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0讲 群落的结构与能量流动一、考纲要求:1.生态系统的结构()。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二、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3.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4.利用能量流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概述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素养培养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及生命系统发展与稳态的观点。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组分关系的模式图,培养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的实验,掌握科学研究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能力。4社会责任:通过总结人类活动
2、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2.教学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各种生物的关系及其数量变化关系。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应用能量流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知识梳理:(学生自主看书填空、课堂学生间交流反馈纠正)1生态系统的概述(1)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3)结构:由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3、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4)功能: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各成分的作用及地位项目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实例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作用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地位_生态系统的基石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2)相互关系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特别提醒走出对生态系统成分认识的4个误区错误说法特例细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
4、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如结核杆菌属于消费者动物都是消费者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食性动物属于分解者,如秃鹫、蚯蚓、蜣螂等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硝化细菌等自养生物也是生产者,正确的说法是: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植物都是生产者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捕食链)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特点:起点是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终点是最高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营养级与消费者级别的关系消费者级别营养级级别1。(2)食物网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
5、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二)基础训练(课前完成,课上提问):讲义P237(三)拓展(教师精讲)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据图分析:(1)该食物网中,共有多少条食物链?提示6条。(2)说出鹰与鼬的种间关系。提示捕食和竞争。(3)此食物网没有表示出生的态系统成分是什么?提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4)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哪种影响大一些?提示后者影响大些。四、课堂
6、精练:学生当堂完成,互评,教师协助精练一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判断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C)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精练二 食物链(网)的分析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A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B该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C蝗虫和老鼠在不同食物链中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若老鼠全部死亡消失,对狼的影响比对猫头鹰显著考点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知识梳理:(学生自主看书填空、课堂学生间交流反馈纠正)1能量
7、流动的概念理解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2能量流动的过程(1)写出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内容:甲生产者,乙初级消费者,丙次级消费者,丁呼吸作用,戊分解者。(2)据图分析食物链中甲营养级能量的去向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被下一营养级同化。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3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1)能量传递效率: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两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3)研究意义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
8、有益的部分。(二)基础训练(课前完成,课上提问):讲义P239(三)拓展(教师精讲)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y),据图分析:(1)该生态系统中流入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有哪些来源?提示一个来源是光能,另一个来源是输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生产者、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固定的总能量分别是多少?提示肉食性动物固定的总能量0.250.052.15.17.5103 kJ/(m2y);植食性动物固定的总能量(7.55)0.54916103 kJ/(m2y);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162)37023110103 kJ/(m2y)。(3)生产者植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四、课堂精练:学生当堂完成,互评,教师协助精练一能量流动的文字题分析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D)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精练二 能量流动的过程图分析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D)A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利用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冷库搬运服务外包方案
- 2026版《全品高考》选考复习方案生物0419 课时作业(十八)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含答案
- 胸膜肿瘤CT表现与鉴别诊断
- 舞室运营方案模板
- 2026版《全品高考》选考复习方案物理02 第4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答案】附录二答案
- 课外培训机构合并方案
- 振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 爬天都峰面试题及答案
- 莆田餐厅面试题及答案
- 农村被子拆除方案(3篇)
- 内科学讲义(唐子益版)
- 煤矿在用安全设备检测检验制度
- GB/T 3579-2006自行车链条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 GB/T 24632.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圆度第2部分:规范操作集
- GB/T 20428-2006岩石平板
- GB/T 11363-1989钎焊接头强度试验方法
- 内调焦准距式望远系统光学设计2022年
- 核磁共振的发展史课件
- 切纸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 国家开放大学2022秋法理学形考1-4参考答案
- 医院管理学考试(复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