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不是做出来的_第1页
企业文化不是做出来的_第2页
企业文化不是做出来的_第3页
企业文化不是做出来的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贯通于中国语言文化中的由 “做”组成的词,比如说做情 上次我结婚你挂了 500 元的礼,这次你嫁女我就挂 600 的礼;做书 而不是 “著书 ”,把图书像小孩过家家做泥菩萨一样,七拼八凑地做出来 总给人做作、做秀的感觉。在英语的语境里,做( make),Make love,make a show同样给人矫揉造作的印象。笔者以为,企业文化可不是做出来的。可是,曾几何时,一些企业却以为企业文化是“做”出来的。一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在轰轰烈烈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又听说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竞争的一个有效的管理手段,于是私心里也想给自己的企业做一个企业文化。于是,他们或者把那些牛皮满天下、以为自己无

2、所不能的大师请来,或者自己依样画葫芦、照着别人的一套自己也做一套。这两种 “做”法同样是错误的。第一种,外请智囊。我常常怀疑,企业文化是请外人能做得出来的吗?外人对你这个企业一无所知,这样做出来的企业文化,是你自己的企业文化吗?或者即使外来的咨询师,在为你的企业 “量身定做 ”企业文化之前,也照例搞一回调查、摸底,请问这样的调查会有多大的真实性、多深的深度、多可信的第一人称感呢?这样做出来的企业文化,我以为肯定会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的。姑且打个比方,企业文化如同我们从一个家庭进入另一个家庭时感受到的气氛、 基调,一个家庭与另一个家庭,你可以感受到他们的不同,但是你一时半会儿又难以道明其不同在哪

3、儿、为什么会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叫你为某个家庭做 “家庭 ”文化,你能够做出来吗?如果你能够做出来,我以为你所做的,只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你做的不是这个家庭的文化,不适合于这个家庭;第二种,你是按照你的理解、你的理想,从别处克隆过来的。请外人给企业进行做企业文化,我以为会有同样的弊端。第二种,企业没钱外请,就自己依样画葫芦来一个。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企业文化, 岂是随便就可以临摹出来的?苏轼有一首 琴诗:“若言弦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企业文化就是这样的琴声,临摹者画了个手指,没有得到企业文化的 “琴声 ”;画了个琴弦,同样也得

4、不到企业文化的神韵。为什么是错误的呢?这就要从企业文化是什么说起了。具体的概念,我不想说了,别人炒得太多,已经使人麻木。那些文绉绉的长句,看了使人头昏眼花,还不如从自己的感受里直接说几句大俗话。笔者以为,企业文化是内在的、灵魂的事儿,不是外挂的配件。 “这里的文化,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不是俱乐部,而是参加俱乐部的动机,不是社交活动,而是社交方式;不是运动会的奖牌,而是奖牌折射出来的荣誉观;不是新闻,而是对新闻的评论;不是舒适优美的工作环境,而是对工作环境的感情;不是企业管理活动,而是造成那种管理方式

5、的原因 总之,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灵魂所在。 ”也就是说,知识、利润、人际关系、俱乐部活动、奖杯、新闻、工作环境、经营管理活动等外在形态,并不就是企业文化本身,企业文化是超越于这一切背后的态度、心理、哲学、动机、方式、观念、感情等。前者是形,后者才是神。有形无神不叫企业文化,有神无形则是不可能的,形神兼备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相对于现在对企业文化作肤浅理解的风气而言,笔者甚至想矫枉过正,强调企业文化先是内在的,然后才是外在的。事实上,这个道理也很容易理解, 鲁迅说:从血管里流出的是血, 从水管理流出的是水, 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的 “内在”,就必然相应地有什么样的

6、企业文化的 “外在 ”。反过来却说不通了,不可能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的“外在 ”,就必然相应地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的 “内在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矫揉造作的企业文化,太多了。现实里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大流弊,就在于此。既然企业文化首先是内在的, 那么,企业文化是如何 “发表 ”为外在的呢?这就是笔者的第二个观点:企业文化是由内向外辐射的。按社会学鼻祖韦伯的说法, “内含的价值观往往通过一系列事件的冲突表现出来 ”,所以企业文化的外在又表现为 “行为方式 ”,包括个人做事的习惯和企业做事的风格。表现为外象,但并不就等于外象。具象与本质,虽然只有一墙之隔,有时候却一别天壤、大相径庭。重视外在而忽略内涵、

7、得其末而失其本,其结果必然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越走越离谱儿。前面所的两种做法,错误所在,就在这里。那么,为什么重视外在而忽略内涵的做法就错了呢?我们难道不能做做花拳绣腿来蒙哄外人吗?肯定不能。任何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就在于希望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融合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 规范功能、传播功能等, 来达到对企业进行文化管理、 提高效率的目的。“做有文化的企业 ”这种提法曾经在企业界沸沸扬扬,我以为很好,反映了企业对于提升管理水平的需求。企业文化怎么能够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呢?内在的企业文化是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呢?这里就有必要简单引入笔者的第三个观点 企业文化渗透论。 笔者以

8、为,企业文化,主要指价值观、核心理念、企业精神等内在的范畴,如同盐溶于水,如同气荡于胸,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点点滴滴,渗透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方方面面,时时刻刻,企业经营管理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制度,一项规定,一种机制,一种氛围,无处不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如同空气中的氧气、盐水中的盐分,四处渗透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过程中。渗透,是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一种基本途径。企业文化是通过渗透才产生力量的。企业文化渗透到人力资源管理中, 它就对员工管理发挥了作用; 渗透到生产流程中,它就对产品发挥了作用;渗透到战略规划中,它就对企业战略发挥了作用;渗透到车间管理中,它就对现场管理发挥了作用;渗透到

9、绩效考核中,它就对员工绩效发挥了作用;渗透到质量控制中,它就对产品质量发挥了作用 企业文化的渗透,是全方位的,全程的。生产经营中的任何一道环节,不可能没有企业文化的影子。 企业文化就是躲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一种神秘力量。 企业文化的渗透路线,可能沿着行政线路上下激荡,也可能沿着民间舆论左右伸展;可能在精神的鼓励下奋然前行,也可能和利益、和责任、和权力结伴而行 企业文化的渗透为什么具有正面的建设力呢?原则上说,企业文化的渗透,正面负面的力都可能会有,但我们基于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来考虑,当然是希望企业文化对企业具有促进力了。这里需要引进相关论者的一个观点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绩效文化。笔

10、者对这个观点深为赞同。为什么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绩效文化?这当然是出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赢利目的之考虑。 而企业文化的绩效文化表现为三种:点绩效、线绩效和面绩效三个层次。点绩效:指的是个人绩效, 员工的责任、 权利与义务就在于通过自我激励与开发, 提升绩效能力,持续地取得高绩效,并据此取得合理的回报。员工的行为、技能与态度固然重要,但永远是手段,是过程,绩效才是真正的目的。比如说 IBM 与此相联系的基本价值观是 “力争取胜 ”,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一次作对 ”。郭士纳认为: “所有 IBM 的员工都有必要认识到,做生意是一个具有竞争性的活动,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没有其他的选择。在新 IBM 中,那

11、些缺乏竞争热情的人将找不到他们的适合位置。 ”线绩效:指的是流程的效率及流程中团队或部门的效率。如今,企业的商业模型已由产品或技术导向逐步转向客户导向,所以线绩效的第一个表现就是能够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快速服务;第二个表现则在企业内部,表现为以团队的形式运作,使得团队绩效和部门绩效最大化。比如IBM 与此相联系的是 “快速行动 ”和 “团队精神 ”两项基本价值观。“这是一个有关速度和磨练的事业。我们不能再执迷不悟做一个完美主义者了,因为完美主义会使我们错失市场良机,在新IBM, 成功的人士都是动手做事的人 而且是快速而有效的做事的人。”面绩效:指的是企业的整体绩效,但其衡量指标不是盈利水平或销售

12、额,而是以绩效为基础的企业生存能力,是持续的为客户所认可的绩效创造能力。内在的企业文化经由渗透而发挥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绩效,这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所在。通过这些分析可知,前面两种“做法 ”,显然无法达到这个目的,所以是错误的。既然第一种方式是错误的, 那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 还能不能够借助外脑呢?难道我们只能自己做而不能请人参谋了吗?这是建设企业文化的方式问题,笔者也在思考、探索最佳的方式。一方面,我们看到,沸沸扬扬的外请方式,虽然被那些咨询公司吹上了天,但我以为都是不太成功的。走到市场中,我们发现,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什么 “团结,开拓,进取,创新 ”,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何以然者

13、?一半原因就在于这些咨询公司会将自己毫无创意、脱离实际的方案,一次又一次推销给一家又一家企业,哪管你合适不合适、有用没有用(另一半原因可能是某些花不起钱请咨询公司的企业,自己仿造而出来的劣质品) 。这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企业文化,我以为恰恰是企业无文化的证明,不但没有给企业带来经营管理的进步,反而恶劣了企业的文化风气,我以为这就是企业不能完全相信咨询公司、将企业文化建设交给它做的原因。另一方面,我们又发现,虽然企业对自己的情况了如指掌,但却常常在一些非常基本的问题上也犯迷惑,知识和信息明显不足,一叶障目、坐井观天的现象非常普遍。最令人感到头痛的,可能不是企业的知识不够, 而是企业中存在着千丝

14、万缕的各种牵制力量或机制, 让你要做哪怕一件小小的事情,都要头破血流。也就是说,企业的现实是多种力量、多种阻碍因素综合平衡而造成的,宿命一般地,只能是这样,而不能有什么改变,要改变,难于上青天。企业的这种弊端决定了,企业在进行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时,常常要请外来的咨询公司。一方面,我们质疑咨询公司做的企业文化根本上就不适合自己,另一方面我们却又离不开咨询公司,现实就是这样的一种悖论格局。怎么办呢?有没有更加高明的办法呢?能不能取外脑之长补己之短、进行优势互补呢?笔者曾在咨询公司呆过,也在实业公司干过,就笔者的亲身感受而言,外脑与企业,各有优劣。外脑长于知识、信息和塑造企业文化的流程方法,而缺乏对

15、企业实际情况的切身感受;企业长于对自身情况的切身体验,毕竟 “知道病状的莫过于病人自己 ”,但却缺乏知识和技能。笔者以为,最好的方式是内外结合:咨询公司提供知识、提供信息,提供塑造企业文化的通用模式,企业自己亲自来做,认认真真去做。就像游泳教练教我们游泳一般,游泳教练教我们原则、方法、技巧,我们自己在水中摸索、实践,一天天练习,一天天进步。既然第二种方式是错误的,那我们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就不能依样画葫芦了吗?笔者以为,不管采用那种方式来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最后一定要到位。什么是到位呢?到位就是到达企业文化的内在层面。 也许按照企业文化权威沙因的企业文化 4 层次理论 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

16、的是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包括各种符号、英雄、活动等 更有助于指导我们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当然,这些层次之间,并非截然独立的,而是相互过渡、相互衔接、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再参考企业文化的渗透说、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绩效文化的理论,或许更好。总之,自己 “做”企业文化,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外在的标语、口号、LOGO 、 CI,或者行为规范、制度大全,并不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隐藏在这些东西背后的关键的东西。企业文化建设,也就不是向外面公布自己的一套 CI,向内部灌输自己的一些制度, 而是将贯穿于这些东西背后的东西 文化,真正地与内部员工和外部相关者进行互动式的沟通,直到两者之间心口如一、言行一致、内外和谐、良性互动。打个比方,企业文化建设就如同练气功,你必须气充丹田,然后通过任、督二脉流贯全身,才构成力量,才能到达处处挨打却一处也不受伤的境界。如果你仅仅在丹田部位画一个“刀枪不入 ”的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