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拳选项课—理论学习资料_第1页
长拳选项课—理论学习资料_第2页
长拳选项课—理论学习资料_第3页
长拳选项课—理论学习资料_第4页
长拳选项课—理论学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体 育 理 论 课 长拳选项课,五,四,三,二,一,长拳概述,长拳的基本技法,长拳的特点、技术要求,武术基本常识,初级长拳三路全套动作名称,授课内容,中国武术-长拳,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就必须依靠群体力量同自然界搏斗。在狩猎的生产活动中,人们不仅靠拳打、脚踢、躲闪等徒手动作与野兽搏斗,还拿起石头、木棒与野兽抗争,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经过不断的总结与创新,最终形成了武术。武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徒手和器械的技击动作(即攻防)为主要内容,是一项集功法、套路、格斗等锻炼形式于一体的体育项目。

2、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历程的发展,武术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和人民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地壮大发展。,(一)“长拳”一词的由来,“长拳” 一词最早记载于明朝戚继光纪效新书 .拳经捷要篇中的“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明代程宗猷所著耕余剩技. 回答篇中载:“-长拳有太祖温家之类, 短打则有绵张任家之类。” 由此可见,明代就有了长拳的称谓,及太祖长拳和温家长拳等类别。所谓长是相对短而言,长拳则是相对短打而立名,正如明代唐顺之武篇所言:“逼近用短打,若远开则用长拳。”,(二)长拳的定义,1、长拳,又名北派拳,是将广泛流行于北方一带的查、华、炮、红、少林等具有腿法较多、拳势舒展、快速有力、节奏

3、鲜明等共同特点的拳术统称为长拳。因此,民间有“南拳北腿”的说法。这里的“北腿”就是指流行于北方一带的“北派拳”, 即长拳。 2 现代新编长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拳种,在武术运动中影响较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体委把流传广泛的查、华、炮、洪、弹腿、少林等拳种的动作为素材和基本技法为基础而创编的现代拳术 ,根据其风格特点,综合整理创编了一种长拳。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普遍推广“初级长拳第三路”。,二、 长拳基本技术,(一)手型 (二)步型 (三)手法 (四)步法,(五)腿法 (六)跳跃 (七)平衡 (八)跌扑滚翻,(一)主要手型-三种,1.拳 :五指卷紧,拳面要平,

4、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关节上。,2 掌: 拇指外展或屈曲,其余四指伸直并拢向后伸张。,3 勾:屈腕五指撮拢,或拇指与食指、中指撮拢成刁勾。,(二)基本步型-五种,1 弓步:前脚微内扣,全脚着地,屈膝半蹲,大腿成水平,膝部约与脚尖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脚尖里扣斜想前方,全脚着地。 2 马步:两脚左右开立约为脚长的3倍,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大腿成水平。 3 仆步:脚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全脚着地,膝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平铺接近地面,全脚着地,脚尖内扣。,(二)步型-五种,4 虚步:后脚尖斜向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着地;前腿微屈,脚面绷紧,脚尖虚点地面,5 歇步:两腿交

5、叉屈膝全蹲,前脚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后脚脚跟离地,臀部外侧紧贴后小腿。,(三)手 法- 拳 法,1 冲拳(前冲、侧冲、上冲):拳从腰间旋臂向前快速击出,力达拳面;侧冲、上冲要求同此,唯方向不同。 2 劈拳(前劈、侧劈、抡劈):拳自上向下快速劈击,臂伸直,力达拳轮;抡臂时臂要抡成立圆劈击。 3 撩拳(正撩、反撩):拳自下向前上方弧形直臂撩击,力达拳眼或拳心;反撩力达拳轮或拳背、拳心。 4 栽拳:臂由屈到伸、自上向下或向前下栽,速度要快,臂伸直,力达拳面。 5 砸拳:臂上举,而后屈臂下砸,拳心向上,力达拳背。,(三)手法-掌法,1 推掌:掌由腰间旋臂向前立掌推击,速度要快,臂要直,力达掌外沿。 2

6、 挑掌:臂由下向上翘腕立掌上挑,力达四指。 3 穿掌(前穿、后穿、侧穿、上穿):手心向上,臂由屈到伸,沿身体某一部位穿出,力达指尖。 4 挑掌:手心向前上,直臂向前撩击,速度要快,力达掌心。 5 亮掌:臂微屈,抖腕翻掌,举于体侧或头上。 6 按掌:自上向下按,手心向下,力达掌心。,(四)步法,一脚提起向地面踏跺,另一脚向前上步,一脚经另一脚后横迈一步,两腿交叉,后脚提起前摆,前脚蹬地起跳,接着后脚向前落地。,一脚经另一脚前横迈一步,两腿交叉,击步,跃步,叉步,盖步,(五)腿法-伸屈性腿法,弹腿,蹬腿,踹腿,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弹出,高不过腰,膝部挺直,脚面绷平,小腿弹出脆快有力,力

7、达脚尖,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脚尖勾起,用脚跟猛力蹬出,高不过胸,低不过腰。,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脚尖勾起内扣或外摆用脚底猛力踹出。高踹与腰平,低踹与膝平。,(五)腿法-直摆性腿法,正踢腿,支撑腿伸直,全脚着地。另一腿膝部稍挺直,脚尖勾起前踢,接近前额,动作要轻快有力,上身保持正直。,脚尖勾起,经体侧踢向脑后;其它同正踢腿。,里合腿,侧踢腿,支撑腿自然伸直,全脚着地。另一腿从体侧踢起经面前向里做扇面摆动落下。其它同正踢腿。,外摆腿,同里合腿,唯摆动方向相反。,(六)跳 跃,1 腾空飞脚:摆动腿高提,起跳腿上摆伸直,脚面绷平,脚高过肩,击手和拍脚连续快速、准确响亮。 2

8、 旋风脚:摆动腿直摆或屈膝,起跳腿伸直,腾空转体270 ,异侧手击拍脚掌,脚高过肩,击拍响亮,转体360 落地。 3 腾空摆莲:摆动腿要高,起跳腿伸直外摆,脚面绷平,脚高过肩,两手依次击拍脚共成三响,不能有一响落空。 4 大跃步前穿:前跳距离要大于弓步,在空中挺胸抬头,肢体伸展。,(七)平衡,1 提膝平衡:支撑腿直立站稳。上体正直,另一腿在体前屈膝高提近胸,小腿斜垂里扣,脚面蹦平内收。 2 朝天蹬:支撑腿直立站稳,另一腿用手经体侧上托,脚尖勾起,脚底朝上,高于头平。 3 燕式平衡:支撑腿直立站稳,上体前俯略高于水平,挺胸展腹,后举腿伸直,高于水平,脚面绷平。 4 望月平衡:支撑腿伸直或稍屈站稳

9、。上体 侧倾拧腰向支撑腿同侧方上翻,挺胸塌腰。 另一腿在身后向支撑腿的同侧方上举,小腿 屈收,脚面绷平,脚底朝上。,燕 式 平 衡,(八)跌扑滚翻,鲤鱼打挺: 迅速挺腹,两腿下打宽不过肩,起立轻快。,乌龙绞柱: 肩、颈着地,腰腿竖直,两腿在空中相绞,幅度要大,动作要轻快敏捷。,三、长拳风格特点,长拳的发展源远流长,支脉繁多,名家的拳种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但长拳总的要求是一致的,就是 “二十四要”。即,“四 击”、 “八 法” “十二 型”,(一)长拳-二十四要说,四击,八法,十二型,“四击”指踢、打、摔、拿。 是长拳的技术核心,一切手法、身法、眼法都是长拳套路要贯穿“四击”内容。,“八法”指

10、手、眼、身、步、精神、气、力、功,即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八个方面。 其要求是:拳如流星眼似电,腰如蛇行步赛粘,精神充沛气宜沉,力要顺达功要纯 。,十二型指: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 “十二型”是用自然景象和动物来比喻武术中的十二种动静之势,这些比喻形象而生动地反映出长拳运动中的节奏感。,二 十 四 要 说,(二)现代长拳的运动特点,撑拔舒展、 势正招圆 快速有力、 灵活多变 蹿蹦跳跃、 闪展腾挪 起伏转折、 腿法较多 节奏鲜明、 气势磅礴,(三)练习长拳的基本要求,(一) 姿势正确 长拳套路是由许

11、多动作有机地衔接组成的。无论是动态还是 静态,对身体各部分的姿势要求都有一定的规格, 拳谚上要求做 “式正招圆” “ 式”, 通常是指各种静止姿势 。基本要求是 :头正、项竖、 肩沉、胸挺、腰直、臀敛;上肢动作要挺拔;下肢动作要稳健、 匀称、轮廓清楚。 “ 招”, 主要是指由动到静,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法。它不仅 要求做到有头有尾,过程清楚,而且要求身体各部位达到高度的 协调、圆满、完整、各种拳法、掌法、步法做到路 线清晰、力点准确、攻防有序。,(三)练习长拳的基本要求,(二)劲力顺达 要有劲力, 首先要做到用力顺达, 讲究发力顺序。 武术中有 “ 三 节”“六合”说法,手和脚为梢节,肘和膝为中节

12、,肩和胯为根节, 这六个部位在运动中的和谐,称为“六合” 一般来说,上肢发力应是“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 下肢则是 起于根,顺于中,达于梢” 牵涉到上下肢动作,则是“起于腿, 发于腰,传于肩,顺于肘,达于手” 使腿、 胯的力量, 通过腰 力作媒介,以送肩、顺肘而达于拳面,使上、 下三节都贯通起来。 除了讲究发力的顺序外,还要做到发劲的刚柔变化,肌肉的松紧配 合要得当。通常动作开始时要放松,逐渐加速, 合要得当 。 , 力达末端时达到最高 这种劲力既迅速敏捷,又要有弹性。,(三)练习长拳的基本要求,(三)节奏鲜明 一个套路由几十个动作组成,形成不同的运动节奏。 长拳中主要表现为动与静、重与轻、

13、快与慢、起与伏、长与短的变化。 要做到“动迅静定”,动则疾风般迅速,静若山岳似地稳定;重与轻的变化,武术有“重如铁”、 “轻如叶” 之说,如震脚、砸拳、踏步等动作沉千钧,而弧形步、跃步前穿则要轻灵,若春飘柳絮;起与伏,则是从动作的空间运动来讲节奏变化,高的动作要挺拔,有顶天立地的气慨,低的动作要沉得下去,有鱼翔潜底的本领;快与慢,体现了一定的节奏变化,不能一快到 底,为了表现身法和动作的韵律,常出现以慢带快或快而慢尔后更 快的生动节奏;长与短的变化,就象写出文章标点似的, 武术中 的长句”称挂串动作”,即连续完成多个动作, 短句称“顿挫动作”有时做一二个动作即停,长短相参,使节奏更加多变。,(

14、三)练习长拳的基本要求,(四)精神饱满 武术中通常称作为“精、气、神”,主要指精神、意念和气质。 练套路时,首先,要精神饱满,严肃认真,思想集中,充满信心。 要有假设性的攻防含义和击打形象,表现出勇敢、机智、 无所畏惧的 气概来。其次,在每个动作中,要注意手与眼的严谨配合, 通过眼睛 的传神会意来表现动作的攻防变化。“手随眼动,步到身行”,就是说, 动作的攻防、架挡、进击、格守,眼神都在贯注中紧密配合, 左 顾右盼,传神会意“眼到手到,步到身到” 当动作嘎然而止时,眼睛全神贯注,静中含动;通过传神会意来体现人的精神面貌,使动作之间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形断气不断,势停意来停。,(三)练习长拳的基

15、本要求,五)呼吸得法 练习长拳时,动作和呼吸的配合,讲究“提、托、聚、沉”四种方法。 一般情况下,由低动作进入高动作或跳跃动作时, 应 当运用“提”法( 吸气,提高重心);当静止动作出现时, 应当运用“托”法,(短暂地停止呼吸,稳定重心);当刚 脆、短脆发力动作出现时,应当运用“聚”法(吸气过 程);由高动作转入低动作时,应当运用“沉”法(呼气 生短暂停吸,下降重心)。这些呼吸随时变化,运用 时要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慢慢体会, 从反复实践中逐步 掌握。,(一)三路长拳全套动作名称,预备势 (1)虚步亮掌 (2)并步对拳 第一段 (1)弓步冲拳 (2)弹腿冲拳 (3)马步冲拳 (4)弓步冲拳 (

16、5)弹腿冲拳 (6)大跃步前穿 (7)弓步击掌 (8)马步架掌 第二段 (1)虚步栽拳 (2)提膝穿掌 (3)仆步穿掌 (4)虚步挑掌 (5)马步击掌 (6)叉步双摆掌 (7)弓步击掌 (8)转身踢腿马步盘肘 第三段 (1)歇步抡砸拳 (2)仆步亮掌 (3)弓步劈拳 (4)换跳步弓步冲拳 (5)马步冲拳 (6)弓步下冲拳 (7)叉步亮掌侧踹腿 (8)虚步挑拳 第四段 (1)弓步顶肘 (2)转身左拍脚 (3)右拍脚 (4)腾空飞脚 (5)歇步下冲拳 (6)仆步抡劈拳 (7)提膝挑掌 (8)提膝劈掌弓步冲拳 结束动作 (1)虚步亮掌 (2)并步对拳 还原,(二)练习长拳应注意的问题,1、学时要由浅

17、入深,循序渐进。可以先学一些压腿、踢腿、弓步、马步和冲拳、抡臂以及活腰等动作,把专项训练手段和基本动作结合起来练。 2、养成正确姿势的习惯。可以放低高度,用力要顺。 3、养成经常,持久以恒。只有坚持经常练,才能提高身体的素质和机能,掌握住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又称“拱”、“揖礼”,汉族传统礼仪中一种相见礼,源于周代以前,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是汉族特有的传统礼仪,行礼方法: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抱 拳 礼,武术常识,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

18、方。武术散手在戴拳套练习和比赛时,可模拟似地行抱拳礼,两拳套合抱于胸前即可,抱 拳 礼,具体涵义: 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止戈为武”,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 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 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指教。,武术竞赛通则,1.武术比赛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 武术套路竞赛一般分为: 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三种类型。 按年龄可分为成年赛、少年赛、儿童赛; 按性别可分为男子赛和女子赛; 按比赛成绩可分为甲级赛和乙级赛。,武术竞赛通则,2. 武术比赛中裁判是如何进行评分的? 武术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