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9676564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8.53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9-27
上传人:缘****1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方**(实名认证)
河北
IP属地:河北
15
积分
- 关 键 词:
-
期末考试
综合
提纲
- 资源描述:
-
复习提纲
一、绪论
1、 P3,学习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P5 ,优良学风的基本内容(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2、 P9,人才的基本内涵。(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知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3、P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它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提供了经济全面发展的思想保证):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P13,主要内容(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4、P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要素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各具功能、各有侧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马克思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结局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它以基本行为规范的方式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使之具体化,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有了依托,人们践行有了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回答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问题,体现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结构完整、逻辑缜密的科学体系)
第一章:理想信念
1、P21-22,理想的特征(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基本概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与信念的关系(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2、p24-25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P28 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3、P37,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
1、P45,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文化传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2、P50,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1、P63,世界观的定义(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的含义(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2、P74-75,人生价值的标准(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及评价(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机动与效果相统一);
3、P79,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4、p87,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运动;深入理解人于自然的关系)
第四章:道德修养
1、P90-91,道德的概念(道德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两者统一于生产实践);本质(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关系的反映)、道德的主要功能(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认识功能 调节功能)
2、P95,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意义;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
3、p107,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定义及其关系
4、P11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5、P115 诚信与大学生;
第五章:社会公德
1、P126,社会公德的概念、特点、内容
2、P129,社会公德的实践和养成 践行社会公德
3、P132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4、P134法律评价的标准
5、p137,《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种类、时间
6、p139,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
第六章:职业、爱情、家庭
1、P147职业活动中的道德和法律的联系和区别;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P153、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
3、P157,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的原因
4、p160-161,大学生择业观和创业观
5、p165,恋爱中的道德
6、p170 结婚的条件
7、p172 离婚的法律规定
第七章: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
1、P174,法律的一般含义、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P179,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法律适用
3、P198,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法律证据的概念与特征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
1、P201,第一部成文宪法
2、P203 第一部宪法,p204宪2法的特征、基本原则;
3、p206,中国的国体和政体;P213 政治权利和自由;P216 我国的国家机构
4、P232,刑法的基本原则;犯罪构成;共同犯罪
P233 故意犯罪形态:抢劫罪、盗窃罪
盗窃罪:/view/5703.htm
5、p235,刑罚的裁量(量刑,在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的基础上,确定对罪犯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的刑罚并决定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司法活动。根据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予以判处。具体的量刑制度包括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缓刑等),自首的定义(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立功的定义(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行为,分为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
- 内容简介:
-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