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辉煌2012细数一中惊人巨变(1)_第1页
回眸辉煌2012细数一中惊人巨变(1)_第2页
回眸辉煌2012细数一中惊人巨变(1)_第3页
回眸辉煌2012细数一中惊人巨变(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回眸辉煌2012 细数一中惊人巨变回眸2012,远去的光阴如在目前,喜悦在回味中轻轻凝集,欣慰在感慨里悄悄绽放。 2012年,安龙一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班子上任了,危楼拆除了,新楼建起来了,地面硬化了,旧楼粉刷了,学校处处呈现新气象。学生朝气蓬勃,教师幸福感增加回眸2012,铿锵足音背后留下的是一串串闪亮的日子。一、新班子,新举措,新气象 金秋时节,安龙一中以崭新的面貌迎来了新的学期。8月30日,安龙县委书记邓修宇、副县长李泽芸及县委办、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到安龙一中,宣读了安龙一中人事任职文件,县政协副主席罗华坤任安龙一中校长,高明贵、刘振广、王力昭、黄春燕任副校长。新班子履职以来,以改善

2、办学条件为突破口,积极争取政府经费投入,化解债务危机;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强化学校管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谱写出学校发展的新篇章,教育工作生机涌现、亮点纷呈。学校的奋斗目标、办学理念、校训、励志标语等纷纷上墙,丰富了学校文化内涵。各项工作步入正轨,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育教学秩序井然,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气象。二、校园改造 吹响发展新号角安龙一中作为百年老校,一路砥砺前行,经过自强不息的“申示”奋斗洗礼,学校负债累累,硬件建设、师资管理与示范性高中差距较大,破旧的办公楼、狭窄的活动空间,简陋的办公设备,影响着师生身心发展。在罗华坤校长的协调下,安龙

3、一中校园硬化工程于2012年国庆节全面启动。按照“全方位、高品位”要求,对校园文化设施、人文景观进行重新改造建设。学校对办公楼进行了改造。并对其“添砖加瓦”重新装饰,进行“穿衣戴帽”,与学校主体建筑融为一体,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焕发书香魅力。学校对校园文化设施建设进行了重新规划。建设了文化长廊、宣传长廊、荣誉榜等思想文化阵地;教学楼走廊设置教育格言,张贴师生书画作品,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受到教育熏陶,从而实现学校“处处皆育人”的文化目标。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在部分教学班和多媒体教室安装了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安装监控设备,通过主控室进行综合管理,实现了校园网络资源和信息共享,促进现代教育教学在学校

4、的有效实施;完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教学装备,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三、校园活动异彩纷呈“创办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搭建引领学生成功的舞台”是我校一直坚持的办学理念。本着“汇聚梦想、展示风采”的宗旨,一学期来,学校开展了美术、体育、音乐、综合等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如2012年10月,团委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革命诗词”(毛笔、硬笔)书法大赛和“我爱我家”绘画比赛活动。在我校擅长书画的张方松、滕青等老师的指导下,共收到作品236件,评出一、二、三等奖作品进行颁奖。12月9日,在安龙一中体育馆内,第十届校园“十佳”歌手决赛正在进行着激烈的角逐。从150多名选手中顺利进入决赛的14名同学纷纷拿出自己的拿手曲

5、目,尽展歌喉。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不时赢得同学们的鲜花和台下阵阵的掌声,精彩之处,同学们还拿出了照相机,记录下难忘的一刻。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展示了一中学子蓬勃的创造力、良好的艺术素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四、教育科研特色初显 11月24日,学校召开教育教学科研大会,为全校2012年度立项的25个基础教育课题集中举行开题论证和授牌。学校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思想,以“课题牵动”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设置的校本课题丰富多彩,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形成各学科子课题。并通过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等活动,引导老师们积极面对教学实际中碰到的种种问题,集思广益,寻求解决之道。201

6、2年,全校有25个基础教育课题获得立项。其中,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2项,贵州省基础教育教学实验课题3项,黔西南州基础教育科研课题15项,安龙县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课题5项。五、三位教师分获省级名师和骨干教师称号 新年伊始万象新,安龙一中捷报频。元月23日,我校3名教师荣获省教育厅中小学省级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称号。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骨干教师“百千万”培训计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期间,全省分批选拔省级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选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逐级推荐、择

7、优选拔。本着“倾斜一线、注重课堂、示范引领”的原则,通过政策审查、专家评审和公示等环节,我校刘光书老师被认定为省级教学名师,何江宁、肖麟两位老师被认定为省级骨干教师。六、实施网上阅卷,缩短了评卷时间 1月28日,我校举行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一种新的教辅工具网上阅卷系统在“四模”中正式启用,网上阅卷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缩短了评卷时间,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化,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具有教学管理所需数据的自动采集与统计分析手段,为此,学校经过多方考察,购买了网上阅卷系统,并应用于学校的各种考试。 为了确保阅卷系统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学校分年级进行了培训,一是培训了电教组的教师,确保答题卡设计规范;二是培训班主任,要求学生规范答卷;三是培训监考教师,使监考规范;四是培训阅卷教师,使阅卷工作科学、高效。 为确保规范阅卷,学校及时提供评分标准和教师阅卷分工情况,每科考试结束后,答题纸扫描工作人员立即通过高速扫描仪将考生答卷扫描到系统服务器上,并同步完成客观题的自动阅卷。扫描结束后,评卷教师按照系统授予登录系统,并在电脑上进行主观阅卷。教师评卷完成后,系统按照用户设定的统计项目、科目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各类统计分析报告。“浪高催潮涌,风急扬劲帆”。新形势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