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篡夺公司机会在英美法中的判断标准.pptx_第1页
禁止篡夺公司机会在英美法中的判断标准.pptx_第2页
禁止篡夺公司机会在英美法中的判断标准.pptx_第3页
禁止篡夺公司机会在英美法中的判断标准.pptx_第4页
禁止篡夺公司机会在英美法中的判断标准.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禁止篡夺公司机会在英美法中的判断标准,Introduction to corporate opportunities rules,公司机会规则(corporate opportunities rules)是忠实义务的衍生。 “The corporate opportunity doctrine is a function of the directors duty of loyalty to the corporation, rather than his duty of care”( Independent Distributors, Inc. v. Katz, 99 Md. App. 4

2、41, 637 A.2d 886, 895 (1994) ) 定义: 一方面,禁止董事或公司职员篡夺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 另一方面,可用于判断控制权股东是否篡夺了原本属于公司的机会。 我国公司法第148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五)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公司机会规则的适用对象&适用后果,适用对象 与我国公司法第148条不同,英美法中,公司机会原则的适用对象不限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还包括履行重要公司职责的管理人员。例如,少数股东,保险精算师,主管生产、研发的总工程师。 (A. Teixeira Science Accessories C

3、orp. v. Summagraphics Corp., 425 A.2d 957, 962, 16 A.L.R.4th 170 (Del. 1980)) 适用后果 一旦发现公司受信人(fiduciary)篡夺公司机会,法院通常否认受信人因违反义务而获得的利益。,公司机会的认定标准,公司机会规则的适用难点在于“公司机会的认定”。 判例法、制定法确立了多项标准: 经营范围标准(line of business test) 利益与期待标准(interest or expectancy test) 公平性标准(fairness test) 美国法律研究所标准(American Law Institu

4、te Standard),经营范围标准(line of business test),经营范围标准(line of business test)最早确立于1939年的Guth v. Loft, Inc. 经营范围(line of business)的定义是:一家公司从事某种活动,并且对该活动具有基本知识、实际经验和实施能力,就其财务状况来看,这种活动在逻辑上当然适合该公司经营,而且该活动与公司达到合理需求和扩展愿望是一致的。 特拉华州最高法院:Guth v. Loft, Inc., 23 Del. Ch. 255, 5 A.2d 503, 514 (1939). 也就是说,当一个商业机会与公司

5、的经营范围紧密相关,而且公司具有获得该机会的必备资源和经验,那么就认为这个商业机会落入公司的经营范围。,经营范围标准(line of business test),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法院在判断一项公司机会是否落入经营范围时,会采用更加宽泛的方式。例如,这一机会是否落入公司明确的并购方向或计划;这一机会是否有着并入现存公司业务的天然属性(inherent aptitude)。 另外,这一标准的适用应当是有限度的。公司不能对任何性质的机会享有优先权。此时应当考虑合理董事的信赖(reasonable directors belief),公司的期待以及公司扩张、多元化过程中的目标( goals in

6、expansion or diversification.)。,经营范围标准(line of business test),适用经营范围标准时,法院通常会连同其他因素一起考虑,例如,这个机会涉及公司核心利益(essential), 或者,受信人在篡夺公司机会的过程中滥用公司信息或财产。 但是,如果该机会恰好落入(fits squarely)公司当前或计划的经营范围内,那么,这一机会是否涉及公司核心利益就不再成为决定性因素。 评价:实践中,公司为了免受“越权条款”的制约,在公司制定章程时尽可能扩大公司的经营范围,并在公司经营范围条款中使用概括性甚至模糊性的词语,这无疑增加了经营范围标准适用的难度

7、。,利益与期待标准(interest or expectancy test),这一标准下,禁止篡夺公司具有期待利益的机会,或该篡夺将阻碍公司目标的实现。 Lagarde v. Anniston Lime & Stone Co:法院认为,公司对土地B享有期待利益;但是对于土地C不享有期待利益。 公司高管抢先购买土地C的行为并没有对公司财产造成损 害,对公司经营的存续也并非必需。故公司高管可以继续 保留土地C。,利益与期待标准(interest or expectancy test),关于公司期待利益的认定通常十分模糊。该标准不要求公司对被篡夺的机会享有法定权利或财产性权利。 但这一个期待利益又应

8、当高于“纯粹的希望”(mere hope or desire)。 一些法院认为,“实现机会的可能性(degree of likelihood of realization)”系判断是否具有期待利益的关键。 Abbott Redmont Thinlite Corp. v. Redmont, 475 F.2d 85, 89 (2d Cir. 1973) 评价:利益与期待标准的适用带有主观性,缺少明确清晰的标准。,公平性标准(fairness test),公平性标准看似十分模糊,但法院考察的因素与前两个标准有着共同之处。 在Miller v. Miller案中,明尼苏达州最高法院将经营范围标准与公平

9、性标准相结合,创造了“两步法”。 其运作机理是: 第一步:根据经营范围标准确定某一商业机会是否是公司机会;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再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判定被告是否违反了善意、忠诚及公平交易的义务。 举证责任: 原告(主张禁止篡夺公司机会的一方)对第一步负举证责任; 被告(受信人)就第二步负举证责任。 若被篡夺的机会与公司的经营范围联系越紧密,受信人证明其忠实和善意越困难。,公平性标准(fairness test),评价: 公平性标准因其价值的模糊性而遭到不少学者批评。因为在判断一个机会是否为公司机会时,两步中涉及的所有因素均有可能被考虑到,难以确定其适用先后。 即,如果第一步发现被告所利用的机会是公司机会,那么他侵占就是不应该的,又何来“公平”可言? 如果第一步发现被告所利用的机会不是公司机会,那么他的利用就没什么不妥,又有什么必要再去考察“公平”呢?,值得思考的问题:三种标准的关系?,上述三种标准的关系:互为替代;同时满足? 特拉华州最高法院在Science Accessories Corp. v. Summagraphics Cor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