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9891621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5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10-18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基于
ADAMS
软件
轿车
悬架
动态
模拟
仿真
- 资源描述:
-
喜欢就充值下载吧。。。资源目录里展示的全都有,,下载后全都有,,请放心下载,原稿可自行编辑修改 【QQ:1304139763 可咨询交流】=====================
喜欢就充值下载吧。。。资源目录里展示的全都有,,下载后全都有,,请放心下载,原稿可自行编辑修改 【QQ:1304139763 可咨询交流】=====================
喜欢就充值下载吧。。。资源目录里展示的全都有,,下载后全都有,,请放心下载,原稿可自行编辑修改 【QQ:1304139763 可咨询交流】=====================
- 内容简介:
-
SY-025-BY-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李圣明系部汽车工程系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05-17班指导教师姓名王慧文职称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基于ADAMS软件轿车前悬架动态模拟与仿真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的目的、依据和意义目的、依据和意义: 汽车悬架系统对整车行驶动力学(如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等)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汽车总布置设计、运动校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汽车悬架系统是比较复杂的空间机构,这些就给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带来较大困难。人们采用不同的途径或手段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包括试验、简化成理想约束条件下的机构分析。过去多用简化条件下的图解法和分析计算法对汽车悬架和转向系统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计算,用多自由度的质量阻尼刚体数学模型对汽车行驶状况进行仿真。所得的结果误差较大,并且费时费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长足进步,虚拟技术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开发设计的应用潮流。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数字化设计与虚拟开发技术的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大力推广,这是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仿真分析、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及虚拟制造、计算机辅助实验及虚拟实验等先进技术的全新的汽车设计开发技术体系和流程。特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变,而多体系统动力学的成熟,使汽车动力学的建模与仿真产生了巨大飞跃,特别是ADAMS软件的成功应用使虚拟样机技术脱颖而出。基于ADAMS的虚拟样机技术,可把悬架视为是由多个相互连接、彼此能够相对运动的多体运动系统,其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比以往通常用儿个自由度的质量一阻尼刚体(振动)数学模型计算描述更加真实反映悬架特性及其对汽车行驶动力学影响。悬架是车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传递车轮与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并缓和冲击、衰减振动。对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减轻车辆自重以及减少对公路的破坏具有重要息义。在传统悬架系统设计、试验、试制过程中必须边试验边改进,从设计到试制、试验、定型,产品开发成本较高,周期长。运用虚拟样机技术,结合虚拟设计和虚拟试验,可以大大简化悬架系统设计开发过程,大幅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大量减少产品开发费用和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的系统性能,获得最优设计产品。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运用ADAMS软件建立车辆麦弗逊式悬架的虚拟设计及进行动力学仿真,在试制前的阶段进行设计和试验仿真,并且提出优化设计的意见,获得分析车轮垂直跳动与车轮前束角的变化等关系。获得相关数据,在产品制造出之前,就可以发现并更正设计缺陷,完善设计方案,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为生产实际提供理论支持。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现状: 马车出现的时候, 为了乘坐更舒适, 人类就开始对马车的悬架(叶片弹簧)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在1776年,马车用的叶片弹簧取得了专利, 并且一直使用到20世纪30年代叶片弹簧才逐渐被螺旋弹簧代替。汽车诞生后,随着对悬架技术研究的深入,相继出现了扭杆弹簧、气体弹簧、橡胶弹簧、钢板弹簧等弹性件,1934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由螺旋弹簧组成的被动悬架。 被动悬架的参数根据经验或优化设计的方法确定, 在行驶过程中路况保持不变,很难适应各种复杂路况,减振的效果较差。为了克服这种缺陷,采用了非线性刚度弹簧和车身高度调节的方法,该方法虽然有一定成效,但无法根除被动悬架的弊端。被动悬架主要应用于中低档轿车上,现代轿车的前悬架一般采用带有横向稳定杆的麦弗逊式悬架,比如桑塔纳、夏利、赛欧等车,后悬架的选择较多,主要有复合式纵摆臂悬架和多连杆悬架。被动悬架是传统的机械结构,刚度和阻尼都是不可调的,依照随机振动理论,它只能保证在特定的路况下达到较好效果,但它的理论成熟、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相对低廉且不需额外能量,因而应用最为广泛,在我国现阶段,仍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对于汽车悬架系统的研究,国内采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进行分析和计算的工作起步较晚。七十年代初,长春汽车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同时发展了汽车动力学的研究。研究工作集中在平顺性、操纵稳定性性能指标的评价方法、试验方法及操纵稳定性力学模型的建立、模型的计算方法、性能预测方法和优化设计方法等。力学模型从七十年代研究汽车侧偏和横摆运动的二自由度线性模型,发展到包括侧倾和转向系在内的三至五自由度乃至十三个自由度的非线性模型,其功能也从对汽车稳定性的稳态响应和瞬态响应的分析,发展到汽车转弯制动性能的分析。90年代初人们开始把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用于汽车技术领域,这标志着汽车多体系统动力学向新的层次发展,许多有益的工作值得借鉴。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都运用ADAMS软件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对悬架系统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麦弗逊独立悬架的优化设计做了深入的研究。也对麦弗逊独立悬架模型进行了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出了其车轮外倾角、前轮前束角、主销后倾角等前轮定位参数、悬架刚度、侧倾刚度、侧倾中心等参数在前轮左右轮心上下跳动时的变化规律。二、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研究的基本内容分析麦弗逊式悬架的结构和悬架设计要求,分析减振器、弹簧的设计计算过程,在悬架设计中,根据整车的布置要求以及经验数据,确定悬架的整体空间数据和性能参数,并在ADAMS软件平台上建立麦弗逊悬架的简化物理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通过分析车轮垂直跳动与车轮前束角的变化等关系获得相关数据,优化相关参数,运用Pro/E建立虚拟麦弗逊悬架模型。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对麦弗逊悬系统的结构分析和计算;(2)ADAMS的动力学分析;(3)优化设计结果。(4)Pro/E的实体物理建模;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悬架的设计计算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在ADAMS中进行建模、仿真优化设计基于PRO/E的实体模型的建立形成研究成果四、进度安排(1)调研、资料收集,完成开题报告 第1、2周 (3月2日3月15日)(2)麦弗逊悬架的设计计 第3、4、5周 (3月16日4月5日)(3)应用Pro/E建立悬架三维实体模型 第6、7、8周 (4月6日4月26日)(4)应用ADAMS进行悬架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第9、10、11周 (4月27日5月17日)(5)优化设计及运用Pro/E进行模型的重新建模 第12、13、14周 (5月18日6月7日)(6)设计审核、修改 第15、16周 (6月8日6月21日)(7)毕业设计答辩准备及答辩 第17周 (6月22日6月28日)五、参考文献(1) 张俊,麦弗逊悬架的虚拟设计及试验平台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6.(2) 陈家瑞.汽车构造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3) 曹民,范永法.汽车悬架技术的进展与预测J.上海汽车,2000,7(3):5-8.(4) 万钢,秦明,吴宪.轿车悬架技术及发展趋势J.上海汽车,2004,7(6):656-682.(5) 姚嘉.汽车悬架系统的发展与控制理论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4,3(5):431-438.(6) 胡宁,罗素云.麦弗逊悬架运动分析的空间解析法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7, 34(3):7-10.(7) 夏长高.麦弗逊式独立悬架运动特性J.农业机械学报,2004,35(6):744-760.(8) 周水清.基于虚拟样机的汽车平顺性仿真分析J.汽车科技,2005,36(4):7-9.(9) 陆丹.基于ADAMS的麦弗逊前悬架优化设计J.中国制造信息化,2004,33(8):106-109.(10) 刘惟信.汽车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7.(11) 李军.ADAMS实例教程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7.(12) 赵新红.麦弗逊式悬架在车轮转向和跳动时的运动分析 D,湖南大学,2003.(13) 任志华,吴琦.Pro/ENGINEER Wildfire 3.0 零件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9.(14)褚志刚,汽车前轮定位参数优化设计,重庆大学学报,2003 2(15)王国强,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在ADAMS 上的应用,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16)赵亦同,悬架侧倾特性参数及动力学仿真,传动技术,2001 1(17)丁华,麦弗逊悬架系统性能研究,江苏大学学报2001 10(18)孔明树,解放牌CA10B 型汽车前轮前束的改进,汽车技术1986 3(19) Daniel A.Mantaras, Pablo Luque and Carlos Vera.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kinematec model for the McPherson steering and suspension meehanisms. Mee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Volume39, Issue6, June 2004, Pages603-619(20) Jaehyung Lee, D.J.Thompson, Hong Hee Yoo.et al.Vibration analysis of a vehicle body and suspens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system Design a substructure synthesis method.Vol.24, No.4, 2000, Pages471-477六、备注指导教师意见:签字: 年 月 日4SY-025-BY-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审定表指导教师姓名王慧文职称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基于ADAMS软件轿车前悬架动态模拟与仿真课题适用专业车辆工程课题类型Z课题简介:(主要内容、意义、现有条件、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一、 主要内容1、查阅国内外汽车悬架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2、采用虚拟样机分析软件ADAMS,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RO/E,在ADAMS/View中建立麦弗逊式前悬架的多体动力学模型。3、加上路面的激励后,对车轮跳动时悬架的各种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4、根据汽车车轮在行驶时侧滑量尽量小的要求,对悬架系统进行优化求解。5、完成设计说明书的撰写。二、选题意义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汽车悬架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悬架系统对整车行驶动力学(如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等)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是由于汽车悬架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多体系统,其构件之间的运动关系十分复杂,这就给通过传统的计算方法分析悬架的各种特性带来许多的困难。因此,悬架的运动学仿真分析在汽车悬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三、现有条件 学校现有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资源,相关的设计参考资料和设计简图。四、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采用虚拟样机分析软件ADAMS,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RO/E,在ADAMS/View中建立麦弗逊式前悬架的多体动力学模型,根据汽车车轮在行驶时侧滑量尽量小的要求,对悬架系统进行优化求解。完成PRO/E总装图1张,零件实体图若干张,设计说明书1.5万字,并完成相应的外文翻译量。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教研室意见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好较好一般较差2对学生能力培养及全面训练的程度好较好一般较差3选题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好较好一般较差4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好较好一般较差5课题预计工作量较大适中较小6课题预计难易程度较难一般较易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系(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注:课题类型填写 W.科研项目;X.生产(社会)实际;Y.实验室建设;Z.其它。SY-025-BY-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李圣明系部汽车工程系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05-17班指导教师姓名王慧文职称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基于ADAMS软件轿车前悬架动态模拟与仿真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汽车悬架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悬架系统对整车行驶动力学(如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等)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是由于汽车悬架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多体系统,其构件之间的运动关系十分复杂,这就给通过传统的计算方法分析悬架的各种特性带来许多的困难。因此,悬架的运动学仿真分析在汽车悬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1、设计(论文)内容(1)查阅国内外汽车悬架技术的相关文献,分析研究题目的意义和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分析;(2)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RO/E,设计麦弗逊式前悬架的零件的实体图和装配图;(3)麦弗逊悬架机构的空间位置分析;(4)采用虚拟样机分析软件ADAMS,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RO/E,在ADAMS/View中建立麦弗逊式前悬架的多体动力学模型;(5)加上路面的激励后,对车轮跳动时悬架的各种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基于ADAMS/View模块的麦弗逊悬架模型的分析;(6)根据汽车车轮在行驶时侧滑量尽量小的要求,对悬架系统进行优化求解;(7)对比分析,完成设计说明书的撰写。2、技术要求(研究方法)(1)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RO/E,总装配图和实体图;(2)在ADAMS/View中建立麦弗逊式前悬架的多体动力学模型,根据汽车车轮在行驶时侧滑量尽量小的要求,对悬架系统进行优化求解;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1、计算说明部分设计说明书一份2、图纸部分汽车悬架的PRO/E实体图若干张;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1)调研、资料收集,完成开题报告 第1、2周(2)麦弗逊悬架的设计计算 第3、4、5周)(3)应用Pro/E建立悬架三维实体模型 第6、7、8周)(4)应用ADAMS进行悬架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第9、10、11周)(5)优化设计及运用Pro/E进行模型的重新建模 第12、13、14周)(6)设计审核、修改 第15、16周(7)毕业设计答辩准备及答辩 第17周五、主要参考资料1陈家瑞汽车构造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22梁新成,黄志刚等汽车悬架的发展现状和展望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汤靖,高翔,陆丹基于ADAMS 的麦弗逊前悬架优化研究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4,34姚嘉,韩明辉汽车悬架系统的发展与控制理论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4,35 李军.ADAMS实例教程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7.6李军ADAMS实例教程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7曹民,范永法汽车悬架技术的进展与预测J上海汽车,2000,8林弋辉车辆半主动悬架的控制策略及仿真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4,29ASCherry andRPJonesFuzzyl0gic control of automotive suspension systemJIEE,1995,142()六、备注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李圣明系部汽车工程系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05-17班指导教师姓名王慧文职称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基于ADAMS软件轿车前悬架动态模拟与仿真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的目的、依据和意义目的、依据和意义: 汽车悬架系统对整车行驶动力学(如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等)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汽车总布置设计、运动校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汽车悬架系统是比较复杂的空间机构,这些就给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带来较大困难。人们采用不同的途径或手段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包括试验、简化成理想约束条件下的机构分析。过去多用简化条件下的图解法和分析计算法对汽车悬架和转向系统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计算,用多自由度的质量阻尼刚体数学模型对汽车行驶状况进行仿真。所得的结果误差较大,并且费时费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长足进步,虚拟技术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开发设计的应用潮流。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数字化设计与虚拟开发技术的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大力推广,这是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仿真分析、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及虚拟制造、计算机辅助实验及虚拟实验等先进技术的全新的汽车设计开发技术体系和流程。特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变,而多体系统动力学的成熟,使汽车动力学的建模与仿真产生了巨大飞跃,特别是ADAMS软件的成功应用使虚拟样机技术脱颖而出。基于ADAMS的虚拟样机技术,可把悬架视为是由多个相互连接、彼此能够相对运动的多体运动系统,其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比以往通常用儿个自由度的质量一阻尼刚体(振动)数学模型计算描述更加真实反映悬架特性及其对汽车行驶动力学影响。悬架是车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传递车轮与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并缓和冲击、衰减振动。对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减轻车辆自重以及减少对公路的破坏具有重要息义。在传统悬架系统设计、试验、试制过程中必须边试验边改进,从设计到试制、试验、定型,产品开发成本较高,周期长。运用虚拟样机技术,结合虚拟设计和虚拟试验,可以大大简化悬架系统设计开发过程,大幅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大量减少产品开发费用和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的系统性能,获得最优设计产品。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运用ADAMS软件建立车辆麦弗逊式悬架的虚拟设计及进行动力学仿真,在试制前的阶段进行设计和试验仿真,并且提出优化设计的意见,获得分析车轮垂直跳动与车轮前束角的变化等关系。获得相关数据,在产品制造出之前,就可以发现并更正设计缺陷,完善设计方案,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为生产实际提供理论支持。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现状: 马车出现的时候, 为了乘坐更舒适, 人类就开始对马车的悬架(叶片弹簧)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在1776年,马车用的叶片弹簧取得了专利, 并且一直使用到20世纪30年代叶片弹簧才逐渐被螺旋弹簧代替。汽车诞生后,随着对悬架技术研究的深入,相继出现了扭杆弹簧、气体弹簧、橡胶弹簧、钢板弹簧等弹性件,1934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由螺旋弹簧组成的被动悬架。 被动悬架的参数根据经验或优化设计的方法确定, 在行驶过程中路况保持不变,很难适应各种复杂路况,减振的效果较差。为了克服这种缺陷,采用了非线性刚度弹簧和车身高度调节的方法,该方法虽然有一定成效,但无法根除被动悬架的弊端。被动悬架主要应用于中低档轿车上,现代轿车的前悬架一般采用带有横向稳定杆的麦弗逊式悬架,比如桑塔纳、夏利、赛欧等车,后悬架的选择较多,主要有复合式纵摆臂悬架和多连杆悬架。被动悬架是传统的机械结构,刚度和阻尼都是不可调的,依照随机振动理论,它只能保证在特定的路况下达到较好效果,但它的理论成熟、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相对低廉且不需额外能量,因而应用最为广泛,在我国现阶段,仍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对于汽车悬架系统的研究,国内采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进行分析和计算的工作起步较晚。七十年代初,长春汽车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同时发展了汽车动力学的研究。研究工作集中在平顺性、操纵稳定性性能指标的评价方法、试验方法及操纵稳定性力学模型的建立、模型的计算方法、性能预测方法和优化设计方法等。力学模型从七十年代研究汽车侧偏和横摆运动的二自由度线性模型,发展到包括侧倾和转向系在内的三至五自由度乃至十三个自由度的非线性模型,其功能也从对汽车稳定性的稳态响应和瞬态响应的分析,发展到汽车转弯制动性能的分析。90年代初人们开始把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用于汽车技术领域,这标志着汽车多体系统动力学向新的层次发展,许多有益的工作值得借鉴。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都运用ADAMS软件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对悬架系统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麦弗逊独立悬架的优化设计做了深入的研究。也对麦弗逊独立悬架模型进行了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出了其车轮外倾角、前轮前束角、主销后倾角等前轮定位参数、悬架刚度、侧倾刚度、侧倾中心等参数在前轮左右轮心上下跳动时的变化规律。二、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研究的基本内容分析麦弗逊式悬架的结构和悬架设计要求,分析减振器、弹簧的设计计算过程,在悬架设计中,根据整车的布置要求以及经验数据,确定悬架的整体空间数据和性能参数,并在ADAMS软件平台上建立麦弗逊悬架的简化物理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通过分析车轮垂直跳动与车轮前束角的变化等关系获得相关数据,优化相关参数,运用Pro/E建立虚拟麦弗逊悬架模型。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对麦弗逊悬系统的结构分析和计算;(2)ADAMS的动力学分析;(3)优化设计结果。(4)Pro/E的实体物理建模;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悬架的设计计算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在ADAMS中进行建模、仿真优化设计基于PRO/E的实体模型的建立形成研究成果四、进度安排(1)调研、资料收集,完成开题报告 第1、2周 (3月2日3月15日)(2)麦弗逊悬架的设计计 第3、4、5周 (3月16日4月5日)(3)应用Pro/E建立悬架三维实体模型 第6、7、8周 (4月6日4月26日)(4)应用ADAMS进行悬架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第9、10、11周 (4月27日5月17日)(5)优化设计及运用Pro/E进行模型的重新建模 第12、13、14周 (5月18日6月7日)(6)设计审核、修改 第15、16周 (6月8日6月21日)(7)毕业设计答辩准备及答辩 第17周 (6月22日6月28日)五、参考文献(1) 张俊,麦弗逊悬架的虚拟设计及试验平台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6.(2) 陈家瑞.汽车构造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3) 曹民,范永法.汽车悬架技术的进展与预测J.上海汽车,2000,7(3):5-8.(4) 万钢,秦明,吴宪.轿车悬架技术及发展趋势J.上海汽车,2004,7(6):656-682.(5) 姚嘉.汽车悬架系统的发展与控制理论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4,3(5):431-438.(6) 胡宁,罗素云.麦弗逊悬架运动分析的空间解析法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7, 34(3):7-10.(7) 夏长高.麦弗逊式独立悬架运动特性J.农业机械学报,2004,35(6):744-760.(8) 周水清.基于虚拟样机的汽车平顺性仿真分析J.汽车科技,2005,36(4):7-9.(9) 陆丹.基于ADAMS的麦弗逊前悬架优化设计J.中国制造信息化,2004,33(8):106-109.(10) 刘惟信.汽车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7.(11) 李军.ADAMS实例教程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7.(12) 赵新红.麦弗逊式悬架在车轮转向和跳动时的运动分析 D,湖南大学,2003.(13) 任志华,吴琦.Pro/ENGINEER Wildfire 3.0 零件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9.(14)褚志刚,汽车前轮定位参数优化设计,重庆大学学报,2003 2(15)王国强,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在ADAMS 上的应用,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16)赵亦同,悬架侧倾特性参数及动力学仿真,传动技术,2001 1(17)丁华,麦弗逊悬架系统性能研究,江苏大学学报2001 10(18)孔明树,解放牌CA10B 型汽车前轮前束的改进,汽车技术1986 3(19) Daniel A.Mantaras, Pablo Luque and Carlos Vera.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kinematec model for the McPherson steering and suspension meehanisms. Mee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Volume39, Issue6, June 2004, Pages603-619(20) Jaehyung Lee, D.J.Thompson, Hong Hee Yoo.et al.Vibration analysis of a vehicle body and suspens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system Design a substructure synthesis method.Vol.24, No.4, 2000, Pages471-477六、备注指导教师意见:签字: 年 月 日4SY-025-BY-4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日期地点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地点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地点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SY-025-BY-5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填表日期2009年4 月 25日迄今已进行 8 周剩余 8 周学生姓名李圣明系部汽车工程系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05-17指导教师姓名王慧文职称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基于ADAMS软件轿车前悬架动态模拟与仿真学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已完成主要内容待完成主要内容1. 确定设计的主要内容2. 查阅相关资料确定主要设计方案3. 计算各组成元件,选取零件4. 校核零件5. 会制造图1. 用PRO/E软件绘制零件实体图,装配图2. 编写说明书3. 审查 修改4. 答辩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学生签字: 指导教师意 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教研室意 见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6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学生姓名李圣明系部汽车工程系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05-17指导教师姓名王慧文职称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基于ADAMS软件轿车前悬架动态模拟与仿真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02题目工作量;题目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103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154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05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106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207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58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毕业论文进度10得 分 X=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7毕业设计评阅人评分表学生姓名李圣明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05-17指导教师姓名王慧文职称教授题目基于ADAMS软件轿车前悬架动态模拟与仿真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02题目工作量;题目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103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154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55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156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207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5得 分 Y=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评阅人签字 : 年 月 日SY-025-BY-8毕业设计答辩评分表学生姓名 李圣明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05-17指导教师王慧文职 称教授题目 基于ADAMS软件轿车前悬架动态模拟与仿真答辩时间月 日 时答辩组成员姓名出席人数序号评 审 指 标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工作量、与实际的结合程度102设计(实验)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103应用文献资料、计算机、外文的能力104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图纸质量,设计的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实用性、科学性和创新性155毕业设计答辩准备情况56毕业设计自述情况207毕业设计答辩回答问题情况30总 分 Z= 答辩过程记录、评语: 答辩组长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9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李圣明性别男系部汽车系专业车辆工程班级B05-17设计(论文)题目基于ADAMS软件轿车前悬架动态模拟与仿真指导教师姓名王慧文职称教授指导教师评分(X)评阅教师姓名职称评阅教师评分(Y)答辩组组长职称答辩组评分(Z)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百分制五级分制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系部公章: 年 月 日注:1、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组评分按百分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百分制=0.3X+0.2Y+0.5Z 2、评语中应当包括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能力水平、设计(论文)水平、设计(论文)撰写质量、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或写作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及学生答辩情况等内容的评价。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材料题 目基于ADAMS软件轿车前 悬架动态模拟与仿真学生姓名李圣明系部名称汽车工程系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05-17指导教师王慧文职 称教授教研室车辆工程起止时间2009.32009.6教 务 处 制本科学生毕业设计基于ADAMS软件轿车前悬架动态模拟与仿真 系部名称: 汽车工程系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B05-17班 学生姓名: 李圣明 指导教师: 王慧文 职 称: 教 授 黑 龙 江 工 程 学 院二九年六月The Graduation Design for Bachelors DegreeBased on ADAMS Software Car Suspension Dynamic Modeling and SimulationCandidate:Li ShengmingSpecialty:Vehicle EngineeringClass:B05-17Supervisor:Prof. Wang Huiwen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9-06Harbin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摘 要本设计结合悬架设计知识,对麦弗逊悬架进行了设计计算,详细分析了悬架导向机构空间关键点坐标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在ADAMS/View中对麦弗逊式悬架进行合理简化并建模,并对模型进行了参数化,设计输入初始参数的功能,即改变初始参数就能快速生成不同的悬架模型,提高了仿真分析以及优化设计的效率,使平台具有开放性。分析研究了所需优化的目标参量(如车轮定位角、车轮侧滑量)及其函数表达式。进行了悬架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悬架各性能参数在车轮跳动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分析每个设计变量的变化对样机性能的影响,提出优化设计的方案。再次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的仿真结果,并评价了优化方案。优化后悬架的性能明显提高,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并完成虚拟设计及试验。最后运用Pro/E软件对麦弗逊悬架进行模型的建立。本设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为在试制前的阶段进行设计和试验仿真,并且提出改进意见,在产品制造出之前,就可以发现并更正设计缺陷,完善设计方案,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并借助此平台完成了小型观光旅游车的前悬架设计工作,验证了该平台的实用性和通用性。关键词:麦弗逊式悬架;虚拟设计;仿真;ADAMS;Pro/E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Suspension design, this paper calculated a detailed requirements for McPherson suspension structure, analyzed the suspension oriented institutions, prepared a simple calculation procedures for the parameter select of the initial suspension oriented institutions. By virtual prototyping technology, I simplified and built a model of Macperson suspension in ADAMS/View, made the model parameters, then the model was open, and prepared the necessary measuring function. I discuss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ront wheel alignment parameters in a front wheel vehicle positioning. The model was a virtual front suspension test platform. This thesis analyzed the change trend of the suspension performance parameters in the process of flopping the wheel. The impacts of its changes in the trend of design variables are also analyzed, make an optimized design of the program, wit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optimization program before and after the optimization, the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