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佛山二模试题评讲(历史).ppt_第1页
2012佛山二模试题评讲(历史).ppt_第2页
2012佛山二模试题评讲(历史).ppt_第3页
2012佛山二模试题评讲(历史).ppt_第4页
2012佛山二模试题评讲(历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佛山二模试题评讲,12(东)汉章帝说:“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既非能显,而当授之政事,甚无谓也。”此说明汉刺史可以 A向朝廷举荐人才 B考查地方官员政绩 C任命地方官员 D谏正皇帝过失,【题眼】察举制,A,【注释】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 才并推荐给中央当官,由御史、列侯、刺史、守 相等推举。,13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符合诗中描绘的是 A江南手工作坊生产 B筒车用于山地灌溉 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 D江南出现了灌溉工具翻车,B,1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描述

2、到:从1640年到1840年,西方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转辗沟壑的小农、高谈性心理义的士人。当时的中国社会出现的现象不包括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近代工业兴起 中外文化有所交流 进化论传入中国 A B C D,【题眼】明末到鸦片战争前,【错选】C,D,15以下是20世纪初,北京普通市民的两段对话,【题眼】对辫子的态度,奴性在,悟性差,不具 民主思维。,C,当时某报刊对上述行为进行评论,下列标题比较贴切的应是,A民风日新 B民权兴衰 C民智未开 D民族觉醒,16“历史总是喜欢在关键时刻玩一点小的噱

3、头,将几千年中国乡村权力格局翻过来的革命,居然在这样一个俄国式的名词下进行的。”材料中所说的“革命”指 A土地革命 B人民公社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题眼】俄国是十月革命,所以会带有“革命”的 名词,将封建社会的地主土地私有制变 成农民土地私有制,【错选】B,A,171953年4月,政务院发出进行全国首次人口调查登记的指示,右图为佛山市人口调查登记的通知。当时进行全国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为 A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 B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 C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数据 D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题眼】A 1952年底国民经济已经恢复 C 1949年已经正式提出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1953年一五计划已经正式实施,【错选】D,B,1820世纪90年代前,同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差不大,但是自1992年后,逐渐拉开了差距。依据下图判断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题眼】1992年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目标,【错选】A,C,A中国比印度更早实行对外开放 B印度依然是国际“资本洼地” C中国在资本市场竞争中超过印度 D中国的计划经济比重比印度更大,19右图是北京大学法院大一某学生在查阅某部法典资料时期中的部分目录。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部法典应是 A十二铜表法 B秦律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民法大全,【题眼】法的渊源罗马法,【错选】A,D,第二章 法的渊源

5、(14) 第一节 制定法(14) 法律(lex)和平会决议(plebiscitum)(14) 元老院决议(16) 皇帝谕令(16),20小明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一张地图,此地图最有可能是那一个年代的 A1756年 B1789年 C1492年 D1812年,【题眼】英国和法国都有殖民地,美国未独立,【错选】,A,18世纪中期,英军在英法七年战争中打败法国,从法国手里获得了北美的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英国与法国之争(1756年1763年),殖民活动的特点之一:进行商业战争;,21十九世纪末出现一种理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类社会,弱势的文

6、化与种族终将衰微,只有最强者才能够生存。下列以这个理论合理化其行为的是 A社会主义 B帝国主义 C自由主义 D无政府主义,【题眼】种族主义,认为种族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 和文化发展,认为自己所属的团体优越于其他的团体。,【注释】德国纳粹因这种观念屠杀犹太族,发动 世界大战,B,22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地区的势力范围,使得那个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威胁,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风的直接威胁”喻指苏联的威胁 B“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喻指冷战 C古巴导弹危机

7、属于“北风的直接威胁” D越南战争属于“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题眼】苏联解体不是直接威胁造成的,而是间接威胁造成的,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争、组建军事集团、发 动代理人战争等,即冷战,B,23俄罗斯新当选总统普京曾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说是没头脑。”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总结苏联历史只能用理解思考,不能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B为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感到遗憾,但认为苏联解体是 必然的 C统一的苏联的解体是遗憾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的失败是必然的 D俄国的历史只能向前发展,苏联的解体是历史

8、的进步,C,【题眼】不希望苏联解体,但也不愿意恢复苏联 原有的体制,【错选】B,38(26分) 环境史观认为,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反对环境决定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 环境史观认为,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与环境基本和谐的时期:环境与传统文明。第二阶段:人类中心阶段:现代文明对环境的征服。第三阶段:走向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中心的时代:超越现代文明的新文明观。 请回答: (1)列举战国时期论述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两个重要思想家及其主张。(6

9、分) (2)从环境史观的角度,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跃进运动”的原因和影响。(6分) (3)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康纳认为:“瓦特的蒸汽机在经济领域是一种胜利,可对生态领域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依据所学知识,论证奥康纳的观点。(10分) (4)结合环境史观理论,谈谈你对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认识。(4分),38(26分) 环境史观认为,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反对环境决定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 环境史观认为,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与环境

10、基本和谐的时期:环境与传统文明。第二阶段:人类中心阶段:现代文明对环境的征服。第三阶段:走向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中心的时代:超越现代文明的新文明观。 (1)列举战国时期论述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两个重要思想家及其主张。(6分),答:1、儒家荀子(1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规律为社会造福。(2分) 2、道家庄子(1分);提出“天与人不相胜”,主张人与自然建立和谐关系。(2分),38(26分) 环境史观认为,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反对环境决定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

11、 环境史观认为,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与环境基本和谐的时期:环境与传统文明。第二阶段:人类中心阶段:现代文明对环境的征服。第三阶段:走向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中心的时代:超越现代文明的新文明观。 (2)从环境史观的角度,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跃进运动”的原因和影响。(6分),答:1、原因:忽视自然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2分) 2、影响: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4分),38(26分) (3)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康纳认为:“瓦特的蒸汽机在经济领域是一种胜利,可对生态领域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依据所学知识,论证奥康纳的观点。(10分)

12、,答: (1)胜利: 1、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或随着 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交通运输业革命) 2、推动世界经济市场的初步形成; 3、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每点2分,共6分) (2)灾难”: 1、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由于工厂排放“三废”,城市环境受到污染(4分),1、固体废弃物污染。例如煤渣、矿渣 2、水体污染。例如煤化企业所排放出来的废水 3、大气污染。例如CO2、SO2、NO(一氧化氮,损害呼 吸道)、H2S等 4、噪音污染。煤化企业的机器轰鸣声.,在煤炭

13、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哪些环境污染问题?,38(26分) 环境史观认为,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反对环境决定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 环境史观认为,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与环境基本和谐的时期:环境与传统文明。第二阶段:人类中心阶段:现代文明对环境的征服。第三阶段:走向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中心的时代:超越现代文明的新文明观。 (4)结合环境史观理论,谈谈你对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认识。(4分),答:1、人类在发展进程中要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

14、协调发展。 2、加强全球(南北)环境合作; 3、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的一些环境原则,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等。(4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39(26分)近年来,中国与周边邻国领海争端摩擦不断,诸如中日钓鱼岛问题,中菲、中越南海问题等,保障海权成为我们的重要共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罗马舰队,威尼斯舰队等强大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古代中国虽有漫长的海岸线,陆权主义却极其浓厚,海军和海权意识很难在中国萌发出来。 描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材料二:随着15世纪晚期至18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近代海权思想兴起。1537年,拥

15、有强大舰队的西班牙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海军陆战队。16世纪末英国蕾莱爵士更直截了当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材料三:凡一国之盛衰,在乎海权之得失,能主管海上叔者,必能主管海上之贸易,能主管海上之贸易者,必能主管世界之富源;处此弱肉强食之秋,立国之要素为军备,军备之要在海权。19世纪以来,海权之争渐趋注于太平洋,我国与太平洋上适当列强海权竞争之冲。我国海疆袤延七省,苟无海军控制则海权尽失,须重戎备而固海防。盖无舰船,海防无从谈起,有舰船而无训练有素之才,无以用之,有舰械人才而无良港,则海军无驻足之所,一切皆备而无民生之

16、政府,则必导甲午之覆则。海事既备,当以中国人工用船荒之时建船舶、兴商务,勾逢世界,亦可得鱼盐之利,可围海造田、潮汐发电。 引自孙中山相关论述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为什么地中海成为海军和海权意识的摇篮,而古代中国却很难萌发海军和海权意识?(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海权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绐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海权思想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背景。(6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的海权观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10分)指出近代中国人与英国蕾莱爵士在海权观念上的不同。(4分),39(26分)近年来,中国与周边邻国领海争端摩擦不断,诸如中日钓鱼岛问题,中菲、中越南海问题等,保

17、障海权成为我们的重要共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罗马舰队,威尼斯舰队等强大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古代中国虽有漫长的海岸线,陆权主义却极其浓厚,海军和海权意识很难在中国萌发出来。 描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为什么地中海成为海军和海权意识的摇篮,而古代中国却很难萌发海军和海权意识?(4分),答: 1、古代希腊和罗马多岛屿和港湾,商业、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发达。(2分) 2、古代中国地大物博,农业较发达,重农抑商(或以农耕经济为主),封闭保守。(2分),39(26分)近年来,中国与周边邻国领海争端摩擦

18、不断,诸如中日钓鱼岛问题,中菲、中越南海问题等,保障海权成为我们的重要共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随着15世纪晚期至18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近代海权思想兴起。1537年,拥有强大舰队的西班牙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海军陆战队。16世纪末英国蕾莱爵士更直截了当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海权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绐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海权思想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背景。(6分),答:1、内容:建设强大海军,控制世界贸易和交通要道,夺取制海权,进而称霸世界。(2分) 2、背景: 政治:通过资产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