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ppt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ppt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ppt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ppt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范 进 中 举,吴敬梓,1.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 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重点) 2.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培养学生欣 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难点),商酌( ) 星宿 ( ) 带挈( ) 轩敞 ( ) 长亲( ) 行事 ( ) 腆着( ) 兀自 ( ) 绾 ( ) 狗血喷头( ),xi,pn,qi,zhn,hn,tin,w,wun,xun,zhu,一、读一读,现 世宝: 带 挈: 唯唯连声: 浑 家: 长 亲: 相 公: 拙 病: 桑 梓:,二、记一记,

2、长辈。,提携。,连连答应。,妻子。,丢脸的家伙。,对秀才的称呼。,奇怪的病。,家乡。,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号文木老人,清代讽刺小说家,安徽全椒人,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青年时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安徽巡抚欲荐他应博学鸿词试,以病不赴。晚年益贫困,猝于扬州。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所作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又有文木山房集。,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全书通过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它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百丑图。,吴敬梓不善于治理家

3、业,又喜欢慷慨资助别人,与朋友歌呼豪饮。父亲死后,不几年家产变卖殆尽。他二十三岁中秀才,此后科场一直不利,到三十岁还没考上举人。家业荡尽,功名又无希望,被族人视为败家子,于是迁居南京,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生活相当贫困。由于科场不遇和家道衰落,他饱尝了世态炎凉,逐渐认识了八股科举的腐朽糜烂,产生了厌弃功名富贵的思想。广泛的交游,长期同官僚、政客、名士之流的周旋,使他对官场的腐败,儒林的堕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这一切使他胸中郁结了忿世疾俗之情。安徽巡抚推荐他去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他抱着鄙薄功名富贵的态度,托病拒绝了。乾隆十六年,皇帝南巡,别人都去恭迎“盛典”,他却“企脚高卧向栩床”,表示了对最高

4、统治者的鄙视。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就是在作者这样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上写成的。,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时代,随着封建社会的日趋没落,科举制度从内容到形式都越来越反动腐朽。明代开始实行八股取士,考试限定由四书五经命题,写文章必须“代圣人立言”,不许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形式上讲究起承转合等八股格套,钳制人民的思想,培养忠顺的奴才。许多读书人都把举业当作人生第一要义。他们寒窗苦读,皓首穷经,精神空虚,百无一能,成了科举考试的奴隶。,【封建科举制度】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

5、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生,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科举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测试的主要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里选取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八股文规定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这种文章在当时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所以当时的人们一心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康有为曾经指出,戊戌

6、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考取进士者已属凤毛麟角,考上状元更是难上加难、难于上青天了。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预习要求(20分钟): 1.依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文范进中举,并勾画重点字词,梳理故事情节,做好批注。 2.小组长检查组员预习情况:包括课本的勾画、批注。 3.阅读并勾画“知识链接”,记忆重点作家作品知识。 4.完成学案中的“预习案”环节,书写认真规范,限时完成者由小组长+3分。 5.写出预习过程

7、中的疑惑,准备合作探究。,生活状况,中举前 中举后,家境贫寒,每日小饭菜 乡试无盘缠 卖鸡换米煮粥,大为改观,众乡邻奔走效力 张乡绅登门拜访, 百般拉拢,社会地位,地位卑微,现世宝,尖嘴猴腮 癞蛤蟆,不三不四,地位陡高,才学高,天上星宿 品貌好,贤婿老爷,行为表现,忍气吞声 卑怯畏缩,喜极而疯 圆滑世故,范进的形象分析,猥琐懦弱又圆滑世故,(可从范进对待胡屠户及张乡绅的态度判断),热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人员。,1.时间:8分钟 2.要求: (1)有展示任务的小组根据表格显示迅速到指定位置完成题目

8、(每组A2简要展示)。 (2)其他同学自主完成探究案题目,注意提炼重点语句,简要完成。,重心回归,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碰撞提升,1.时间:5分钟 2.要求: (1)先组内一对一讨论,再集体讨论。 (2)组长负责确保人人参与,高效讨论,做好疑难问题 记录。 (3)同时可以对已展示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补充。 (4)A层同学注意对B、C层同学的帮扶。,众生相: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知识迁移,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请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喜剧,理由是:

9、 (1)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 (2)揭露了当时士人热中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 (3)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悲剧,理由是:,从人物命运的角度说这是一场悲剧,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 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的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范进一生热衷科举追求功名利禄,为什么他得知真的中举后却又发疯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科举考试是读书人敲开“荣华富贵”之门的敲门砖,所以他们死读一生,穷困一生,也要捞取一个功名。一旦得中功名,特别是垂老之时,喜极发疯是自然的。,疯了的范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清醒后的范进。他时来运转,得到众人的簇拥,得到了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这才是最荒谬的。这样的现实、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制度、这样的人生、这样的民族心态,范进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民族的悲剧。一个民族的知识分子,应该是这个民族思想上的灵魂,这个灵魂被窒息扼杀,这个民族也就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想一想,写 作 特 色,1.运用夸张手法进行讽刺。,艺术特征:深刻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2.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讽刺。,2.运用典型细节揭露人物的矛盾。,1、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封建科举制度下世人的丑恶嘴脸以及被扭曲了的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