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纲目 课件模板-146,医学纲目:灰包熨法,灰包熨法:,病患服前药,胸膈不满闷者,此上焦有阳也。或药力太过,上焦有热。腹满虚鸣,时时疼痛,此是被阳药消,逐得上焦阴气并入下焦也,虽是下焦积寒冷,奈上焦阳盛,更难用温下焦药也,当用灰包熨之。其法用稻草灰或桑柴灰二三升许,入好醋拌和,干湿得所,铫内炒,令灰热,以帛包裹,置脐下熨之。频先炒灰包,常更换,令常热,以腹不满痛为度。,医学纲目:灰包熨法,灰包熨法:,初熨时病患不受者,勿听,但令亟熨之不住可也。如灰包熨后,得下利三两行,或小便二三升,或微似有汗,此是阴气外出或下泄也,勿疑之。病轻者,乃得愈,后出余气而解。病患三部脉沉,寸脉小于关尺,此为阴盛
2、,当温中药以消阴气,宜浓朴丸。 浓朴丸 人参 白术 浓朴 陈皮 藿香 当归 细辛神术汤,亦同治。,医学纲目:灰包熨法,灰包熨法:,阴躁而渴,不可误用凉药。若热药冷服,内有伏阳则可。若脉已虚,按之全无力,或病患素无食养者,只可温服。,医学纲目:妇人治法通论,妇人治法通论:, 保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属厥阴;天癸既绝,乃属太阴经也。治胎产之病,从厥阴者,是祖气生化之原也。厥阴与少阳相表里,故治法无犯胃气,及上二焦,为三禁,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若发汗者,同伤寒下早之症;利大便,则脉数而已动于脾;利小便,则内亡津液,胃中枯燥。,医学纲目:妇人治法通论,妇人治法通论:,制
3、药之法,能不犯此三禁,则荣卫自和而寒热止矣。外则和于荣卫,内则调于清便,先将此法为初治。次后详而论之,见症消息。同坏症伤寒,为之缓治。或小便不利、大便秘结,或积热于肠胃之间,或已成痿,或散血气而为浮肿,盖产理多门,故曰同伤寒坏症。如发渴而用白虎,气弱而用黄 ,血刺痛而用当归,腹痛而加芍药。,医学纲目:妇人治法通论,妇人治法通论:,以上例症,不犯三禁,谓产后之久病也。若产后暴病,又不可拘也。如产后热入血室者,用桃仁承气、抵当汤等药;胃坚燥者,大承气,不可以泄药言之。产后世人多用乌金四物汤,是不分四时之寒热,不分血气之虚实,盲然一概用药,如此而愈加增剧,是误也。大抵产病天行则增损柴胡,杂症则加减四
4、物。又春夏从柴胡,秋冬从四物。,医学纲目:妇人治法通论,妇人治法通论:,药性寒热,病症虚实,不可不察也。四物汤常宜服饵,令立四时增损法于后。 四物汤加减治妇人杂病。(四物汤见治虚实法。) 春倍川芎。(一曰春,二曰脉弦,三曰头痛。)夏倍芍药。(一曰夏,二曰脉洪,三曰泄。)秋倍地黄。(一曰秋,二曰脉涩,三曰血虚。)冬倍当归。(一曰冬,二曰脉沉,三曰寒而不食。,医学纲目:妇人治法通论,妇人治法通论:,)若脐下虚冷腹痛,及腰脊间闷痛,宜玄胡六合四物汤四两,玄胡、苦楝各一两。(炒焦。) 若小腹痛,亦用玄胡六合。若气滞经脉,故月事频并,脐下多痛,宜芍药六合四物汤四两,芍药一两。若腹中刺痛,恶物不下,加当归
5、、芍药。若妇人血虚,心痛腹 痛不可忍者,去地黄,加干姜,名四神汤。若血崩者,加生地黄、蒲黄。,医学纲目:妇人治法通论,妇人治法通论:,若血藏虚冷崩中,去血过多,加胶艾。若赤白带下,宜香桂六合汤四物汤四两,桂枝香、附各五钱。若以四物汤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空心米饮下三四十丸,治高年妇人白带,良验。若以四物汤四两,加甘草半两,蜜丸,每两分作八丸,酒醋共半盏,用温汤化下,名当归煎。去败血,生好血。若妇人血积者,四物汤加广术、京三棱、桂心、干漆各一两。,医学纲目:妇人治法通论,妇人治法通论:,若妇人筋骨肢节痛,及头痛,脉弦,憎寒如疟,宜 治风六合四物汤四两,羌活、防风各一两。若妇人或因伤酒,或因产亡血
6、,或虚劳五心烦热者,宜四物二连汤四物汤四两,生地黄、生黄连、胡黄连各一两。若妇人骨蒸,加地骨皮、牡丹皮。若妇人伤寒,汗下后饮食减少,虚者宜八物汤四物汤四两,黄 、甘草、茯苓、白术各一两。,医学纲目:妇人治法通论,妇人治法通论:,凡妇人百病,只四物汤加吴茱萸煎。若阳藏少使茱萸,阴藏多使茱萸,无不效者。 上加减杂病例。 若保胎气,令人有子,四物与缩砂四君子汤各半,名八珍汤。若妊娠胎动不安,下血不止者,加艾十叶、阿胶五钱、葱白、黄 。四物汤加减,治妊娠伤寒,名六合汤,方一十五道。(方见伤寒部。)四物汤加减调经方七道。,医学纲目:妇人治法通论,妇人治法通论:,(见调经部。) 上加减治胎前病例。 若产后
7、一月内,恶物积滞,败血作病,或胀或痛,胸膈胀闷,或发寒热,四肢疼痛,加延胡索、没药、香白芷,与四物等分,为细末,淡醋汤或童便调下。若血风于产后乘虚发作,或产后伤风,头痛发热,百节疼痛,加荆芥穗、天麻、香附、石膏、藿香各二钱半,四物料共一两中加之,水煎服。,医学纲目:妇人治法通论,妇人治法通论:,若产后虚劳,日久而脉浮疾,宜柴胡四物汤。 川芎 熟地 当归 芍药 加柴胡 人参 黄芩 甘草 半夏曲(各三钱) 上 咀,水煎服。 若产妇诸症,各随六经,以四物与仲景药各半服之,其效如神。 海芎归汤 治一切去血过多,眩晕闷绝,伤胎去血,产后崩中去血,拔牙去血,金疮去血不止者,举头欲倒,悉能治之。,医学纲目:
8、妇人治法通论,妇人治法通论:,当归 川芎(各等分) 上每服五钱,水煎服,不拘时。若产后眩晕,加芍药。产后腹痛不可忍,加官桂、童便,酒浸。妊娠子死,或不死胎动,酒水合煎即下,未死者即安。若虚损腹痛少气,头眩自汗,每服加羊肉一两,生姜十片,水煎。若临月服之,则缩胎易生。若室女妇人心腹 痛,经水不调,水煎服。若妊娠胎气不安,产后诸疾,酒煎服。,医学纲目:妇人治法通论,妇人治法通论:,若难生倒横,子死腹中,先用黑豆一大合,炒热,与小便合煎服。若难产,用百草霜、香白芷等分,童便、好醋各一,沸汤浸服。甚者再服,即分娩矣。若伤藏毒,每服加槐花末五分,三日取下血块即愈。若吐血,亦服此。若血气上喘下肿,空心,煎
9、艾汤调下。若产后恶血注心,迷闷,喘急腹痛,根据前用黑豆加生姜自然汁,煎服。,医学纲目:妇人治法通论,妇人治法通论:,若产后头痛,加荆芥。若崩中漏下,失血不止,加炒香附,每两入甘草一钱,沸汤点服。若有白带者,加芍药半两,干姜等分,米饮调下。 保诸六合治妇人常病,及产后常用之药。治妇人虚劳,局方中谓首尾六合,如大圣散、熟地黄丸,是治无热虚劳也。中道药牡丹煎丸空心食前,人参荆芥散临卧食后,是治有热虚劳也。,医学纲目:妇人治法通论,妇人治法通论:,(大圣散、熟地黄丸、人参荆芥散、牡丹煎丸并见局方,然亦当参考药味用之。) 丹妇人以血为主,血属阴,易于亏欠。若非善调摄者,不能保全也。神仙聚宝丹治血海虚寒,
10、虚热盗汗,理宜补养,琥珀之燥,麝香之散,可以用乎?面色痿黄,肢体浮肿,理宜导湿,乳香、没药,固可治血,可以用乎?胎前、产后虚实不同,逐败养新,攻补难并,积块坚症,赤白漏崩,宜于彼者,必妨于此,而欲一方通治可乎?世人以其品贵名雅,又喜其常服,可以安神去邪,令人有子,殊不知久服者无不有祸,自非脏腑能言,医者终不知觉,及至变生他病,何曾归咎此丹?予侄女形色俱实,迟于得子,久服此丹,痈发于背,症候甚危,脉散大而涩,急以四物汤加减百余帖而安。,医学纲目:调经,调经:, 丹经水或紫或黑论经水者,阴血也。阴必从阳,故其色红,禀火色也。血为气之配,气热则热,气寒则寒,气升则升,气降则降,气凝则凝,气滞则滞,气
11、清则清,气浊则浊。往往见有成块者,气之凝也。将行而痛者,气之滞也。来后作痛者,气血俱虚也。色淡者,亦虚也,而有水混之也。错经妄行者,气之乱也。,医学纲目:调经,调经:,紫者,气之热也。黑者,热之甚也。今人但见其紫者,黑者,作痛者,成块者,率指为风冷,而行温热之剂,则祸不旋踵矣。良由病原论月水诸病,皆曰风冷乘之,宜其相习而成俗也。或曰黑,北方水色也,紫淡于黑,非冷而何?予曰经曰亢则害,承乃制。热甚者,必兼水化,所以热则紫,甚则黑也。况妇人性执而见鄙,嗜欲加倍,脏腑厥阳之火,无日不起,非热而何?若曰风冷,必须外得,设或有之,盖千百一二者也。,医学纲目:调经,调经:, 海四物加黄芩黄连汤 治经水如黑
12、豆汁。 四物汤(四两) 黄芩 黄连(各一两) 上为末,醋糊丸,服。 丹月经黑,口渴倦怠,形短色黑,脉不匀似数。 黄柏(炒) 黄芩(各三钱) 甘草(二钱) 赤芍药 香附末(各半两) 上为末,醋糊丸,白汤下五六十丸。 永康胡八娘子二十岁,二月经事不来,忽行小腹痛,有块,血紫色。,医学纲目:调经,调经:,白芍药 白术 陈皮(各半两) 黄芩 川芎 木通(各二钱) 甘草(些炙) 何孺人,气滞血涩,脉不涩,经不调,或前或后,紫色,日苦两大腿外 麻木,有时痒,生疮,大便秘滞。 麻子仁 桃仁 芍药(各二两) 枳壳 白术 归头 威灵仙 诃子肉 生地 陈皮(各五钱)大黄( ,七钱) 各为末,粥丸如桐子大。,医学纲
13、目:调经,调经:,白汤下五六十丸。 丹经水色淡者,气血俱虚也。宜八物汤之类。八物者,四物、四君子也。如兼它症,随症加药。 楼妇人,年四十八。因有白带,口渴,月经多,初血黑色,后来血淡,倦怠食少,脐上急。 白术(一钱半) 红花(豆许) 陈皮(一钱) 木通 黄芩(各五分) 缩砂 甘草(炙。各三分)枳壳(五分) 白芍药(一钱) 上煎汤,下保和丸三十丸、抑青丸二十丸。,医学纲目:调经,调经:, 海四物加黄芩白术汤 治经水过多。 四物汤(四两) 黄芩 白术(各一两) 丹经水过多。 黄芩(炒) 芍药(炒) 龟板(炙。各一两) 黄柏(三钱,炒) 香附(二钱半) 椿树根皮(七钱半) 上为末,酒糊丸,空心,白汤
14、下五六十丸。 丹一妇人,脉弦而大,不数。形肥,初夏时倦怠,月经来时多。,医学纲目:调经,调经:,此禀受弱,气不足摄血,故行多。 白术(一钱半) 黄 (生) 陈皮(各一钱) 人参(五分) 甘草(三钱,炙) 海四物加葵花汤 治经水涩少。 四物汤(四两) 葵花(一两) 一方又加红花、血见愁。 四物汤加熟地黄当归汤 治经水少而色和。 四物汤(四两) 熟地 当归(各一两) 脉师曰有一妇人来诊,言经水少不如前者,何也?师曰曾更下利,若汗出,小便利者,可。,医学纲目:调经,调经:,何以故?师曰亡其津液,故令经水反少。设经下多于前者,当所苦困当言,恐大便难,身无复汗也。 海四物四两,加玄胡索、苦楝、槟榔、木香
15、各一两,治经事将行,脐腹绞痛。临经痛者,血涩故也。 丹抑气丸 临经之时腹痛。 以四物汤加玄胡索、陈皮、牡丹皮、甘草。痛甚以豆淋酒,痛少以童便煮香附,入条芩为丸。,医学纲目:调经,调经:,经水将来而痛者,四物汤加桃仁、香附、黄连。 周壁妇人四十余,月经不调,行时腹疼,行后又有三四日淋沥皆秽水,口渴面黄,倦怠无力。 白术(一两) 归身尾(六钱) 陈皮(七钱) 黄连(三钱) 木通 黄 (生) 黄芩(各二钱)甘草(一钱,炙) 分八帖,下五灵脂丸四十粒,食前服。 仁十三孺人,月经不匀,血紫色,来作痛,倦怠恶寒,为人性急。,医学纲目:调经,调经:,青皮(五钱) 川芎 黄芩 牡丹皮 茯苓(三钱) 干姜(一钱
16、) 甘草(五分,炙) 分二帖,水煎服。 一妇人二十岁,月经不匀,来时先呵欠,腹隐疼,血紫色,食少无力。 白术(四钱) 黄连 陈皮(各二钱半) 牡丹皮(二钱) 木通 黄芩 人参 茱萸(一钱半)甘草(五分,炙) 分四帖,水二盏,煎取小盏,食前服。,医学纲目:调经,调经:, 云桂枝桃仁汤 治经候前先腹痛不可忍。 桂枝 芍药 生地(各二两) 桃仁(四十个) 甘草(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去渣温服。 垣柴胡丁香汤 治妇人年三十岁,临经预先脐腰痛,甚则腹中亦痛,经缩二三日。 柴胡(一钱半) 羌活(一钱) 丁香(四分) 全蝎(一个,洗) 当归身(一钱) 生地(一分) 上都作
17、一服,水四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食前服。,医学纲目:调经,调经:,一妇人三十岁,每因浴后,必用冷水淋通身,又尝大惊,遂患经来时必先少腹大痛,口吐涎水,然后经行。行后又吐水二日,其痛直至六七日经水止时方住,百药不效。予诊其脉,寸滑大而弦,关尺皆弦大而急,尺小于关,关小于寸,所谓前大后小也。遂用香附三两,半夏二两,茯苓、黄芩各一两半,枳实、玄胡、牡丹皮、人参、当归、白术、桃仁各一两,黄连七钱,川楝、远志、甘草各半两,桂三钱,茱萸一钱半,分十五帖,水煎。,医学纲目:调经,调经:,入生姜汁两蚬壳,热服。后用热汤洗浴,得微汗乃已。忌当风坐卧,手足见水,并吃生冷。服三十帖全愈。半年后,又因惊忧,前病复
18、举,腰腹时痛,小便淋痛,心惕惕跳惊悸。予意其表已解,病独在里。先与灸少冲、劳宫、昆仑、三阴交,止悸定痛。次用桃仁承气大下之,下后用香附三两,蓬术、当归身各一两半,三棱、玄胡索、桂、大黄、青皮俱醋制,青木香、茴香、滑石、木通、桃仁各一两,乌药、甘草、缩砂、槟榔、苦楝肉各半两,木香、吴茱萸各二钱,分作二十帖,入新取牛膝湿者二钱,生姜五片,用荷叶汤煎服。,医学纲目:调经,调经:,服讫渐安。 丹经过后而作痛者,乃虚中有热,所以作痛。 新荷姐,头痛口干,经行后身痛,腰甚痛。 生地 白术 芍药(各一钱) 芎 归身尾(各五分) 黄柏(炒) 甘草(炙。各三分) 水、少酒,煎服。 本治妇人月经壅滞,每发心腹脐
19、痛不可忍,及治产后恶露不快,血上抢心,迷闷不省,气绝欲死者, 琥珀散。,医学纲目:调经,调经:,京三棱 蓬莪术 赤芍药 刘寄奴 牡丹皮 熟地 官桂 菊花 真蒲黄 当归(各一两) 上前五味,用乌豆一升,生姜半斤,切片,米醋四升,同煮豆烂为度,焙干。入后五味,同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空心食前服。一方不用菊花、蒲黄,用乌药、玄胡索,亦佳。予家之秘方也。若是寻常血气痛,只一服,产后血冲心,二服便下。,医学纲目:调经,调经:,常服尤佳。予前后救人急切不少,此药亦宜多合,以救人。 大交加散 治荣卫不和,月经湛浊,逐散恶血,腹痛经血诸疾,并皆治之。 生姜(二斤) 生地(二斤,二味制) 白芍药 当归 桂心
20、(各一两) 红花(炒,无恶血不用)没药(另研。各半两) 蒲黄(隔纸炒) 玄胡索(醋纸包,煨热,用布擦去皮。,医学纲目:调经,调经:,各一两) 上将地黄汁炒生姜滓,姜汁炒地黄滓,各焙干,用诸药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若月经不根据常,苏木煎酒调下。若腰痛,糖酒调下。 丹瘀血。 香附(醋煮,四两) 桃仁(一两) 牡丹皮 大黄(蒸) 当归(各一两) 川芎 红花(各半两)瓦垄子( ,醋煮一昼夜,二两) 上炊饼为丸。,医学纲目:调经,调经:,空心,温酒下三四丸。 交加地黄丸 治妇人经不调,血块气痞,肚腹疼痛。 生地 老姜(各一斤) 玄胡索 当归 川芎 芍药(各二两) 明没药 木香(各一两)桃仁(去皮尖
21、) 人参(各两半) 香附(半斤) 上为末,先以生姜汁浸地黄渣,以地黄汁浸生姜渣,晒干,皆以汁尽为度。共十一味,作一处晒干,研为末,醋糊为丸,空心以姜汤下。,医学纲目:调经,调经:, 大交加散 治妇人荣卫不通,经脉不调,腹中撮痛,气多血少,结聚为 ,产后中风。 生地 生姜(各五两。各研取汁) 上交互取汁浸一夕,各炒黄,渍汁尽为度,末之。寻常腹痛,酒调下三钱,产后尤不可阙。 丹益母草,一名天麻。未结子时,采一担,以水五斗,煮半干,去渣,再熬成膏,每用半小盏,和酒并姜汁,放开服之,大治污血及血经不调。,医学纲目:调经,调经:,经不及期者,血热,四物汤加黄连。肥人不及日数而多痰者,血虚有热,南星、白术
22、、苍术、黄连、香附、川芎作丸。 妇人患经血紫黑,一月两次行,不思食,口干苦,时发热。 麦门冬 当归身 白芍药 陈皮 白术(各一两) 人参 地黄 茯苓(各半两) 木通(三钱)生甘草(一钱) 上分十二帖,食前热饮下抑青与点各十五。,医学纲目:调经,调经:, 仲带下,经水不利,小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亦主阴 、肿疝。) 土瓜根 芍药 桂枝 虫(各三分) 上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丹经水过期血少,川芎、当归、人参、白术,与痰药。过期淡色者,痰多也,二陈汤加芎、归。过期紫色有块,血热也,必作痛,四物汤加香附、黄连。,医学纲目:调经,调经:, 脉师曰脉微,血气俱虚,年少者,亡血
23、也。乳子下利为可,否者此为居经,三月一来。师曰寸口脉微而涩,微则卫气不足,涩则血气无余。卫不足,其息短,其形燥。血不足,其形逆。荣卫俱虚,言语谬误。趺阳脉浮而涩,涩则卫气虚,虚则短气咽燥而口苦,胃气涩则失液。少阴脉微而迟,微则无精,迟则阴中寒,涩则血不来,此为居经,三月一来。,医学纲目:调经,调经:,问曰妇人妊娠三月,师脉之,言此妇人非躯,今月经当下,其脉何类?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卫浮而大,荣反而弱。浮大则气强,反弱则少血,孤阳独呼,阴不能吸,二气不停,卫降荣竭,阴为积寒,阳为聚热,阳盛不润,经络不足,阴虚阳往,(一作“实”。)故令少血,时发洒淅,咽燥汗出,或溲稠数,多唾涎沫,此令重虚,津液漏
24、泄,故知非躯,蓄烦满血,月禀一经,三月一来,阴盛则泻,名曰居经。,医学纲目:调经,调经:,(谓右脉浮大,左脉反弱也。) 海四物加黄芩汤 治经暴下。 四物汤(四两) 黄芩 如腹痛,加黄连一两。(夏月不去黄芩。) 经水适来适断,或有往来寒热者,先服小柴胡汤以去其寒热,后以四物汤和之。 本妇人血脉不调,往来寒热,状如劳倦。 当归 川芎 甘草 黄 官桂(去粗皮,各一两) 熟地 白术 白芍药(各二两) 柴胡阿胶(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枣子一枚,水煎,空心温服,白汤点服亦得。,医学纲目:调经,调经:,常服不生带下,调血脉,养子宫,终身无病。 垣升阳举经汤 治经水不止,右尺脉按之空虚。是气血俱脱,大
25、寒症。轻手其脉数疾,举指弦紧或涩,皆阳脱之症,阴火亦亡。见热症于口鼻眼,或渴,此皆阴躁阳欲去也。当温之、举之、升之、燥之。此法大升浮血气,补命门之下脱也。诸药言根,近苗处去苗便是。,医学纲目:调经,调经:,柴胡根 当归根 白术 黄 (各三钱) 本(去土) 羌活根 防风根(各二钱) 红花白芍药(各五分) 独活根(钱半) 桃仁(去皮尖,研,十个) 细辛(六分) 川芎 熟地(水中沉者)人参(去芦) 黑附子(炮,去皮脐) 甘草梢(炙。各一钱) 肉桂(去皮,夏不用,秋冬用,五分)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三盏,煎至八分,空心,稍热服。,医学纲目:调经,调经:, 本治妇人病,多是月经乍多乍少,或前或后,时发疼痛,医者一类呼为经病,不曾说是阴胜阳,是阳胜阴,所以服药少效。盖阴气乘阳,则胞寒气冷,血不营运,经所谓天寒地冻,水凝成冰,故令乍少而在月后。若阳气乘阴,则血流散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