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习作自改习惯培养训练策略_第1页
浅谈语文习作自改习惯培养训练策略_第2页
浅谈语文习作自改习惯培养训练策略_第3页
浅谈语文习作自改习惯培养训练策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能独立地修改自己的习作,是习作评改的最终目的,也是习作教学的终极目标。在习作教学中,我以“让自改成为学生的习作习惯”,多措开展习作自改习惯培养训练,给学生创造多种自改习作实践活动机会,引导学生在自改实践中掌握习作方法,在习作自改中提高写作能力。一、名家为典,提高认识吕书湘先生曾这样说过:“大部分学生拿到习作本后,先看给我评了多少几分,然后看看后面的批语,四个字还是八个字,怎么批。完了,往抽屉里一放,算了。老师的精批细改完全埋没了,叫做徒劳无功”。观念指导着行为。要想让学生主动自主修改习作,必须先提高他们对自改习作意义

2、的认识。于是在习作指导中,我经常给学生讲解托尔斯泰七遍修改文学巨著战争与和平,著名小说家杨沫化了六年心血,重写修改六、七次而写成青春之歌等著名语言大师的自改故事;引导学生阅读关于中外名人关于修改文章的论述,体会大诗人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言深刻寓意,领会名诗人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锤炼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古今中外的实例好的文章、著作往往是在不断锤炼中产生的事实,提高对自改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激发积极自改习作的行为动机。二、作后必改,全程对接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习作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权呢?”遵循这一理念,为了使孩

3、子们逐步养成自主修改习作的习惯,在传授修改符号的使用方法以后,我要求学生“作后必改”:每次习作完成后至少读两遍,站在读者的角度从头到尾,朗读或指读,发现问题接着进行自行修改,写时注意工整,改后不必誊抄,自己认为改好了再上交,每次都交习作原稿,让学生掌握修改的优先权,交给学生修改的主动权,激发学生的修改兴趣,把学生的写文和改文紧密联系,融为一体,让改文也成为写作训练不可分割的完整过程。三、多法训练,体验自改(一)读中自改。学生习作完成后,先默读修改内容结构;在轻声读,考虑用词造句;后朗读,全面检查润色,让学生一句一句反复读,仔细推敲,做到在读中“换”拗口、意思不明确的语句;在读中“调”前后紊乱的

4、语序;在读中“添”一些具体的内容;在读中“删”多余的内容,在多读中精心自改。(二)思中自改。让学生在自行修改习作时,运用“反思法”去发现自己的习作的写作步骤所包含的每一写作项目,是否在自己的文章中得到落实:选材是否符合习作要求、主要内容是否具体、是否写出真情实感、标点是否正确、有无错别字、有无病句,在“反思”中精心自改。学生的评改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在自改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三)练中自改。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让学生会改,习作自改训练刚开始时,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进行了“补标点”、“排查错别字”、“怎样写好人物对话”、“怎样结尾更精彩”等多个自改专

5、项练习,让学生摸到改文的路子,学会自改的具体方法,提高习作自改的质量。(四)评中互改。充分发挥同伴互助引领作用,习作完成后,我让同桌或者小组内自由选择互该对象,相互换读,发现问题互相研究,互相写评语,意见一致后动笔修改,相互批改完毕后,再相互传阅,对不同意见进行讨论、争辩。小组互评互改,让学生在鉴赏中享受自改完善后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体会到创作的成就感,从而增添习作自改的信心,。(五)趣中自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增强写作的兴趣,我在班内开设学生习作展示台、自改专栏,创办班级习作手抄报和班级习作选,为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积极组织学生向校报、校电视台和广播站投稿,创设良好的习作展示环境氛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习作实践活动中自主学习,体验习作成功的乐趣,提高自改能力。“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现在我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