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煤矿年度瓦斯防治技术方案_第1页
燎原煤矿年度瓦斯防治技术方案_第2页
燎原煤矿年度瓦斯防治技术方案_第3页
燎原煤矿年度瓦斯防治技术方案_第4页
燎原煤矿年度瓦斯防治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措施计划内蒙古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二一四年九月十二日内蒙古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2014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措施计划一、矿井概况内蒙古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以下简称燎原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具体位置在束会川以西,奎洞沟以北,行政区划隶属于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主、副、回风斜井),开采IV-2煤层,井下煤炭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方式,辅助运输采用防爆无轨胶轮车运输方式。采煤工作面采用长壁式综采一次采全高,顺槽采用综合机械化掘进。矿井面积8.396km2(井田南北长约5.45.5km,东西宽1.11.

2、8km),批准开采标高为1280m1203m。矿井场地总地占地面积6.90hm,其中工业场地占地面积3.9hm。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90Mt/a。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地面安装2台FBDCZ-18主通风机,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式通风,掘进工作面通风方式采用压入式。本矿煤尘有爆炸危险、煤的自燃倾向等级为容易自燃。本矿2012年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1.777m3/min,相对涌出量1.16m3/t。二、矿井生产接续情况:2014年度我矿正常生产时有一个回采工作面和1个掘进工作面,1408回采工作面十月份正式开始生

3、产,预计2015年2月份回采完毕,1409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预计于2014年12月掘进完毕,接1409运顺工作面,预计2015年2月掘进完毕形成工作面。三、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及危险性分析(一)、瓦斯来源分析:经内蒙古安科生产检测检验有限公司鉴定,我矿现水平的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工作面瓦斯来源主要为工作面采煤和巷道掘进时涌出。整体来看,矿井正常生产落煤、巷道掘进时,矿井瓦斯涌出量有所加大,矿井产量是影响瓦斯涌出量的主要因素。(二)、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及危险性分析:1、工作面采用型通风,采面上隅角的瓦斯浓度较其它地点为高,是容易积聚瓦斯的异常地点,为防治瓦斯的重点。2、回采工作面落煤期间,工作面

4、采空区顶部的瓦斯容易积存,因此工作面必须加强通风管理,确保安全。3、采掘工作面过断层、煤体裂隙发育等地质构造带时,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浓度会明显增加,必须高度重视。4、采煤工作面割煤时采面瓦斯涌出量增加,对安全生产的威胁较大。5、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还受大气温度、气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换季时,大气压力急剧下降,瓦斯涌出量会增加,要引起高度重视。四、防治瓦斯重点区域:回采工作面型通风,因此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巷道冒高点、密闭区域、掘进机械落煤部、停风、无风区是瓦斯易积聚的主要地点。容易发生瓦斯积存的区域。1、回采工作面:采煤上隅角、采空区顶部、采空区密闭前;2、掘进工作面:掘进工作面迎头。五、

5、瓦斯治理方案:我矿属于低瓦斯矿井,根据矿实际情况,针对重点防止区域制定了以下瓦斯治理方案:1.矿井安装了西安西科测控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110监控系统并运行正常,发挥了监控系统应有的作用。采取安全监控系统对井下瓦斯实现24小时监测,采煤工作面实现瓦斯电闭锁,掘进工作面实行“三专两闭锁”,并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并能自动切换。2、采掘工作面设专职瓦检员24小时现场盯班,对工作面比较容易积聚瓦斯的上隅角、回风巷进行实施巡回检查、每两小时向调度室汇报一次,在回采工作面上隅角悬挂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3、针对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容易积聚瓦斯的特点,采取风幛引风法排瓦斯的治理方案。4、针对采面落煤时瓦斯涌出量

6、明显增大规律,做到“只认瓦斯不认人”,瓦斯超时,采面必须立即停止工作进行处理,瓦检员要行使好绝对停产权。5、严格执行以风定产,优化通风系统,确保回采工作面风量稳定可靠。6、针对目前通风距离较长的掘进工作面采用211局部通风机和800的大截面风筒,做到风筒末段至工作面距离不超过5米,按质量标准化的要求管理好局部通风,确保掘进工作面风量稳定可靠,有效地稀释瓦斯。7、每月制定瓦斯检查地点计划及巡回检查路线图表,对采煤工作面严格执行24小时跟班检查及定时汇报制度。8、专职的瓦检员每周对井下所有防火墙和挡风墙进行一次瓦斯检查。9、跟班领导、放炮员、安检员、班组长、流动电钳工、技术员,下井必须佩带便携仪式

7、瓦斯报警仪,对井下采掘工作面、有瓦斯涌出的地点可随时检查瓦斯浓度。六、瓦斯防治措施:预防瓦斯爆炸的根本措施就是防止瓦斯的积聚和引燃:(一)、一般措施1、认真宣传安全生产方针,使全矿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宣传瓦斯的危害及防治措施。2、入井人员要严格按照“三大规程”作业,杜绝“三违”现象发生。3、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管理,采掘工作面、硐室、及其它地点均要严格配风,消除不合理的“三风”(串联通风、扩散通风、老塘通风),合理分配风量,各采掘地点及硐室的供风量符合规程要求。4、通风队测风人员要按时测定好井下各地点风量,做好测风报表,严格杜绝井下供风量不足的地点发生瓦斯积聚或超限。5、严格设计并加强施工

8、管理,不人为地造成盲巷,有盲巷地点必须在24小时内予以封闭。6、巷道贯通,排放瓦斯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措施执行。7、加强局扇管理,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关于局部通风管理的有关规定。风筒吊挂平直,不打死弯,做到逢环必挂,风筒漏风要及时缝补。8、局部地点放炮要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及“三人联锁”放炮制度,严禁违章装药,违章放炮。9、瓦斯员要杜绝空班漏检,一旦发生瓦斯超限,立即按规定予以处理,要特别注意检查并处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和巷道冒高点的瓦斯。10、彻底消除电器设备失爆隐患,井下选用阻燃电缆和防爆型电器设备,杜绝引爆火源。11、矿严格管理安全监控设备,保证监控系统正常运转。做到对井下

9、和各采掘工作面瓦斯、一氧化碳、温度、风速实施二十四小时连续自动监测。12、采、掘工作面瓦斯传感器瓦斯浓度达到1%时能够立即发出报警,瓦斯浓度达到1.5%时能够自动切断采、掘工作面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源。13、调度室安全监测工做好瓦斯等传感器的日常标校、维护工作。14、进一步完善矿井隔爆设施,并定期检查。15、健全井下通讯设施,确保抢险救灾信息传递工作正常进行。16、所有下井人员禁止穿戴化纤衣服,严禁携带烟火,必须佩戴自救器;严禁在井下及井口房使用明火、电焊及吸烟,禁止将易燃品带入井下,井下爆破器材的运送、使用、操作等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17、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二)、

10、防止瓦斯积聚1、由于矿井主要巷道均布置在煤层中,为减少煤层风化和减少瓦斯涌出,主要巷道均采用锚喷支护,采用用喷射混凝土封闭巷道周围。2、矿井所采用的采煤方法为长壁综采回采工艺,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设计根据回采工作面的配风量对巷道断面进行校核,所确定的巷道断面能够保证巷道内风速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稀释并带走工作面的瓦斯。3、本矿井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巷道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进行辅助通风。并且,在每个盘区布置独立的回风巷道,使通过采掘工作面后的乏风直接进入回风巷道。永久风门实现开关闭锁,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工作。4、加强通风管理,严格掌握风量分配,合理配风,按

11、需分风,保证井下各用风地点有足够的新鲜风流,连续不断地将瓦斯冲淡、稀释到无害浓度。5、对废弃巷道、停工停风的盲巷和采空区要及时封闭。并做好已有采空区的密闭工作,减少采空区内的瓦斯涌出。6、对局部存积瓦斯处如工作面上偶角、采空区边界、顶板冒落的空洞内等,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可采用设置木板隔墙或帆布障的方法,引导风流通过工作面上隅角三角区,吹散积聚的瓦斯。低速风流巷道顶部积聚的瓦斯要加强检测和及时处理。7、随采掘工作面位置的变化,随时调整通风系统,绘制通风系统及网络图,对井下各种通风构造物要及时建设和安装,并经常维护,保持完好。8、接替工作面施工完后,必须持续供风,临时停工的地

12、点,不得停风。9、掘进工作面局扇通风必须保证风机设置在进风口侧新鲜风流处,防止产生循环风。风筒出风口应随工作面掘进及时移动,确保掘进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10、对沿空掘进巷道或位于低风压区的工作面、初次揭露地质构造复杂区域巷道等采掘工作面,实行重点瓦斯管理制度。11、矿井建立完善瓦斯检查制度,建立瓦斯的个体巡回检测和连续检测的双重监测系统,生产中严格制定的管理制度,设专职瓦斯检查员,对工作地点经常进行有害气体和风量测定,采空区、风门、风筒要有防止漏风的措施。特别是采掘工作面每班按规定检查,可靠地预防和控制瓦斯事故的发生。同时,在巷道过断层、褶曲等构造变化段时,更应加强检测。发现瓦斯超过煤矿安全规

13、程的规定,应采取措施。12、在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采用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和专用线路)供电,并装备风电闭锁装置,双风机双电源,能够自动切换,自动分风。13、在采掘工作面及与其相互连接的上、下顺槽中设置瓦斯超限警报仪,监测风流中的瓦斯含量,并将信息及时送到地面控制室。在井下各工作地点设置瓦斯断电仪,当瓦斯超限时能及时自动切断电源。(三)、防止瓦斯引燃1、加强管理,入井人员禁止穿戴化纤衣物,严禁携带烟火;严禁在井下及井口房使用明火、电焊及吸烟,禁止将易燃物品带入井下,井下爆破器材的运送、使用、操作等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2、井下必须使用煤矿安全炸药,采用水炮泥,在放炮前仔细检测瓦

14、斯浓度,严禁违章作业。3、为井下相关人员配备了足量的光学瓦斯检定器、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等,下井人员必须配备自救器。4、井下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和其他电气设备都必须装风电闭锁装置。5、为防止瓦斯灾害事故扩大,回风井口设置防爆门,以防冲击波毁坏风机。6、严禁和杜绝一切明火,井下选用阻燃电缆和防爆型电气设备,严禁不防爆设备入井。(四)、隔爆措施在井下主运输巷、辅运大巷、总回风巷,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都安装隔爆水袋。(五)、加强盲巷的管理1、启封盲巷及已封闭巷道之前,要制定出一套较为细致严密的安全防护措施;2、作有害气体的检测其中包扩CO、SO2、CH4等;3、用探水钻查明是否有积水;4、检测其

15、温度情况是否正常;5、加强施工人员及检测人员的综合防护;6、巷道启封后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之规定进行施工作业,保正启封巷道通风时间。(六)、搞好矿井瓦斯监测和预报本矿井采用集中监测监控和个体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设置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配备相应的便捷式个体瓦斯监测仪。矿井要制定严格的瓦斯检查制度,设瓦斯检查员,跟班下井,随时检查瓦斯涌出情况。(七)、采煤工作面瓦斯管理安全措施1、采煤工作面要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24小时盯岗制度。2、瓦斯检查员必须每班认真检查上隅角气体情况,并每班给调度室汇报3次,并做好检查记录。如出现局部瓦斯积聚、超限等特殊情况时,要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立

16、即责令工作面停止一切工作,处理完积聚瓦斯后方可恢复工作。3、工作面风量必须严格按计划配风,测风人员对采面风量按照规定每十天测定一次外,其它时候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测风,保证风量稳定、可靠。4、局部放炮地点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每次进行放炮作业都必须做好瓦斯检查,并认真填写“一炮三检”记录。5、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特别是在上隅角附近20米范围内进行端头支架迁移,上隅角放顶回收、支护等作业时,瓦斯检查员必须先严格检查瓦斯,坚决禁止瓦斯超限作业。6、强化电气设备管理,特别是回采工作面及上隅角、回风巷附近所用的煤电钻及电缆必须保证完好,杜绝电气失爆。采煤队安排电工负责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7、

17、工作面上隅角及时超前支护、回柱放顶,严禁滞后。8、工作面严格执行“只认瓦斯不认人”制度,瓦检员有绝对的停产、撤人的权利。气体超限可立即停产处理。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136条、138条、139条有关规定。9、上隅角出现瓦斯浓度达到2%,体积0.53 以上的积聚必须按规程138条规定,在附近20米以内停止工作,停电撤除人员,瓦检员负责,经处理浓度降到1%以下方可开工。10、采煤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或是一氧化碳浓度超过0.0024%时,严格按照规程第136条规定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立即停止作业,撤除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11、每次出现以上第九、十条情况时,瓦检

18、员必须做好瓦斯处理结果记录,交接班时必须认真仔细交接采面瓦斯情况,并填写好交接班记录。12、根据上隅角易积存瓦斯的特点,必须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处理,一是利用导风幛引风的方式排除上隅角瓦斯,二是利用小局部通风机向积存瓦斯地点送风稀释积存的瓦斯。13、上隅角浮煤必须班班清扫干净,采空区浮煤必须攉干净,严禁浮煤压在老塘内。14、上隅角每班由施工队领导或安监员负责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悬挂在上隅角离顶300、防邦200处(可根据实际情况定),连续检测气体情况,发现瓦斯超限,立即通知当班班长、调度室及时处理。16、工作面安全监控系统设备严格按规定加强管理,传感器必须每10天调校一次,采煤工作面瓦斯传感器每7天进行一次瓦斯超限断电实验,保证瓦斯断电系统功能完好,传感器的挂设位置必须符合规定。工作面瓦斯传感器离工作面距离不得大于10米上隅角传感器放在指定位置。17、严格落实“一通三防”齐抓共管责任制,对破坏“一通三防”设施者进行严惩。18、安检人员必须对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