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鄱阳湖自然保护区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水水位位监监测测 系系统统(一一期期)建建设设方方案案 江西省鄱阳湖水文局江西省鄱阳湖水文局 二二一一年十月一一年十月 批批 准准: : 金叶文 审审 定定: : 王仕刚 审审 查查: : 曹 美 编编 写写: : 朱建平 胡玲玲 司武卫 参加人员:参加人员: 张满足 汪利文 包纯红 曹凯德 目目 录录 1 综合说明.1 1.1 基本情况.1 1.1.1 地理位置.1 1.1.2 自然环境.2 1.2 项目由来.7 2 工程任务、建设规模及目标.10 2.1 现状.10 2.2 建设内容和规模.10 2.3 建设目标.11 3 方案设计.13 3.1 设计原则、
2、依据及标准.13 3.1.1 设计原则.13 3.1.2 设计依据.13 3.1.3 设计标准.14 3.2 水文基础设施设计.16 3.2.1 测验河段基础设施.16 3.2.2 水位观测设施.17 3.3 仪器设备.21 3.3.1 浮子自记水位计(编码).22 3.3.2 数据传输终端 RTU.23 3.3.3 太阳能电池系统.23 3.4 系统集成.24 4 施工组织设计.25 4.1 施工条件.25 4.2 施工总布置.26 4.2.1 施工临时设施.26 4.2.2 施工导流.27 4.2.3 土方平衡.27 4.3 主体工程施工.27 4.3.1 施工准备.27 4.3.2 施工
3、工序.28 4.3.3 土建项目施工方法.28 4.3.4 施工技术要求与质量要求.29 4.3.4.1 砼施工技术要求.29 4.3.4.2 浆砌石施工技术要求.30 4.3.4.3 砖砌体施工技术要求.30 4.4 施工总进度.31 4.5 施工交通运输.33 4.6 施工占地.33 5 工程管理.34 5.1 工程建设管理.34 5.1.1 管理机构及职责.34 5.1.2 建设管理原则.35 5.1.3 建设管理依据.36 5.1.4 工程招投标.36 5.1.5 建设管理任务.37 5.1.6 建设管理配套措施.38 5.1.7 工程质量控制.38 5.1.8 工程监理.39 5.1
4、.9 监督检查.40 5.1.10 资金管理.40 5.2 运行管理.41 5.2.1 管理机构及职责.41 5.2.2 运行管理制度.41 5.2.3 运行维护.41 6 环境保护设计.42 6.1 环境影响.42 6.2 环境保护措施.42 7 设计概算.44 7.1 编制原则和依据.44 7.1.1 编制原则.44 7.1.2 编制依据.44 7.2 工程费用构成、基础价格、取费标准.45 7.2.1 工程费用构成.45 7.2.2 基础单价.45 7.2.3 取费标准.45 7.3 投资预算.46 8 效益评价.48 9 附图及附表.49 1 1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 1.11.1 项目由
5、来项目由来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有九个大小湖泊,空气温新、幽寂恬静、水 清草美,是一块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际重要湿地。区内具有丰富的 水生植物(浮游植物量达个,浮游生物量达 6996 个;可供 越冬候鸟食用的植物量达 51 万吨) ,加上人为干扰少,为鸟类觅食、 栖息提供了极好的环境。自然保护区内,以珍禽鹤类、鹳类、鸳鸯、 大鸨、小天鹅及雁鸭类为多数。据统计,区内鸟类总数高峰时达 30 万只以上,种类达 310 余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对象的 11 种, 二级保护对象的 39 种。最引人注目的珍贵保护对象白鹤由八十年代 进高峰时 2653 只,至九十年代增至 3000 余只,占世界白鹤总数的 98
6、;白忱鹤由八十年代 2200 只,至九十年代增至 3500 只;白头鹤 由 210 只增至 285 只;灰鹤由 109 只增至 137 只;小天鹅最大群体 由 5300 只增至 10000 只,雁鸭类的最大群体竞达 10 万只以上。数 量之大,种类之多,栖息时间长,实属罕见。在鄱阳湖越冬的水禽, 不但同一种类集聚成大群活动,而且多种水禽在同一地点也可集群 活动。近年来,湖区又实施了“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不仅为洪水, 也为水禽让出一片“新湿地” 。 合理开发利用鄱阳湖鸟类资源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要切实保 护好这块具有巨大科学和经济价值的重要湿地。开发利用湿地资源 的同时,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严
7、禁盲目开发和破坏湿地,以实现湿 地资源的持续发展。 保护区内的各湖泊要保持一定的水位,才能维护好自然保护区 的生态环境和候鸟资源。科学的水位监测数据,可以为各方面的科 研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更有利于自然保护区内的管理。受江西 省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委托,鄱阳湖水文局依照国家标 准和水利行业规范,编制了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水位监测系统(一 期)建设方案 。 1.21.2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1.2.11.2.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位于鄱阳湖西部,地处东经11555 116 05,北纬 29052915之间,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由大汊 湖、大湖池、中湖池、沙湖、蚌湖、朱市湖、
8、象湖、梅西湖、常湖 池 9 个湖泊环绕组成,地跨永修、星子、新建三县,总面积为 224 km2。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不仅是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 7 个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之一。 沙湖位于星子县沙湖山,东临鄱阳湖,南毗修水,西依南湖, 北靠蚌湖,东西宽 2.5km,南北长 3.75km,无固定入湖河流,为河 成湖。沙湖无固定堤防设施,湖态变化直接受鄱阳湖水位影响,水 位 14m(吴淞基面,下同)时与蚌湖贯通。湖底高程 10-13m,东、 西岸洲头滩地高程 16.5-19.5m。水位 19m 时湖区水面面积 8.5 km2, 相应容积 6000 万 m3,最高水位 22.52m。中高水
9、位与南湖、鄱阳湖融 为一体。湖区属湖盘残积、冲积岗地,地势平坦开阔,主要地层结 构为新生代第四纪。 大湖池位于永修县东部,吴城镇西南侧,赣江干流下游与修河 下游尾闾之间。湖形呈三角形,面积约 15.0km2 ,平均水深 2.0m,最 大水深 4.0m 以上。大湖池为鄱阳湖内湖,系由赣江、修河等河口三 角洲,天然堤封堵而形成的河涧洼地湖。夏季高水位时,与鄱阳湖 汇为一体;汛后,随着湖水退落,又与鄱阳湖逐渐分离成相对独立 的湖泊。湖滨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鱼产丰富。植被良好发育,遍 布全湖,由环湖的高位滩地向湖心的开敞水域,依次可见挺水植物 带、湿生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是候鸟主要栖息觅食地,为国家级
10、 候鸟保护区,保护区有白鹤、小天鹅等珍禽候鸟,尤以白鹤数量之 多为特色,往往数以千计,群集觅食栖息,故又有白鹤湖之美称。 保护区是一块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际重要湿地。它是鹤类、天 鹅、鹳类等珍禽的重要越冬栖息地,鹭类、部分鸭类和雀类在此繁 衍,是鸟类迁徙时的重要驿站和食物补给地。区内拥有许多珍禽鸟 类,据统计,已记录到鸟类 310 余种,其中水禽 124 种,国家一、 二级保护动物 50 余种。鄱阳湖白鹤群体,让世界关注。 1.2.21.2.2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 (1) 气候特征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九大湖作为鄱阳湖子属湖泊,属亚热带温暖 气候,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水丰富,无霜期较长,气候资源比
11、较优越。它既受地带性制约,又有非地带性的影响。比太湖地区的 年平均气温要高约 1.6,无霜期要长 1 个月左右;比洞庭湖年平均 气温要高 0.3左右,年日照时间要多 170 小时。由于鄱阳湖地处中 纬度,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同时境内水陆相间,丘陵起伏,又形 成不同的地形小气候。 鄱阳湖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 17.7,逐月的平均气温基 本正态分布,呈现单峰平顶型,冬季(月)平均气温最低,夏季 (或月)平均气温最高,春秋季(、月)平均气温介于 两者之间。区内无霜期较长,平均为 284 天。受湖泊水体对气温调 节效应,高温时期削弱酷暑,低温时期减少严寒,有冬暧夏凉的特 点。 自然保护区内光能充足
12、,为江西省之冠。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 为 477103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的长短与太阳高度角、云量 和地形等到关系密切。因此,本区日照时数的季节分配在晴热的夏 季,尤其以 7、8 月份最多,达 250290 小时。 (2) 水文特征 鄱阳湖纳江西省赣江、抚河、信江、修水、饶河五大河流来水 来沙,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 水位:鄱阳湖水位的变化主要受五河及长江来水的双重影响, 中高水位维持时间较长。鄱阳湖季节性的吞吐产生湖水位巨大变幅, 洪、枯期最大水位落差可达 15m。以 7 月份为最高值达 19.91m, 月份为最低 9.06m,年平均水位为 13.62m。从历年监测资料还可看 出,汛期发生在
13、 69 月,月平均水位均超过 16m,枯水期出现在 12 月至次年 3 月,月平均水位都低于 10m。高水位的持续时间长,是鄱 阳湖区水位特征之一。枯水期,湖区大片的浅滩、滩地和草洲不断 呈现。 水温:鄱阳湖水温多年平均为 18,以 8 月份最高为 29.8,1 月份最低为 5.9,全湖极端最高水温为 38.2,极端最低水温 0。 日间最高水温出现在 1517 时,最低水温在 68 时。水温不仅受 太阳辐射、气温影响,而且受所在地形影响。因湖水不深和受风浪、 湖流影响,水温的垂直分布差异较小,上下层相差 1左右。鄱阳湖 水温年内变化可分为增温期和降温期两个阶段,多年平均水温从 月开始增温,至月
14、达最高值,月开始降温,至次年月达最低 值。 (3)水环境 鄱阳湖的污染物来源于降水、地表径流、入湖河道等。污染物 主要是来自五河,由于流域内的生活用水、工业废水、大部分未经 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汇集于鄱阳湖。因鄱阳湖水量多,湖体大,换 水周期短,湖水的自净稀释能力强,流域内虽有污、废水入湖,总 的来说,鄱阳湖的水质仍是较好的。在全国淡水湖中,鄱阳湖当前 尚属总体水质较好的湖泊之一。 (4)动植物资源 鄱阳湖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植物数量大,现有植物 种类 380 余种,全湖单位面积平均生物量为 1208g/m2。由于鄱阳湖 水体存在着水平方向的流动,也有垂直方向的环流。因而使水体各 处的物
15、理、化学性状趋向一致,保持相对的均一性,为水生物创造 一个稳定的生存条件。湖内光照、营养物质、温度和其他条件,促 进了水生动植物生长发育。洲滩高程的不同、水热条件等也差异, 从而形成不同土壤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群落。鄱阳湖水生植物群落从 岸边向心湖心随水深的变化呈不规则的带状分布,可分为 4 个植物 带:湿生植物,分布高程在 1315m,种类主要有苔草、野古菜、蓼 子草、嗯 稗草、牛毛毡、芦、荻等;挺水植物带,分布高程在 1215m,种类主要有芦、荻、菰、水蓼、早苗蓼、白茅、莲、白菖 蒲等;浮叶植物带,分布高程在 1113m,种类主要有菱、莕菜、金 银莲花、茨实等;沉水植物带,分布高程在 912m
16、,种类主要有马 来眼子菜、黑藻、苦草、小茨藻、聚草、金鱼藻等。 自然保持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湿地环境,促进了各种水陆动植 物发育生长,区内水生植物资源很丰富,可供越冬候鸟食用的植物 量约达 51 万吨。此外,鱼、虾、昆虫及底栖动物种类繁多,鱼类 21 科 122 种,各种蚌螺达 100 余种,成为白鹤、天鹅等越冬候鸟最为 理想的天然栖息地,也为越冬候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2 2 工程任务、建设规模及目标工程任务、建设规模及目标 2.12.1 现状现状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沙湖、大湖池均处在赣江西支、修河尾闾 入湖洲前缘,其水文特征受赣江西支、修河及鄱阳湖水文情势的三 重影响。因鄱阳湖是季节性湖泊,
17、水位的变化又引起湖洲滩的周年 水陆交替现象,对水生植物群落变化影响很大。在枯水期,湖洲滩 地显露,主要以苔草为主体的湿生植物群落和以芦、荻为主体的挺 水植物群落。洪水期,湖洲滩地淹没,从而形成了以马来眼子菜、 苦草、黑藻和菱、莕菜为主体的沉水植物群落和浮叶植物群落。 鄱阳湖自然条件下洪枯水位周期性季节变化,正是候鸟秋来春 去的节律。保护区洲滩大多在10月下旬开始显露,随着水位逐渐降 低,各种候鸟在不同的生态位上依次享受着不同的丰美饵料。到第 二年3月,鄱阳湖水位上升,各种水洼地逐渐与外湖连成一片,草洲 滩地,逐渐被湖水淹没,北方则湿地解冻,露出沼泽滩地。这时的 候鸟,在多云的天气乘强劲的上升气
18、流和偏南风, “一日千里”地飞 往北方。 科学调控湖泊水位,对保护区内湿地、生特多样性、鸟类资源 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保护区内沙湖、大湖池水位监测设 施缺乏,不能撑握湖泊水位的变化过程,严重制约了保护区的科研、 利用、保护及发展。因此建设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水位监测系统(一 期)沙湖站、大湖池站是非常有必要的。 2.22.2 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内容和规模 本次工程建设是新建 2 处水位站:沙湖站、大湖池站,项目建 设内容及规模见下表。 建设内容及规模表 数 量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 新建改建 一一土建工程土建工程 1 1 沙湖站沙湖站 (1)水位井处 1 (2)直立式水尺组 1 (3)观测道路
19、 m313.2 (4)水准点个 3 2 2 大湖池站大湖池站 (1)水位井处 1 (2)直立式水尺组 1 (3)观测道路 m313.2 (4)护坡及护岸 m312 (5)水准点个 3 二二仪器设备仪器设备 1 1 沙湖站沙湖站 (1) 浮子自记水位计(编码) 台 1 (2)数据传输终端 RTU台 1 (3)太阳能电池系统套 1 2 2 大湖池站大湖池站 (1) 浮子自记水位计(编码) 台 1 (2)数据传输终端 RTU台 1 (3)太阳能电池系统套 1 2.32.3 建设目标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水位监测设施建设应能完整记录沙湖、大湖池的水 位变化过程。直接服务于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为区内湿地生态
20、系统 和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水禽、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自然、 人文景观等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3 3 方案设计方案设计 3.13.1 设计原则、依据及标准设计原则、依据及标准 3.1.13.1.1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水位监测系统(一期)建设工程的建设采用 如下原则: (1)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 (2)坚持可靠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技术标准统一的原则; (4)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 3.1.23.1.2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
21、条例 水位观测标准 (GBJ138-90) 防洪标准 (GB50201-94) 水文基本术语和标准 (GB/T50095-98)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 (SL61-2003) 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 (SL276-2002) 水位观测平台技术标准 (SL384-2007) 水文设施平台技术标准初步编制规程 (报批搞) 3.1.33.1.3 设计标准设计标准 (1)水位基础设施水位监测设施建设应能完整记录沙湖、大湖 池的水位变化过程。沙湖站设计满足高水位 20.75m,低水位 14.00m(1985 国家高程基准,下同)的变幅要求;大湖池站设计满 足高水位 20.75 m,低水位 1
22、3.00m 的变幅要求。 (2)仪器设备(遥测水位计)设计要求如下: 1、水位自动采集:能自动采集到 1.0cm 的水位变化值;水位采 样间隔可编程设置,并具有数字滤波功能。 2、定时自报:按预先设置的定时时间间隔,向鄱阳湖水信息中 心发送当前的水位数据,同时包括测站站号、时间、电池电压等参 数。 3、自动加报:在规定的时间内水位变幅超过设定值,且设定的 发报时间未到时,自动增加报送次数。如预先设定水位连续变化 10cm 时,可自动加报,以实时获取数据特征值。 (超限值可根据 测站实际设置) 。 4、应答查询:可响应鄱阳湖水信息中心的查询,按接收到的指 令报送实时数据和批量数据。 5、现场固态
23、存储:采集的水位可现场带时标存储。可提供现场 或远程查询、下载。 6、水位站应配置人工置数键盘,可将人工观测水位值通过人工 置入的方式,向信息中心报送;并能在现场能实时显示水位、电压 等水情数据。 7、现场或远地编程:可在现场或远地对设备进行各项参数设置 或读取的编程操作。 8、自维护功能:应具有定时工况报告、低电压报警、掉电保护 以及自动复位等多项自维护功能。 9、工作环境:应能在雷电、暴雨、停电的恶劣条件下正常工作。 10、安全措施:充分考虑设备设施在防风、防盗等方面的安全 问题。 蓄电池 遥测站 终 端 充电控制器 太阳能电池板 水位计 人工置数器 通讯终端 蓄电池 遥测站 终 端 充电
24、控制器 太阳能电池板 水位计 人工置数器 通讯终端 水位自动监测站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水位自动监测站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3.23.2 水文基础设施设计水文基础设施设计 3.2.13.2.1 测验河段基础设施测验河段基础设施 测验河段基础设施包括水准点、观测道路、护坡及护岸等。 (1)水准点设置 每站设置基本水准点 3 个。设在测站附近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 (或堤背处)不易损坏的地方,要求水准点牢固耐久,便于引测, 妥善养护,长期稳定,设成暗标,底层入土埋深 1.0m。 水准点设置由垫层、基座、盖板等组成,垫层尺寸为 800800200(mm) ,砼强度等级为 C10;基座尺寸为上部 160mm16
25、0mm,下部 300mm300mm,高 300mm,砼强度等级为 C25。 (2)观测道路 观测道路依据测站所处的地形、环境特点和测验需要进行设计, 岸边特别陡峭的下河观测道路设计为台阶式。沙湖站、大湖池站观 测道路尺寸均为长 50、宽 1.2、厚 0.22。观测道路采用原土 夯实三遍,180mm 厚水稳层,220mm 厚 C25 混凝土面层。 (3)护坡及护岸 护坡、护岸建设根据测验河段的具体条件和生产及安全需要修 建。大湖池站护坡(岸)采用 C25 混凝土表面建筑,C10 碎石垫层, 护坡顶端浇 C20 砼压顶,200mm 厚碎石垫层,200mm 厚 C20 混凝土面 层,护坡长 10,高
26、 3。 3.2.23.2.2 水位观测设施水位观测设施 水位观测设施主要有水位井(浮子式自记水位计台) 、直立式水 尺等。根据水位观测标准和测站的河流特性、断面形状、地质 条件以及湖水位的变幅、涨落率等情况对水位观测设施进行设计。 水位井主要由仪器室、测井、沉沙池、引水管等组成。其设计 要如下: 自记水位井设置在岸边顺直、水位代表性好、不易淤积、主 流稳定的位置,并应避开回水和受水工建筑物影响的位置。测井不 应干扰水流的流态,测井截面为圆形; 应能记录水位全变幅,井壁必须垂直。进水管应在历史最低 水位以下 0.5m1.0m,测井口高程在历史最高水位以上 0.5m1.0m; 测井内径根据情况一般
27、在 1.3m1.5m 之间; 测井底及进水管应设防淤和清淤设施,应设计沉沙池避免泥 沙在测井内大量淤积,含沙量较大和有冲淤变化的测站应建两级或 多级沉沙池。卧式进水管应在入水口建沉沙池; 自记水位计台要进行基础承载能力、抗倾覆、危险截面、进 水管内径等计算,确保高洪期正常使用; 仪器室用于安装水位采集、传输、存储等仪器设备,面积一 般 46m2,砖混或钢筋砼结构。 (1)沙湖站水位井设计 本站调查最高洪水位 20.75m,最低水位 14.00m。根据工程河段 地质条件及冲刷情况,设计沉砂池底部高程 12.10m,引水管高程 13.20m,井底高程 13.00m,井平台高程 21.75m,井顶高
28、程 24.15m。 井身高 8.75m、内径 1.2m、外径 1.5m、井壁厚度 0.15m。 水位井基础为浅基础,采用 2.5m 2.5m 1. 0m 的混凝土方 块基础,砼强度等级为 C25;井身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测井内径根 据安装仪器数量及测验检修需要确定为 1.2m ,测井高度由水位变幅 确定;测井顶部为仪器室平台,平台尺寸为直径 2.0m ,厚 0.2m 的 圆环形工作室,仪器室平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仪器室面积为 3.14m2,钢混结构;仪器房外修建高 1.0m 的型钢安全护栏。 设计说明: 基础:井址处地基承载力较大,井基础为井筒式嵌岩石基础, 嵌岩深度为 1.2m。井底部另做混
29、凝土浇注矩形板处理,板长宽均为 2.5m,厚 0.10m。 井体及仪器房:井体为筒式双层钢筋笼,配 25 根 18mm 螺 纹钢主筋,8mm 箍筋每隔 20cm 捆扎,C25 混凝土浇注;井筒外径 1.5m、内径 1.2m,井身下部适当位置预留清淤口并安装铁门和井内 圆钢爬梯,井外高出地面 3.0m 处开始安装外爬梯;测井顶浇注 12cm 厚钢筋砼板,预埋雨量传感器、太阳能光板安装基座螺栓。 沉沙池与进水管:沉沙池规格为 1.5m1.5m3m,底部高程 12.10m,底板为钢筋砼,内壁采用水泥粉刷,300 的混凝土水平式 进水管与其连接,总长 182 米,每间隔 10m 埋设接口,进水口片石
30、护岸,固定进水管,防止水平移动。 (2)大湖池站水位井设计 本站调查最高洪水位 20.75m,最低水位 13.00m。根据工程河段 地质条件及冲刷情况,设计沉砂池底部高程 11.23m,引水管高程 12.33m,井底高程 12.00m,井平台高程 21.75m,井顶高程 24.15m。 井身高 9.75m、内径 1.2m、外径 1.5m、井壁厚度 0.15m。 水位井基础为浅基础,采用 2.5m 2.5m 1. 0m 的混凝土方 块基础,砼强度等级为 C25;井身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测井内径根 据安装仪器数量及测验检修需要确定为 1.2m ,测井高度由水位变幅 确定;测井顶部为仪器室平台,平台
31、尺寸为直径 2.0m ,厚 0.2m 的 圆环形工作室,仪器室平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仪器室面积为 3.14m2,钢混结构;仪器房外修建高 1.0m 的型钢安全护栏。 设计说明: 基础:井址处地基承载力较大,井基础为井筒式嵌岩石基础, 嵌岩深度为 1.2m。井底部另做混凝土浇注矩形板处理,板长宽均为 2.5m,厚 0.10m。 井体及仪器房:井体为筒式双层钢筋笼,配 25 根 18mm 螺 纹钢主筋,8mm 箍筋每隔 20cm 捆扎,C25 混凝土浇注;井筒外径 1.5m、内径 1.2m,井身下部适当位置预留清淤口并安装铁门和井内 圆钢爬梯,井外高出地面 3.0m 处开始安装外爬梯;测井顶浇注
32、12cm 厚钢筋砼板,预埋雨量传感器、太阳能光板安装基座螺栓。 沉沙池与进水管:沉沙池规格为 1.5m1.5m3m,底部高程 11.23m,底板为钢筋砼,内壁采用水泥粉刷,300 的混凝土水平式 进水管与其连接,总长 233 米,每间隔 10m 埋设接口,进水口片石 护岸,固定进水管,防止水平移动。 水位自记井典型设计见图 3-4。 (3)直立式水尺 直立式水尺由水尺板、靠桩、基础等组成。其设置与水面垂直, 能测高于测站历年最高水位 0.5-1.0、低于历年最低水位 0.5m 的 水位;水尺设置在同一断面线上,相邻两支水尺的观测范围有 0.2m 的重合。靠桩、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入土埋
33、深为 0.51.0m。 3.33.3 仪器设备仪器设备设计设计 水位监测站以遥测自动监测方式,无人值守。水位自动监测站 以数据采集终端为核心,实现水情信息的自动采集和远程传输。 根据水利部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 (SL2762002) ,单站配置浮子自记水位计(编码)1 台、数据传输 终端 RTU 1 台、太阳能电池系统 1 套。 3.3.13.3.1 浮子自记水位计浮子自记水位计参数参数 测量范围: 0-40m 最大水位变率: 60cm/min 分辨力: 1cm 测量误差:95%测点的允许误差为2cm,99%测点的允许误差为 3cm。 显示器:十进制机械计数器 水位轮工作周长: 32
34、cm 测量缆: 1mm 不锈钢缆 浮子直径: 15cm、10cm 可选 格雷码输出: 10-12 位 通信接口(选装)RS-232、 RS485 接口:MODBUS 协议或其它 420mA 模拟量信号输出 环境温度: -2585 相对湿度; 90%(40) 尺寸: 132132115 电源电压: 1224VDC 3.3.23.3.2 数据传输终端数据传输终端 RTURTU 参数参数 低功耗,值守时处于掉电方式,仅值守电路工作,值守电流 100A 。 定时(5 分种)查询水位变化,当水位发生1cm 以上的变量, 遥测终端即自动采集并将实时水位值发送出去。 具有发送人工置入数据功能。 具有在水文参
35、数无变化时,定时发送所存参数的功能。 具有站址和前导时间任意设定和现场显示所存数据功能。 具有超时发送的强迫掉电功能。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避免因受干扰而误开发信机。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满足部颁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要求, 25000 小时。 3.3.33.3.3 太阳能电池系统太阳能电池系统 太阳能电池板技术指标: 采用单/多晶电池片 功率 Pm=20W 工作电流 Imp=1.12A 工作电压 Vmp=17.9V 蓄电池技术指标: 化学类型:铅酸免维护 额定容量:65Ah 工作电压:12V 外型尺寸(mm):350166175 3.43.4 系统集成系统集成设计设计 系统集成是建立具有信息
36、接收、处理、存储、分析统计等决策 支持功能的应用系统。系统信息集成沙湖站、大湖池站水位监测数 据。 鄱阳湖水文局现有一套较为完善水信息采集系统,本工程的系 统集成可依托鄱阳湖水文局现有资源,进行水情信息接收、处理、 存储、分析统计,故不另行设计及配置相关系统集成设备。 4 4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4.14.1 施工施工条件条件 (1)工程概况 沙湖站、大湖池站分别位于星子县沙湖山乡和永修县吴城镇。 本工程单项工程规模小、涉及专业多、有效施工期短等特点。土建 工程有水位测井、直立式水尺、沉砂池、观测道路、护坡及护岸等。 (2)施工供水供电条件 本项目的工程量不大,施工用电可就近搭接附近变压
37、器供电, 供水可直接利用当地居民用水或直接从湖中取水。 (3)主要建筑材料 本项目施工主要建筑材料有水泥、混凝土粗细骨料、块石料、 砖、钢筋、木材等,可直接在当地建材市场购买。土料大部分利用 开挖料,不足部分就近开采。 (4)施工场地条件 本工程施工临时设施较少,施工现场空旷,施工用建材可就地 堆放,不需要修建工程专用通道,不需要办理施工占地手续。施工 管理生活用房就近租用附近民房或搭建临时工棚。 (5)施工总进度安排原则 本建设工程施工期计划安排在枯水期,有利于施工和提高工程 质量,预计总工期为 4 个月。 4.24.2 施工总布置施工总布置 4.2.14.2.1 施工临时设施施工临时设施
38、本项目单个工程量不大,施工临时设施较少,施工现场空旷。 主要布置有:混凝土(砂浆)拌和站、施工生活管理用房等。 (1)混凝土搅拌站 每个站点集中设置一处砼搅拌站,布置 1 台 0.25m3或 0.4m3砼搅 拌机,就近拌制混凝土(灰浆) 。水泥仓库、砂石堆放场均布置在砼 搅拌机附近。根据施工强度要求,混凝土搅拌站占地面积约 30m280m2。 (2)施工生活管理用房 本工程施工生活管理用房就近租用附近民房,不足部分搭建简 易工棚。 4.2.24.2.2 土方平衡土方平衡 本工程单项工程土方开挖量较小,大部分用于土方回填,回填 料全部利用开挖料,多余开挖料就近弃于主体建筑物基础旁边,人 工摊平压
39、实。 4.34.3 主体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 4.3.14.3.1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资基础,施工前必须做好各种材料的准备 工作。各站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大部分建筑材料可以从站点临近地 区购买进场。 (2)技术准备 施工前应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详细了解设计内容,研究并确定整 体施工方案,对施工难度较大的工序,制定出专门的技术及安全保 证措施,为施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3)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施工队应根据设计内容,选用较为合理的施工机械设备,包括 砼砂浆搅拌机、脚手架、模板、钢筋加工机械的有关设备和工具, 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4.3.24.3.2 施工工
40、序施工工序 根据测站的地形条件、水位变幅、采用的自记仪器等情况,因 地制宜地建设自记井、水位观测专用桩、水位计台、水位计管道等 水位观测设施。 水位井施工工序:技术交底 材料验收 基础开挖(开挖 料用于填筑施工围堰) 混凝土浇筑 仪器房修筑(预留避雷 引下线) 水位观测专用桩 水位计台 水位计管道 质量 检查 竣工验收。 4.3.34.3.3 土建项目施工方法土建项目施工方法 本工程土建施工项目主要有:土方开挖,土方回填、砼浇筑等。 (1)土方开挖 少方量土方采用人工开挖,大方量土方采用反铲开挖,土方就 近堆放于基础旁边,后期用于回填,开挖量大于回填量的开挖土料, 就近弃于主体建筑物基础旁边,
41、人工摊平压实。 (2)土方回填 全部利用开挖料,采用人工回填,建筑物基础采用蛙夯夯实。 (3)砼浇筑 采用小型砼搅拌机拌制,水平运输以人力双胶轮车为主,部分 采用农用三轮车运输,垂直运输采用卷扬机提升至浇筑工作面,人 工平仓,振捣器捣实。 4.3.44.3.4 施工技术要求与质量要求施工技术要求与质量要求 4.3.4.1 砼施工技术要求 (1)当基坑深度超过 2m 时,拌好的砼应通过溜槽送入模板内; (2)现场浇筑应采用振捣器振捣,振捣时应快插慢拔,顺次均 匀排列,插入点间距应不大于 300400mm,振捣上层时,应插到下 层 50mm 以上; (3)每层砼的浇筑厚度不宜超过 200mm; (
42、4)距地脚螺栓底部 200mm 及锚栓标高时应暂停浇筑,安装地 脚螺栓和锚栓、锚杆后,再继续浇筑; (5)浇筑完毕后,各基础顶面应操平抹光,并对砼进行养护直 至达到设计强度。 4.3.4.2 砖砌体施工技术要求 (1) 砖应提前 12 天浇水湿润。普通砖、多孔砖含水率为 10%15%,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为 8%12%。含水率以水重占干 砖重的百分数计。 (2) 砌砖体的灰缝横平竖直,厚薄均匀,并填满砂浆。 (3) 埋入砌砖中的拉结筋,应安设正确、平直,其外露部分 在施工过程中不得任意弯折。砌砖体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应不 超过 GB50203-2002 的限值。 (4) 烧结普通砌砖体应上
43、下错缝、内外搭接。实心砌砖体宜 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的砌筑形式,砖柱不得采用包心 砌法。 (5) 砌砖体水平灰缝的砂浆应饱满,实心砌砖体水平灰缝的 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 80%,竖向灰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 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砌砖体的水平灰缝宽度一般为 10mm, 但不应小于 8mm,也不应大于 12mm。 (6) 砌砖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 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烧结实普通砖砌体的斜 搓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 2/3,多孔砖砌体的斜槎长高比应按砖的规格 尺寸确定,外墙转角处严禁留直搓。 (7) 砌砖体接槎时,必须将接槎处的表面清洗干净,浇水湿 润,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4.4.4 4 施工总进度施工总进度 本工程总工期为 4 个月,自施工期第一年 12 月初开工,第二年 3 月底竣工。 (1)工程筹建期 施工期第一年 11 月份,为工程筹建期,由业主完成占地,“三 通一平”等工程建设筹备工作。 (2)施工准备期 施工期第一年 12 月 1 日至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季度农产报告
- 航空公司新员工服务礼仪及形象塑造
- 智慧能源服务体系构建与辅助服务产品应用案例分享
- 全球碳复合材料行业市场洞察报告:细分领域市场潜力解析
- 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商业发展中的前景与挑战
- 联想网络教室电脑维护之网络同传
- 高压工作者营养支持计划
- 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相融共育的策略
- 小学生假期消防安全课件
- 新常态下金融行业的法律服务需求与对策
- 医疗机构中药饮片采购流程优化
- 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 华为销售培训
- 中小学小班化教学模式与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 中药药浴技术课件
- 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考试题及答案
- 英语教师进城选调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交投国企面试题目大全及答案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点精粹
- 公路养护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四级中式烹调师(中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