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误差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化学误差理论》PPT课件.ppt_第2页
《化学误差理论》PPT课件.ppt_第3页
《化学误差理论》PPT课件.ppt_第4页
《化学误差理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误 差 理 论,一、研究误差的意义,1、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以消除或减少误差。 2、正确处理测量和实验数据,合理计算所得结果,以便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更接近于真值的数据。 3、正确组织实验过程,合理设计仪器或选用仪器和测量方法,以便在最经济条件下得到理想的结果。,1. 误差的定义 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 x- 例如:在长度计量测试中,误差=测得长度-真实长度,二、误差的一些概念,2、误差的表示方法,a. 绝对误差 x- 绝对误差可用作同一数量级测量结果误差大小的比较。可能是正值或负值 b. 相对误差 r / 可作为不同数量级测量结果之间误差大小的比较,也可能是正值或负值,例

2、:用两种方法来测量L1=100mm的尺寸,其测量误差分别为1=10m,2=8m,根据绝对误差大小,可知后者精度高。但若用第三种方法测量L2=80mm的尺寸,其测量误差分别为3=7m,此时用绝对误差就难以评定它与前两种方法精度的高低,必须用相对误差来评定。 1/L1=10m/100mm=0.01% 2/L2=8m/100mm=0.008% 3/L3=7m/80mm=0.009% 由此可知,第一种方法精度最低,第二种方法精度最高,C引用误差:测量仪器的误差除以仪器的特定值。实际上一种相对误差。 ra= /A100%=示值误差/测量仪器的量程,三、准确度和误差,1.准确度: 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接近

3、的程度。 2.误差: 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之差。 误差愈小,则准确度愈高,所以准确度高低用误差大小来衡量。准确度除用绝对误差表示外,更常用相对误差表示。,误差和偏差,由于“真实值”无法准确知道,因此无法计算误差。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计算偏差(用平均值代替真实值计算误差,其结果是偏差),四、精密度和偏差,1.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定结果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精密度用偏差表示) 2.偏差 系指测得的结果与平均值之差。 偏差越小,说明分析结果的精密度越高。所以偏差的大小是衡量分析结果的精密度高低的尺度。偏差常用绝对偏差、相对偏差、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表示。,偏差的分类及公式,绝对偏差

4、 相对偏差 平均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 标准偏差,标准偏差,是反映一组供试品测定值离散的统计指标。 用标准偏差表示精密度比用平均偏差好。因为每个测定值的偏差平方后,较大的偏差更显著地反映出来,这样便能更好地说明数据的分散程度。,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关系:,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精密度不高,准确度也不会高。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但仅有高的精密度还不能保证高的准确度,这就要从引起误差的原因上找根据了。,五、误差的来源,1、测量装置的误差如标准器具的误差(标准砝码)仪器误差(天平、压力表、温度计等)附件误差(千分尺的调整量棒)都会产生误差。 2、环境误差如温度、湿度、振动、照明等 3、方法误差。

5、由于测量方法不完善引起的误差。 4、人员误差,六、误差的分类,根据误差的特点和性质,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1、系统误差,: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这些误差因素是可以掌握的。例如标准量值不准确,仪器刻度不准确引起的误差。按对误差掌握的程度可分为己定系统误差和未定系统误差。按误差的变化规律可分为:定值系统误差、线性系统误差、周期系统误差和复杂规律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 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的误差。如仪器仪表中传动部件的间隙和摩擦、连接件的弹性变形相起的示值不

6、稳定、。也就是说随机误差的出现没有确定的规律,即前一个误差出现后,不能预定下一误差的大小和方向,但就误差的总体而言,却具有统计规律性。在消除系统误差后,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多次测定,即可发现偶然误差分布完全服从一般的统计规律。如最常见的正态分布,粗大误差,:超出在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此误差值较大,明显歪曲测量结果。如实验中由于试验者的粗心引起的,如溶液溅失、加错试剂、记录和计算中的错误、测量时对错了标志,读错了数等,绝不允许把这种过失误差当作偶然误差。如果发现有过失误差,应当把这次结果弃去,绝不能把的这种结果参加平均值的计算,要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必须设法减少分析过程中的误差(也就是

7、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减少随机误差,可以仔细的操作,选用可靠的分析方法进行多次测定,然后用合理的方法表示出分析结果。 减少系统误差,可以采用对照试验、空白试验和校正仪器、方法的选择和校正等。,二、有效数字及其运算和应用,1. 有效数字的定义和意义 定义: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 能测量到的数字。 如记录滴定管读数时,甲得到23.43、乙得到23.42、丙得到23.44,显然,在这三个数据中前三位是准确的,而第四位因没有刻度,是估计出来的,这样第四位是可疑值,它可能有0.01的误差。所以,有效数字就是在测量中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其中最后一位是不确定数,它包括在有效位数中。,有效数字的

8、意义,科学实验中,为了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不仅需要准确的测定,还需要正确的记录和计算。实验测的数不仅标示测的结果的大小,还要反映测量的准确程度。所以在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时,应保留几位有效数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在计算有效数字的位数时,“0”是否记入位数,应具体分析。,1.0005 五位有效数字 0.5000 四位有效数字 0.0054 两位有效数字,5前面的0只起定位作用,不是有效数字。 00002 一位有效数字 1.02 103三位有效数字,当数字末端的0不作为不效数字时,要改写成用10n来表示,例:24600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应表示为: 2.46104,分析化学中还经常遇到PH,lo

9、gK等对数值,其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于小数部分数字的位数,因整数部分中说明该数的方次。如PH值为12.68,即H+=2.110-13M,有效数字是两位,而不是四位。,下列数字的有效数字位数 15300 3.0020 0.0001 1.0000 pH=2.3 pH=10.82 2.1561015 答案:5 5 1 5 1 2 4,2.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记录测定数值时,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 在运算中除应保留的有效数字外,多余的数字一律按“四舍六入五留双”的原则处理。 即当尾数4时,则舍;尾数6时,则入;尾数等于5时,当5后面还有不是零的任何数时,无论5前面是偶或奇皆入;若5后为零, 前面为偶数

10、则舍,为奇数时则入。 例:以下数字皆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5721.4 2.25612.3 2.25 2.2 2.15 2.2 注:不允许连续修约 例:1.74921.751.8(), 当几个数相加减时,在结果中保留的位数, 应以各数中小数点后位数最少(即绝对误差 最大)的数为依据。 例:0.12+0.375+0.8743=0.12+0.38+0.87=1.37 0.0121+25.64+1.05782=0.01+25.64+1.06=26.71 几个数相乘除时,以有效数字的位数最小者为 标准,也就是说,以相对误差最大者的位数为 准。 例:0.012125.641.05782=? 若最后一位

11、都是可疑数,那么它们的相对误差 分别为:,0.0121:(0.0001)0.0121100%= 0.8% 25.64:(0. 01)25.64100%= 0.04% 1.05782:(0.00001)1.05782100%= 0.0009% 可见第一个数的相对误差最大,所以应以三位有效数字为准来确定其他数字的位数,因此上述计算应是: 0.012125.6 1.06=0.328 在计算中,所有常数如、e的数值及2、 1/2等系数或倍数的有效数字位数,可以不受 限制,即计算中需要几位可以写几位,不影响 计算结果的准确度。,3.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在分析试验中的应用,(1)正确记录测量数据 例:在万分

12、之一天平上称得某物体重0.2500g,只能记录0.2500g,不能记成0.250或0.25g 。又如,从滴定管中读取溶液体积为 24mL时,应该记做24.00mL,不能记作24mL。,(2)正确地选取用量和选用适当的仪器 如果称取2-3g药品配制一般试剂,就不需要用万分之一天平,用台称就可以。如称取基准试剂标定溶液,则必须用万分之一的天平,才能满足准确度的要求。,(3)正确地表示分析结果。 如分析煤中含硫量时,称样为3.5g,两次测得结果为:甲组:0.042%,0.041%;乙组:0.04199%,0.04201。则应采用甲组结果报出数据,因甲组的准确度与称样的准确度是一样的,而乙的准确度大大

13、的超过了称样的准确度,是没有意义的。,4.分析结果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与分析方法精密度小数点后的位数一致。 5.检验结果的写法应与相应产品标准规定相一致。例标准规定0.50mg/kg,结果值应为0.21 mg/kg,中间过程可多保留一位,1、下列哪一项是系统误差的性质( B ) A、随机产生 B、具有单向性 C、呈正态分布 D、难以测定; 2、 用经校正的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取0.1克试样,其相对误差为(A )。 A 0.1% B +0.1% C -0.1% D 无法确定 3、 测量结果的精密度的高低可用(D)表示最好。 A偏差 B极差 C平均偏差 D标准偏差,4、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B )

14、 甲组:0.19,0.19,0.20,0.21,0.21 (X=0.20平均偏差 0.008) 乙组:0.18,0.20,0.20,0.21,0.22 (X=0.202平均偏差 0.010) A、甲、乙两组相同 B、甲组比乙组高 C、乙组比甲组高 D、无法判别,5、下列关于平行测定结果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描述正确的有( C ) A、精密度高则没有随机误差; B、精密度高测准确度一定高; C、精密度高表明方法的重现性好; D、存在系统误差则精密度一定不高,6、对某试样进行三次平行测定,得CaO平均含量为30.6%,而真实含量为30.3%,则30.6%-30.3%=0.3%为(C) A、相对误差 B、

15、相对偏差 C、绝对误差 D、绝对偏差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误差是以真值为标准的,偏差是以平均值为标准的 B、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可以测定的 C 、在正态分布条件下,值越小,峰形越矮胖 D、平均偏差常用来表示一组测量数据的分散程度,8、在滴定分析法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哪种属于系统误差( D )。 A、试样未经充分混匀 B、滴定管的读数读错 C、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D、砝码未经校正 9、滴定分析中,若试剂含少量待测组分,可用于消除误差的方法是(B )。A、仪器校正 B、空白试验 C、对照分析 D、多测几组 10、一个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不好,但精密度好,可能存在(

16、C )。 A、操作失误 B、记录有差错 C、使用试剂不纯 D、随机误差大,11、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C )。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 C、系统误差呈现正态分布D、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 12、可用下述那种方法减少滴定过程中的偶然误差( D )。A、进行对照试验 B、进行空白试验 C、进行仪器校准 D、进行分析结果校正 13、关于偏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平均偏差都是正值 B、相对偏差都是正值 C、标准偏差有与测定值相同的单位 D、平均偏差有与测定值相同的单位,14、对同一样品分析,采取一种相同的分析方法,每次测得的结果依次为31.27、31.26、31.28,其第一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是( B )。 A、0.03 B、0.00 C、0.06 D、-0.06 15、在某一次测量中,其中一次的测量值为0.505,其测定值的平均值为0.500,则其相对偏差为( A )。 A、1.00% B、0.99% C、1.01% D、;1.00%,16下列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