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创新是关键_第1页
课题创新是关键_第2页
课题创新是关键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导学补充“导学究测”高效课堂 201( )201( )学年度第( )学期学科: 思品 编写人: 潘宁 审核人: 审批人: 学案编号: 年级: 九年级 班 级: 组 别: 姓 名: 时 间: 课题: 创新是关键 (1分钟)【学习目标】(1分钟)1、了解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必要性。2、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预习案】(10分钟)【自学导航】(1分钟)认真阅读教材8388页内容、勾画出重点并完成预习自测【预习自测】(9分钟) 1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是什么?2、我国实施科技创新采取了哪些措施?3、教育创新的必要性?4、我国在教育创新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5、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做起?【探究案】(20分钟)探究一1、根据课本83 页的正文回答83 页材料中的问题: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理由。探究二2.阅读课本83 页、84 页的内容并思考:(一)如何理解“真正的高科技是花钱买不来的”这句话?(2)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重奖科学家?探究三观察课本86至87页的图片回答相关问题,并总结: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性能力和实践能力?【检测案】(10分钟) 得分_1、2001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十年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进行表彰。据此回答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设立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把发展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

3、设创新型国家重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A B C D2、近千家科研机构、上万名科研人员参与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科技攻关。至今为止,世博科技专项已取得1000多项科技成果,已有60%的项目成果得到实际应用,其中有些技术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辉煌成就 我国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合作能激发创造性,是事业成功的土壤 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A B C D3、我国第一台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具有高性能、高能效、高安全和易使用等显著特点,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前列。它的研制成功表明我

4、国跻身超级计算机研制的先进国家行列科技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巳经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A B c、 D、4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每人奖金五百万元人民币,全国已有袁隆平、孙家栋等十六位著名科技专家先后获此殊荣。 国家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一举措表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A B C D5“绿色证书”通常被称为科学技术资格证书,最近调查表明,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平均年收入高出30。这告

5、诉我们一个道理A农民要增收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B我国农民的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能够增加经济效益D获得了“绿色证书”的农民能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6某市最近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品对联韵味,析国策战略”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有这样一幅对联:“科技繁荣千秋旺,教育发展百业兴”。最适合这幅对联的横批是A春风送暖 B科教兴国 C千秋万代 D依法治国7.“70年代吃饱,80年代吃味道,90年代吃品质,今天我们吃健康。”这一时代变迁反映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得益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走富国强民之路大力引进外资,立足国外谋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以经济

6、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A. B. C. D. 8、如右图显示,中国再次成为世界第二大科技研发投入国,这表明A、我国已经成为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强国B、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居世界领先水平C、科技研发投入越大,国家科技水平就越高D、我国高度重视科技的巨大作用92009年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指出,原始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源泉,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下列观点符合讲话精神的是A中国必须变中国创造为中国制造 B科学技术是解决我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 C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