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_第1页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_第2页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_第3页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_第4页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万密斋中学 童悫灵 邮编:438600 邮箱: QQ:184086111内容摘要 观察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心理素质。观察力是人们顺利地掌握知识,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利用化学实验特有的生动有趣,并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观察能力。在教学中,注意从观察的目的性、选择性、计划性、准确性等方面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品质及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指导学生将观察和思维结合进行思维性观察,达到开发思维的目的。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使观察能力进入更高的

2、层次。总之,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将有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自强、自信、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高质量人才。关键词 观察能力 观察兴趣 观察品质 思维性观察 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心理素质。而被称为智力窗口的观察能力,是人们顺利地掌握知识、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能力。根据生理学研究,人从外界接受的信息,90是从视觉通道输入的,也就是说,人的大量知识先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因此,良好的观察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巴甫洛夫贴在实验室的座右铭就是:观察、观察、再观察。门捷列夫

3、说过:“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化学基本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训练科学方法。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化学实验的变幻无穷,新奇、生动,最初引起的是学生的好奇心,但这不是有目的、真正的观察,学生对一个实验的完成,对实验的道理,主要实验现象,所要达到的目的等,往往讲不出来。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将这其中的好奇与目的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

4、认识观察能力的意义和要求,以及提高观察能力对获得和巩固化学知识的作用。通过启发,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化学实验,他们就会在“好奇”中得到更多的有用的东西,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自觉地进行观察。 教材中的许多演示实验的现象对学生来说相当有趣,比如镁带的燃烧、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加热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的物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等等。但有些学生只是满足于感知、记忆这些化学反应的表面现象,而未能产生探究这种化学现象所产生原因的要求,这种兴趣不会持久。此时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去揭示反应本质和规律,把观察兴趣引导到更高的层次,才能让这些兴趣稳定,达到学习目的。兴趣的培养除了加强

5、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外,还可很好地借助于家庭小实验,如学习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都可与稀盐酸反应得到CO2,可让学生带来些家里的水垢和鸡蛋壳,让他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以证明这些物质组成也有碳酸钙,从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实验中,学生知道了知识源于生活,并可用于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当明白了这些反应现象的化学本质,学生的观察兴趣也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 观察是一种心智技能,观察不仅要用感官,还要勤于思考,使观察过程渗入积极的思维因素,达到一定的技能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可从观察的目的性、选择性、计划性、准确性等方面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品质。 1.培养观察的目的性 进行

6、一次实验,要观察的东西很多,如所用仪器、药品的名称、性质、颜色、气味、主要用途,如何安装?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反应过程中相继会出现些什么现象?哪些是主要现象?哪些是不该出现的?以及什么时候可以考虑实验结束老师每安排一次实验,必须做到使学生明白该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并提醒同学注意应观察到的主要实验现象,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具有针对性。 只有明确观察目的,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所要观察的主要方面,实验中的感知才会完整清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观察获得预期的效果。2. 培养观察的选择性、计划性 观察的选择性服从于观察的目的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的目的和内容,选择观察的方向和重点。例如试剂的观察,主

7、要是以感官来感知试剂的色、态、味、溶解性、挥发性、熔点和沸点;气体的制备实验,观察的一般顺序是:试剂、实验装置、实验操作三个方面;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实验,观察的重点是化学变化的现象和反应的条件等。当学生熟悉这些化学实验基本内容和观察点后,就会逐步形成有目的地选择重点观察内容,并逐步形成一定基本技能的观察能力。 明确了观察目的,选择了观察重点,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拟定出周密的观察计划,这样可以预见被观察对象的各个方面的现象,避免自学的偶然性和自发性。无论观察过程是短暂的或长久的,在计划中都应该有目的、有步骤、有重点、有中心,使观察活动沿着预定方向循序渐进地顺利进行,才不至于顾此失彼,这就是观察的计

8、划性。 观察化学实验时,一般是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反应前,观察实验所用仪器,以及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等。反应中,要观察反应的条件,观察反应的现象,如颜色、沉淀、气体的生成以及声、光、热、电等现象。反应后,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最后对观察到的现象作逻辑分析,综合判断,形成认识,达到观察的目的。 3. 培养观察的准确性 观察的准确性取决于观察的敏捷、细致和持续性,观察中对于稍纵即逝的现象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不失时机。 例如,向新制备的FeSO4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后,开始析出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这一瞬间的变化往往被学生忽视,以致得出“氢氧化亚铁沉淀是灰

9、绿色固体”的错误结论。再如,硫加热时,不仅形态逐渐改变,颜色也迅速变化。由于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进行得很快,学生往往把握不住整个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此时教师可以采用重复实验、重复观察的方法,让学生由局部到整体,逐步观察整个变化历程,训练学生视觉的敏捷和思维跟踪的速度,从而达到训练学生观察的准确性这一目的。 4. 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实验观察能力,要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训练学生严格操作、细心观察的科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只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实验,才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形成实验能力,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化学实验千变万化,现象各异,

10、操作要求高,有些实验现象相近或仅是一个瞬间过程而难于观察,有些实验因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现象、结论的改变;有些实验因为操作程序不同而有不同现象;还有些实验需反复操作才能成功等等,这一切都要求学生必须有一个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实验中要严格操作,仔细观察、记录、认真分析、归纳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因此当学生在实验中出现失误,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补做,当实验中出现与书本上描述的现象有不同时,要及时记录并认真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指导学生将观察和思维结合,培养思维性观察 在化学实验中,实验、观察、思维三者始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观察与思维相互渗透就是思维性

11、观察,它是观察的高级形式。“思”源于“疑”,因“疑”而“思”,学生思维就是从需要解释的迫切性开始的。在实验中教师应巧妙地设置疑问,留下悬念促使学生大胆地假设和想像。通过分析、讨论、解疑,以“思”带动知、智、能的发展。 问题的提出和延伸,要有思维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质疑要恰如其分,否则会启而不发,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如要保证所提问题都能引导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思维之中,关键在于教师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找准问题的突破点,精心设计启迪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思维性观察,使观察与思维相互渗透,通过思维活动让观察得到的感性认识产生飞跃,形成概念和理论,进而达到开发思维的目的。 四、通过

12、实验探究,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化学实验特有的生动性,会使刚接触化学实验的中学生很感兴趣,但只是层次较低的感知兴趣、操作兴趣,随着越来越多的毫无悬念的验证实验就会使他们逐渐感觉到实验的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必须做好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让实验教学跟探究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如此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而且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对实验的观察兴趣更为持久,并发展成更为有利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 例如: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P19对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 提出问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周围铁制品锈蚀情况,并收集有关钢铁锈蚀造成经济损失的资料。思

13、考:铁锈蚀的条件是什么? 作出假设学生依据日常铁生锈的经验及已有的化学知识,提出可能假设:铁锈蚀是铁与空气中氧气作用的结果;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水分作用的结果;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氧气、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验探究学生讨论 第一支试管用酒精灯烘干,放入一枚干燥的铁钉,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第二支试管放入一枚铁钉,注入刚煮沸的蒸馏水至浸没铁钉,然后在水面上注入一层植物油,使铁钉只与水接触;第三支试管放入一枚铁钉,注入蒸馏水,不要浸没铁钉,使铁钉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学生每天观察铁钉生锈情况,观察约十天,并认真记录。 得出结论由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铁生锈条件是铁与空气中氧

14、气、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课后延伸学生收集资料并交流,提出防止铁生锈的合理化建议。这种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设计的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进入更高的层次。 五、通过对实验现象准确、客观、科学、规范的描述,提高学生表达观察结果的技巧。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要忠实、客观、实事求是,看到什么现象就讲什么现象,看不到应有的现象时要分析原因,重做实验直至满意为止。另外,对实验时观察到的清晰的现象,初学者往往做不好实验记录,未能正确表达观察到的实验象,如:把“无色”说成“白色”;“红色”说成“粉红”;“金属光泽”说成“金色”;出现“浑浊”说成“沉淀”或者反过来描述;“碱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说成酚酞使碱变红”等。这都需要强语言的规范化训练,强化和提高学生的化学术语的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