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证据理论》课件_第1页
《DS证据理论》课件_第2页
《DS证据理论》课件_第3页
《DS证据理论》课件_第4页
《DS证据理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S证据理论,证据理论,证据理论是由德普斯特(A.P.Dempster)首先提出,并由沙佛(GShafer)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处理不确定性的理论,因此又称为DS理论。 证据理论与Bayes理论区别: Bayes理论: 需要有统一的识别框架、完整的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知识, 只能将概率分派函数指定给完备的互不包含的假设, 证据理论: 用先验概率分派函数去获得后验的证据区间,证据区间量化了命题的可信程度。可将证据分派给假设或命题, 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即证据既可指定给互不相容的命题,也可指定给相互重叠、非互不相容的命题。 证据理论满足比概率论更弱的公理系统,当概率值已知时,证据理论就变成了概

2、率论。,DS证据理论,D-S理论,基本理论 一个具体的不确定性推理模型 举例 小结,DS证据理论,基本理论,设D是变量x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且D中的元素是互斥的,在任一时刻x都取且只能取D中的某一个元素为值,则称D为x的样本空间,也称D为辨别框 。在证据理论中,D的任何一个子集A都对应于一个关于x的命题,称该命题为“x的值在A中”。 引入三个函数:概率分配函数,信任函数及似然函数等概念。,DS证据理论,概率分配函数,设D为样本空间,领域内的命题都用D的子集表示,则概率分配函数定义如下: 定义1: 设函数M:2D0,1,且满足 M()0 M(A)1 AD 则称M是2D上的概率分配函数,M(A)称

3、为A的基本概率数。,DS证据理论,说明 : 设样本空间D中有n个元素,则D中子集的个数为 2n个,定义中的2D就是表示这些子集的。 概率分配函数的作用是把D的任意一个子集A都映射为0,1上的一个数M(A)。当AD时,M(A)表示对相应命题的精确信任度。实际上就是对D的各个子集进行信任分配,M(A)表示分配给A的那一部分。当A由多个元素组成时,M(A)不包括对A的子集的精确信任度,而且也不知道该对它如何进行分配。当AD时,M(A)是对D的各子集进行信任分配后剩下的部分,它表示不知道该对这部分如何进行分配。 定义:若AD则M(A)0,称A为M的一个焦元。 概率分配函数不是概率。,DS证据理论,信任

4、函数,定义2 :命题的信任函数Bel:2D0,1,且 Bel(A)M(B)对所有的AD BA 其中2D表示D的所有子集。 Bel函数又称为下限函数,Bel(A)表示对命题A 为真的信任程度。 由信任函数及概率分配函数的定义推出: Bel()M()0 Bel(D)M(B)1 BD,DS证据理论,似然函数,定义3: 似然函数Pl:2D0,1,且 Pl(A)1一Bel(A) 其中AD 似然函数的含义:由于Bel(A)表示对A为真的信任程度,所以Bel(A)就表示对非A为真,即A为假的信任程度,由此可推出Pl(A)表示对A为非假的信任程度。 似然函数又称为不可驳斥函数或上限函数。,DS证据理论,推广到

5、一般情况可得出: Pl(A)= M(B) AB 证明如下: Pl(A) M(B) 1-Bel(A)- M(B) AB AB 1-(Bel(A)+ M(B) AB 1-( M(C)+ M(B) CA AB 1- M(E) ED 0 Pl(A)M(B) AB,DS证据理论,信任函数与似然函数的关系,Pl(A)Bel(A) 证明: Bel(A)十Bel(A)M(B)M(C) BA CA M(E)1 ED Pl(A)Bel(A)1Bel(A)一Bel(A) 1(Bel(A)Bel(A) 0 Pl(A)Bel(A),DS证据理论,由于Bel(A)表示对A为真的信任程度,Pl(A)表示对A为非假的信任程度

6、,因此可分别称Bel(A)和Pl(A)为对A信任程度的下限与上限,记为 A(Bel(A), Pl(A) 01(1,1)A为真。 Bel Pl (0,0)A为假。 确知 未知 确知(0,1)对A一无所知,单位元。 为真为假Pl(A)Bel(A) 对A不知道的程度。 下面用例子进一步说明下限与上限的意义: A(0.25,1):由于Bel(A)0.25,说明对A为真有一定程度的信任,信任度为0.25;另外,由于Bel(A)1Pl(A)0,说明对A不信任。所以A(0.25,1)表示对A为真有0.25的信任度。 A(0,085):由于Bel(A)0,而Bel(A)1一Pl(A)10.850.15,所以A

7、(0,0.85)表示对A为假有一定程度的信任,信任度为0.15。 A(0.25,0.85):由于Bel(A)0.25,说明对A为真有0.25的信任度;由于Bel(A)10.850.15,说明对A为假有0.15的信任度。所以A(0.25,0.85)表示对A为真的信任度比对A为假的信任度稍高一些。,DS证据理论,概率分配函数的正交和,定义4 :设M1和M2是两个概率分配函数,则其正交 和M= M1 M2为 M()=0 M(A)=K1M1(x)M2(y) xy=A 其中: K=1-M1(x)M2(y)=M1(x)M2(y) xy= xy 如果K0,则正交和M也是一个概率分配函数;如果K=0,则不存在

8、正交和M,称M1 与M2矛盾。,DS证据理论,定义5 :设M1,M2,,Mn是n个概率分配函数,则其正交和MM1M2Mn为M()=0 M(A)=K1 Mi(Ai) Ai =A 1in 其中:K= Mi(Ai) Ai 1in 例:设D黑,白,且 M1(黑,白,黑,白,)=(0.3,0.5,0.2,0) M2(黑,白,黑,白,)=(0.6,0.3,0.1,0) K=1-M1(x)M2(y)=0.61 xy= M(黑)K1M1(x)M2(y)0.54 xy=黑 同理可得 M(白)=0.43, M(黑,白)=0.03 所以,组合后的概率分配函数为 M(黑,白,黑,白,)=(0.54,0.43,0.03

9、,0),DS证据理论,一个具体的不确定性推理模型,信任函数Bel(A)和似然函数Pl(A)分别表示对命题A信任程度的下限与上限, 两元组(Bel(A),Pl(A)表示证据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知识用Bel和Pl分别表示规则强度的下限与上限。 在此表示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不确定性推理模型。 由于信任函数与似然函数都是在概率分配函数的基础上定义的,因而随着概率分配函数的定义不同,将会产生不同的应用模型。,DS证据理论,概率分配函数与类概率函数,样本空间Ds1,s2,sn上的概率分配函数按如下要求定义: (1)M(si)0 对任何siD n (2)M(si)1 il n (3)M(D)1-M(si) i

10、=1 (4)当AD且|A|1或|A|0时,M(A)=0 其中,|A|表示命题A对应集合中元素的个数。,DS证据理论,性质: Bel(A)M(si) siA n Bel(D)M(si)M(D)1 il Pl(A)1Bel(A)1M(si) siA n 1M(si)M(si) i1 siA 11M(D) Bel(A) M(D)+Bel(A) Pl(D)=1-Bel(D) =1-Bel()=1 显然,对任何AD及BD均有: Pl(A)-Bel(A)=Pl(B)-Bel(B)=M(D) 它表示对A(或B)不知道的程度。,DS证据理论,由该概率分配函数的定义,可把概率分配函数M1与M2的正交和简化为 M

11、(si)K-1Ml(si)M2(si) M1(si)M2(D)M1(D)M2(si) 其中,K可由下式计算: KM1(D)M2(D)+ n M1(si)M2(si)+M1(si) i=1 M2(D)M1(D)x M2(si),DS证据理论,定义6 :命题A的类概率函数为 f(A)=Bel(A) Pl(A)一Bel(A) 其中,A丨和D分别是A及D中元素的个数。 f(A)具有如下性质: n (1)f(si)1 i1 (2)对任何AD,有 Bel(A)f(A)Pl(A) f(A)1 - f(A) 由以上性质可得到如下推论: (1)f()=0 (2)f(D)1 (3)对任何AD,有 0f(A)1,|

12、A|,|D|,DS证据理论,知识不确定性的表示,在该模型中,不确定性知识用如下形式的产生式规则表示: IF E THEN Hh1,h2,hn CFc1,c2,Cn 其中: (1)E为前提条件,它既可以是简单条件,也可以是用 AND或OR连接起来的复合条件。 (2)H是结论,它用样本空间中的子集表示,h1,h2,, hn 是该子集中的元素。 (3)CF是可信度因子,用集合形式表示,其中ci用来指出 hi(i1,2,n)的可信度,ci与hi一一对应。Ci 应满足如下条件: ci0 i1,2,,n ci1 i1,DS证据理论,证据不确定性的表示,不确定性证据E的确定性用CER(E)表示。对于初始证据

13、,其确定性一般由用户给出;对于用前面推理所得结论作为当前推理的证据,其确定性由推理得到。CER(E)的取值范围为0,1,即 0CER(E)1,DS证据理论,组合证据不确定性的算法,当组合证据是多个证据的合取时,即 EE1 AND E2 AND AND En 则E的确定性CER(E)为: CER(E)minCER(El),CER(E2), ,CER(En) 当组合证据是多个证据的析取时,即 EEl OR E2 OR OR En 则E的确定性CER(E)为 CER(E)maxCER(El),CER(E2), ,CER(En),DS证据理论,不确定性的传递算法,对于知识: IF E THEN Hh1

14、,h2,hn CF=c1,c2,cn 结论H的确定性可通过下述步骤求出: (1)求出H的概率分配函数。对上述知识,H的概率分配函数为: M(hl,h2,hn)CER(E)c1,CER(E)c2,CER(E)cn M(D)1 CER(E)ci il,DS证据理论,如果有两条知识支持同一结论H,即 IF E1 THEN Hhl,h2,,hn CF c1,c2,cn IF E2 THEN Hhl,h2,,hn CF c1,c2,cn 则首先分别对每一条知识求出概率分配函数: M1(hl,h2,,hn) M2(hl,h2,,hn) 然后再用公式 MM1M2 对M1与M2求正交和,从而得到H的概率分配函

15、数M。 如果有n条知识都支持同一结论H,则用公式 MM1M2Mn 对M1,M2,Mn求其正交和,从而得到H的概率分配函数M。,DS证据理论,(2)求出Bel(H),Pl(H)及f(H) 其中: n Bel(H)M(hi) i=1 Pl(H)1Bel(H) f (H)Bel(H) Pl(H)Bel(H) Bel(H) M(D),|H|,|D|,|H|,|D|,DS证据理论,(3)按如下公式求出H的确定性CER(H) CER(H)MD(H/E)f(H) 其中 MD(H/E)是知识的前提条件与相应证据E的匹配度,定义为: 这样,就对一条知识或者多条有相同结论的知识求出了结论的确定性。如果该结论不是最

16、终结论,即它又要作为另一条知识的证据继续进行推理,则重复上述过程就可得到新的结论及其确定性。如此反复运用该过程,就可推出最终结论及它的确定性。,MD(H/E)=,1 如果H所要求的证据都已出现,0 否则,DS证据理论,举例,设有如下推理规则: rule1: if E1 and E2 then A=a1,a2,CF=0.3,0.5 rule2: if E3 and (E4 or E5) then N=n1,CF=0.7 rule3: if A then H=h1,h2,h3,CF=0.1,0.5,0.3 rule4: if N then H=h1,h2,h3,CF=0.4,0.2,0.1 根据上

17、述规则得到的推理网络如下图所示。 给出的初始证据的确定性为: CER(E1)=0.8,CER(E2)=0.6,CER(E3)=0.9, CER(E4)=0.5,CER(E5)=0.7。 现要求假设H的确定性(假设|=20)。,DS证据理论,推理网络图:,H,A,N,E1,E2,E3,E4,E5,=H1,H2,H3,=a1,a2,=n1,and,and,or,DS证据理论,求解步骤如下: (1)求CER(A) 规则rule1条件部分的确定性为 CER(E)=CER(E1 AND E2) =min0.8,0.6=0.6 因此有 m(a1,a2)=0.60.3,0.60.5=0.18,0.3 再根据

18、m求Bel(A)、Pl(A)、及CER(A): Bel(A)=m(a1)+m(a2)=0.18+0.3=0.48 Pl(A)Bel(A)=m()=1(0.18+0.3)=0.52 f(A)=Bel(A)+ Pl(A)Bel(A) =0.48+(2/20)0.52=0.532 CER(A)=MD(A,E)f(A)=0.532,|A|,|,DS证据理论,(2)求CER(N) 规则rule2条件部分的确定性为 CER(E)=CER(E3 AND (E4 OR E5)=0.7 因此有 m(n1)=0.70.7=0.49 再根据m求Bel(N)、Pl(N)、f(N)及CER(N): Bel(N)=m(n

19、1)=0.49 Pl(N)Bel(N)=m()10.49=0.51 f(N)=0.49+(1/20)0.51=0.515 CER(N)=MD(N,E)f(N)=0.515,DS证据理论,(3)求CER(H) 根据rule3,可求得 m1(h1,h2,h3)=0.5320.1, 0.5320.5, 0.5320.3 =0.053,0.266,0.160 及 m1()=1(0.053+0.266+0.160)=0.521 根据rule4,可求得 m2(h1,h2,h3)=0.5150.4, 0.5150.2, 0.5150.1 =0.206,0.103,0.052 及 m2()=1(0.206+0.103+0.052)=0.639 求正交和m=m1m2: k=m1()m2()+m1(h1) m2(h2)+ m1(h1) m2()+ m1() m2(h1)+m1(h2) m2(h2) + m1(h1) m2()+ m1() m2(h2)+m1(h3) m2(h3)+ m1(h3) m2()+ m1() m2(h3) =0.874,DS证据理论,m(h1)=1/km1(h1)m2(h1)+m1(h1) m2()+m1() m2(h1) =1/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