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_各论_疾病:同型胱氨酸尿症_课件模板_第1页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同型胱氨酸尿症_课件模板_第2页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同型胱氨酸尿症_课件模板_第3页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同型胱氨酸尿症_课件模板_第4页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同型胱氨酸尿症_课件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同型胱氨酸尿症 内容课件模板,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别名:,高胱氨酸尿症,Field 综合征,假性Marfan综合征。,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身体部位:,全身。,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科室:,小儿科。,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简介:,同型胱氨酸尿症(homocystinuria)又称高胱氨酸尿症,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由于酶缺陷,蛋氨酸代谢紊乱而致疾病。是一种含硫氨基酸的先天性代谢障碍性疾病,是累及眼、心血管、骨骼、神经系统的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是多发性血栓形成、智力不全、晶体异位和指(趾)过长等。多数患者为父母近亲结婚,国内已有报道。,内

2、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病因:,同型胱氨酸尿症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同型胱氨酸尿症 (一)发病原因 同型胱氨酸尿症为常染色体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突变基因可能位于2号染色体短臂。系由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降解代谢障碍而致病。 (二)发病机制 蛋氨酸为一种必需氨基酸,其主要转换途径是把分子中的硫,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病因:,转移给L-同型半胱氨酸,再进一步转化为胱氨酸。(Lalonge等,1994)在该病患者中的SLC3A1。基因中检测到一个半胱氨酸,467位至苏氨酸的突变,此突变基因能诱导氨基酸转运活性几乎完全消失。 现已发现在这种转化过程中,有多种酶的缺陷能引起某些氨基酸沉

3、积于细胞内,同时伴,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病因:,有血清中其他氨基酸浓度升高。同样,这种酶缺陷也可影响到同型半胱氨酸再甲基化转化为蛋氨酸。蛋氨酸转化到同型半胱氨酸的第一步是形成S-腺苷酰蛋氨酸。该反应受甲硫氨酸腺苷酰转移酶催化。正常时,ATP分子的腺苷酰被转移到蛋氨酸上,形成腺苷基蛋氨酸,这样以后就能参与几种转甲基反应。在正常人,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病因:,细胞内,S-腺苷基蛋氨酸转甲基形成S-腺苷基同型半胱氨酸,后者可很快水解,并可与丝氨酸合成胱硫醚,其间经过一步转硫反应也可再甲基化而形成蛋氨酸或氧化为同型胱氨酸。蛋氨酸代谢开始两步反应受阻滞,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沉积于组

4、织中,同时尿和血清中的浓度也升高,蛋氨酸约占饮食蛋白中氨基酸的,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病因:,2.5%,在体内一部分合成组织蛋白,主要部分转化为胱氨酸、同型胱氨酸及其他衍生物(图1)。 同型胱氨酸尿症根据其生化缺陷不同可分3型: 1.胱硫醚合成酶缺乏型 简称合成酶型。此型最多见。由于从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胱硫醚的代谢途径发生阻滞,因而血和尿中同型胱氨酸和蛋氨酸浓度都,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病因:,增多。蛋氨酸经中间代谢产物S-腺苷基蛋氨酸和S-腺苷基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同型半胱氨酸,后者可被氧化成同型胱氨酸或丝氨酸并结合成胱硫醚。形成胱硫醚的反应受胱硫醚合成酶催化,该酶需维生素

5、B6作为辅酶。因此,部分病例使用大剂量维生素B6治疗有效。 2.甲基四氢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病因:,转移酶缺乏型 简称甲基转移酶型。此型病人的甲基转移酶酶蛋白本身的活性并未降低,而有辅酶(维生素B12)缺陷。正常时,同型胱氨酸经过甲基化作用可形成蛋氨酸,这种转化是在甲基转移酶催化下进行的,所需辅酶是维生素B12的活化型,即甲基维生素B12。本型是由于体内维生素B12代谢异常,不,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病因:,能将体内吸收的维生素B12在细胞内转化为活性型的有辅酶功能的维生素B12所致。 3.N5,10-甲烯四氢叶酸还原酶缺乏型 简称还原酶型,此型的

6、功能是催化 N5,10-甲烯四氢叶酸还原为N5-甲基四氢叶酸。后者可为同型胱氨酸经甲基化而转变为蛋氨酸的反应中提供甲基。该酶缺乏时,不,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病因:,能形成足够的N5-甲基四氢叶酸,所以可引起同型胱氨酸甲基化不足而沉积于体内,同时出现同型胱氨酸尿症。 正常时,胱硫醚合成酶存在于肝和脑组织内。此种酶缺乏时,酶活性只有正常的1%2%。由于同型胱氨酸不能形成胱硫醚,所以血中的同型胱氨酸和蛋氨酸都增多,尿中也可排出大量的同型胱氨,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病因:,酸和一定量的蛋氨酸。 甲基转移酶缺乏引起的同型胱氨酸尿症,血浆中甲基B12减少,血和尿中同型胱氨酸和甲基丙二

7、酸都增多,血中蛋氨酸不增高,甚至可以减少,这也是与胱硫醚合成酶缺乏型的主要不同之处。血和尿中胱硫醚增多,血中叶酸也增多。 病理改变表现:各种器官内的血管(动脉和静脉,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病因:,)都表现为血管内膜纤维化、增生、弹力纤维破坏和管腔狭窄或闭塞。主动脉有缩窄或扩张所致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大血管中层变薄,动脉和静脉有血栓形成。脑白质内有多灶性脱髓鞘性变、血管损害、多发性栓塞灶形成脑软化及海绵样变性。硬脑膜窦可见有血栓形成。于脑实质内还可见神经元丧失。本病代谢障碍,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病因:,与血栓形成,可能与高浓度的同型胱氨酸能激活凝血因子或改变蛋白多糖的结构有

8、关。肝内可见有脂肪变性,伴有粗大的线粒体及多泡性小体。肾内可见有上皮细胞肿胀。横纹肌显示有局灶性碎片形成“Z”带破坏及肌丝结构紊乱。眼内组织最常见的改变是有小带状异常。骨骼改变为骨形成不良的骨质疏松。,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症状及病史:,同型胱氨酸尿症症状_同型胱氨酸尿症有什么症状 由胱硫醚合成酶缺乏引起的同型胱氨酸尿症患儿在出生时正常,多于生后59个月起病。患儿发育延迟,身材矮小,直到1岁才能独立坐着,到2岁才能勉强走路,呈鸭步态。小儿期以后反应迟钝恶化,语言障碍。智力障碍的程度因人而异,智力低下和反应,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症状及病史:,迟钝有发展较慢的倾向。除癫痫发作

9、外,尚可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肌阵挛发作、痉挛、深反射亢进等。 晶体脱位多在10岁左右才发生。在青春期,约90%的病例可出现这种眼部特征性改变。晶体常向下脱位。晶体脱位的方位、发生时间和损害类型,均不同于马方综合征。本病还可发生虹膜肥厚和近视,,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症状及病史:,而发生青光眼、白内障和视神经病变者则较少见。 几乎所有病人在青少年期都可出现骨质疏松,其他骨骼异常可有脊柱侧弯、胸廓畸形、高腭弓、膝外翻伴有膝关节粗大和高足弓等。长管骨常细长,许多病例还可出现蜘蛛指,容易发生骨折。无马方综合征所特有的关节和韧带松弛。 发生静脉闭塞和脑血管,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症

10、状及病史:,栓塞,在临床上最为常见。而发生周围动脉闭塞、肺动脉栓塞和心肌梗死者则较少见。肾动脉栓塞可引起高血压,冠状动脉栓塞可发生心肌梗死,也可发生凝血酶原减少和肌病等。 皮肤血管病变常引起皮肤网状青斑,此外皮肤变薄,面颊部常显着潮红,头发常稀少、本病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变异性,可出现以上,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症状及病史:,所有特征及严重智能发育障碍并早期死于血管病变。但也可仅有晶体脱位和轻度骨骼改变而无其他异常者。 甲基转移酶缺乏型的临床表现轻重不等,可有智力发育延迟、马方综合征样外观、体格发育落后、反复感染、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如惊厥等。部分病例可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肝脾肿大。晶体

11、脱位、骨骼异,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症状及病史:,常和血管闭塞则较少见。本型虽有甲基丙二酸尿,但没有严重的酮症酸中毒症状。 还原酶型同型胱氨酸尿症,在临床上与以上两型表现不同,其主要表现是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智力低下、紧张症、周围神经病变、肌病、精神分裂症样表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共济失调,没有血管、骨骼和晶体症状。此,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症状及病史:,型中还有一些病人以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同型胱氨酸尿症和甲基丙二酸尿症为特征,临床上表现为小儿期有严重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烦躁不安,消瘦,反复感染,厌食,恶心,呕吐和腹泻。无神经、骨骼、血管和眼部异常。,内科学疾病部分:

12、同型胱氨酸尿症,诊断:,同型胱氨酸尿症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同型胱氨酸尿症 诊断 尿同型胱氨酸测定,可用筛查法,即硝普钠试验:尿液1ml加入5%氰化钠水溶液,放置5分钟,加入5%硝普钠水溶液一滴,出现红色或紫红色为阳性,表示尿中有过量的含硫氨基酸。 确诊要靠酶活性测定,可用皮肤成纤维细胞测,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诊断:,定酶的活性,也可用此法检出杂合子。 产前诊断可测羊水细胞的酶活性。 鉴别 1、应首先排除马方综合征。 二者的共同点是晶体异位、蜘蛛指趾、心血管症状。但遗传方式和病情发展不同。本病为隐性遗传,马凡氏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指趾细长自初生即可见到;而同型胱氨酸尿症,内科学疾

13、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诊断:,在初生为正常,数年后骨骼的生长不成比例,而四肢加长,此外还有血栓栓塞症状,骨质疏松,椎骨有双凹畸形等。更重要的是马凡氏综合征没有本病那种生化代谢异常。 临床通过血管造影, CD I、MR I 以及病史、体检、化验相区别, 尿同型胱氨酸定性试验是二者鉴别的主要依据。 2、临,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诊断:,床上还需与引起神经、骨骼异常的黏脂贮积症相区别。通过有关实验室检查和X线表现,很容易区分。 3、本病三型的生化缺陷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故必须将三型加以区分。本病三个临床分型的鉴别见表1。,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并发症:,同型胱氨酸尿症并发症

14、_同型胱氨酸尿症有哪些并发症 本病还可病发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惊厥、偏瘫等圣经精神症状。病人可有弓形足、脊柱侧凸及后凸等,毛发淡黄、稀少和质脆。同型胱氨酸尿症发生脑梗死者可有偏瘫、失语和抽搐。胱硫醚合成酶缺乏型病人青春期可死于冠状动脉闭塞。,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治疗:,同型胱氨酸尿症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同型胱氨酸尿症 西医治疗 1.合成酶缺乏型的治疗原则是限制蛋氨酸的摄入和应用大量维生素。早期应用低蛋氨酸饮食可以预防症状的发生。要补充胱氨酸,长期低蛋白饮食。应少食动物蛋白。可用黄豆、扁豆等植物食品。 2.对甲基转移酶缺乏型和还原酶缺,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治疗:,乏型

15、,不应限制蛋氨酸的摄入量,但其摄入量要适当。 大剂量维生素的应用不仅适用于甲基转移酶型和还原酶型,也适用于合成酶型。大剂量维生素B6用于合成酶型,可使约半数病例于数天内即出现生化代谢改进,以后长期应用可维持尿中不出现同型胱氨酸,使血中蛋氨酸含量也变为正常。对于维生素B6治,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治疗:,疗无效的病例,有时加用大量叶酸可有效,因患本病者叶酸也减少。此外,对限制蛋氨酸摄入的病例,由于动物蛋白入量不足,维生素Bl2也有缺乏,所以应予补充。对于甲基转移酶缺乏型和还原酶缺乏型,更应给予大剂量的维生素B12或大剂量的叶酸,以改善同型胱氨酸的甲基化。还应补充甜菜碱和其他前质胆,内科

16、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治疗:,碱,以促进其甲基化作用。 在确诊同型胱氨酸尿症之后,临床上常不易区分其酶缺陷类型,可首先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6每天100500mg,连用数周,对有效病例可以逐渐减量,有些病例的最低有效剂量为每天25mg,可按此量维持应用。对于单用维生素B6治疗无效的病例,可再加用大剂量叶酸每,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治疗:,天1020mg,维生素B12每天0.51mg,有效者可长期联合应用大剂量维生素,并逐步调整剂量。对于大剂量维生素完全无效的病例,可试用低蛋氨酸饮食,补充胱氨酸,并加用甜菜碱。 3.对症治疗 眼科手术治疗并非禁忌,但需要谨慎行事,尤其全身麻醉极易诱发

17、血栓形成,造成猝死。,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治疗:,如果能补充水分,并在手术前后补充维生素B6 ,则95 %以上的病例在手术过程中不发生血栓栓塞现象。此为眼科医生应掌握的重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医疗机构。,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预防:,同型胱氨酸尿症预防_同型胱氨酸尿症怎么调理 1、本病时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数患者为父母近亲结婚,根据此情况,可从加强“禁止近亲结婚”的婚姻法这一角度来减少此病的病发率,有效的提高我国人们的身体素质。 2、本病预后取决于血管闭塞性疾病形成早晚、部位, 是青少年型心肌梗塞的,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预防:,少见原因之一, 需长期随访。眼科医生对于双眼晶状体脱位, 应高度警惕做好检查及随访工作。 3、纠正代谢紊乱 这是目前治疗遗传性代谢病的最主要方法。 (1)饮食控制(禁其所忌):当代谢异常造成机体某些必需物质缺乏时,通过饮食加以补充;而当代谢物质发生贮积时,则限制此代谢物或,内科学疾病部分:同型胱氨酸尿症,预防:,其前身物质的摄入,来维持平衡。 (2)产物替代:当重要的酶促反应产物不足而致病时,可直接补充相应的必需的终产物。 (3)酶替代疗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