新生活片区连接南北镇区中心。保护生态农业与活水系统。,第三章 镇区规划,2功能结构规划 “一核”、“两心”、“三区”、“四轴”、“多组团” “一核”:即行政商业核。位于镇政府及周边行政、商业区域,整合行政和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发展综合商业,是镇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两心”:即镇中综合服务中心、姚集综合服务中心。镇中中心为镇区中部发展地块提供综合服务,姚集中心为姚集地区提供综合服务。 “三区”:即程集片区、中部发展片区与姚集片区。程集片区掌管

45、行政商业,并发展古街旅游、生态农耕体验及渔业养殖体验等产业;中部片区以综合服务与居住为主,并承担未来土地发展备用的职责;姚集片区重点发工业与物流产业。 “四轴”:综合发展轴,为沿程姚公路及各片区主要道路的发展轴线;对外交通轴,为沿荆洪东路及一级公路的发展轴线;古街游览轴,串联起古街与街外的商业及旅游服务设施;生态景观轴,串联起镇区的旅欧集散中心以及镇区大面积鱼塘和农耕体验区。 “多组团”:综合服务组团,为各片区提供综合服务;旅游集散组团,为古镇旅游及农耕、渔业旅游提供服务;农耕体验组团,为游客提供原生态农耕体验的场所;渔业观光组团,保留镇区原有大面积水塘,发展水产养殖观光业;文化古街组团,包含

46、整条程集历史文化古街,是程集的招牌区域;工业园组团;物流园组团;居住组团等。,第三章 镇区规划,3道路等级规划 “三横、三纵”的道路骨架结构 “三横”:从北至南依次为荆洪东路,荆监一级公路,外环南路。 “三纵”:从西至东依次为程姚公路,新城东路,外环东三路。 “对外交通道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道路等级结构 “对外交通道路”:荆洪东路、荆监一级公路、程姚公路、外环南路,道路宽度30米。 “主干道”:卫国路、中心路、幸福路、姚集新街、和谐路、工区北路,道路宽度30米。 “次干道”:外环北路、外环东一路、外环西一路、工区南路、休闲路、工区中路、振兴三路、新城东路、振兴五路、外环西三路,道路宽度

47、25m。 “支路”:乐业路、宜家路、安居路、工区支路、振兴一路、振兴二路、振兴四路、健康路、行政路、农家路、外环西二路、新城西路、新城中路、乐渔路,道路宽度15m。,第三章 镇区规划,4道路功能规划 “综合型、交通型、生活型、生产服务型” 综合型道路:功能较综合的道路,卫国路、中心路、幸福路、姚集新街、和谐路、工区北路。 交通型道路:用以快速交通的道路,荆洪东路、荆监一级公路、程姚公路、外环南路、外环西路、外环东路。 生产服务型道路:主要为工业物流服务,工区中路、工区南路、工区支路。 生活型道路:为居民生活服务的道路。,第三章 镇区规划,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行政管理:保留镇政府及周边行政

48、设施,在三区各组团中心分别设置居委会等管理机构。 (2)文化设施:在镇政府西南侧新建1座镇区活动中心;新建1所文化站,1所位于程集,2所位于中部片区,1所位于姚集。 (3)教育机构:保留并扩建程集中学;于程集北部振兴五路南侧新建1所小学;新建3座幼儿园,分别位于三片区。 (4)体育用地:新建3所体育场馆,分别位于三片区。 (5)医疗卫生:将程集现状卫生院住院部欠至程集北部新区并扩建为医院,并在三个片区各建一所卫生院。 (6)基础设施:保留并扩建姚集水厂;于姚集东侧新建1座污水处理厂;于程集新建110KV变电站、电信支局、消防站、燃气站各1座;于姚集新建垃圾转运站1座。 (7)交通设施:保留并扩

49、建程集客运站,并于姚集东部荆洪东路北侧新建客运站1所;镇区各处新建停车场若干。,第三章 镇区规划,6绿地系统规划 (1)公园绿地:分布于各组团中心、古街入口处以及其他重要景观节点处的公共绿地,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2)街头绿地:于街头及各组团次级节点处设置的块状公共绿地。 (3)防护绿地:沿交通干道布置,有工业区和生活区隔离带,变电站、水厂等基础设施与其他用地的隔离带,城镇高腰走廊等等。 (4)广场用地:分布于镇区各处,供居民及游客娱乐休闲。,第三章 镇区规划,7景观结构规划 “一个中心,四个节点,两轴多带,五方风貌” (1)“一个中心”:结合镇政府及新区新城的景观中心。 (2)“四个节点”:生态农耕公园、渔业观光公园、镇中滨水景观公园、姚集滨水景观公园。 (3)“两带多轴”:即文化古街景观带、生态农业景观带,以及景观主、次轴等多条轴线。 (4)“五方风貌”:商住综合风貌区、工业物流风貌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