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化创新的途径21.ppt_第1页
52文化创新的途径21.ppt_第2页
52文化创新的途径21.ppt_第3页
52文化创新的途径21.ppt_第4页
52文化创新的途径2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化创新的途径,第五课第二框,重点把握,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与基本途径、重要途径 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如何做到文化创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对于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所坚持的正确方向,材料:有人说,春晚如果没有赵本山的小品,基本上可以说暗淡失色。赵本山的小品之所以能得到大家的欢迎。一方面是因为赵本山本人表演的幽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赵本山的小品富有创意,而且这种创意常常来源于平民生活,反映了真实的生活,让人乐在现实的生活之中,让人发现和感觉到其实生活都可以成为喜剧。 探究活动1: 1、从赵本山小品的事例来看,进行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你还能举一举

2、有关文化创新根本途径的例子吗?,探究活动2: 1、这个作品的成功告诉我们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2、这个作品的成功启发我们要如何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西学东渐”中,西方文化的传入在中国带来新的文化同时,也使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正是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才使得进步的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摧残以及其他各种弊端,才会兴起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传统文化”之“传统”,正是由于新文化的出现而得以彰显。可见“西学东渐”对现代中国具有双重影响。 要在多样性的世界文化中创新中华文化,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什么?,在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对待外来文化有不同的观点。,外

3、来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不相容,应坚决抵制,外来文化中有优秀的部分,也有落后的部分,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上面的观点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为什么?告诉我们在文化创新中要怎么做?,想一想,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1、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2、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课堂小结:,一、根本途径-立足于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动力、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1)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

4、陈出新、革故鼎新”,二、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2)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克服,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文化创新的途径,坚持正确方向,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文化部长孙家正在论及文化创新问题时曾指出:“优秀的艺术传统是中华民族祖先文化创新的积累和结晶,不断创新是这一传统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代中国的艺术创新是中国传统艺术向现代形态的转化与重塑.”。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请你谈谈为了振兴中华民族,铸造中华文化

5、的新辉煌,应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途径: 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在当代就要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基本途径: A、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这是文化创新的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2)方

6、向: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 (3)主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4)时代要求: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我们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增添了新

7、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汲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2005年4月12日人民是报载文指出,我们应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结合

8、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答:(1)主要是本民族优秀的习俗、建筑、文艺、思想等。 (2)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因为,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才能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提高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我们要跻身于民办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根植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9、根本途径。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为什么要文化创新?,1、必要性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继承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重要性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二千多年来,中国文化常常要面对其他文化。在文化与文化的相遇中,“见贤思齐”是我们的理念。 回答1-2题。 1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交流崇尚见贤思齐,这就要求我们( ) A用优秀民族的文化改造本民族的文化 B依照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 C既要认同

10、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善于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2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所崇尚的见贤思齐与有些人所主张的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是有本质区别的。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 是否保留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能否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是否承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是否承认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A B C D,中国传统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也有鲜明的个性。京剧是我国戏曲之大成,被称之为中国的戏剧“国粹”。回答3-4题。 3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和品质是京剧的特色。如红脸表示赤胆忠心,气性耿直。这一特色( ) 是中华民族文化个性

11、和特性的标识体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应在实践中得以继承和发展会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 A B C D,4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它艺术形式的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维护艺术的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能否( ) A.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的特色 B.不断推陈出新、博采其它艺术精华 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保持传统艺术不受其他艺术的冲击,要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必须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据此回答5一6题。 5“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共同点在于( ) A.前者拒绝创新,后者拒绝交流 B.前者拒绝交流

12、,后者拒绝创新 C.尊重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但不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6“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错误,这是因为( ) A.任何文化创新,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C.文化创新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D.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7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B.为人民群众服务 C.与时俱进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8.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成果时,我们必须做到( ) 博采众长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筛选优劣,辩证吸收

13、 奉行拿来主义,全盘吸收 A B C D,9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表现在( )A继承传统 B体现时代精神 C文化猎奇 D文化外在包装,10下列观点体现文化创新途径的是( )社会实践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博采众长 A B C D,11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外来文化是先进文化,应该照搬过来B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不相容,应该坚决抵制 C外来文化中有优秀的、落后的部分,应该有选择的借鉴外来文化 D外来文化均是落后文化,12我们在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应( ) A全盘吸收 B彻底否定 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任其自流,13既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有时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的是( ) A文化多样性 B文化的融合、借鉴 C文化的排斥 D文化之间的竞争,14博采众长的文化创新应该( ) A坚持不同民族间的交流、借鉴、融合 B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合作 C创造不同民族文化展开竞争的环境 D体现时代精神,2006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暨两岸孔子文化交流周活动在曲阜举行。据此回答1516题。15在20世纪末,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时发出了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到2500年前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的宣言。事实也证明,中国儒家的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思想,己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有力的思想武器。这说明( ) A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 B文化的竞争是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