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陋室铭教学设计课题: 陋室铭 课型: 新授 课 课时: 一课时 主备人: 赵秀红 审核人: 授课时间: 2018年 6 月 7 日教材分析陋室铭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全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抒发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怀。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给人以隽永畅达,丰姿绰约的气韵。陋室铭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阅读主题是“修身正己”。本课体现了本单元的编写意图:即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学情分析本文在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生上初中后已经学习了先秦、魏晋南北朝、宋、清等不同时代的文言文或文言语段,有
2、一定程度的文言语感,掌握了基本的古汉语知识和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教学模式“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完成自主学习导学卡-课堂交流展示-课后完成分层检测作业。教学目标1、掌握作者刘禹锡等背景资料和文体等文学常识;熟读并能够当堂成诵;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的文言字词(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了解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译。3、理解文章的主旨,学习作者安贫乐道、伟岸傲物的志趣情操,培养学生高洁的情操。领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重点1、朗读与背诵;2、文章的主旨;3、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领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自主学习导学卡、登山检测作业。学
3、生准备:认真自学课文,完成导学卡。教学过程设计三个阶段学习内容教师行为期 望学生行为自主学习阶段1、 情境导学,揭示主题出示图片:座右铭出示图片:名人的“座右铭”课件展示“座右铭”的含义,提醒学生注意“铭”课件展示“铭”的文体知识,“用韵”二字加色标注,引起学生注意。二、知人论世,了解背景。1、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2、出示写作背景:当时他热心帮助一个叫王叔文的人改革,反对宦官势力。失败后,他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做了一名小官。按规定,他应得到三间三厢的房子。 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故意刁难。于是把他安排在面对大江居的三间茅屋。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
4、而非常快乐,于是就写下了陋室铭表达自己理想和人生的抱负。师:同学们有没有自己的座右铭?师:历史上,中外许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这些座右铭是有什么用的呢?(用来激励自己的。)师:“铭”最早是我们古代的一种文体。除了“激励警戒”之意外还可以称述功德。一般是铭刻在器物之上。铭的一大特点是要用韵。师:作者在什么样情况写下这篇文章呢?学生说说自己的座右铭。思考座右铭的作用。学生齐读,了解“铭”这种文体。学生介绍作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合作交流阶段合作交流阶段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一)、朗读课文1、读文,找韵脚。2、请一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加以评论,教师点评。3、集体朗读。(二)、诵读课文并翻译1
5、、 学生读文翻译。2、 教师点拨强调重点字词3、 翻译句子,梳理文意。四、研读课文,理解文意1、陋室到底陋不陋?孔子是怎么评价的?ppt展示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2、用刘禹锡的话来说,屋子为什么不陋呢? 3、在作者的眼中陋室缘何不陋呢,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师范读课文。铭是用韵的,韵脚是哪几个字?师巡视指导。2、 教师点拨重点字词:名:动词,出名灵:灵验,神奇。斯:指示代词,此:这。惟:只。馨:这里指品德高尚。 上:长到,蔓到。鸿儒:知识渊博的大学者。鸿:通“洪”,大。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弹奏。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
6、:用泥金书写的佛经。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形:形体,身体。师出示重点句子。文章写的是陋室,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个陋室。(教师板书,画一屋子,引起学生好奇心。)教师:我把孔子放在屋顶。为什么?因为孔子是圣人,他的话就是真理。所以我们把它放在最上面,屋子是陋或者还是不陋就用他的话给屋子定性。 孔子说了什么? “何陋之有”怎么翻译?(宾语前置句,现代语序“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呢?“之”,加强了反问的语气。) 此句孔子的意思是屋子是简陋的还是不简陋的呢?我们来看看原文。教师解释此段话。) 孔子认为陋还是不陋(不陋)。为什么不陋,用孔子的话来说?(君子居之)。此句肯定了陋室
7、不陋,那么我们读的时候就不应该是疑问的语气,而是带有肯定语气的反问。 师: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主旨,提挈了全篇大意)主旨如此重要,我们要读得铿锵有力。 那你们认为我应该把这句话画在这个屋子里的什么部位呢?(顶梁柱的部位,屋子的中心关键部位。)(板书)引导学生思考:(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居住环境优雅。(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之人高雅。(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生活之事雅致丝竹指什么?(音乐,)案牍指什么?(官府的官文)。为什么作者不喜欢音乐呢?他自己不是也喜欢调琴吗?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学生讨论,得出答案。素琴之音是自己所弹奏的高雅音乐
8、,而丝竹之音是哪些官僚富豪们在灯红酒绿的生活中所听的庸俗之音。)此句的背后隐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呢?(对奢靡生活和官场的厌恶之情.学生听读,找出韵脚。个别朗读课文。齐读课文。小组合作翻译。学生解释老师提出的重点词语。学生翻译句子。学生从孔子的话中思考陋室陋不陋。学生回答:孔子云:何陋之有?认识文言句式:宾语前置的倒装句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学生思考:(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请同学来读,并翻译这一句话,同时注意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小组合作讨论,汇报。巩固达标阶段五、讨论交流,明确写法。1、类比手法的运用。 2、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六、拓展延伸
9、,布置作业。 1、有人说,时代的发展,令许多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作者认为只要自己“德馨”,纵然身居陋室,也同样安贫乐道,心美如饴。他要是生活在当代,纵然不是“傻帽”,也肯定是个迂腐不堪的社会“弃儿”-落伍者。对此说法,你是怎样看待的? 2、 集体背诵。 3、 完成当堂分层检测题。4、 自己设计座右铭。师:作者要写的是陋室,为什么开头却先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在这里,作者把山水比作什么,仙龙又比作什么?(山水比作陋室,仙龙比作居住陋室的君子品德高尚)用类比的方式开头,以引起对陋室的吟咏。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类比)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将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诸葛亮、杨雄相提并论,陋室才见其不陋。表明自己也追求他们那样的精神境界。)师小结:作者先运用类比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龙”引出“德馨”,点出文章中心;然后描写居室的环境及日常生活,最后再运用类比,以古贤人居住的屋子来证明陋室不陋。这种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这种写法叫什么?(托物言志)作者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教育培训
- 小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 幼儿健康活动保护耳朵
- 领导讲安全课件
- 颅骨修补术后护理课件
- 颅内占位护理课件
- 胃癌腹腔镜手术护理常规
- 预防欺凌主题班会课件
-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第13章 轴
- 预防儿童溺水课件
- 招商大使选聘管理办法
- 2025年中国铁路集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用工风险培训课件
- 海外现场安全健康环境管理(HSE)
- 2025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客观题及刑法)含答案
- DLT 5035-2016 发电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DZ∕T 0201-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钨、锡、汞、锑(正式版)
- 小小科学家《物理》模拟试卷A(附答案)
- 《风电场项目经济评价规范》(NB-T 31085-2016)
- 检验科员工个人技术档案
- 企业拆除前现场清查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