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建筑景观比较_第1页
国内外建筑景观比较_第2页
国内外建筑景观比较_第3页
国内外建筑景观比较_第4页
国内外建筑景观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内外景观建筑发展调研报告 一、前言 如今,世界各种景观建筑设计理论与流派纷纷涌入中国,全球化的浪潮对中国景观建筑的走向影响重大。在大潮中如何改变目前特色丧失、文化空缺的困扰,如何把握自己,立足自己,确立中国自己的景观建筑研究体系,对独树世界之林的中国景观建筑发展以及中国的建筑发展意义重大且迫在眉睫。具体而言,本研究方向的发展对我国景观建筑的良性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过往园林设计专业与建筑设计专业彼此孤立的现象,融合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使其互为补充,互为支撑,探索园林、建筑交叉领域的设计契合;2.建筑设计的领域,突出建筑的景观作用。同时突出建筑的景观作用。同时突出观景在建

2、筑设计中的意义,将室内外空间有机融合;3.重视自然材料、通风、采光以及其它生态节能技术在景观建筑中的应用。 二、景观建筑定义 景观建筑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设计领域的多学科交叉共荣已成其必然趋势。景观建筑学是以建筑、园林、规划为研究理论支撑骨架,探索多学科交叉的设计领域。景观建筑一般是指在风景区、公园、广场等景观场所中出现的抑或本身具有景观标识作用的建筑,其具有景观与观景的双重身份。景观建筑和一般建筑相比,有着与环境、文化结合紧密,生态节能,造型优美,注重观景与景观和谐等多种特征。由于其设计制约因素复杂而广泛,因此较一般建筑敏感,需丰富的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等多方面知识结构的良好结合。景观建筑的

3、设计及其理论正是研究有关景观建筑设计的一般理论、方法、应用、历史以及发展方向的专门学科。 三、国内景观建筑发展现状 中国的城镇化已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问题之一。目前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约为37%,在未来的10-15年之内,将达到60-70%。中国的人地关系将面临空前的紧张状态。设计人与土地、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是当前的一大难题和热点,也是未来几个世纪的主题之一。所以,景观设计学(核心内容是城市与环2013年度细分产业研究报告产业报告调研报告2013年报告行业报告 境的设计,不同尺度的人居空间的设计,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根本宗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中国的城市建设规模和速度都前所未有,

4、城镇发展成为当今和未来可预见时段内的一个令人鼓舞的主流,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城市建设的问题已十分严重,如贪大求洋、破坏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好高骛远、孤陋寡闻等等。而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专业教育的缺乏。在专业教育方面,专业设置不尽合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材陈旧、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教育技术与方法落后、学生的刻苦学习精神有待增强,等等已成为提高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机制的不尽合理,所以要改革教育关键在于机制创新。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建筑、规划、园林、环境等设计学科分别设在建筑类(65%)、工程类(15%)、环学类(15%)、林学类(5%)的院校中。因此

5、,综合型的设计高级人才目前十分短缺。以景观设计的姊妹专业建筑为例,中国目前只有相当于国际平均水平的1/10的设计师来做相当于国际同行人均5倍的设计任务(见下表)。可见人才之短缺。而高质量的人才就更是奇缺,更何况中国应有自己的人才来主导本国的设计。而景观设计的情况则要比这严重得多。 中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年每个建筑师服务人口的情况(据Kuhauss)见表1-1 表1-1 国别 中国 美国 法国 西班牙 英国 每建筑师服务人口数 30400 3120 2200 2070 1840 与美国相比的比值 9.7 1 0.71 0.66 0.59 景观设计学在国外发展历史比较长,但在国内才刚刚拉开序幕。在国

6、内与景观设计相近的专业也在从事景观设计的项目,比如建筑、园林、环境设计、城市规划等专业。另外,一些环艺设计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园林公司也随着目前的 “景观”热潮,从事一些视觉产品的销售和项目终端的实施。但是专注于理论研究和教育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The Graduat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eking University),可以说这是引导中国景观设计教育和实践的一个开始。 对于景观,各人的感触会截然不同。即便是同一个行业,这就是所说的“景观建筑学”,其对于景观的看法也在干变万化。哪怕是对于最为简单的自然景观,人们也很难作

7、出一致的客观评价。故而,很少有人客观地去看待景观,公正地、科学地带着人道主义的观点去关心它。然而,这主要是古代的情形。 今天,人类已进入了这样一种社会的文明阶段:人口不可逆地待续增长,人类聚居的生存垄间变得越来越小;芸芸众生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旅游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对于景观,较之从前,人们看得更深、更远。透过景观,人们已逐步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密不可分。起伏的山峦不只是一种象征符号,而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赖以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征服自然,征服宇宙,征服时空和距离;人口与生产平衡的买现所有这些,都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要得更为紧密。在这种关系中演化至今的景观,已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不同于历史上的

8、任何时代,自工业革命以来,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出现了为六众共享的公共性景观。因而,除了以征具有那种因人而异的一面,当今的景观更多地还具备了众所共鸣的一面。皇冢园林也好,私冢花园也罢,除了那些历史上因个人意志而创造的“园林”之外,现代出现的更多的是为群体的、为市民大众所需而创造的景观园林。因此,由个体的主观感觉演进到群体的理性判断,由宅前屋后的花园草木扩展到城币区域的景观绿化,由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抽象到规划设计师的科学分忻,传统风景园林的价值观念、判断标准、买践范围、专业背景、理论方法都发生了极大的扩展和变化。当代,作为这种扩展变化的初步结果,在国际范围,产生了一个跳出传统风景园林框框的新的

9、学科。 按照规划设计对象的更迭,分析历史的来龙去脉,从传统的风景园林到当代的景观建筑学,经历了这样一种演进过程:荒野一景物一囿一苑一花园一园林一城市绿地一公园一风景名胜区一自然保护区一大地景观。 总之,时至今日,中国规划设计界专业人员对于景观建筑学的理解仍局限于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大众化理解,仍然被认为只是一门局限于私人花园和苑囿的艺术。这是一种误解。近二、三百年、尤其是近半个世纪的实践显示,公共性的景观艺术与技术已作为社会大众的需要而得到了迅速发 展。这种现象,在中国,尤其在最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中,变得尤为日月显。对此,从当代国际景观建筑学工程实践的领域范围亦可见一般。以示

10、工会需要实践为基础,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国际范围内,经过百年的耕耘,景观建筑学已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和研究领域。 四、国外景观建筑发展现状 按美国景观建筑师注册考试委员会的定义,现代景观建筑学的实践包括提供诸如咨询、调查、实地勘测、专题研究、规划、设计、各类图纸绘制、建造施工说明文件和详图以及承担施工监理的特定服务,其目的在于保护、开发及强化自然与人造环境。 欧洲的景观建筑,尤其是中世纪之后的景观建筑大多和园林有密切的关联,或者直接以园林的形式出现,下面简单地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英国近代园林在继承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基础上,吸收了文艺复兴及古典主义时期的优秀园林传统,从而使其近代园林为人

11、们提供了更加舒适和快乐的游憩的环境。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历史保留下来宫苑、庄园绝大多数改为公园,向公众开放。植物引种和大型植物园也是其发展趋势。植物配置符合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和植物生长发育的特点;并且强调植物风格与建筑造型的配合,以获得最大的绿化、美化和观赏效果。 实例一:伯肯海德公园(Birkenhead Park, Liverpool) 伯肯海德公园是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占地面积约50公顷,由约瑟夫帕克斯顿1844年设计,1847年建成。帕克斯顿设计了横穿公园的马路,将公园分成南北两部分。园内采用了人车分流的交通模式,可供马车行驶的道路构成了公园的主环路,并将各个出

12、入口 联系起来。蜿蜒曲折园路打破了城市路网的棋盘式格局。 实例二: 圣詹姆斯园(St. Jamess Park, London) 圣詹姆斯公园面积约23公顷,这里原是沼泽密布的荒地,常被泛滥的泰伯恩河水淹没。1603年詹姆斯一世改造猎苑,修建排水系统,并在西端开挖了当时著名的罗萨蒙德大水池。东端的池塘、水渠和小岛是用来诱捕鸟类。苑中收集了各种动物,包括一些异国珍禽。1660年查理二世登基后请来安德烈莫莱,他将猎苑改成法式园林,中心开挖了长约780米、宽38米的运河,两侧各有一条林阴道。 美国园林风格的形成、发展与美国历史文化发展具有异曲同工之效,分为殖民时代、城市公园时代和国家公园时代三大发展

13、期。 1、早期殖民式庭园:一般有果树园、蔬菜园及药草园组成,园内及建筑周围点缀着花卉和装饰性灌木。2、城市公园。3、国家公园: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通过较小范围的适度开发实现大范围的有效保护,既排除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开发利用方式,达到了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目的,又为公众提供了旅游、科研、教育、娱乐的机会和场所,是一种能够合理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的行之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模式。黄石国家公园是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 五、分析比较 西方设计思潮大体经历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正在讨论的新现代主义的过程,其中还包括风格派、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等

14、流派,呈现出一种纷繁复杂的状态。现代主义的基础是形式追随功能,强调理性、纯粹、秩序和少即是多。后现代主义强调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但最终演化为历史符号和简单的拼贴,多反而变成了少。目前全球化的环境和能源危机使得设计回归功能和理性本体,并关注生态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下午13:0017:00度。全体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工作时间,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不必打卡。3.1.2.2打卡次数:一日两次,即早上上班打卡一次,下午下班打卡一次。3.1.2.3打卡时间:打卡时间为上班到岗时间和下班离岗时间; 3.1.2.4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应填写外勤登记表,注明外出日期、事由、外勤起止时间。因公外出

15、需事先申请,如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申请,应在事毕到岗当日完成申请、审批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因停电、卡钟(工卡)故障未打卡的员工,上班前、下班后要及时到部门考勤员处填写未打卡补签申请表,由直接主管签字证明当日的出勤状况,报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批准后,月底由部门考勤员据此上报考勤。上述情况考勤由各部门或分公司和项目文员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管理。3.1.2.5手工考勤制度3.1.2.6手工考勤制申请:由于工作性质,员工无法正常打卡(如外围人员、出差),可由各部门提出人员名单,经主管副总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审批备案。3.1.2.7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需由其主管部门的部门考勤员(文员)或部门指定人员进行考

16、勤管理,并于每月26日前向人力资源部递交考勤报表。3.1.2.8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如有请假情况发生,应遵守相关请、休假制度,如实填报相关表单。3.1.2.9 外派员工在外派工作期间的考勤,需在外派公司打卡记录;如遇中途出差,持出差证明,出差期间的考勤在出差地所在公司打卡记录;3.2加班管理3.2.1定义加班是指员工在节假日或公司规定的休息日仍照常工作的情况。A现场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加班应严格控制,各部门应按月工时标准,合理安排工作班次。部门经理要严格审批员工排班表,保证员工有效工时达到要求。凡是达到月工时标准的,应扣减员工本人的存休或工资;对超出月工时标准的,应说明理由,报主管副总和人力资源

17、部审批。 B因员工月薪工资中的补贴已包括延时工作补贴,所以延时工作在4小时(不含)以下的,不再另计加班工资。因工作需要,一般员工延时工作4小时至8小时可申报加班半天,超过8小时可申报加班1天。对主管(含)以上管理人员,一般情况下延时工作不计加班,因特殊情况经总经理以上领导批准的延时工作,可按以上标准计加班。3.2.2.2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因无法确定加班工时的,应在本次加班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补填加班申请表。加班申请表经部门经理同意,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有效。加班申请表必须事前当月内上报有效,如遇特殊情况,也必须在一周内上报至总经理批准。如未履行上述程序,视为乙方自

18、愿加班。3.2.2.3员工加班,也应按规定打卡,没有打卡记录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有打卡记录但无公司总经理批准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加班。3.2.2.4原则上,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集体活动不计加班。3.2.2.5加班工资的补偿:员工在排班休息日的加班,可以以倒休形式安排补休。原则上,员工加班以倒休形式补休的,公司将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安排在春节前后补休。加班可按1:1的比例冲抵病、事假。3.2.3加班的申请、审批、确认流程3.2.3.1加班申请表在各部门文员处领取,加班统计周期为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3.2.3.2员工加班也要按规定打卡,没有打卡记录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各部门的考勤员(文员)

19、负责加班申请表的保管及加班申报。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加班前到部门考勤员(文员)处领取加班申请表,加班申请表经项目管理中心或部门经理同意,主管副总审核,总经理签字批准后有效。填写并履行完审批手续后交由部门考勤员(文员)保管。3.2.3.3部门考勤员(文员)负责检查、复核确认考勤记录的真实有效性并在每月27日汇总交人力资源部,逾期未交的加班记录公司不予承认。下午13:0017:00度。全体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工作时间,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不必打卡。3.1.2.2打卡次数:一日两次,即早上上班打卡一次,下午下班打卡一次。3.1.2.3打卡时间:打卡时间为上班到岗时间和下班离岗时间;

20、 3.1.2.4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应填写外勤登记表,注明外出日期、事由、外勤起止时间。因公外出需事先申请,如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申请,应在事毕到岗当日完成申请、审批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因停电、卡钟(工卡)故障未打卡的员工,上班前、下班后要及时到部门考勤员处填写未打卡补签申请表,由直接主管签字证明当日的出勤状况,报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批准后,月底由部门考勤员据此上报考勤。上述情况考勤由各部门或分公司和项目文员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管理。3.1.2.5手工考勤制度3.1.2.6手工考勤制申请:由于工作性质,员工无法正常打卡(如外围人员、出差),可由各部门提出人员名单,经主管副总批准后,

21、报人力资源部审批备案。3.1.2.7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需由其主管部门的部门考勤员(文员)或部门指定人员进行考勤管理,并于每月26日前向人力资源部递交考勤报表。3.1.2.8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如有请假情况发生,应遵守相关请、休假制度,如实填报相关表单。3.1.2.9 外派员工在外派工作期间的考勤,需在外派公司打卡记录;如遇中途出差,持出差证明,出差期间的考勤在出差地所在公司打卡记录;3.2加班管理3.2.1定义加班是指员工在节假日或公司规定的休息日仍照常工作的情况。A现场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加班应严格控制,各部门应按月工时标准,合理安排工作班次。部门经理要严格审批员工排班表,保证员工有效工时达

22、到要求。凡是达到月工时标准的,应扣减员工本人的存休或工资;对超出月工时标准的,应说明理由,报主管副总和人力资源部审批。 B因员工月薪工资中的补贴已包括延时工作补贴,所以延时工作在4小时(不含)以下的,不再另计加班工资。因工作需要,一般员工延时工作4小时至8小时可申报加班半天,超过8小时可申报加班1天。对主管(含)以上管理人员,一般情况下延时工作不计加班,因特殊情况经总经理以上领导批准的延时工作,可按以上标准计加班。3.2.2.2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因无法确定加班工时的,应在本次加班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补填加班申请表。加班申请表经部门经理同意,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有效

23、。加班申请表必须事前当月内上报有效,如遇特殊情况,也必须在一周内上报至总经理批准。如未履行上述程序,视为乙方自愿加班。3.2.2.3员工加班,也应按规定打卡,没有打卡记录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有打卡记录但无公司总经理批准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加班。3.2.2.4原则上,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集体活动不计加班。3.2.2.5加班工资的补偿:员工在排班休息日的加班,可以以倒休形式安排补休。原则上,员工加班以倒休形式补休的,公司将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安排在春节前后补休。加班可按1:1的比例冲抵病、事假。3.2.3加班的申请、审批、确认流程3.2.3.1加班申请表在各部门文员处领取,加班统计周期为上月26

24、日至本月25日。3.2.3.2员工加班也要按规定打卡,没有打卡记录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各部门的考勤员(文员)负责加班申请表的保管及加班申报。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加班前到部门考勤员(文员)处领取加班申请表,加班申请表经项目管理中心或部门经理同意,主管副总审核,总经理签字批准后有效。填写并履行完审批手续后交由部门考勤员(文员)保管。3.2.3.3部门考勤员(文员)负责检查、复核确认考勤记录的真实有效性并在每月27日汇总交人力资源部,逾期未交的加班记录公司不予承认。徐志摩曾说过:“一生中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记了自己,不求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

25、我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我不知道自己是何等的幸运能在茫茫人海中与你相遇?我也不知道你的出现是恩赐还是劫?但总归要说声“谢谢你,谢谢你曾来过”还记得初相识时你那拘谨的样子,话不是很多只是坐在那里听我不停地说着各种不着边际的话。可能因为紧张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只知道乱七八糟的在说,而你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插一两句。想想自己也不知道一个慢热甚至在不熟的人面前不苟言笑的我那天怎么会那么多话?后来才知道那就是你给的莫名的熟悉感和包容吧!有一句话说:“人的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的那个人,是青春回忆里最绚烂、最耀眼的存在,不后悔跟他经历过的快乐与感动,哪怕后来的大风大浪都是他给的,但还是想对他说,有生之年,欣喜相逢。你给过我太多的快乐和感动,太多的收获和意外,也有太多的心酸和坎坷。可总归你来过我的生命,也带给我许多的美好和小幸福。我不知道是怎样的缘分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