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意象

收藏

预览图
编号:9757809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9.50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9-30 上传人:灰****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浅析 莎士比亚 十四行诗 中的 意象
资源描述:
浅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意象 本文与程宝乐女士合写,原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12期 1. 引言. 古今中外的诗歌中大量运用意象(image)。所谓意象是关于感官映像,情感以及思想的具体代表。(di yanni,1990:444)也就是说用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来表现人们在理智、情感方面的经验。(罗良功,2002:73)意象是传递思想的工具,是诗歌的精神。朱光潜在他的《诗论》中写道:“每首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feeling)和‘意象’(image)两个要素……情趣是可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如果不附到具体意象上去,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朱光潜,1984,50) 一种意象与某种意义相关联,若反复运用就构成了象征。(罗良功,2002:73)象征是含义超出自身本意的任何事物或行为。(di yanni,1990:444)如玫瑰象征美或爱情;树象征家族的根源和分支;飞翔的鸟象征自由;橄榄枝象征和平。象征在古今中外的诗歌中被大量的运用着。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十四行诗包含着多种多样的象征。 比如,“花园”象征着诗人的精神家园; “星星”象征坚贞的爱情;“镰刀”象征无情的时间;“身体”象征国家的秩序。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尤其是一至126首,也使用了多种意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来赞美他的爱友,表达诗人的爱与恨以及刻画时间的无情。读懂莎士比亚的诗就如同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正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所说的,“用这把钥匙莎士比亚打开了他的内心世界”。“钥匙”指的就是莎翁的154首十四行诗。而我们要用诗中的意象作为钥匙来开启这154首诗的大门。本文主要从自然和时间两方面分析莎士比亚诗中的意象。 2.莎翁十四行诗中的自然意象 当诗人赞美爱友的美或表达内心的喜悦时,他常用“玫瑰”,“太阳”,“春天”,“夏天” 等能带给读者温暖与甜美的词。但当他表达伤心沮丧的心情时,他却用“冬天”,“黄叶”, “冰冷”,“日暮”等词。这些词带给读者的只有凄凉和酸楚,因为“意象是连接情感与思维的桥梁。”(罗良功,2002:73)借助这个桥梁我们可以把握诗人最初的思想,并且领会诗歌的主旨。 莎士比亚用日出日落来象征人的一生。冉冉升起的旭日新鲜又有活力。这正如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lo, in the orient when the gracious light/lifts up his burning head, each under eye/serving with likes his sacred majesty.” (sonnet7) 在这里,“gracious light” 指太阳。“full many a glorious morning have i seen/flatter the mountain tops with sovereign eye,”(sonnet33在这首诗中,太阳被描绘成 “sovereign eye”。它冉冉升起,给万物带来生机。当太阳到达天顶时,他在这一时刻最温暖,最耀眼,宛如一个人到达其人生与事业的顶峰。“and having climbed the steep-up heav’nly hill./resembling strong youth in his middle age.”(sonnet7)这是一个人最有能力最为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应尽其所能实现成功的目标。否则它将会虚度青春。对莎士比亚的爱友来说,他应做的就是娶妻生子,以此来继承自己的美貌。这样爱友的美貌就会因后代的继承而永不消逝。之后太阳渐渐落下去了。“like feeble age he reeleth from the day,/the eyes…now converted are/from his low tract and look another way.” (sonnet7)日落就如人到暮年,虚弱,行将就木,只能靠回忆安慰自己。诗人在写诗时仿佛看到了爱友寂寞的晚年。诗人用此诗来规劝他的爱友尽早娶妻生子,不要等到年老寂寞时再后悔。这样,通过日出日落这一意象,诗人成功地描述了人一生的三个阶段(少年,壮年, 老年)。诗人一方面既委婉地劝说爱友娶妻生子, 另一方面也表达出诗人对爱友的崇敬之情。 星星作为意象经常被古今中外的文人采用。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这一意象亦经常出现。比如“stars”(sonnet14),“stars in secret”(sonnet15),“gold candals”(sonnet21)等。 在中国文学中, 星星通常象征指引人们前进的伟大思想或目标。 而在莎士比亚的诗中,星星是真爱的象征。“when sparkling stars twire not, thou glid’st the even.”(sonnet28) 天空象征诗人的内心世界。当想起自己的爱友,即使在漆黑的夜晚,诗人的内心世界仍是明亮的。是诗人对爱友的爱点亮了他的内心世界。现实的星星只能照亮夜空,而诗人心中的“星”却让他的世界永远光明。再如第116首,“it is the star to every wand’ring bark/ whose worth’s unknown, although his height be taken. ” “wandering bark” 指迷失方向的船。对于船只来说,在海上迷失方向是极其危险的。但如果他们找到北极星并按它指引的方向前进,那他们就能得救。迷失的船只象征着恋人们,指引他们前进的就是伟大的爱情。只要心中有爱,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所畏惧。爱是恋人心中的“北极星”,有它的指引,爱之船就不会迷失方向。 莎士比亚的许多意象多来源于海,比如“waves”, “shore”(sonnet60), “ocean”(sonnet64),“sail”(sonnet80),“mark”, “bark”(sonnet116)等。诗人通过对海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海的自然运动象征时间对事物的侵蚀。 以第60首诗为例。 “like as the waves make towards the pebbled shore,/so do our minutes hasten to their end, each changing place with that which goes before,/in sequent toil all forwards do contend.” 浪涛一刻不停地向前奔涌,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时间的流逝不会停息, 它带走美丽的容颜,让生命终结。然而在毁灭旧事物的同时,它也创造着新事物。世间万物就是在这永不停息的新旧交替中永恒的存在着。又如第64首,“when i have seen the hungry ocean gain/ advantage on the kingdom of the shore,/and the firm soil win of the watery main,/increasing store with loss, and loss with store.”海陆盈亏变换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不断更迭。万物都在时间的流逝中轮回,这是自然的运动规律。诗人认识并接受了这种规律,因而不禁产生这样的忧虑,“time will come and take my love away.” 但他所能做的也只能是 “weep to have that which it fears to lose.” 海的博大宽容象征爱友宽广的胸襟;海的汹涌澎湃变幻莫测象征艰难险阻。前者如第八十首,“but, since your worth, wide as the ocean is,/the humble as the proudest sail doth bear, /my saucy bark, inferior far to his,/on your broad main doth willfully appear.” “my saucy bark” 指诗人自己,“proudest sail” 则指另一位诗人。后者的诗水平远在诗人的诗之上。海宽容地接纳了所有船只,无论贵贱;诗人的爱友也如大海一样, 接纳了二者的诗作。诗人用大海的宽容来象征爱友的胸襟,一方面体现了爱友的德行,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诗人的担忧:只有像大海一样的宽容才能接纳诗人相比之下寒酸的诗作。爱友稍一动摇,诗人就有被抛弃的危险。但诗人似乎已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if he thrive and i be cast away,/the worst was this: my love was my decay.” 到这时诗人还是不忘表达对爱友的忠诚。 在第116首诗中,海的汹涌澎湃和变幻莫测象征真爱道路上的艰难险阻:“it is a ever-fixed mark/that looks on tempests and is never shaken.” 它让意志薄弱的恋人迷失爱的方向,但海上的灯塔(ever-fixed mark)却是真爱的象征,只要有真爱在心中,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一提到玫瑰,人们自然想到爱情或恋人。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玫瑰也是一个反复出现的意象。比如,“beauty’s rose”(sonnet1),“roses have thorns”(sonnet35), “rosy lips and cheeks”(sonnet116) 等。 玫瑰的特征被赋予新的象征意义。带刺的玫瑰象征美中不足,如 “roses have thorns”。但并不能破坏它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爱友的美中不足就是他的缺点和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爱友像玫瑰一样美,他的过错也一样可以原谅。玫瑰的芬芳象征着忠诚。在第54首中,诗人将玫瑰与野蔷薇作了对比。the rose looks fair, but fairer we it deem/for that sweet odor which doth in it live./ the canker blooms have full as deep a dye/as the perfumed tincture of the roses,/ hang on such thorns, and play as wantonly,/ when summer’s breth their masked buds discloses;/ but for their virtue only is their show,/ they live unwooed, and unrespected fade,/ die to themselves…… 诗中的“canker blooms”指野蔷薇,它与玫瑰有着相同的颜色,但却没有玫瑰的芬芳。野蔷薇自开自落,无人问津;而玫瑰却始终受人青睐。 玫瑰的芬芳象征着爱友的真和忠诚。只有美而没有真的人生前无人赞美,死后也不会留下什么名气。爱友是美的,而他的忠诚使他变得更美。这首诗将真与美进行了比较。外表的美是短暂而易逝的, 而内在的美与真却是永恒的。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也使用了一些动物的意象,数量虽不多却值得一提。以第十九首为例,“devouring time, blunt thou the lion’s paws./and make the earth devour her own sweet brood,/pluck the keen theeth from the fierce tiger’s jaws,/and turn the long-lived phoenix in her blood.” 这是该诗第一节,其中包含有三个动物意象:狮,虎和长生鸟。狮与虎都是凶恶的动物。 爪和牙是他们致命的武器。 一旦没有了这两样武器, 他们的凶狠也随即消失。 狮和虎象征年富力强的青年,而没有爪和牙的狮、虎象征人到老年。长生鸟是希腊神话中一种长生不死的鸟,它象征永恒。在诗中,狮和虎被 “blunt paws”, “pluck teeth”; 长生鸟也惨遭恶运,被 “burn in her blood”。谁能这样强大,就连凶狠的野兽和长生鸟也没能逃脱它的魔掌。诗中的凶手是 “devouring time”。时间能让野兽失去力量,让青年变老。但爱友的青春却会留在诗人的诗作中,“my love shall in my verse ever live young.” 这首诗通过对三个意象的描写,说明了时间的强大和无情。时间被描绘成一个摧毁一切的怪兽。但诗人的诗却能与时间抗衡而留住爱友的青春。 第96首诗中, 出现了狼这个意象。“how many lambs might the stern wolf betray,/if like a lamb he could his looks translate.” 这个意象来自《圣经• 马太福音》“beware of false prophets, who come to you in sheep’s clothing but inwardly are ravenous wolves.” (新约圣经•马太福音,1989,12)披上羊皮将自己装扮成羊是狼常用的诡计,他们以此来迷惑,诱骗羊。接着诗人写道,“how many gazers mightst thou lead away,/if thou woldst use the strength of all thy state!”这首诗中,狼象征人的本性,优点与缺点并存。而披着羊皮的狼则象征伪善。诗人告诉爱友不必用掩饰来欺骗别人,来博得他们的爱慕。一个真实的自我也许不完美,但却是大家心中喜爱的人。 以上从五个方面分析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自然意象。这些意象一方面给予读者以美的感受; 另一方面成功地帮助诗人表达出了他内心的真实情感。 通过对太阳,星星, 玫瑰这些意象的描写, 诗人表达了他对爱友的爱和崇敬。海与动物的意象具体而形象地刻画了时间无情的流逝, 诗人在感慨时间的威力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与时间抗争以及希望用自己的笔将爱友的美留住的决心。 3.莎翁十四行诗中的时间意象 时间是莎士比亚诗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关于时间的词语在诗中不止一次出现,如: “夏”(sonnet1, 6, 12, 54, 65, 68, 96,), “冬”(sonnet2, 5, 13, 56, 97,)等。 诗中“夏” 出现二十次,“冬” 出现十次,“春”出现六次,“秋” 出现三次。其他关于时间的意象有:“day”, “night” 以及“twilight”。“mid of the day”象征人到中年,( thyself out going in thy noon,sonnet7)。“night”和“twilight”象征人的老年,( when his youthful moon/hath traveled on to age’s steepy night,sonnet63; in me thou seest the twilight of such day,sonnet73)。 春是一年中第一个季节,中国就有“一年之计在于春” 之说。春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 一个新生命的孕育,一个新的希望的到来。在莎士比亚的诗中,“春” 象征着新鲜与活力。 提起秋天, 人们总把它与收获联系起来。诗中 “秋” 只出现三次(sonnet53, 97和104)。 它象征着富足和慷慨。在第53首中诗人写道,“speak of the spring and foison of the year;/the one doth shadow of your beauty show,/the other as your bounty doth appear,/and you in every blessed shape we know.” 在这首诗中,“春”象征着新鲜和活力;“foison”指 “秋”,象征着富足和慷慨。美好的春天是外在美的象征,而富足的秋则代表着内在的美。爱友集二者于一身,他既有春的活力又有秋的慷慨。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爱友的赞美之情。而春秋交替,四季轮回则代表了时间的流逝(three beauteous springs to yellow autumn turned,sonnet104 ) “夏”在诗中多次出现,如“summer’s green”(sonnet12),“summer’s breath”(sonnet54),“making on summer of another’s green”(sonnet68)。在英国,冬天长而夏天短,且多雾,因此夏天便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在诗人眼中就连美好的夏天也比不上爱友的美,(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e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sonnet18),可见爱友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虽然夏天如此美好,但却太过短暂。(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似乎美好的事物都更容易逝去,夏天再美好也阻挡不了时间的脚步。夏的繁盛,绚烂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退色。诗人在欣赏夏的美好的同时也在感叹她的易逝,由此联想到了自己漂亮的爱友。如美好的夏容易逝去一样,爱友的容颜也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往日的光彩。 虽然容颜会老去, 但是诗人希望用自己的诗永久的将爱友的美留住。(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诗人用自己的笔与时间抗争,时间带走的是爱友的“形”, 而诗人留住的却是爱友的 “神”。 冬天总给人以凄冷而毫无生气的感觉,但在莎翁诗中“冬”这个意象被赋予多种涵义。 它时而是一个夺取爱友的年轻美貌的贪婪的怪兽,(when forty winters shall besiege thy brow/and dig deep trenches in thy beauty’s field,sonnet2);时而象征人到老年,(for never resting time leads summer on/to hideous winter and confounds him there,sonnet5 );时而又象征了诗人寂寥失落的心情。这一象征在第97首诗中得到了很好的演绎。当在美好的夏天里诗人与爱友分离时(this time moved was summer’s time), 诗人的世界是一片寒冷与黑暗,冬的荒凉无处不在。(what freezing have i felt, what dark days seen!/what old december’s bareness everywhere!)鸟儿的歌声变得凄婉伤感,树叶也呈现出衰败的颜色。(the very birds are mute;/or if they sing, ’its with so dull a cheer,/that leaves look pale, dreading the winter’s near.) 诗中描写的景物都不是真实的, 而是加入了诗人的感情。爱友曾象太阳一样带给他愉快和温暖,但此时却离他而去。 诗人的生命因爱友的离去而变得毫无意义。 因此阳光明媚的天气被阴霾所取代,夏的绚烂变成了冬的荒凉。冬与夏这种强烈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心中极大的落差。由被关爱到受冷落,诗人无法承受这种别离而陷入了无边的痛苦中。 春的明媚,夏的多彩, 秋的慷慨以及冬的凄冷在这些诗中都被赋予各种象征意义。通过这些象征,诗人对爱友的爱及忠诚及赞美得到了很好的阐释。中国有“借景抒情”之说, 在莎士比亚的诗中这一手法得到了很好地运用。诗人借助四季不同的特征来赞美爱友的美好容颜,或抒发自己内心复杂多变的情感。 时间扼杀了一切美,不论自然或人类。诗人将时间描绘成“devouring”(sonnet19), “bloody tyrant”(sonnet16),“sluttish”(sonnet55)。另外还有“age’s cruel knife”(sonnet66)“time’s injurious hand”(sonnet63),“thy scythe”(sonnet123), “time’s fickle glass”(sonnet126),这些意象更加形象地揭示了时间残酷的一面。其中 “scythe”或 “sickle”(镰刀)较为重要,在诗中出现六次。“镰刀” 这一意象出自古希腊神话,镰刀本是时间之神克拉诺斯的武器。克拉诺斯用它的镰刀阉割了自己的父亲乌拉诺斯,因此镰刀就成了残酷无情的象征,后来进一步成了无情时间的象征。在第60首诗中诗人写道,“time that gave doth now his gift confound”, “nothing stands but for his scythe to mow.”他让新生命产生并且渐渐成熟衰老死亡,时间的残酷无情暴露无遗。但诗人并未向时间屈服。“and yet to times in hope my verse shall stand,/praising thy worth, despite his cruel hand.”诗人。时间夺去爱友的容颜甚至生命,但诗人用自己的笔同时间抗衡,使爱友的美誉永远流传。在这154首诗中,诗人提到两种与时间抗衡的途径, 一是以上提到的用诗人的诗作;二是通过爱友娶妻生子(如第10首,12首)。 5.结语 所有这些意象的使用让莎翁的154首十四行诗读来如一幅连绵的画卷。其中既有骄阳似火,又有繁星闪烁;既有玫瑰怒放,又有飞禽猛兽;还有怒海狂澜,惊涛拍岸;既有春与秋的胜景,又有夏与冬的反差。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而且深化了诗歌的内涵。透过这些意象,我们能够洞察诗人复杂细腻的内心世界。因为 “诗歌的意象并不仅仅是一个机械的表达,特别在莎士比亚的后期,它是各种思想火花的融合。 ”(harrison,1966, 41)莎士比亚通过这些意象来表达对爱友的爱和忠诚,也哀叹时间的无情。同时诗人希望通过艺术和真爱来超越时间。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意象时,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其表面,而因挖掘其深层含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本文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自然及时间意象进行了系统归纳,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诗中的意向及理解全诗。 参考文献: [1] di yanni ,robert.literature:reading fiction, poetry, drama and other essay[m].new york: mcgraw-hill. inc, 1990. [2]罗良功.a survey of english poetry[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3]朱光潜.诗论[m].北京:三联书店, 1984. [4]新约圣经•马太福音[m]. 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 1989. [5] harrison, g.b.introducing shakespeare[m].london 8w 5tz press, 1966.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浅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意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757809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