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课件模板-009(共48)_第1页
医学免疫学课件模板-009(共48)_第2页
医学免疫学课件模板-009(共48)_第3页
医学免疫学课件模板-009(共48)_第4页
医学免疫学课件模板-009(共4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免疫学 课件模板-9,医学免疫学:第三节补体受体及其免疫学功能,第三节补体受体及其免疫学功能:,补体成分激活后产生的裂解片段,能与免疫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这对于补体发挥其生物学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补体受体(complementruceptor,CR)曾按其所结合配体而命名为C3b受体、C3d受体等;但经详细研究后发现,补体受体并非仅与C3裂解产物反应,因而按其发现先后依次命名为CR1(CD35),CR2(CD21),CR3(CD11b/CD18),CR4(gp150,90:CD11c/CD18)。,医学免疫学:第三节补体受体及其免疫学功能,第三节补体受体及其免疫学功能:,其主要特征列

2、于表3-5。此外,尚有其他补体成分的受体,如Ciq受体、C3a受体、C5a受体等。因对其了解不够清楚,不拟介绍。 表3-5 补体受体的特征 名称别名CD分类配体特异性细胞分布CR1IA受体C3b受体C4B/C3b受体CD35C3bi、C3bC4b、iC4bC3c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肾小球上皮细胞CR2C3d受体EB病毒受体CD21Ic3b、C3dgC3d、EB病毒、1FN-B细胞、树突状细胞CR3iC3b受体Mac-1抗原CD11b/CD18IC3b、植物凝集素、某些细胞多糖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CR4gp150/95CD11C/

3、CD18Ic3b、C3d、C3dg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医学免疫学:一、CR1(CD35),一、CR1(CD35):,CR1作为免疫粘附(immuneadherent,IA)受体而引起免疫粘附现象早已熟知。此受体也称为C3b受体或C3b/C4b受体。据报道,红细胞上的CR1数约为501400个/细胞,其数目显着少于B细胞和吞噬细胞,但体内90%的CR1却存于红细胞上。 提纯的CR1为分子量约200kD的糖蛋白,但后来发现它有4种分子量不同的同种异型。,医学免疫学:一、CR1(CD35),一、CR1(CD35):,最近,Wong等(1986)已经阐明,分子量的差异是由于基因不

4、同所致。 CR1的免疫功能可能有以下几方面: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上的CR1,可与结合在细菌或病毒上的C3b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两条激活途径中的C3转化酶(C42),C3bBb)的激活;作为I因子的辅助因子,促使C3b和C4b灭活;红细胞上的CR1可与被调理(结合有C3b)的细胞、病毒或免疫复合物等结合,以便运送到肝、脾进行处理,SLE病人免疫复合物量明显增多,其红细胞膜上的CR1在体内有运送免疫复合物的作用;B淋巴细胞膜上的CR1与CR2协同作用下,可促使B细胞活化。,医学免疫学:二、CR2(CD21),二、CR2(CD21):,CR2旧称C3d受体,已经证明,它是B细胞上

5、的EB病毒受体。CR2配体按其亲和性的高低程度依次为C3dg、C3d、Ic3b。C3b亲和性虽低,但亦可与其反应。 CR2的免疫功能尚未阐明清楚,但实验表明,当加入CR2配体时可使B细胞活化。据此推想,在抗体的二次应答中它也许会想某种作用,即借结合在抗原复合物上的C3裂解产物,引起针对该抗原的二次抗体应答。,医学免疫学:三、CR3(CD11bCD18),三、CR3(CD11bCD18):,CR3亦称为Ic3b受体,CR3的配体是iC3b,但CR1、CR2、也和iC3b反应。CR3与配体结合时尚需有二价离子存在,为其特点。 CR3是由分子量165kD的链(CD11b)和95kD的链(CD18)非

6、共价结合的糖蛋白,识别此分子的单克隆抗体有Mac-1和Mo-1等。CR3与CR4(CD11C/CD18)有共同的链,因此其功能也多有相似之处,白细胞粘附缺陷病(leucocyteadhesion deficiency)病人缺乏这种共同的链。,医学免疫学:三、CR3(CD11bCD18),三、CR3(CD11bCD18):,病人的中性粒细胞虽正常,但不能停留在感染的部位,因此病人易反复遭受感染。这表明CR3和CR4均与吞噬功能密切相关。,医学免疫学:四、CR4(gp15095,CD11cCD18),四、CR4(gp15095,CD11cCD18):,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高度表达本受体。其配

7、体为iC3b,但针对其他补体受体的单克隆抗体不能阻断CR4与iC3b的结合,证明CR4的存在。CR4与gp150/95为同一分子,对其功能尚有诸多不明之处。据认为CR4在排除组织内与iC3b的结合的颗粒上起作用。它和CR3一样,与配体结合需有二价离子的存在。,医学免疫学:四、CR4(gp15095,CD11cCD18),四、CR4(gp15095,CD11cCD18):,CR3很可能在机体防御上有重要作用。,医学免疫学:第四节补体的生物学活性,第四节补体的生物学活性:,补体系统是人和某些动物种属,在长期的种系进化过程中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因素之一,它也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效应,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8、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大多是由补体系统激活时产生的各种活性物质(主要是裂解产物)发挥的。补体成分及其裂解产物的生物活性列于表3-6。 补体成分或裂解产物生物活性作用机制C5C9细胞毒作用溶菌、杀菌作用嵌入细胞膜的磷脂双层结构中,使细胞膜穿孔、细胞内容物渗漏C3b调理作用与细菌或细胞结合使之易被吞噬C3b免疫粘附作用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后,粘附于红细胞或血小板,使复合物易被吞噬C1、C4中和病毒作用增强抗体的中和作用,或直接中和某些RNA肿瘤毒C2a补体激肽增强血管通透性C3a、C5a过敏毒素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结合后释放同组胺等介质,使毛细胞血管扩张C3a、C5a趋化因子借其梯度浓度吸引中

9、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医学免疫学:一、细胞毒及溶菌、杀菌作用,一、细胞毒及溶菌、杀菌作用:,补体能溶解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等。当补体系统的膜攻击单位C5C9均结合到细胞膜上,细胞会出现肿胀和超威结构的改变,细胞膜表面出现许多直径为812mm的圆形损害灶,最终导致细胞溶解。 补体还能溶解或杀伤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如霍乱弧菌、沙门氏菌及嗜血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一般不被溶解,这可能与细胞壁的结构特殊或细胞表面缺乏补体作用的底物有关。,医学免疫学:二、调理作用,二、调理作用:,补体裂解产物C3b与细菌或其他颗粒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称为补体的调理作用。C3裂解产生出的C3b分子,一端能与靶细胞(

10、或免疫复合物)结合;其另一端能与细胞表面有C3b受体的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结合,在靶细胞与吞噬表面之间起到桥染作用,从而促进了吞噬。LgG类抗体借助于吞噬细胞表面的lgG-Fe受体也能起到调理作用;为区别于补体的调理作用而称其为免疫(抗体)的调理作用。,医学免疫学:二、调理作用,二、调理作用:,LgM类抗体本身起调理作用,但在补体参与下才能间接起到调理作用。,医学免疫学:三、免疫粘附作用,三、免疫粘附作用:,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之后,可通过C3b而粘附到表面有C3b受体的红细胞、血小板或某些淋巴细胞上,形成较大的聚合物,可能有助于被吞噬清除。,医学免疫学:四、中和及溶解病毒作

11、用,四、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在病毒与相应抗体形成的复合物中加入补体,则明显增强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阻止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和穿入。 近年来发现,不依赖特异性抗体,只有补体即可溶解病毒的现象。例如RNA肿瘤病毒及C型RNA病毒均可被灵长类动物的补体所溶解。据认为这是由于此类病毒包膜上的Cl受体结合Clq之后所造成的。,医学免疫学:五、炎症介质作用,五、炎症介质作用:,炎症也是免疫防御反应的一种表现。感染局部发生炎症时,补体裂解产物可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吸引白细胞到炎症局部。 (一)激肽样作用 C2a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炎症性充血,具有激肽样作用,故称其为补体激肽。前述Ci INH先天性缺

12、陷引起的遗传性血管神经水肿即因血中C2a水平增高所致。,医学免疫学:五、炎症介质作用,五、炎症介质作用:,(二)过敏毒素作用 C3a、C5a均有过敏毒素作用,可使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引起血管扩张,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使平滑肌收缩等。 C3a、C5a的过敏毒素活性,可被血清中的羧肽酶B(过敏毒素灭活因子)所灭活。 (三)趋化作用 C5a有趋化作用,故又称为趋化因子,能吸引具有C5a受体的吞噬细胞游走到补体被激活(即趋化因子浓度最高)的部。,医学免疫学:第五节血清补体水平与疾病,第五节血清补体水平与疾病:,人血清补体含量相对稳定,只在患某些疾病时,血清补体总量或各成分含量才可能发生变

13、动。目前可以根据补体的溶血活性测定其总含量,亦可用免疫扩散法定某些补体成分的含量。 恶性肿瘤等少数疾病病人血清补体总量可较正常人高23倍,对其意义并不清楚。在某些传染病中亦可见到代偿性增高。 血清补体总量低于正常值者,称为低补体血症。,医学免疫学:第五节血清补体水平与疾病,第五节血清补体水平与疾病:,低补体血症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补体成分的大量消耗:可发生在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等。在这些疾病,除补体总量下降外,尚可伴有Clq、C4、C2、C3及C5各成分的减少。补体的大量丢失,多见于外伤、手术和大失血的病人。

14、,医学免疫学:第五节血清补体水平与疾病,第五节血清补体水平与疾病:,补体成分随血清蛋白的扩大量丧失而丢失,发生低补体血症。补体合成不足:主要见于肝病人,例如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急性肝炎的重症病例。,医学免疫学:一、胞因子的概念,一、胞因子的概念:,机体的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小分子的多肽类因子,它们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这些因子统称为细胞因子(cytokines)。细胞因子包括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单核因子等。目前已知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干扰素(interferon,IFN)、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

15、or,CSF)、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TNF)、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octor,TGF-)等均是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在异常情况下也会导致病理反应。,医学免疫学:一、胞因子的概念,一、胞因子的概念:,研究细胞因子有助于阐明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机制,有助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利用细胞因子治疗肿瘤、感染、造血功能障碍、自身免疫病等,已收到初步疗效,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医学免疫学:(一)白细胞介素,(一)白细胞介素:,在1979年第二届淋巴因子的国际会议上,将介导白细胞间相互

16、作用的一些细胞因子命名为白细胞介素(IL),并以阿拉伯数字排列,如IL-1、IL-2、IL-3。随着分子免疫学的研究进展,不断有新的IL被命名,迄今已正式命名到IL-15,可以预期,还会有更多的IL被发现。目前的研究发现,许多IL不仅介导白细胞相互作用,还参与其它细胞的相互作用,如造血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神经细胞、成骨和破骨细胞等的相互作用(表4-1)。,医学免疫学:(一)白细胞介素,(一)白细胞介素:,表4-1 白细胞介素的特性(IL) IL曾用名称产生细胞效应1淋巴细胞活化因子(LAF)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T和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刺激造血细胞,参予炎症

17、反应2T细胞生长因子活化的T细胞T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增强NK细胞,单核细胞杀伤活性3多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活化的T细胞多能造血干细胞增殖,促进肥大细胞,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殖与分化4B细胞刺激因子(BSF-1)B细胞生长因子(BCGF-1)活化的T细胞B和T细胞增殖,刺激造血祖细胞增殖与分化,诱导lgE、lgG产生5B细胞生长因子-(BCGF-)活化的T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与分化,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增殖与分化,诱导lgA产生6B细胞刺激因子-2(BSF-2)B细胞分化因子(BCDF)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纤维母细胞促进B细胞分化、促进肝细胞产生急性期蛋白,抑制乳腺癌细胞、刺激骨髓瘤细胞、刺激造血细胞,参与炎症7淋巴细胞生素(LPO)骨髓及胸腺基质细胞促进前T、前B细胞增殖,促进成熟T细胞生长,促进血小板生成8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NCF)粒细胞活化因子(NAF)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活化和趋化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