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 鲴,银 鲴 Xenocypris davidi,黄尾鲴 Xenocypris argentea,几种养殖鲴的主要形态区别,_ 项 目 细鳞斜颌鲴 黄尾密鲴 银鲴 扁圆吻鲴 _ 腹棱 完全 不完全,长度为 不明显 无 肛门至腹鳍的1/4 鳃盖后 无桔红色斑 有桔红色斑 深桔红色斑 桔红色斑 缘斑点 下咽齿 内侧一行扁, 内侧一行六枚 内侧一行六枚, 一行侧扁 末端呈钩状, 侧扁,外侧两行 侧扁,顶端钩状, 顶端尖,外侧 外侧两行纤细 纤细 外侧齿纤细 一行纤细 侧线鳞数 7684 6368 5364 7274 _,巨脂鲤属种的检索表,1 (4) 侧线鳞7898枚 2 (3) 上颌骨无齿,
2、侧线鳞7884,鳃耙84107个大盖巨脂鲤 3 (2) 上颌骨有齿,侧线鳞8898,鳃耙3337个 短盖巨脂鲤 4 (1) 侧线鳞164枚 细鳞巨脂鲤,11.短盖巨脂鲤 movocoto (pacu) (Colossoma brachypomum),泥鳅、花鳅、长薄鳅和北方条鳅的主要形态区别,种类 眶下棘 口须 尾鳍形状 主要产地 _ 花鳅 眶下棘分叉 3对 圆形或略呈截形 江湖浅水处 泥鳅 无眶下棘 5对 圆形 我国南北方 长薄鳅 眶下棘不分叉 3对 叉形 长江上游 北方条鳅 无眶下棘 3对 截形 我国北部 _,12. 泥鳅 oriental weatherfish (Misgurunus
3、anguillicaudatus),二、鲈形目Order Perciformes 1. Serranidae (sea basses),科,鳜Siniperca sp. 又称桂鱼、桂花鱼、季花鱼、鳌花鱼、花鲫鱼、淡水石斑等。鳜鱼与花鲈的主要区别是体被圆鳞,尾鳍圆形,椎骨28(1315)。鳜亚科共有3个属:长体鳜属、少鳞鳜属和鳜属。其中以鳜属种类最多,计7种:鳜(翘嘴鳜)、大眼鳜、高体鳜、斑鳜、波纹鳜、柳州鳜和暗鳜;少鳞鳜属有3种:中国少鳞鳜、朝鲜少鳞鳜和日本少鳞鳜;长体鳜属仅长体鳜1种。11种鳜亚科鱼类中,有些种类如高体鳜、柳州鳜、日本少鳞鳜和朝鲜少鳞鳜,分布区狭,很少研究或尚未开展人工养殖;
4、有些种类如暗鳜、波纹鳜、长体鳜和中国少鳞鳜,个体较小,经济价值不高;斑鳜个体较大,分布亦广,但生长较慢;只有鳜和大眼鳜分布广,生长快,肉质好,广为人工养殖。,花 鲈 Japanese sea perch (Lateolabrax japonicus),翘嘴鳜、大眼鳜和斑鳜三者的主要形态区别,_ 项 目 翘嘴鳜 大眼鳜 斑鳜 _ 体色 黄绿至褐黄 褐黄 暗褐色 体侧斑纹 棕黑色斑点(块) 棕黑色斑点(块) 黑斑块或铜钱状块 体形 体高背隆起成弧形 体较低不甚隆起 身体延长 头长/眼径长 5.38.1 4.75.1 4.66.8 颌骨长度 伸达或超过眼后缘 不达眼后缘 达眼后缘 颊下部和鳃盖下 有
5、鳞 无鳞 有鳞 下颌前端犬齿 有且强大 不明显 有 鳃耙数 67 6 45 幽门垂数 150365 67120 55131 _,鳜,大眼鳜,斑鳜,Spotted mandarinfish (S. schezeri),Siniperca kneri,Chinese perch,石斑鱼属Grouper (Epinephelus sp.)的主要特征是:前鳃盖骨后缘一般具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具13枚棘。体被细小栉鳞,常隐埋于皮下。背鳍式为1118,臀鳍式78;尾鳍圆形或浅凹,色彩鲜艳,变化很大。全世界石斑鱼属约有400多种,中国近海有31种,主要养殖种类有老鼠斑Cromileptes altivel
6、is (Cuvier et Vallenciennes)、赤点石斑鱼、青石斑鱼和巨石斑鱼等。,2. 狼鲈科,狼鲈属(striped bass, Morone sp)中有6种是欧美主要养殖鱼类。其中条纹狼鲈(条纹石、海狼鲈)原产于美国东部沿海,广为养殖,1991年我国台湾开始引进养殖。杂交条纹狼鲈(Morone saxatilis 金眼狼鲈M. chrysopss或条纹狼鲈白狼鲈正反交)具有杂交优势,生长块,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养殖。,狼鲈属6种鱼类的检索表 1(4)前鳃盖骨下缘有几个向前的棘刺;背鳍分离(分布于地中海和大西洋东部;海水 和河口) 2(3)侧线鳞62-74;
7、犁骨齿具有月牙形条纹,不向后延伸;成体上部没有黑色斑 点 欧洲狼鲈M. labrax 3 (2) 侧线鳞57-65;犁骨齿呈锚形;成体上部具小型黑色斑点斑点狼鲈M punctatus 4(1)前鳃盖骨下缘有几个向下的棘刺;(分布于大西洋西部;北美东部和南部) 5(8)背鳍分离,后部的棘刺长度均匀增加;鳃盖后缘有两个锐棘;舌基部具齿 6(7)体长,体高小于体长的1/3;侧线鳞57-67;舌基部的齿2排(海水和河口) 条纹狼鲈M. saxatilis 7(6)体高,体高大于体长的1/3;侧线鳞52-58;舌基部的齿1排(淡 水) 金眼狼鲈M. chrysopss 8(5)背鳍相连,臀鳍的第二个硬刺
8、与第三个硬刺几乎等长;鳃盖后缘有一个锐棘;舌 边缘具齿 9(10)背鳍最长的硬刺约为头长的一半;体侧条纹的颜色淡(海水和淡 水) 白狼鲈M.americana 10(9) 背鳍最长的硬刺大于头长的一半;体侧有7条明显的纵线,后部的纵线间断(淡水 或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下游) 黄狼鲈M.mississippiensis,条纹狼鲈及其亲关系较近的种类。 (a) 条纹狼鲈striped bass, sea bass Morone saxatilis ; (b) 欧洲狼鲈European sea bass M. labrax; (c) 斑点狼鲈spotted bass M punctatus; (d) 白
9、狼鲈white perch M. americana,3. 鲷科Sparidae (sea breams or sea porgy) 鲷的主要形态特征是:体侧扁,呈椭圆形。口端位,上颌稍可伸缩,上颌骨大部或全部为眶前骨所盖。齿臼状强大,颌前端的犬齿呈圆锥状。背鳍连续,鳍棘强大,臀鳍有2枚硬棘,一般第二枚最强大。我国沿海养殖的鲷主要有黑鲷、平鲷、黄鳍鲷和真鲷4种。,黑鲷,真鲷,red sea bream,Black bream,主要养殖鲷种类的检索表,1 (2)上下两侧臼齿2列;后鼻孔椭圆形;全体淡红色,体侧、背部散布若干鲜 艳的蓝色小点真鲷 2 (1)上下两侧臼齿3列以上;后鼻孔裂缝状。 3
10、(4)头钝;两颌前端具门齿;两侧各具一肥大臼齿;背鳍鳍条1314枚;臀 鳍鳍条1011枚,臀鳍的第二枚硬棘不显著强大,其长度几乎与第3枚 硬棘等长平鲷 4 (3)头尖;两颌前端的犬齿呈齿状或圆锥状;两侧无大臼齿;背鳍鳍条11根, 臀鳍鳍条8根,臀鳍第2枚硬棘强大。 5 (6)侧线鳞5154枚,侧线上鳞7枚;体灰黑色,体侧有几条黑色横 带黑鲷 6 (5)侧线鳞4548枚,侧线上鳞5枚;体青灰略带黄色,体侧有几条纵走线; 生活时腹鳍、臀鳍和尾鳍下叶呈黄色黄鳍鲷,几种主要养殖罗非鱼的检索表,1 (2) 第一鳃弓的下半部有89个鳃耙,体下半部及喉胸部呈暗红色,背鳍后端有一 黑色大而明显的斑块。腹鳍末端
11、达肛门前端。背鳍式为,1013;臀鳍起点 与侧线间有4列鳞片,臀鳍起点与侧线间有10列鳞片齐氏罗非鱼 2 (1)第一鳃弓的下半部至少有14个鳃耙。 3 (4) 尾鳍终生有明显的黑色垂直条纹,喉胸部为白色,体呈黄棕色。腹鳍末端不达肛 门前端。背鳍式为,1213 ;臀鳍式为, 911 ;侧线分两行,上行18 24,下行1222,臀鳍起点与侧线间有5列鳞片,臀鳍起点至侧线间有12列鳞 片 尼罗罗非鱼 4 (3)尾鳍终生有斑点但不成垂直条纹。 5 (6)头背部的外廓呈直线形,喉、胸部呈银灰色,胸鳍淡灰色透明;背鳍式为 ,1115,臀鳍式,9;侧线鳞2932枚;臀鳍起点与侧线间有5列鳞片,臀鳍 起点与侧
12、线间有1112列鳞 片 澳利亚罗非鱼 6 (5) 头背部的外廓呈凹形,喉、胸部呈暗褐色,胸鳍淡红色而透明;背鳍式为 ,1115,臀鳍式,811;侧线鳞3135枚;臀鳍起点与侧线间有5列鳞片, 臀鳍起点与侧线间有1213列鳞片 莫桑比克罗非鱼,4. 丽鱼科,罗非鱼,约100多种,分为三个属:即筑巢辅幼的罗非鱼(Tilapia)、雌亲鱼辅幼的刷齿罗非鱼(Sarotherodon)和双亲共同辅幼的口孵光鳃罗非鱼(Oreochromis)。目前我国养殖的主要有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奥利亚罗非鱼(O. aureus)、莫桑比克罗非鱼(O. mossambica) 和
13、齐氏罗非鱼(Tilapia zillii)等几种。我国现在养殖的尼罗罗非鱼主要是1978年由长江水产研究所从苏丹引进的品系、1988年从埃及尼罗河下游引进的品系和1994年上海水产大学从菲律宾引进的吉富品系。吉富罗非鱼是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及其协作单位用4个原产非洲的尼罗罗非鱼与4个亚洲的尼罗罗非鱼亚洲群体经过几代选育而成的品系,生长较快。红罗非鱼是莫桑比克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杂交的F1代。,尼罗罗非鱼Nil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 aureus),莫桑比克罗非鱼 (O. mossambica),Cichlidae (tilapi
14、a),雄性罗非鱼生长快,单性养殖意义重大。 罗非鱼具有XY和ZW型两种不同的异配性机制。XY型为雄性染色体异形,如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具有同型性染色体XX的为雌体,具有不同型染色体XY的为雄性。ZW型为雌性染色体异形,如奥利亚罗非鱼等,具有同型性染色体ZZ的为雄体,具有不同型染色体ZW的为雌体。将XY型的雌鱼与ZW型的雄鱼杂交所得的后代则全为雄性。生产上采用的杂交全雄后代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F1又称福寿鱼);尼罗罗非鱼“78”品系澳利亚罗非鱼(其F1代又称尼奥鱼)。这种杂交虽能获得全雄的后代,但需要保持两个以上的原种(或纯种),在生产上不易推广。于是人们又用原系XX、雄性纯合
15、YY和雄性纯合转化系YY之间三者配套方法来获得全雄性的罗非鱼。,鳢科鱼类约有20种,我国产有鳢属的8种和1个亚种,其中常见种类的主要区别见表2-10。我国养殖的鳢科鱼类主要有斑鳢和乌鳢(又称黑鱼)两种。两者的最大区别是:斑鳢头背面有近似“一八八”三个字的斑纹,侧线鳞数为5359;乌鳢头背部有七星状的斑纹,侧线鳞数6067。,5. 鳢科,乌 鳢 Snakehead,Channidae (snakeheads),我国产鳢鱼类常见种类检索表,1 (6) 有腹鳍 2 (5) 头较狭,头长为眼间隔的4.0倍以上;头顶及鳃盖部鳞片较小,背鳍鳍 条35根以上;侧线鳞数45以上 3 (4) 背鳍鳍条数为475
16、2,起点在腹鳍前上方;臀鳍鳍条3136枚,侧线 鳞数为6069;尾基部无弧形横斑乌鳢Channa argus(Cantor) 4 (3) 背鳍鳍条数为3846,起点在腹鳍基上方;臀鳍鳍条2629枚,侧线 鳞数为5059;尾基部有23条弧形横斑斑鳢C. maculata 5 (2) 头较宽,头长为眼间隔的4.0倍以下;头顶及鳃盖部鳞片较大,背鳍鳍 条3234根;侧线鳞数4244 鳢C. gachua(Hamilton) 6 (1) 无腹鳍月鳢C. asiatica (Linnaeus),6. 石首鱼科 Sciaenidae (croakers and drums) 石首鱼科共7个亚科13个属。拟石首鱼属的眼斑拟石首鱼又称美国红鱼、红姑鱼、斑尾鲈,是美国南部和墨西哥沿岸极具商业和游钓价值的鱼类。它体呈纺锤形,侧扁,头中等大,口列较大,端位,齿细小。鳞片有银色光泽。背部呈浅黑色,腹部中部白色,两侧呈粉红色,尾鳍黑色。尾鳍基部侧线上方有一黑色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油气回收系统使用维护制度
- 企业培训师课件课题
- 优化食物与食物营养结构相宜表
- 餐饮行业特许经营体系及商标使用权转让合同
- 车辆租赁合同转让及使用权变更协议
- 水文地质测量与水资源开发合同
- 草原碳汇项目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
- 采石场经营权及矿产资源开采权联合开发合同
- 运动免疫学考试题及答案
- 性融资担保方案
- 充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公司安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报告奖励制度
- 《光伏发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NB/T32044-2018)中文版
- 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 农发行考试题库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大班)
- 着色颜料相对着色力和白色颜料相对散射力的测定
- 绿来自我们的手
-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共10页)
- 废旧电路板回收处理项目建议书范文
- 七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